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10年來,美國經濟保持擴張,人均可支配收入不斷上升,加之美國民眾具有提前消費的習慣,整個消費市場十分繁榮,消費者信心指數十年增長,消費升級持續進行。在良好宏觀環境下,消費板塊誕生出不少十倍股,這些公司業績普遍十分亮眼,在行業景氣時不斷擴張,並積極擁抱數位化改革。類比當下,中國正處於長期消費轉型和升級時期,內需依然有巨大的提升空間,且隨著大數據、雲計算、物聯網等新興技術走進傳統行業,下一批消費十倍股可能就蘊藏於A股之中。
核心觀點
受益於美國十年經濟增長、金融危機後的種種變化,以及移動網際網路的興起,過去十年,美股經歷了超長牛市,其中部分公司表現尤為亮眼。公司異域,成長同理,我們相信復盤美股牛股的成功歷程,可為A股投資標的的選擇提供借鑑。本系列文章回顧了過去10年間美股股價上漲超十倍並且目前市值大於10億美元的81家公司,探究其股價驅動原因,提煉背後的成長邏輯。本篇是系列的第三篇,講述消費行業11隻十倍股背後的成長故事。
2010年以來,美國宏觀經濟保持較快增速,個人消費支出增長維持在3%-5%之間,人均可支配收入也大幅上漲,遠高於其他發達國家,民眾的消費能力較強。隨著可支配收入的上升,美國消費者信心指數從金融危機的水位反彈,並保持十年增長,消費升級持續進行,造就了強勁的消費市場。
用整體法計算十倍股公司的ROE與費用率,我們發現,這些消費公司的業績都十分亮眼,整體的ROE保持在20%以上,且呈現逐年上漲的趨勢。消費品市場一般相對分散,這些傑出的消費品公司在過去十年往往採取了較為激進的擴張政策,不斷擴大門店,開發新的市場。
從費用率上看,2010年以來,十倍股公司的費用率整體呈現下降趨勢,這很大程度上與這些公司積極擁抱數位化改革相關。例如:美客多公司瞄準南美電子商務空白市場,成為拉美電商巨頭;露露檸檬積極推進線上直銷;艾爾塔美容收購AI公司試水虛擬試妝;達美樂披薩嘗試無人機配送;邱吉爾唐斯公司開拓線上投注新業務;利西亞車行收購汽車網售平臺,精準分析市場。這些數位化的變革為傳統的消費公司注入新活力,也使得其費用率下降。
除了宏觀經濟增長給消費公司帶來的良好環境,消費十倍股呈現出以下特點:①絕大多數都是可選消費公司,11家入選的消費股中,僅有一家必選消費公司——星座公司(酒類企業)。②重視信息技術升級,通過數位化轉型,進行客戶管理、庫存及渠道管理,提升用戶體驗與公司運營效率。③在行業景氣度較高時,採取較為激進的擴張政策,通過門店擴張、橫向收購擴大市場份額。
通過上述細緻的探索,帶來的投資啟示:(1)當前,我國宏觀經濟環境活力較強,正在經歷消費升級,可選消費或將有好的表現。(2)消費行業遵循業績為王的規則,而積極擁抱數位化改革,不斷降低企業成本,開拓新市場的企業更有可能擁有好的業績。
風險提示:全球經濟下行超預期。
正文
受益於美國十年經濟增長、金融危機後的種種變化,以及移動網際網路的興起,過去十年,美股經歷了超長牛市,其中部分公司表現尤為亮眼。公司異域,成長同理,我們相信復盤美股牛股的成功歷程,可為A股投資標的的選擇提供借鑑。本文回顧了過去10年間美股股價上漲超十倍並且2019年年底市值大於10億美元的81家公司,探究其股價驅動原因,提煉背後的成長邏輯。通過對這81家公司細緻的挖掘,我們發現以下幾個有意思的點:
第一,這些公司或多或少都受益於美國宏觀經濟增長。金融危機後寬鬆的貨幣政策使得美國快速走出緊縮,進入漫長的擴張周期,為牛股誕生提供了溫床,而厲害的公司在經濟景氣時往往選擇大幅擴張。
第二,金融危機對於美國企業的影響是巨大的。一方面,傳統行業在經歷了這樣的困頓期之後,嗅覺敏銳的公司開始進行供應鏈改革,擁抱數位化,以提升效率;另一方面,金融地產行業在此之後開始拓展新業務,以抵消住房市場萎縮帶來的業務營收下滑。
第三,消費與科技賽道長青。80隻牛股中,消費行業11隻,科技板塊22隻,醫療保健行業23隻。
