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公司被做空了!股價直線跳水。
對於投資者而言,持倉的股票被做空機構沽空好似當頭一棒,但在2020年,做空機構幾乎從年初被暴打到年底……
本文盤點將帶領大家一起回顧2020年熱門做空事件,選取的公司主要為美股上市的中概股和港股上市公司。
瑞幸咖啡:無懼空頭,但我會自爆
如果問你對2020年的哪個做空事件印象最深,相信大多數人首先會想到瑞幸咖啡。
這家以瘋狂的拓店速度席捲中國咖啡市場,短短兩年時間開出4500家咖啡店的公司,在後來被證明是作假的業績利好刺激下,從2019年底就開啟暴漲模式,在1月17日,股價最高漲至51.38美元,市值高達123億美元。
但在4月2日盤前,瑞幸咖啡開啟「自爆」模式,發布公告稱,內部調查初步階段查明的信息顯示,從2019年第二季度至2019年第四季度,虛增交易相關的銷售總額約為22億元人民幣。
讓我們再次重溫一下當天瑞幸咖啡的盤前分時圖:
啪一下,很快啊,瑞幸咖啡一路狂瀉跌近90%。什麼百億美金市值,什麼為中國消費者提供高品質咖啡的夢想,都沒了。
瑞幸咖啡「自爆」前已經遭到了渾水(Muddy Waters Research)的做空。
1月31日,渾水發布了89頁做空報告,在進行了大量實地調查後,認為瑞幸的平均每店貨物數據在2019年第三季度虛增69%,在2019年第四季度虛增88%。
但這份報告看似兇狠,卻沒有立刻引爆瑞幸咖啡這顆雷。遭到做空當天,瑞幸咖啡收跌10%,盤中股價最低跌至26美元。但在隨後的交易日,瑞幸擺脫做空的影響,股價逐漸走高。
後續的媒體報導顯示,渾水的做空報告實際上是出自雪湖資本之手。據稱,在雪湖資本經調查後認為瑞幸咖啡造假後,在二級市場已經開始建立空頭頭寸,但瑞幸咖啡的股價一直很堅挺,無奈之下,雪湖資本將調查報告匿名提交給渾水。
直到瑞幸咖啡因為審計問題而不得不自爆後,股價才縱身一躍,一落千丈。
毫無疑問瑞幸咖啡是今年做空事件的焦點,這不僅因為整個過程的戲劇性,還包括其造成的惡劣後果。
6月23日,瑞幸咖啡收到納斯達克的退市通知,後瑞幸咖啡摘牌至OTC(場外交易)市場以代碼「LKNCY」進行交易。同時,瑞幸還面臨投資者的集體訴訟。
瑞幸咖啡的財務造假也給在美上市的中概股蒙上一層陰影,讓很多做空機構得以藉此惡意打擊中概股。
愛奇藝被沽空後收漲,渾水哭了
做空瑞幸後,渾水配合Wolfpack Research做空了另一個中概股——愛奇藝。
4月7日,Wolfpack Research發布針對愛奇藝的做空報告,稱愛奇藝在2018年上市之前就存在造假行為,且上市後持續造假。
報告指出,愛奇藝最出格的財務欺詐行為是通過「易貨交易」的方式誇大營收。通過盡職調查預計愛奇藝虛增了2019年營收達80-130億人民幣,佔財報營收的27%-44%,用戶數量誇大了約42%-60%。
有意思的是,這份沽空報告的標題為《IQIYI: The Netflix Of China? Good Luckin.》,翻譯過來是《愛奇藝,中國的奈飛?祝你「好運」》,標題中luck寫成瑞幸的英文品牌名luckin,一語雙關,暗指愛奇藝是和瑞幸一樣的「騙子公司」。
結尾點題:「如果我們討論的這些(欺詐)行為都不讓你擔憂,那我們只能說:『Good Luckin』(祝你好運/好的瑞幸)。」
