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於iDrive智能伺服控制器和iPack2000的多軸伺服枕式包裝機控制系統

2021-01-07 電子發燒友
基於iDrive智能伺服控制器和iPack2000的多軸伺服枕式包裝機控制系統

陽斌 發表於 2020-12-29 10:28:57

1. 概述

枕式包裝機是應用廣泛的一種包裝機械,大量應用於食品包裝機械、藥品包裝機械、日用品包裝機械等眾多領域。我們日常生活中見到的大多數的食品均是由枕式包裝機封裝而成。隨著機械製造業的快速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為枕式包裝機行業帶來了良好的發展機遇,同時對枕式包裝機的品質和生產效率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智能伺服技術是近年來新興的一種機電一體化技術。它是在傳統伺服驅動技術的基礎上,融合了運動控制技術、DSP技術、PLC技術、現場總線技術等多種現代控制技術而形成。智能伺服產品具有智能化、網絡化、模塊化、數位化等特徵,是未來伺服技術發展的方向。

傳統的三軸枕式包裝機的臥式三面封口加工工藝要求送料軸、送膜軸以及橫封(橫切)軸之間以凸輪關係運動,在封切過程需要送膜軸與橫封軸(橫切軸)保持嚴格同步,傳統技術採用機械凸輪實現,機械加工、安裝複雜,運行噪音大,對包裝物的適應性能力差,包裝速度也相應受到限制。

隨著行業競爭的日益激烈,以及我國人工成本的逐年上升,枕式包裝機械廠商要求採用更新的技術來提高設備的自動化水平、提高生產效率、降低設備成本,達到提高枕式包裝機產品市場競爭力的目的。

本文介紹的 iPack2000多軸伺服枕式包裝機控制系統基於我國自主研發的iDrive 智能伺服,以一體化高集成度的智能伺服解決方案,替代傳統的PLC+伺服驅動器的方案。iDrive智能伺服控制器內建電子凸輪和色標抓取和補償功能,兼容熱切和冷切工藝,通過伺服驅動系統底層實現雙軸同步,系統響應快,同步精度高,電控設備成本較傳統脈衝伺服方案降低40%。驅動器可以和HMI實現直連通訊,大大增強了控制系統的簡潔性,減少了設備調試所需的時間。

2. 基於脈衝的傳統系統和智能伺服系統的比較

圖1和圖2顯示了傳統的PLC+伺服驅動系統方案以及採用智能伺服控制器的iPack2000系統方案結構對比。

從圖1和圖2的對比可以看出,智能伺服的控制方案採用了內置控制器替代PLC,在一個雙軸iDrive智能驅動器內部實現兩軸(切刀軸和送膜軸)的同步以及電子凸輪關係,色標補償也在同一智能伺服控制器內部完成,系統響應大大提高,系統結構簡化,成本也顯著降低。同時,由於採用了總線型的結構,採用智能伺服的系統方案更加靈活,可以非常容易地變化為雙軸系統或者四軸乃至多軸系統。

3. 內置電子凸輪的智能伺服系統的枕式包裝解決方案

下面以圖2所示的三軸伺服枕式包裝機控制系統為例對系統各部分進行說明,該枕式包裝機橫向封切方式為熱封冷切,即先進行熱封,再進行橫切。系統也能方便地通過設置,兼容常見的熱封熱切工藝。設備運行過程中,橫封橫切刀的運行速度保持勻速(以下簡稱主動軸),送膜軸(以下簡稱從動軸)的速度以凸輪關係運行,並引入色標補償。凸輪的功能是並保證在橫封和橫切時,送膜軸的運動和橫封刀以及橫切刀的在切割點的運動保持嚴格同步。送料軸以送膜軸的實際運動速度和位置,與之保持嚴格同步。切刀近點傳感器信號的引入是應某枕式包裝機製造商的要求而設置的,目的是為了防止色標信號的誤檢測。此功能也可以不用引入傳感器信號,而在系統內部以軟體的方式實現。

3.1 工藝流程

包裝物經過送料機構被送進包裝膜內,先完成縱封作業;之後裝物在縱封后的包裝膜內繼續前進,進入橫封橫切工藝,完成進行橫封和橫切,最終成為成品。

3.2系統框圖

如圖3所示系統共有三個伺服軸,由一臺雙軸iDrive智能伺服和一臺單軸智能伺服以RS485總線方式實現聯網控制,由雙軸iDrive作為主控制器。雙軸iDrive內置的兩個伺服驅動模塊分別用於控制橫封(橫切)刀軸和送膜軸,單軸iDrive控制送料軸。其中從動軸(即送膜軸)以設定的電子凸輪跟隨主動軸(橫封橫切軸)運動,保證橫封橫切的嚴格同步,同時從動軸根據由色標信號檢測得到的位置補償信號對從動軸進行位置補償,送料軸則根據從動軸的實際位置與之保持完全同步跟隨運動。I/O信號中的切刀信號和色標信號直接連接到雙軸iDrive的I/O接口中。Jog運動模式的控制信號也接入雙軸iDrive的I/O口,包括用於調試的從動軸的向前運動和向後運動兩個運動方式控制開關。圖4顯示了伺服系統的接口以及主動軸和從動軸的分配。