第四,移動網際網路帶來巨大變化。過去的十年是90年代以來世界第三次科技周期,伴隨著移動網際網路的興起,傳統行業優秀的公司往往前瞻性的擁抱營銷渠道的變化,科技行業則誕生出超級龍頭,並帶動相關產業鏈發展。
第五,美國高效的資本市場對企業發展起到了重要作用。這些十倍股中的大多數公司收購、併購頻繁,以擴大市場份額、獲取新技術、進入新市場、拓展新業務。科技與醫藥等知識技術密集型行業,前期也需要投入大量資金,美國強大的資本市場為其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也獲得較高收益。
第二篇:消費
本篇是系列的第二篇,講述消費板塊11隻十倍股背後的成長故事。
01
消費保持強勁,升級持續進行
近十年美國經濟增長較快,人均可支配收入也大幅上漲。金融危機期間,美國採取QE刺激經濟復甦,使得美國經濟迅速走出危機。2010年以來,美國宏觀經濟保持較快增速,個人消費支出增長維持在3%-5%之間。在良好的宏觀經濟背景之下,美國人均可支配收入大幅上漲,並遠高於其他發達國家,民眾的消費能力較強。此外,美國人喜愛提前消費,儲存率較低,造就了美國強勁的消費市場。
消費信心指數十年增長,消費升級持續進行。隨著可支配收入上升,美國消費者信心指數從金融危機時的水位反彈,並保持十年增長。從消費結構上看,2010年至今,美國非耐用品的消費比例總體保持穩定,服務消費比例大幅上漲,佔個人消費支出比例從67.4%上升至69%,而非耐用品的比例略有下降。美國的消費升級在近十年仍在持續進行。
02
業績表現亮眼,擁抱數位化變革
十倍股公司ROE保持在20%以上。用整體法計算十倍股公司的ROE與費用率,我們發現,這些消費公司的業績都十分亮眼,整體的ROE保持在20%以上,且呈現逐年上漲的趨勢。消費品市場一般相對分散,這些傑出的消費品公司在過去十年往往採取了較為激進的擴張政策,不斷擴大門店,開發新的市場。
積極擁抱數位化,費用率整體下降。從費用率上看,2010年以來,儘管十倍股公司的費用率近年來有所上升,但是整體呈現下降趨勢。這很大程度上與這些公司積極擁抱數位化改革相關,例如:美客多公司瞄準南美電子商務空白市場,成為拉美電商巨頭;露露檸檬積極推進線上直銷;艾爾塔美容收購AI公司試水虛擬試妝;達美樂披薩嘗試無人機配送;邱吉爾唐斯公司開拓線上投注新業務;利西亞車行收購汽車網售平臺,精準分析市場。這些數位化的變革為傳統的消費公司注入新活力,也使得其費用率下降。
03
多隻消費十倍股崛起
在美國宏觀經濟增長,消費者信心指數不上升背景下,多隻消費十倍股崛起。消費十倍股還呈現出以下微觀層面的特點:①絕大多數都是可選消費公司,11家入選的消費股中,僅有一家必選消費公司——星座公司(酒類企業)。②重視信息技術升級,通過數位化轉型,進行客戶管理、庫存及渠道管理,提升用戶體驗與公司運營效率。③在行業景氣度較高時,採取較為激進的擴張政策,通過門店擴張、橫向收購擴大市場份額。
1) 遊泳池及周邊設備經銷商:普爾公司
普爾公司(Pool Corporation.NASDAQ:POOL)成立於1993年,主要業務是分銷遊泳池用品、設備和相關休閒產品。截至2018年12月31日,公司通過北美、歐洲、南美和澳大利亞的四個分銷網絡運營著364個銷售中心,為超過2200家上遊供應商代銷約180000種商品,是美國最大的遊泳池產品分銷商。2010-2019年末,股價上漲11.95倍。
房地產泡沫後的舊泳池護理維修使得公司業績穩定增長。儘管公司布局逐漸全球化,但截至2018年末,公司85%的營收來源於美國國內的遊泳池市場。2000-2008年,美國的房地產市場非常火熱,美國居民的房屋擁有率大幅提升,由此造成公司在1999-2008年新建遊泳池數量較高,而2009年之後,儘管新建遊泳池的數量下降,但由於原本的遊泳池建設時間較長,面臨著大量的保理維修需求。這使得公司的每年的收入結構十分穩定,約60%來源於舊泳池的維修保理,25%來源於舊泳池翻新,15%來源於新泳池建造。2009-2018年,公司的收入增長率始終維持在5%-10%之間,利潤率與ROE水平不斷上漲,業績穩定,盈利能力增長,這都使得公司股價不斷溫和上漲。