然而,結果可能讓Wolfpack Research和渾水失望了——愛奇藝當日盤中最大跌幅約為11%,下探至14.51美元,最終卻收漲3.22%,留下一根長長的下影線(和空頭的嘆息),此後幾日強勢反彈。
雖然後來還經歷了遭SEC調查的風波,但愛奇藝的股價依然堅挺,現在較4月7日的最低點漲近50%。
跟誰學:任你空來空去,我就是一直漲,除非我不想
跟誰學可能是2020年被最多做空機構圍獵的目標了。
從灰熊在2月25日做空跟誰學後,香櫞、天蠍創投、渾水等機構共計十多次發布做空報告,指跟誰學存在財務造假。
4月30日,香櫞研究發布沽空報告表示,跟誰學虛構70%營收,學生人數及收入與實際狀況不符。6月17日,天蠍發布了做空報告,質疑跟誰學存在增值稅造假情況。
面對如此密集的做空,跟誰學方面也是不甘示弱,痛斥這些機構不懂跟誰學的商業模式。跟誰學創始人陳向東在朋友圈憤怒回應。
與此同時,跟誰學的股價卻在不斷被做空中一路暴漲,8月7日漲至141美元,市值一度超過300億美元,空頭損失慘重。
但戲劇性的一幕出現在10月21日,美股盤前,跟誰學大跌近30%,當時市場傳言跟誰學三季度市場預期收入21.2億,實際低於20億;銷售費用高達20億,預期僅為12億。
這一傳言在跟誰學Q3財報得到了印證。11月2日,跟誰學發布Q3業績,淨虧損達9.3億元,去年同期為盈利190萬元,其中銷售費用大增至20億元,而去年同期為3億元。
Q3業績公布當日,跟誰學股價一度跌超20%,後有所收窄。
縱觀跟誰學與做空機構的纏鬥,其間上演的血腥逼空行情,可謂是一場教訓深刻的風險教育。
蔚來:香櫞你是來蹭流量的吧?
作為今年造車新勢力的總龍頭,蔚來年內漲幅已近十倍,市值扶搖直上,一度衝上600億美元。
但就在蔚來不斷新高、接連暴漲之際,香櫞卻突然發難。
11月13日香櫞資本發表推文,稱蔚來汽車目標價應為25美元。
香櫞認為,特斯拉中國工廠製造的Model Y以及其定價策略,將在未來打壓蔚來ES6的銷量,並且蔚來目前的估值已經過高,相對估值水平是特斯拉的兩倍,當下的交易中也充斥著投機的因素。
香櫞發布做空報告當天,蔚來股價大幅波動,並且創下仍保持至今的天量交易額,全天交易金額達274億美元,位列當日全美股交易額榜首。
相較於蔚來的火爆程度,考慮到香櫞給出的不痛不癢的做空觀點,香櫞這次出手做空更像是一場昭然若揭的蹭流量行為。
歡聚暴跌,百度「躺槍」
在「數據灌水是常態」的直播行業,渾水盯上了歡聚集團。
11月18日,渾水發表長達71頁的沽空報告,稱歡聚直播業務90%收入為假,歡聚時代的海外版本Bigo Live 80%收入造假。
做空的時間點「很巧」——恰好是歡聚與百度籤署協議,以36億美元向後者出售YY直播的兩日之後。
據渾水創始人卡森·布洛克後來透露,其實他們在一年前就已經搜集歡聚造假的證據。
「因為有跟誰學的案例在先,儘管我們認為跟誰學用戶數造假,但市場似乎並不買帳。另外,疫情中,大量的經濟刺激措施湧入,也讓市場大漲成為做空掣肘。所以,我們並沒有立刻發布歡聚報告,而是想等到我們更理解市場反應的時候,再發布。」他說。於是就有了這場「精心策劃」的做空。
歡聚當日股價大跌26%,不過次日收復部分失地。後來,野村證券站出來「力撐」歡聚,認為歡聚不存在渾水在其做空報告中指出的會計欺詐等問題,維持對「買入」評級,目標價157美元。