3.3 系統設定以及電子凸輪

1) 圖5、圖6和圖7顯示了本系統的調試界面,此調試界面主要提供給機器製造商使用,參數的調試可以在PC上實現,也可以在通用的HMI上完成,也可以根據客戶的具體要求來進行軟體定製。

圖6和圖7顯示了iPack2000電子凸輪的計算,圖6顯示的是主動軸位置和從動軸位置值的對比曲線,其中橫坐標是主動軸位置值,縱坐標是從動軸的位置值。圖7顯示的是在一個包裝區間內從動軸的速度曲線,從中可以看出有兩個速度同步區,分別是橫封同步區和橫切同步區。對於常見的熱封熱切工藝,則只需要設置一個同步區即可。

3.4 色標補償量的計算

* 補償量計算

補償量的計算主要依靠色標信號和切刀近點信號,如圖8所示。補償測量值為 L=L1+L2/2,即補償測量值為切刀近點信號到色標信號之間的電機編碼器脈衝數加上色標寬度的一半。

取得補償測量值以後,系統再進行淨補償值的計算,其方法是:

淨補償值=補償標準值-補償測量值;

*補償區域

得到淨補償值以後就需要對從動軸的運動速度進行補償,為了保證橫封橫切時包裝物輸送速度的平穩性,需要避開主動軸和從動軸的同步區域進行補償工作。補償區域的設置如圖9所示

3.5 採用切刀近點信號或軟體方法避免誤色標信號誤檢測

從上面的系統工作流程中可以看出,系統將不斷檢測色標,並根據檢測到的誤差,對送膜軸的運行進行補償,確保橫封橫切的位置準確。但包裝膜上也有可能存在汙染或其他印刷圖案,容易引起色標檢測的誤檢測。為解決此問題,在系統中引入切刀近點信號,以此信號作為色標檢測的起始信號,在此範圍以外的區域將不進行色標信號的檢測,如圖10所示。

需要說明的是,這種通過對色標信號的屏蔽來限定色標檢測區域的功能也可以通過純軟體的方式來實現,使得系統更加簡潔。即以切刀傳感器信號為基準(不是切刀近點信號),設定發生切刀動作後一定長度才啟動色標信號的檢測,從而達到屏蔽色標檢測幹擾的效果。具體的設定位置長度可根據包裝物的長度以及設備的相關尺寸來計算,並通過設定相關參數完成。

4. 結束語

利用iPack2000組建多軸枕式包裝控制系統,有如下的優勢:

(1)系統簡單、結構緊湊。

由於iPack2000內建了電子凸輪和車標抓取和補償功能,而且智能驅動器可以直接和HMI連接,使得系統的組建顯得更為簡潔和方便。

(2 顯著價格優勢和性能優勢

由於電子凸輪、同步、跟隨功能內置於iDrive內部,系統的凸*能無需通過上位PLC來進行,直接在驅動器級就實現了同步和跟隨的功能,系統的響應速度和控制精度都有了顯著的提升。而原先的PLC可以直接省略或選擇功能更小的PLC,從而達到了節省投資的目的。

基於我國自主智慧財產權智能伺服技術的多軸伺服枕式包裝機控制系統iPack2000採用總線型控制架構,內置運動控制器,內建電子凸輪、多軸同步飛剪、多軸跟隨,高速色標實時補償,內置PLC完成I/O功能,全部運動控制均在伺服驅動器級別完成,系統響應快,結構簡單,擴展性強,可廣泛應用於各種多軸枕式包裝機,造價低廉,比進口產品節省成本超過50%,將逐步成為枕式包裝行業控制系統的主流方案。

責任編輯:gt

打開APP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聲明:本文內容及配圖由入駐作者撰寫或者入駐合作網站授權轉載。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電子發燒友網立場。文章及其配圖僅供工程師學習之用,如有內容圖片侵權或者其他問題,請聯繫本站作侵刪。 侵權投訴

