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明確:中醫藥課程將列為本科臨床醫學類專業必修課

2020-12-14 央視網

  針對「關於院校教育階段加強臨床醫學專業中醫學教育的建議」,近期教育部經商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答覆道,教育部正會同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研究制定《關於深化醫教協同進一步推動中醫藥教育改革與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意見》,明確提出把中醫藥課程列為本科臨床醫學類專業必修課和畢業實習內容,增加課程學時。

  意見還提出,建設一批中醫藥類精品課程,使臨床醫學生能夠更好地掌握中醫知識、加深中醫理解和建立中醫思維,為從事中西醫結合的臨床和研究奠定基礎。

  教育部稱,目前醫學院校中臨床醫學專業的課程體系中絕大多數設置了「中醫學」必修課程,在西醫院校開設中醫學課程已成為我國醫學教育的一大特色。教育部、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一直高度重視西醫學生的中醫教育,近年來,深化醫教協同,多措並舉推動高等醫學院校進一步加強院校教育階段臨床醫學專業學生的中醫學教育。

  目前,我國醫學院校臨床醫學專業基本都設置了中醫學方面的必修課或選修課,平均55學時左右,授予3至5個學分,必修課開設較多的課程是《中醫學》或《中醫學基礎》,選修課有《針灸學》《中醫治未病》《中醫學基礎》《絡病理論與臨床應用》《中醫養生學》《中藥保健食品》等。

  澎湃新聞注意到,今年9月公布的《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加快醫學教育創新發展的指導意見》已提出,強化對醫學生的公共衛生與預防醫學、傳染病防控知識等教育,組織編寫傳染病學等醫學類精品教材,將中醫藥課程列入臨床醫學類專業必修課程。

