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要聞|中國成為英國最大進口國,「口罩」與「宅經濟」成剛需?

2020-12-28 新浪財經

來源:36氪

作者 | 唐潔雅

12月7日,海關總署公布進出口數據, 前11個月,我國貨物貿易進出口總值29.04萬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1.8%。其中,出口16.13萬億元,增長3.7%;進口12.91萬億元,下降0.5%;貿易順差3.22萬億元,增加24.6%。

前11月,我國前五大貿易夥伴分別為東協、歐盟、美國、日本和韓國。按品類來看,機電產品、紡織品和塑料製品等出口增長,服裝、鞋靴和箱包等出口下降;鐵礦砂進口量價齊升,原油、大豆和天然氣等商品進口量增價跌。

光大銀行分析師表示,進口不及預期,主要是受商品價格影響,從11月進口數量看,國內需求恢復迅速,補庫存有望延續,帶動進口增加。

天風證券、招商證券等分析師表示,海外假期疊加疫情反覆致使外需持續強勁,尤其是與疫情相關的抗疫物質和「宅經濟」商品需求旺盛,未來一個季度,中國產業鏈在全球中的地位仍難以撼動。

回顧前三季度,率先恢復的中國充分發揮「世界工廠」的作用。近日英國國家統計署ONS稱,第二季度,英國從中國的進口總額首次超過德國,中國成為英國最大進口夥伴。

數據顯示,對華的進口份額從第一季度的8.6%增長到二季度的13.4%,進口規模達到110億英鎊,其中大幅增長的包括紡織品(例如提供給NHS的醫用口罩),還有進口所佔比例最大(35%)的電子音響設備和辦公器械等電子產品。

中新社表示,中國二季度成為英國最大進口國主要是因為疫情的封鎖措施使英國主要貿易夥伴如德國的產業鏈和供應鏈收到衝擊,疊加「脫歐」使得英國和歐盟內部的產業鏈調整,迫使英國從其他國家擴大進口貨源;與此同時,中國快速復工復產以及疫情期間「宅經濟」的興起促進了對中國電子設備等產品的進口。

歐盟統計局近日也表示,今年前9個月,中國繼續超越美國,保持歐盟最大貿易夥伴地位。歐盟與中國貨物貿易總額為4255億歐元,同比增長3%,其中,對華進口同比增長4.5%,出口與去年同期持平。