相關焦點

  • 和興達糖果餅乾蛋黃派包裝機 全自動多功能枕式包裝機
    全伺服控制,袋長即設即切,無需要調節空走,人性化操作自動提示,省時省膜。主控電路採用進口單片機,人機界面。參數設定方便,操作集中直觀,充分實現人性化自動操作控制。包裝機速度與成袋長度採用雙伺服控制,數位化封切位置輸入,封切位置精準,牢固。高感光電眼自動跟蹤色標,袋長精準。定位停機功能,不沾刀,防切料,不浪費包膜、全伺服簡約機械結構,磨損少,易維護,壽命長。
  • 基於CAN總線的多伺服電機同步控制
    由於印刷產品的特殊工藝要求,尤其是對於多色印刷,為了保證印刷套印精度(一般≤0.05 mm),要求各個電機位置轉差率很高(一般≤0.02%)。在傳統的印刷機械中,以往大都採用以機械長軸作為動力源的同步控制方案,但機械長軸同步控制方案易出現振蕩現象,各個機組互相干擾,而且系統中有許多機械零件,不方便系統維護和使用。隨著機電一體化技術的發展,現場總線技術不斷應用到各個領域並得到了廣泛的應用。
  • 均安常年封切機回收枕式包裝機回收提供服務
    對於常年封切機回收枕式包裝機回收而言,均安常年封切機回收枕式包裝機回收提供服務在自動包裝設備控制領域,採用現場總線的大優點是可以節約連接導線、維護和安裝費用。 1、按照機器的自動化程度,可分為全自動和半自動;2、按照機器的用途,可分為紙箱自動封箱、打包封箱、自動折蓋封箱等;3、其他分類:不鏽鋼智能封箱、氣動封箱、角邊封箱、側邊封箱、膠紙封箱等。
  • 三菱伺服控制器與變頻器區別,三菱伺服控制器優勢在哪?
    它是由控制器、功率驅動裝置、反饋裝置和電動機組成的。利用伺服機構可以進行位置、速度、轉矩的單向控制及組合控制。轉矩控制:通過外部模擬量的輸入或直接的地址的賦值來設定電機軸對外的輸出轉矩的大小,主要應用於需要嚴格控制轉矩的場合。——電流環控制伺服系統是具有反饋的閉環自動控制系統。它是由控制器、功率驅動裝置、反饋裝置和電動機組成的。
  • 輕鬆搞定西門子V90高性能伺服的辦法
    西門子V90伺服驅動系統作為SINAMICS驅動系列家族的新成員,與SIMOTICS S-1FL6 完美結合,組成最佳的伺服驅動系統,實現位置控制、速度控制和扭矩控制。通過優化的設計,SINAMICS V90確保了卓越的伺服控制性能,經濟實用、穩定可靠。SIMOTICS家族新成員1FL6設計卓越,製作精良,為簡單伺服應用提供可靠產品。
  • 多伺服電機同步控制如何實現?
    在傳統的印刷機械中,以往大都採用以機械長軸作為動力源的同步控制方案,但機械長軸同步控制方案易出現振蕩現象,各個機組互相干擾,而且系統中有許多機械零件,不方便系統維護和使用。隨著機電一體化技術的發展,現場總線技術不斷應用到各個領域並得到了廣泛的應用。本文針對機組式印刷機械的同步需求,提出了一種基於CAN現場總線的同步控制解決方案,並得以驗證。
  • 如何實現伺服電機上位控制?
    但是,伺服驅動器,伺服電機是不可分割的一套系統,聯繫它們的是編碼器線纜和我動力線纜。通常,伺服驅動器接受控制器的控制指令,然後通過動力線纜驅動伺服電機,而伺服電機的實時位置,通過編碼器線纜反饋至伺服驅動器,形成閉環控制。很顯然,這種模式下,伺服驅動器僅僅上充當了放大器的角色,這是絕大部分伺服的工作模式,比如安川,富士,松下,三菱,臺達等等。
  • 基於Modbus RTU通信協議的伺服電機聯動控制系統
    摘要:針對改進傳統的複雜伺服電機聯動控制系統的目的,提出一種新的設計方案,採用Modbus RTU通信協議,簡化了系統複雜度,降低了成本,並且通過自行設計接口轉換電路,提高了通用性;另外,該系統通過改進優化的軟體設計,能實現系統的連續運行,解決了定位數據運行模式只能定位不能連續運行的問題
  • 基於STM32F407的永磁同步電機伺服控制器設計
    交流伺服系統的性能日漸提高,價格趨於合理,使得交流伺服系統取代直流伺服系統,尤其是在高精度、高性能、智能化、模塊化和網絡化要求的伺服控制領域成了一個發展趨勢。1 伺服控制器的方案設計1.1 伺服控制器設計原理由於伺服系統具有高帶寬、高精度、大扭矩的特點,為達到伺服控制要求,採用技術成熟的交流永磁同步電機作為被控對象,將伺服系統設計成一個具有電流環、速度環、位置環三閉環迴路的複合控制系統。
  • 伺服電機的PLC控制詳解