相關焦點

  • 中醫藥將列為中國本科臨床醫學類專業必修課
    中醫藥將列為中國本科臨床醫學類專業必修課教育部明確,將把中醫藥課程列為本科臨床醫學類專業必修課和畢業實習內容。教育部公告,正會同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等制定文件,明確提出把中醫藥課程列為本科臨床醫學類專業必修課和畢業實習內容,增加課程學時,還將建設一批中醫藥類精品課程,使臨床醫學生能夠更好地掌握中醫知識、加深中醫理解和建立中醫思維,為從事中西醫結合的臨床和研究奠定基礎。教育部稱,目前醫學院校中臨床醫學專業的課程體系中絕大多數設置了「中醫學」必修課程,在西醫院校開設中醫學課程已成為中國醫學教育的一大特色。
  • 中醫藥課程列為本科臨床醫學類專業必修課!教育部將發重磅文件
    12月9日,教育部答覆「關於院校教育階段加強臨床醫學專業中醫學教育的建議」中表示,目前醫學院校中臨床醫學專業的課程體系中絕大多數設置了「中醫學」必修課程,在西醫院校開設中醫學課程已成為我國醫學教育的一大特色。
  • 教育部擬將中醫藥課程列為本科臨床醫學類專業必修課和畢業實習內容
    針對「關於院校教育階段加強臨床醫學專業中醫學教育的建議」,近日,教育部經商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答覆道,教育部正會同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研究制定《關於深化醫教協同進一步推動中醫藥教育改革與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意見》,明確提出把中醫藥課程列為本科臨床醫學類專業必修課和畢業實習內容,增加課程學時
  • 教育部擬將中醫藥課列為本科臨床醫學類專業必修課和畢業實習內容
    教育部擬將中醫藥課程列為本科臨床醫學類專業必修課和畢業實習內容針對「關於院校教育階段加強臨床醫學專業中醫學教育的建議」,近日,教育部經商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答覆道,教育部正會同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研究制定《關於深化醫教協同進一步推動中醫藥教育改革與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意見》,明確提出把中醫藥課程列為本科臨床醫學類專業必修課和畢業實習內容,增加課程學時。
  • 三部門:2021級起中醫藥課程列為本科臨床醫學類專業必修課
    中新網12月23日電 據教育部網站消息,教育部、國家衛健委、國家中醫藥管理局日前發布《關於深化醫教協同進一步推動中醫藥教育改革與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意見》指出,2021級起,中醫藥課程列為本科臨床醫學類專業必修課和畢業實習內容,增加課程學時。
  • ...2021級起,中醫藥課程列為本科臨床醫學類專業必修課和畢業實習...
    據教育部網站消息,教育部、國家衛健委、國家中醫藥管理局日前發布《關於深化醫教協同進一步推動中醫藥教育改革與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意見》指出,2021級起,中醫藥課程列為本科臨床醫學類專業必修課和畢業實習內容,增加課程學時。
  • 教育部:臨床醫學類專業,必修中醫!
    來源:教育部近日,教育部對「關於院校教育階段加強臨床醫學專業中醫學教育的建議」作出答覆,其中明確提出要把中醫藥課程列為本科臨床醫學類專業必修課和畢業實習內容,增加課程學時,同時建設一批中醫藥類精品課程,使臨床醫學生能夠更好的掌握中醫知識、加深中醫理解和建立中醫思維
  • 高考動向:醫藥類專業學制、課程將做重大調整
    近日,教育部聯合多部門發文指出,自2021級起,中醫藥課程列為本科臨床醫學類專業必修課和畢業實習內容,增加課程學時。 同時,教育部將推動中醫學長學制教育改革,試點中醫學九年制人才培養模式。
  • 三部門:建設100個左右中醫藥類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
    近日,教育部、國家衛生健康委、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發布《關於深化醫教協同進一步推動中醫藥教育改革與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意見》。《意見》明確,要適度擴大中醫藥類「一流學科」建設規模,完善建設結構,五年內完成第一輪中醫學專業認證工作。一起來看全文。
  • 三部門推動中醫藥教育改革:建百個一流本科專業,試點九年長學制
    、國家衛生健康委、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發布《關於深化醫教協同進一步推動中醫藥教育改革與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意見》,明確要適度擴大中醫藥類「一流學科」建設規模,五年內完成第一輪中醫學專業認證工作。  《意見》提出,試點探索中醫學九年制人才培養,試點工作中新增加的招生規模主要用於支持中醫藥院校與其他高校聯合培養高層次複合型中醫藥人才。長學制學生轉入研究生階段學習時應納入並佔用相關高校當年相應層次研究生招生計劃。  課程上,《意見》明確,要提高中醫學類專業經典課程比重,將中醫藥經典融入中醫基礎與臨床課程。增設中醫疫病相關課程。
  • 國務院「拍了拍」有關部門:將中醫藥課程列入臨床醫學必修科目
    國務院「拍了拍」有關部門:將中醫藥課程列入臨床醫學必修科目9月23日國務院官網消息,國務院辦公廳日前印發了《關於加快醫學教育創新發展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明確要強化對醫學生的公共衛生與預防醫學、傳染病防控知識等教育,組織編寫傳染病學等醫學類精品教材,將中醫藥課程列入臨床醫學類專業必修課程。
  • 教育部:擴大中醫藥類「一流學科」規模,明年起停招中職中醫專業
    昨日,教育部、國家衛生健康委、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發布《關於深化醫教協同進一步推動中醫藥教育改革與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意見》,提出要適度擴大中醫藥類「一流學科」建設規模,建設100個左右中醫藥類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
  • 教育部 國家衛生健康委 國家中醫藥管理局
    整合中醫藥課程內容,優化中醫藥類專業培養方案,用5年左右時間探索建立以中醫藥課程為主線、先中後西的本科中醫藥類專業課程體系,強化中醫思維培養。加強思政課程和課程思政建設,推進思政課程與中醫藥人文的融合。提高中醫學類專業經典課程比重,將中醫藥經典融入中醫基礎與臨床課程。增設中醫疫病相關課程。推動中藥類專業課程體系改革,增設中醫相關課程,加強中藥鑑定學、中藥炮製學、臨床中藥學等課程教學。
  • 三部門推動中醫藥教育改革:試點九年長學制
    12月23日,教育部、國家衛生健康委、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發布《關於深化醫教協同進一步推動中醫藥教育改革與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意見》,明確要適度擴大中醫藥類「一流學科」建設規模,五年內完成第一輪中醫學專業認證工作。
  • 教育部:鼓勵並支持醫學院校開設重症醫學相關課程
    一、關於改革醫學相關專業和學位設置的建議2018年,教育部、國家衛生健康委、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印發《關於加強醫教協同實施卓越醫生教育培養計劃2.0的意見》(教高〔2018〕4號),明確要求「深入推進『醫學+』複合型高層次醫學人才培養改革」。
  • 三部門發文:深化醫教協同,進一步推動中醫藥教育改革與高質量發展
    《意見》明確要推進中醫藥課程教材體系改革,用5年左右時間探索建立以中醫藥課程為主線、先中後西的本科中醫藥類專業課程體系,強化中醫思維培養;要建立早跟師、早臨床學習制度,將師承教育貫穿臨床實踐教學全過程,推動畢業實習與中醫住院醫師規範化培訓的有機銜接等。
  • 北京中醫藥大學:新增3個本科特色專業 本科就業率超過97%
    中醫學(卓越醫師培養計劃)採用「5+3一體化」培養模式,以研究生及住院醫師雙重培養目標為指引,實現五年醫學院校本科教育與三年中醫住院醫師規範化培訓有機結合。中醫學(實驗班)實行「院校教育—師承教育—家傳教育」相結合的中醫人才培養模式,執行課程整合後的教學計劃。注重中醫文化的薰陶、中醫思維的培養和中醫臨床技能的訓練。
  • 醫檢專業本科畢業生,工作一年後才能參加醫學檢驗技師資格考試
    本文從大陸與臺灣地區醫學檢驗本科教育的基本情況、課程設置、實踐教學、英語教學、畢業論文幾方面進行比較,分析兩岸醫學檢驗本科教育的共同點及各自特點,以供同行探討和借鑑。大陸醫學檢驗本科教育主要由綜合性大學或醫科大學的醫學檢驗技術專業(以下簡稱醫檢專業)承擔,旨在培養具備現代醫學檢驗能力、終身學習能力、批判性思維能力和良好職業素養,適應能力強,綜合素質高,能滿足社會經濟發展需要的基礎紮實、技能熟練、素質全面,具有一定科研發展潛能的應用型醫學檢驗專門人才[1]。目前,大陸開設醫檢專業的本科高校有一百多所。
  • 國辦:將傳染病防控等公共衛生知識與技能作為醫務人員必修課
    嚴格控制高職(專科)臨床醫學類專業招生規模,大力發展高職護理專業教育,加大護理專業人才供給。穩步發展本科臨床醫學類、中醫學類專業教育,縮減臨床醫學、中醫學專業招生規模過大的醫學院校招生計劃。適度擴大研究生招生規模,調整研究生招生結構,新增招生計劃重點向緊缺人才傾斜。堅持以需定招,合理確定招生結構和規模。高校要結合人才需求和教育資源狀況,科學合理設置醫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