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支持「T+0」交易嗎?
今年以來,A股市場上「活久見」的事情可太多了。
隨著年後疫情在國內外陸續擴散,全球股市在2、3月份哀嚎一片,回看一季度,在全球同行的「襯託」下,咱們大A股居然成了為數不多的避風港,尤其是創業板指一季度累計上漲4.10%,在全球128個重要市場指數中首屈一指。
但是呢,避險情緒還是大幅度打擊到了A股投資者的交易熱情,3月以來持續量能上不去是A股市場的痛點,不少消費板塊的藍籌股、 白馬股「萎靡不振」。
然而值得一提的是,一季度有個指數卻悄摸摸跑贏了大盤多個重要指數,它就是中證轉債及可交換債:
看到這裡不少人已經表示震驚,沒錯,截至今年一季末,在震蕩行情中,中證可轉債及可交換指數未跌反漲,甩了上證指數、深證成指和滬深300幾條街。
另外,3月之後它還跑贏了一度大幅回調的創業板指:
甚至回顧2019年的行情走勢,可轉債指數和上證指數同期漲幅相比也並不遜色:
看到這裡不知道你是否已經有點小心動,行情震蕩它跌得不多,行情高漲它也並不遜色,可轉債具有股性和債性雙重特點。
正好前不久國內首隻可轉債ETF上市了,所以今天小師妹就來和大家詳細解析下這隻基金——博時可轉債ETF,以及特殊的」T+0」。
1、首隻可轉債ETF上市啦
就在今年4月7日,市面上第一隻可轉債ETF——博時可轉債ETF上市,師妹雖然之前沒專門寫文章提到它,但也是一直都在關注的。
說起可轉債基金,很多人都不陌生,小師妹在之前的文章中也提到過比較知名的比如興全可轉債、富國可轉債、匯添富可轉債等,它們都屬於主動型基金,而這隻博時可轉債ETF是被動指數型債券基金,而且T+0交易、手續費低。
我們先簡單了解下這隻基金的檔案:
既然是被動指數型債基,我們首先要關注的當然是可轉債ETF追蹤的指數是否值得我們投資:
可以看到,博時可轉債ETF(511380)跟蹤的是中證轉債及可交換債券指數(931078)。
可能這裡有很多小夥伴會直接把它當作中證轉債來看,但其實兩者是有區別的,中證轉債及可交換債券指數加入了可交換債,可交換債和可轉債的區別講起來比較複雜,我在此不多做解釋,大家只要知道這種轉股即便失敗也不會給上市公司業績和股價造成壓力。
接著,為了評估這只可轉債ETF,我把它跟蹤的中證轉債及可交換債券指數(931078)與中證轉債(000832)和滬深300指數的近十年歷史表現做了個對比,方便小夥伴們比較:
我們可以發現中證轉債及可交換債近十年走勢表現和中證轉債十分接近,雖然今年來略遜色於滬深300,但在2012年到2016年遠遠跑贏滬深300指數,波動率也遠遠要低於滬深300。
看完歷史走勢,可轉債ETF的成分也是判斷一隻基金是否值得買的重要標準,我給大家拉個數據:
這隻基金覆蓋了市面上大部分可轉債及公募可交換債,從持倉來看,截至目前, 前十大權重債佔比44.01%,且高評級的金融股(銀行、券商)、能源股的大規模可轉債居多,小師妹在這提醒下目前此種可轉債可能存在一定高溢價風險。
最後咱們再留意下現任基金經理鄧欣雨,這是一位轉債「老司機」了,我查了下,截至目前,他累計任職時間近7年,現任基金資產規模超100億元,現任基金業績與排名詳情大致有這些,多數回報排名在同類基金中居中上水平:
總的來說,這只可轉債ETF相較於股債安全邊際屬於比較高的,在震蕩行情中可能會表現得更明顯,另外,考慮到每隻可轉債差異比較大研究起來比較複雜,不太懂基金或是沒什麼時間了解可轉債的,這只可轉債ETF可以一網打盡。最後,有免手續費、零佣金和「T+0」的特點加持(這一點下面會具體講)。
但我還是要提醒一句,大家還是要考慮自己的風險偏好,市場無情,投資需謹慎。
2、首隻可轉債ETF受追捧 「T+0」到底好不好
我個人覺得這兩年A股市場相關制度的創新頻頻,隨著「註冊制」的實現,不少人開始期盼「T+0」還會遠嗎?
「T+0」即當天買當天賣,以往美股港股QDII基金也有「T+0」交易,但跟咱們大A股沒啥關係,市場一直有「起鬨」A股交易「T+0」的言論出來,所以這只能「T+0」的可轉債ETF一上市,就引起了投資者的高度關注,尤其是那些短線投資者。
提到「T+0」,我想到的第一個詞就是:瘋狂。
其實咱們大A股在上世紀90年代也是嘗試過「T+0」的,但是監管最後還是把A股及基金交易從「T+0」改回了「T+1」沿用至今,這個改變對市場交投熱情有一定打擊,但同時也減少了非理性爆炒,對普通投資者顯然是利大於弊的。
那麼回過來說說我覺得這只可轉債ETF「T+0」吸引人的主要原因:可轉債走勢本身與股市更趨同,對應股票價格要上漲,那麼可轉債價格大概率也要漲;反之,對應股票價格下跌,可轉債價格大概率也要跌,但如果你今天買了一隻股票,是不可以今天賣出的,最快也要等到第二天才能賣出,很可能會錯過好的賣點,而如果你買入的是這隻股票對應的可轉債,那麼就能實現當天買賣,不受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