2) 網絡郵資解決方案(軟體)公司:郵資網站
郵資公司(Stamps.com Inc.NASDAQ:STMP)是一家網際網路郵資解決方案供應商,提供純軟體的郵遞服務,讓客戶在線上購買並列印郵資。公司成立於1996年,1999年成功上市。郵資公司主要由Endicia、ShipStation、ShipEngine、ShipWorks、ShippingEasy、MetaPack六個子公司組成,這些公司向上連接個人與企業客戶,向下連接各大快遞物流公司,通過將軟體和服務集成到合作公司的業務上,應用程式或者API形式,為合作夥伴提高有效性服務,包括運輸標籤、運輸分層分類、時序優化、地址數據池等。2010-2019年末,公司股價上漲9.70倍。
通過橫向收購擴大市場份額以及與大公司合作是公司盈利與股價增長的原因。一方面,公司分別在2011年7月、2011年2月分別與亞馬遜和美國郵政取得合作,大幅擴大了公司的業務;另一方面,2014年以來,公司進行了多項橫向併購。在2014年6月收購了ShipStation,10月收購了ShipWorks,11月收購Endicia,2016年6月收購ShippingEasy,2015-2016年,公司服務的郵資費用大幅上漲,營收也出現大幅的增長。
3) 美國第三大汽車經銷商:利西亞車行
利西亞車行公司(Lithia Motors Inc.NYSE:LAD)是美國第三大汽車經銷商,提供新車及二手車零售及服務。截止2019Q3,公司在美國經營186家零售店提供30個品牌的新車,以及各種品牌的二手車銷售業務;並通過Lithia.com和DCHauto.com等200多家網站在線銷售。2010-2019年末,股價上漲19.02倍。
良好的外部環境、適時的擴張政策以及科技轉型是公司上漲的原因。為了應對金融危機,美國採取了QE政策,2009年,美國汽車市場反彈,銷量不斷上漲,公司的業績與股價在此期間也實現可較快的擴張。公司在2014年收購了美國10大汽車經銷商之一——DCH Auto Group,2016年收購佛蒙特州的Carbone Auto Group,將門店擴張至152家,在行業景氣度較高的時候實現了份額提升。2016年之後,美國汽車銷量不斷下行,公司的股價也進入橫盤震蕩,營收與淨利潤同比均下滑,門店擴張減速。2018年三季度,公司宣布與Shift合作,並參與D輪融資並成為其最大股東。Shift公司是一家網售汽車平臺,具有較強的算法能力,2018年12月,公司與Shift籤訂租賃協議,為Shift提供儲存倉庫,公司還將與Shift進行數據共享,以更好的預測汽車市場、優化定價、庫存管理流程。在此利好之下,公司股價重啟上升通道。
4) 美國最大的化妝品零售商:艾爾塔美容
艾爾塔美容公司(Ulta Beauty, Inc.NASDAQ:ULTA)成立於1990年,2007年在納斯達克上市,2015年超越絲芙蘭,成為美國最大的化妝品連鎖零售商,市場份額達到27%。2008年金融危機之後,美國零售業普遍不景氣,但是ULTA是業績最早復甦的公司之一。2010-2019年末,股價上漲13.10倍。
準確抓住化妝品銷售渠道變革的趨勢以及良好的客戶體驗是公司壯大的原因。上世紀90年代的美國化妝品銷售渠道較為固化,高端品牌僅在百貨商店的專櫃銷售,平價品牌則直接在大商超和小雜貨店銷售,而彼時在歐洲市場,以絲芙蘭為代表的化妝品專營店已經較為普遍,Ulta認為專賣店以及後來的電商必將逐漸取代傳統的百貨商店渠道,於是成立了化妝品專營店,2009-2018年,公司門店從346家擴張至1174家。在商品及服務方面,它首創了一站式購物的專營美妝連鎖,涵蓋全檔次、全品類的化妝品,並提供美妝沙龍,提高用戶體驗。在留客方面,公司早在1996年就建立了會員體系,2013年啟用CRM客戶管理系統,並在2016年推出合作信用卡,目前有2800萬會員,消費佔比在90%以上,將絕大多數客戶都轉化為會員。2018年,Ulta宣布收購AI公司QM Scientific和AR初創GlamST,旨在提供虛擬試妝,為用戶帶來全新的購物體驗。