相關焦點

  • 國是直通車丨歷史首次!中國緣何成為英國最大進口來源國?
    更緊密合作據英國國家統計局(ONS)日前在官網發布的報告顯示,今年二季度,中國首次成為英國最大進口商品來源國。在各國仍深陷經濟重度衰退之際,中國緣何成為英國最大進口來源國?哪些產品最受歡迎?ONS在報告中指出,二季度英國從中國進口的商品規模首次超過了其他所有貿易國家。
  • 今年第二季度英國新冠疫情最為嚴重期間,中國首次成為英國最大進口...
    中國企業向英國共出口價值110億英鎊的商品,其中紡織品大幅增長,這包括英國國家醫療服務體系使用的醫用口罩,以及用於遠程辦公的家用電腦等電子產品。然而在今年二季度,由於英國從中國進口增加,而從其他國家進口減少,中國商品在英國進口總額中所佔比例上升到13.4%。其中,中國對英國的紡織品出口增加了9億英鎊,達到11.6億英鎊;對英國的電子產品出口增加了7.5億英鎊,達到38.7億英鎊。英國國家統計局的報告也顯示,今年上半年英國進口的電子機械產品中有四分之一來自中國。今年第三季度,英國對中國服裝的進口增加13億英鎊。
  • 中國進口大豆或突破1億噸,394億口罩抵美,外媒:中國成貿易大贏家
    在經濟全球化的背景之下,全球市場優勢互補,多國商家和消費者都因此享受到巨大的紅利空間。例如,全球多國農民不斷感受到中國市場的價值,憑藉向中國出口大量農產品獲得利潤,而中國製造的許多商品已成為全球市場公認的,不可替代的代名詞。
  • 經濟學人全球頭條:中國首次成為英國最大進口來源國,谷歌研究人員...
    中國首次成為英國最大進口來源國據英國媒體《泰晤士報》報導,今年第二季度英國新冠疫情最為嚴重期間,英國從中國的進口量首次超過了從其他任何國家的進口量。報導稱,今年二季度,英國進口的每7英鎊商品中就有1英鎊來自中國。中國企業向英國共出口價值110億英鎊的商品,其中紡織品大幅增長,這包括英國國家醫療服務體系使用的醫用口罩,以及用於遠程辦公的家用電腦等電子產品。
  • 英國進口7英鎊商品中就有1英鎊來自中國,法國扣英國口罩後,有進展
    在經濟全球化背景下,中國製造已成為全球消費者不可或缺的代名詞。這在中國企業生產的醫療物資領域就非常明顯。例如,據空客網站稍早前公布的一組圖片顯示,中國運往歐洲的口罩正在卸貨,如下圖。無獨有偶,事情又有新進展。
  • 中國拒收「洋垃圾」三年,印度成了最大進口國,現狀變成咋樣了?
    所以中國從3年前就宣布了拒收「洋垃圾」,拒絕一切形式將固體廢棄物丟到中國的做法,並且落實到現在,已經基本全面落實,針對任何一切可以汙染中國環境的廢棄物,我們都堅決說「不」,所以即便如今缺乏了處理「洋垃圾」帶來的產值,但我們的經濟反而向更蓬勃發展,處理環境問題的經費也在不斷減少,從長期來看,拒收「洋垃圾」對於中國百利而無一害。
  • 日本成辣條最大進口國 被盛稱為中國味道麻辣王子
    日本成辣條最大進口國,網友:麻辣王子永遠滴神中華美食素來備受世界讚譽。近年來,隨著文化、物流等行業地不斷發展,中國零食也成為了海外消費者的新歡。以辣條為例,近年來出口持續增長。根據相關平臺數據,2020年下半年辣條出口額同比增長超120%,出口至160國,海外購買辣條最多的國家依次為日本、新加坡、韓國、美國。
  • 疫情助推「宅經濟」櫻花洗碗機成家庭剛需
    因為疫情,今年「宅」成了生活的關鍵詞,「宅經濟」開始從年輕群體快速擴展到全年齡層。為了打發漫漫的宅家時光,男女老少都開始進駐廚房,「炸油條大賽」「涼皮大賽」層出不窮。這個全民下廚的趨勢,也帶火了一系列的廚房家電。最明顯的,當屬洗碗機。有統計數據顯示,洗碗機搜索量同比增長了283%。而在這樣的消費環境下,櫻花洗碗機收到了許多消費者的親睞,幾乎成了「家庭剛需」。
  • 「宅經濟」帶熱電子消費 深圳關區製造業產業鏈煥發新機
    視頻會議、居家辦公、線上教育、網上娛樂……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宅生活」帶動了「宅經濟」快速發展。在國際貿易遇冷的背景下,今年上半年深圳關區「宅經濟」相關消費品特別是電子產品進口大幅增長,「宅經濟」相關製造業上下遊均呈現爆發增長態勢,企業效益豐厚。
  • 中國成為世界晶片最大進口國,這是好事嗎?專家:不一定是好事