    其他的信號端子,如伺服報警、偏差計數清零、定位完成等可根據您的要求接入控制器。構成更完善的控制系統。此為重要參數,其作用就是控制電機的運轉速度與控制器發送一個脈衝時電機的行走長度。:2500p/r 5線制增量式編碼器,則編碼器解析度為10000p/r 如您連接伺服電機軸的絲杆間距為20mm,您要做到控制器發送一個脈衝伺服電機行走長度為一個絲
  • 伺服控制器工作原理
    導讀:本文主要介紹的是伺服控制器的工作原理,感興趣的童鞋們快來學習一下吧~~很漲姿勢的哦~~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284512.htm  伺服控制器(servo drives)又稱為「
  • 伺服電機控制器 VS 步進電機控制器,有啥不一樣?
    步進電機和伺服電機是工控領域應用最廣泛的兩類產品,而它們的核心分別是步進電機控制器與伺服電機控制器,本文將給大家講解這兩種器件不一樣的地方
  • 問答:總線伺服控制的優勢在哪裡?
    伺服驅動器答:伺服驅動器又叫「伺服控制器」,顧名思義,就是用來控制伺服電機的裝置。n 傳統脈衝/模擬量伺服,每軸接線約13~16根,若有反饋,需增加6~8根,以4軸點膠機為例,僅伺服部分的接線就要100根!n 總線式伺服,運動控制器的一個總線通訊口可以連接多臺伺服,伺服之間用簡單的網線插接即可,接線工作量銳減。2、具備故障自診斷特性,可以準確定位錯誤點,可在人機界面中顯示,維護、檢修更便捷。
  • 什麼是伺服控制系統?看過的大神都說「nice」
    伺服的實現要點和實現方式?從技術層面上,伺服系統的實現還是有一定難度的。任何運動的物體,都是有慣性的,開車時,就算將剎車踩到底,車也不會立即停下來;同樣,踩油門時,將油門踩到底,車也不會馬上達到高速。而伺服系統作為執行單元,儘管也會有固有的慣性在裡面,但需要通過一定的控制算法,儘可能按照運動指令去嚴格執行。這就是伺服最直接的技術點,即按照運動指令去執行。
  • 雷賽BAC332E運動控制器控制臺達B3伺服電機的使用入門介紹(精)
    系統結構3BAC332E運動控制器可使用BASIC語言編程,獨立運行(不需要PC機);也可以讓BAC332E運動控制器作下位機、PC機作上位機並採用高級語言(VB、VC、C#、Delphi、LabVIEW等)編程、通過Ethernet網線控制
  • 伺服驅動器的工作原理和控制方式是什麼?
    伺服驅動器的工作原理和控制方式是什麼? 伺服驅動器是現代運動控制的重要組成部分,被廣泛應用於工業機器人及數控加工中心等自動化設備中。尤其是應用於控制交流永磁同步電機的伺服驅動器已經成為國內外研究熱點。當前交流伺服驅動器設計中普遍採用基於矢量控制的電流、速度、位置3閉環控制算法。
  • 伺服選型是個怎樣的過程
    這種篩選,一方面是基於設備的行業屬性、應用習慣和功能特點從眾多品牌中找出一些潛在可用的產品系列及方案組合。比如:風電變槳應用中的伺服主要是槳葉角度的位置控制,但其所使用的產品卻需能適應嚴苛惡劣的工作環境;印刷設備中的伺服應用以多軸之間的相位同步控制為主,同時會比較傾向於使用具備高精度套準功能的運動控制系統;輪胎設備更注重多種混合運動控制與通用自動化系統的綜合應用;塑機設備則會要求系統為產品加工過程中的扭矩和位置控制提供專門的功能選項和參數算法…。
  • 國外知名伺服電機/系統製造商盤點
    、可編程型及多軸運動控制型伺服驅動產品及相關解決方案的生產和貿易性企業。標準產品譜寬,涵蓋通用型、可編程型、多軸運動控制型,它們被廣泛的應用於各類產業機械和工具機。 6大領域:信息和通訊、自動化和控制、電力、交通、醫療系統和照明。
  • 伺服驅動器的工作原理及其控制方式
    伺服驅動器(servo drives)又稱為「伺服控制器」、「伺服放大器」,是用來控制伺服電機的一種控制器,其作用類似於變頻器作用於普通交流馬達,屬於伺服系統的一部分
  • 交流伺服電動機的速度控制原理
    隨著全數字式交流伺服系統的出現,交流伺服電機也越來越多地應用於數字控制系統中。為了適應數字控制的發展趨勢,運動控制系統中大多採用全數字式交流伺服電機作為執行電動機。在控制方式上用脈衝串和方向信號實現。 一般伺服都有三種控制方式:速度控制方式轉矩控制方式位置控制方式 速度控制和轉矩控制都是用模擬量來控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