5) 拉丁美洲最大的電商與支付平臺:美客多
美客多(Mercadolibre, Inc.NASDAQ:MELI)於1999年在阿根廷成立,目前是拉丁美洲最大的電商與支付平臺。公司旗下包含五個平臺,其中Mercadolibre是電商平臺,為18個拉丁美洲國家的數百萬買家和賣家提供交易平臺;Mercadopago是一個在線支付平臺,並提供貸款與信用服務;此外,公司還具有專門的物流、廣告、在線商店解決方案平臺。電子商務是公司的主要收入來源,佔比77%,金融科技業務佔比23%。2007年8月,Mercadolibre成為第一家在納斯達克上市的拉美科技公司。2010-2019年末,公司股價上漲10.38倍。
填補市場空白,通過收購擴大市場份額,上演強者恆強。2001年,eBay成為公司最大股東,並於公司形成戰略合作關係,強大的股東資源為公司在電子商務領域的發展打下良好基礎。而彼時拉丁美洲的電子商務尚未發展,甚至從2018年的數據看,南美電子商務佔整個零售業的份額仍遠遠低於全球其他區域。在這樣的背景下,公司從阿根廷市場出發,通過收購本地電商或者廣告平臺,擴大市場份額。2002年,公司收購巴西電商平臺Lokau.com,進一步擴大巴西市場份額,2005年,公司收購電子商務領域的主要對手DeRemate,增長130萬用戶;2008年,公司收購汽車與房屋銷售廣告平臺CMG,擴大公司在委內瑞拉、哥倫比亞和波多黎各市場份額,此後,公司又陸續進行了多次併購,成為南美通用的電商平臺。2002-2018年,公司年總成交額(GMV)從5500萬美元上漲到120億美元,遠遠超過其對手B2W。此外,創新一直是美客多成功的關鍵推動力,公司僱用了將近2500名軟體工程師,自2007年以來,研發佔總支出的百分比有所增加,在2015年達到總收入的近12%。2017年以來,公司的淨利潤有所下降,主要原因在於航運補貼的增加以及對新金融科技計劃的營銷投資較大。市場對此呈現樂觀態度,盈利下滑並未導致公司股價下降。
6) 美國第二大汽車零部件零售商:奧萊利汽車
奧萊利汽車(OReilly Automotive Inc.NASDAQ:ORLY)成立於1975年,是美國第二大汽車部件零售商,專注於汽車售後市場的零部件、設備、裝飾品銷售。一直以來,公司堅持雙市場戰略,即同時向個人DIY以及專業的汽車服務提供商銷售商品,截止2018年,公司在全美47個州擁有5219家門店。公司門店提供豐富的汽車零部件、配件產品,從交流發電機、電池、制動系統到照明、機油、雨刮、座椅套等,此外,店內提供電池診斷、更換、引擎檢查等系列服務。2010-2019年末,股價上漲10.50倍。
有利的宏觀環境、產業集中度提升的中觀環境與公司良好的運營能力是其持續上漲的原因。宏觀方面,汽車零部件市場需求端的核心驅動力是汽車行駛裡程數,2008-2013年,由於宏觀經濟壓力,全美的汽車行駛裡程數幾乎沒有增長。2014-2016年,全美汽車行駛裡程數加速增長,行業景氣度提升,同時2009年以來美國汽車的平均使用年限不斷增長,公司股價加速上升。中觀維度,美國的汽車零件銷售行業是較為分散的,2009年,全美前十大零件銷售商的門店數量佔比僅為44%,至2018年,前十大零售商門店佔比提升了10%。2009-2018年,全美汽車零件銷售門店總數僅增長1392家,而僅奧萊利在此期間就新增1694家新門店,由此可見,這十年是小型零售商不斷倒閉和大零售商佔領市場的時期,奧萊利激進的擴張政策使之能夠保持十年增長。此外,公司的產品、服務、庫存與運營管理十分到位,針對個人DIY市場,公司配備了700多個專業技術人員進行服務,針對專業客戶,公司有一隻全職的銷售隊伍,進行實時的跟蹤服務。公司具有27個區域部署配送中心(DC)與5000+門店,存貨也會根據各門店需求進行調整,保證隨時滿足客戶需求,良好的服務使得公司業績保持十年增長。
