「7天時間敲定合作框架,30內完成了戰略合作籤約,預計在8個月內會實現攜程產品在京東平臺上線。」這是京東與攜程合作的時間表。
8月17日,京東發布二季度財報,從披露的數據上,我們可以看出,這是自2018年劉強東事件以來,京東最好的財報,各項指標都獲得了快速的上漲,而就是在前一天京東宣布與攜程合作。重合的邊界擴張和財報消息顯示出京東欲在OTA領域再次大施拳腳。
最慘的攜程
8月初,有消息稱攜程正在和阿里談論合作事宜,但最終落地的是與京東的合作。作為全球最大在線旅遊行業服務商,攜程在此次疫情中受到的打擊是最直接且最嚴重的,從疫情剛開始的退票潮到二三季度的收入減少,根據攜程預計今年二季度預計營收還將同必下滑超過50%。現在雖然經濟的各項指標和政策都在復甦,同時跨省遊在7月份也逐步放開,但是旅遊最為消費者需求柔韌度最大、消費信心最強的產業,它的恢復速度可以說在所有產業之後,因此現在的邏輯是,誰的規模更大,誰的損失就更大。攜程自然就當仁不讓的成為了在線旅遊行業受衝擊最大的那一個。
自疫情逐步恢復以來,梁建章創新性的通過自身的流量和影響在為攜程帶貨直播的時候,攜程自救的目標已經顯露無疑。因此此時找到一個擁有強大流量的網際網路企業對攜程來說是至關重要的,這就是為何早期有阿里與攜程結盟的傳言。
京東在流量規模上不及阿里多,但更高的客單價代表京東人群有更高的消費能力,這與攜程高星酒店的戰略是相一致的,同時也和梁建章直播帶貨導流的目標也基本一致,或許京東就是攜程當下最好的選擇。
京東不甘失敗於OTA
京東旅行雖沒有像阿里的飛豬在在線旅遊領域佔據不小的市場,但出發的並不晚,2014年末京東旅行以5000萬美金入股當時處於風口之上的途牛,途牛後來登陸納斯達克,京東再次加注3.5億美金,在最高時期,京東佔據了途牛27%的股份,兩者在產品與流量上是深度合作。
但從途牛的現狀來看,曾經的京東押錯了注,連年的虧損,讓途牛的市值僅有1億美金左右,同時股價也是在退市邊緣的1美元。這筆失敗的投資讓京東的損失粗略的計算在20億人民幣左右。更大的影響是投資失敗所帶來的時間差,京東旅行單就自己而言已經沒有了在OTA領域分一杯羹的機會,傳統玩家攜程,無邊界的玩家美團,還有已經站穩根基的阿里飛豬,究其任何一個對手對於京東而言恐怕都是力不從心。
疫情給兩者結盟最好的機會
文章最開始的合作時間表已經遠遠超出了正常戰略合作所需要的時間,快的原因在於這是一場肉眼可見的雙贏合作。京東可以借道攜程實現自己在OTA領域的布局,補全自己的空缺,讓京東整體的業務覆蓋範圍更廣,攜程可以依靠京東的4億用戶,在國際遊還不知預期的情況下,最大程度上開發國內的旅遊市場,以抵禦美團和飛豬對市場的侵蝕,保住自己行業老大的地位。
當然兩者的合作也是各有各的私心,根據合作規劃,攜程將向京東開放產品和服務的實時庫存,京東則全面放開自己的4億流量。以京東為例,它更加看中的是攜程系中哪些高端用戶的變現能力,一直以來,自己平臺擁有消費能力較強的高端用戶,但是價值變現的鏈條較短,如果此次和攜程的合作能夠延長這些用戶的變現價值鏈,對京東而言帶來的不僅是實實在在的利潤,更是一種模式上的成功。
特別聲明:本文為DoNews籤約作者原創,文章版權歸原作者及原出處所有。轉載請聯繫DoNews專欄獲取授權。(有任何疑問都請聯繫idonews@donew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