    隨著經濟的發展,人們在各個領域的科技上都有了巨大的進步,有著非常大的進展,以前很多科學家熱衷於尖端科技,但是現在的科技領域變得越來越廣,人類現在是均衡地發展著,各項科技齊頭並進,但是科技的發展到最後的目的還是為了服務人類!如今在網際網路科技的趨勢下,全球都被網際網路連著成為了一個地球村。
  • 口罩防護服全球爭奪戰之後,抗菌床墊為何也成為「剛需」?
    文 | 壹觀察 宿藝新冠肺炎疫情,讓口罩、防護服、醫用酒精成為2020年最緊缺的商品,甚至引發了「國際糾紛」:德國扣押了瑞士進口的口罩與醫用手套、義大利「截胡」了運往瑞士的消毒水、法國砍了一大筆運往英國的口罩訂單
  • 中國連續11年成為全球第二大進口市場
    中國經濟新聞網訊(記者 劉慧)「中國正在構建新發展格局,『一帶一路』倡議不僅能推動參與國增加對中國的出口機會,助力這些國家的經濟發展,也極大促進了中國與沿線參與國的貿易和投資。」普華永道全球跨境服務中國主管合伙人黃耀和近日對中國經濟時報記者表示。
  • 法國向中國訂購10億口罩後,將投40億歐元訂物資,美國經濟或需學習
    在新冠病毒在美國、歐洲多地更大規模流行的背景之下,美歐多國消費者越來越認識到中國製造的許多商品不可替代的價值。以口罩、呼吸機、消毒液、防護手套等醫療商品為例,儘管許多國家的生產企業都在紛紛加大生產力度,但生產能力卻遠遠無法滿足市場的需求。
  • 中德貿易關係持續升溫 年底或互為對方最大進口國
    【歐洲時報7月28日白劼編譯】中德貿易關係緊密,雙方進出口額數量之大,已成為對方重要的貿易夥伴之一。自2015年起,中國就是德國最大的商品進口國。與此同時,德國經濟研究所(IW)認為,中國的持續崛起,或取代美國,成為德國最重要的出口國。
  • 394億中國口罩抵美後,美國人狂掃中國貨,外媒:中國成貿易最大贏家
    全球化經濟趨勢,為世界各國消費者打開了選擇優質商品的一扇門。而中國製造的許多商品正憑藉優秀的品質,被廣泛青睞。這一點,在新冠疫情的關鍵時刻,中國製造的醫療類商品在人類應對病毒中,發揮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 中國口罩成全球硬通貨後,多國排隊訂中國疫苗,美國人:依賴中國貨
    BWC中文網獨家分析提及,在經濟全球化的背景下,中國商品在應對全球新冠疫情發揮了重要作用。其中,中國企業生產的口罩等醫療類物資在過去一年,持續成為全球經濟硬通貨。例如,自2020年3月以來,中國已向各國提供了2000多億隻口罩、20億件防護服、8億份檢測試劑盒。
  • 郵寄口罩出國指南:中國口罩可以寄到英國嗎?
    隨著新冠肺炎持續衝擊各國,一般人究竟要不要戴口罩,也產生不同見解,在英國戴口罩的並不普遍,但我們知道面對疫情,需要要防護意識,出行保持距離,必須戴口罩,勤洗手,室內常通風,儘量減少外出!自疫情暴發以來,全球個人防護用品價格全面飆升,在英國也是,「一罩難求」的局面。
  • 構建新發展格局 中國助力世界經濟復甦
    央視網消息:構建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中國經濟正在助力世界經濟復甦。近期多項數據顯示,在世界經濟遭受疫情嚴重衝擊的情況下,中國與多國貿易卻逆勢增長,成為全球市場中的罕見亮點。
  • 新冠疫情:中國對英國口罩等防疫品出口增加
    2020年新冠疫情之下,中國對包括英國在內的歐盟各國口罩等防疫產品出口猛增。在英國和歐洲持續的新冠疫情之下,中國對英國口罩等防疫產品出口繼續增加,彌補了因疫情導致的其它商品貿易下滑。世界貿易組織稱,新冠疫情對各國外貿發展造成嚴峻挑戰,未來取決於疫情前景存在的巨大不確定性。
  • 日本成中國辣條最大進口國,老外到底有多迷戀這玩意兒?
    中國美食一直受到世界的稱讚。近年來,隨著文化、物流等行業的不斷發展,中國小吃成為海外消費者的新寵。以辣條為例,辣條不僅好吃,還能讓人開心。因為辣味最特別,不是一種味道,而是一種感覺。" 日本成辣條最大進口國 " ——在日本被珍珠奶茶 " 佔領 " 之後,國民級別的零食,辣條也開始猛烈輸出。在油管上有不少朋友給日本的安利辣條視頻,大部分人都帶著好奇去嘗試,而且很多人的第一反應都差不多:不管是氣味還是味道,都太像肉了。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