7) 北美知名瑜伽運動服飾龍頭:露露檸檬
露露檸檬(Lululemon Athletica Inc.NASDAQ:LULU)成立於1998年,被譽為加拿大第一專業運動品牌,是北美瑜伽、健身等運動服飾領域龍頭。公司的成長可以分為三個階段,2012年之前,是公司的快速發展期,彼時瑜伽市場景氣度不斷提升,公司專注於瑜伽服飾市場,很快成為該細分領域的龍頭,並於2007年上市。2013-2017年,公司進入困境,由於產品質量原因,公司分別在2013和2015年進行兩次召回,並且高層動蕩,核心員工離職,錯失了瑜伽市場發展黃金期,但仍保持了瑜伽服飾市場龍頭地位;2018年以來,隨著管理層穩定,以及供應鏈等一系列改革,業績重新回暖。2010-2019年末,股價上漲14.39倍。
行業景氣向上背景下,公司在產品、渠道、營銷方面的創新,造就了股價高速增長。行業層面,2002年以來,隨著人們越來越注重生活品質與身體健康,美國成人與兒童的瑜伽參與率大幅提升,行業景氣度向上。公司層面,產品上,露露檸檬專注於瑜伽服飾市場,並且在材質、外觀上進行不斷創新,深受消費者喜愛;渠道上,公司取消加盟店的銷售,轉而不斷增加直營店以及線上方式,提高了服務質量,並且線上直銷的利潤率更高;營銷上,由於公司抓住了本地瑜伽愛好者之間聯繫緊密的特點,每當進入新市場,便聘請當地出名的瑜伽教練進行宣傳,深入當地社區,做到精準營銷,這三方面的戰略使得公司一躍成為瑜伽服飾市場的龍頭。2013年以來,公司全球化步伐加快,目前在澳大利亞、英國、紐西蘭、中國等地區均設有直營店,並且線上銷售的方式也十分普遍,公司在北美地區以外的營收佔比已經從2009年的0.1%上升至2018年的10.9%,並計劃將進一步加快全球化的步伐。除此之外,公司在近期的業績報告中,已經逐步宣傳自己是「以健康生活方式為靈感的運動品牌」,產品品類也將更加豐富。2017年,公司進行了較為徹底的供應鏈改革,解決了之前造成召回危機的問題,2018年業績增速拐頭向上,公司股價也加速攀升。
8) 美國知名賽馬公司:邱吉爾唐斯
邱吉爾唐斯(Churchill Downs Inc.NASDAQ:CHDN)成立於1928年,是美國娛樂休閒行業龍頭公司,也是美國最著名的賽馬大會——肯塔基賽馬大會的舉辦方。公司旗下有三個主要業務,最傳統的是賽馬,除肯塔基賽馬場之外,公司還擁有另外三個賽馬場;第二大業務是賭場,2008年,公司在路易斯安那州開辦了第一個賭場,此後又陸續收購或者自建賭場,目前公司擁有八家賭場。第三個業務是線上投注,2007年,公司建立了線上賽馬投注平臺——TwinSpires,此外,邱吉爾唐斯公司此外還曾涉足網路遊戲產業,但是在2018年將其出售。公司盈利能力最強的業務仍然是賽馬和賭場。2010-2019年末,股價上漲11.05倍。
消費者信心上升背景下,公司成功拓展線上投注與賭場業務,使得公司業績與股價持續上漲。宏觀因素來看,公司屬於賽馬與博彩行業,受益於2009年之後美國消費者信心指數的提升,公司業績提升較快。微觀層面,公司積極拓展原業務、開創新業務,2009年以來,公司圍繞核心資產——肯塔基賽馬場進行了大量投資,2009年公司建成軌道永久照明,2013年建立Paddock大廈,2014年拓展看臺,2015-2017年建設相關賓館與娛樂設施,吸引來自世界各地的遊客。面臨線下投注的下降,公司在2007年建立了線上投注平臺,抵消了線下投注的下滑,隨著2018年5月,最高法院廢除了1992年的《專業和業餘運動保護法》(「PASPA」),公司順利進入線上體育博彩業務。並且,公司2008開始涉足賭場業務,並且在2010-2018年期間,自建兩家、收購五家賭場,成長為公司第二大業務支柱。2009年以來,公司營收與淨利潤都呈現較快增長,股價上漲近12倍。
9) 美國第三大折扣零售商:羅斯百貨
羅斯百貨(Ross Stores,Inc.NASDAQ:ROST)成立於1957年,是全美排名第三的折扣百貨、零售連鎖商店,僅次於T.J。 Maxx和Marshalls。公司主要由旗下羅斯公司和DDS折扣商店組成,定位於中底收入群體,採取折扣營銷模式,致力於以20%到70%的超高折扣為顧客提供一流優質的服飾、配飾、鞋類和家具時裝等。2008年金融危機之後,羅斯百貨的股價持續上行。2010-2019年末,股價上漲11.08倍。
羅斯百貨的近十年來的高速發展,主要在於它的市場定位與危機後美國的消費習慣高度契合。羅斯百貨一直有「穿出性價比」的口號,大部分貨品來源於製造商剩餘的庫存和一些時裝季期間以及結束時客戶取消的訂單,大多是一些知名設計師品牌。2008年金融危機之後,美國人均收入同比大幅下滑,許多消費者開始在折扣商店裡穩定的購物,羅斯百貨為他們提供了以低廉的價格挖掘出隱藏寶藏的機會。Coresight Research的數據顯示,羅斯百貨的顧客平均家庭年收入在6.3萬元左右。
同時,位置的便捷性和成本的控制能力也是羅斯百貨高增長的重要原因。羅斯百貨在不斷的擴張中,非常注重選址,截至2019年10月,羅斯百貨在全美39個州開設了1811家門店,相比於2010年的998家分店,幾乎增長一倍。至2018年,羅斯百貨在美國18個州還有237家以「Dds折扣商店」冠名的商店。這些門店通常集中在人口密集的城市或者城鎮商場中。公司地理位置的便捷性,商品價格的高折扣性,都使得羅斯公司備受危機後美國消費者的青睞,新一代債務貸款人也將羅斯百貨作為優先的選擇。另一方面,公司將大量資金用於IT建設和內部庫存管理建設,不設導購員、理貨員,大大減少人工成本和庫存成本。根據財報顯示,2009年至2018年,羅斯百貨營業收入增長117.92%,年平均增長率超9%;淨利潤增長346.16%;2010年以來ROE一直保持在40%以上。
10) 全球第二的披薩品牌:達美樂披薩
達美樂公司(Dominos Pizza, Inc。 NYSE:DPZ)創立於1960年,通過公司自營和特許加盟的方式在全球經營披薩外送業務。1973年公司提出「30分鐘必達」的差異化發展口號,積極開展國內和國際業務。至今實現了連續26年的增長,目前在全美擁有5985家門店,其他83個國家擁有10543家特許加盟店。2010-2019年末,股價上漲39.89倍。
回溯達美樂的發展歷程,我們總結其成功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三個方面。走在科技前沿披薩公司。跟隨科技潮流的營銷模式,是達美樂公司持續增長的主要原因。正如公司市場部總監所說,「Domino『s其實是一家科技公司,只是剛好在賣披薩。」近十幾年來,達美樂披薩一直將科技的作用發揮到極致。最早在2007年,其他公司還在電話接單的時候,達美樂已經開始電腦和移動端訂餐的嘗試;2008年在業內率先推出訂單跟蹤服務,2012年達美樂英國分公司抓住無人機的熱潮,「Domino’s送餐無人機合影」一時成為Facebook上的熱門話題;2014年,穿戴只能設備開始流行,達美樂與Pebble智能手錶合作,通過智能手錶就能實時跟蹤送餐情況。2015年極具創意的推出披薩車DXP,由司機在送餐車內完成最後一公裡的加工。國內國際市場供應鏈的拓展,提升品牌知名度。達美樂通過合理的供應鏈設計,提升服務質量,使得供應鏈業務成為達美樂核心的盈利部門。2016年以來,供應鏈業務佔總營收的60%以上。2009年公司總營收14.04億美元,其中國內營收8.52億美元,國際營收0.69億美元,其他營收4.82億美元;至2018年公司總營收增長144.50%,達34.33億美元,其中國內營收增長106.66%至17.61億美元,國際營收增長162.97%,達1.83億美元。其他營收增長208.64%,達14.90億美元。重視與客戶的互動,體驗提升客戶粘性也是重要成功因素。2009年,紐約時代廣場上出現各種對達美樂公司吐槽的不雅視頻,總裁親自道歉的同時採取自黑的模式廣泛收集顧客的意見,邀請客戶一起解決問題,公司股價之後增長了40%,銷售額增長750%。2015年,「Tummy Translator」的自動檢測客戶飢餓程度準確定製披薩的APP推出;2017年轉為喜歡披薩的新人推出第一個婚禮等級系統,之後又為喜歡披薩的夫婦提供嬰兒等級愛心服務。一系列的創新服務讓達美樂備受青睞。
11) 全球最大葡萄酒製造商:星座公司
星座公司(Constellation Brands Inc.NYSE:STZ)創立於1945年,是目前全球最大的葡萄酒製造商,也是美國第三大啤酒生產商,旗下擁有超過100個酒類和飲料品牌。公司主要在美國、加拿大、墨西哥、紐西蘭、義大利等國家從事酒類飲料生產、進口、銷售活動。2010-2019年末,股價上漲11.60倍。
公司長期以來堅持高端酒類業務收購戰略以及酒類行業積極環境推動公司增長。在美國經濟好轉的環境下,酒類行業持續增長拉動了公司酒類銷售額。2019年,美國酒精市場規模高達2514.4億美元,同比增長3%。這主要由於美國酒文化的盛行,數據表明2018年,美國21歲及以上消費者人均飲用26.5加侖啤酒和蘋果酒,而美國超過法定飲酒年齡的人數超過2億。在過去10年,美國啤酒,烈酒和葡萄酒都經歷了穩定的增長,其中啤酒一直保持接近50%的市場份額,平均增長率2%左右。而烈酒和葡萄酒合計超過40%的市場份額,其中烈酒平均增長率2.5%,近年來有所提高,葡萄酒平均增長率接近5%,近年來有所降低。通過整合多方資源,公司擴大與批發零售商的合作規模,實現產品多樣化,提高生產能力實現運營效率,確保在美國高端酒類市場的地位。在啤酒業務中,公司擁有Corona、Modelo、Pacifico和Victoria等知名品牌專營權。2013年6月,公司完成對Grupo Modelos啤酒業務的收購,包括Corona進口業務的所有控制權、美國進口營銷Corona的獨家永久授權。Corona在美國最流行啤酒品牌中排名第四,使公司躋身美國第三大啤酒供應商。在葡萄酒和白酒業務中,公司致力於收購高增長、高收益率的酒類公司,包括Meiomi、Prisoner and Charles Smith葡萄酒公司和Casa Noble、High West烈酒公司。酒類行業的穩定增長與積極併購,使得公司過去10年營收額翻倍,2010-2018年淨利潤年複合增長率達48%。業績的強勁表現推動公司股價十年來高速上升。
04
投資啟示
(1)當前,我國宏觀經濟環境活力較強,正在經歷消費升級,可選消費或將有好的表現。2000年以來,消費在國民經濟中佔據越來越重要的位置,對於GDP增長的拉動超過投資於出口,開始佔據主導地位。並且,隨著人均GDP的增長,人們對於糧油食品等日常消費品的支出總體保持穩定,對於汽車、體育娛樂等耐用品和服務的消費上升,中國正在經濟消費升級。在此背景之下,可選消費行業有望有好的表現。
(2)消費行業遵循業績為王的規則,而積極擁抱數位化改革,不斷降低企業成本,開拓新市場的企業更有可能擁有好的業績。上述11隻消費股的業績亮眼,以整體法計算的ROE在20%以上,且呈現出逐年上行趨勢。可見消費行業的公司選擇上,長期應遵循業績為王的原則。在新一輪科技周期興起的背景下,那些積極擁抱大數據、雲計算以及物聯網等技術的公司,更可能把握用戶心理、降低運營成本,甚至打開新的市場,為公司業績的持續上漲帶來新動力。
對標層面,過去十年美股誕生的十倍消費牛股中,不僅有羅斯百貨這樣的傳統零售商,也有美客多這樣專注於拉美區域的電商,還有運動服飾、休閒娛樂等細分領域的小而美的公司,對標到A股,A股的化妝品行業、休閒娛樂等領域未來仍然可能有潛在的十倍股公司,而傳統零售可能未來空間可能已經十分有限,轉型新零售的相關公司未來的潛在空間可能更大,我們特地梳理了相關對標公司,供投資者參考。
(文章來源:招商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