截至發稿,歡聚報85.22美元,被沽空以來跌約15%。
華住集團:對沽空機構一笑而過
赴港二次上市前夕,華住集團突然成為沽空機構狙擊的對象,也是2020年最驚險的做空之一。
北京時間9月22日凌晨,在距離華住集團在港交所正式掛牌只剩幾小時的檔口,做空機構博力達思研究公司(Bonitas Research)發布研究報告,稱其正在做空華住集團。
做空報告對華住的指控主要集中在其隱瞞費用、誇大利潤上,具體包括:在其酒店物業組合的所有權問題上撒謊;利用未披露的關聯方交易隱瞞運營費用,故意虛增財務報告中的利潤。據博力達思測算,2019年利潤造假規模達20億元。
華住集團例行發布澄清公告,稱沽空報告沒有依據,它包含許多錯誤、未經證實的陳述以及對公司業務和運營的誤導性結論。
在此之前,華住集團回港上市之路並不順利。公司在招股階段遇冷,最終發行價定為297港元,與最高發行價368港元有較大差距。
在近兩年快速擴張的策略下,華住的資金鍊壓力巨大,加上疫情期間的大額虧損,市場對這家中國第二大、全球第九大的酒店集團並不看好。
但結果出乎多數人意料,9月22日上市當天,華住集團一路高開高走,最終收漲4.71%,在美股也漲超3%,幾乎沒有受到沽空事件的影響。
「港股小茅臺」:說我穿「國王的新衣」?真不必理你
1月16日,也就是元旦後的第三周,沽空機構2020年「第一槍」射向了維他奶國際!
Valiant Varriors直指維他奶國際的中國增長題材就是「國王的新衣」,公司管理層隱瞞諸多事實,嚴重誇大其中國及澳洲業務利潤及資本支出、現金流不佳。
Valiant Varrior揚言維他奶股價只值10港元,有潛在逾60%的跌幅。
然而維他奶僅在開盤後下挫5%,此後迅速拉升,當天反收漲5%,當天午後也只是做出強烈否認表態,並未一一反駁。
為何市場不認可今年的空頭第一槍呢?
一方面,這家做空機構並不知名,成功做空案例也少,市場影響力自然較低;另一方面,當時維他奶國際的市場認可度不差,儘管遭遇「戴維斯雙殺」,仍有投資者喊出了「跌得越多越好、抄底」。
中國飛鶴:乳業總被空,做空機構太偏愛了
7月8日,Blue Orca Capital質疑中國飛鶴虛增收入,低估廣告和人工成本,開頭就把中國飛鶴類比為瑞幸咖啡,認為每股僅值5.67港元,較前收市價有64%下跌空間。
中國飛鶴先應聲跳水超8%,然後表示強烈否認,股價午後迅速拉升超7%。飛鶴之後還一一回應了做空觀點。
中國飛鶴第一次被做空就在2019年11月,GMT指公司沒有令人信服的高增長理由,上市籌資就為還債。(業績高增長常常是做空機構最愛聞到的「味道」。)
飛鶴2015-2019年利潤表,單位億元,數據來源Wind
面對GMT,中國飛鶴當然也平穩度過做空危機。
GMT曾被我們的牛友發現「榮膺2019年度最尷尬做空機構」。(詳見:治空頭還是坑韭菜?盤點2019十大被沽空港股)
飛鶴的同行:蒙牛、伊利、輝山和澳優都曾遭到做空,只是蒙牛、伊利和澳優都轉頭上漲,輝山被做空後一度崩盤,已於2019年12月退市。
做空機構為何偏愛做空乳企?很大程度上和乳企的特點有關:
產品消費周期短、業績變化大;
國產品牌賣奶粉和國外有所不同,海外機構難看懂;
產業鏈中利潤分配大不同,輝山這樣的養牛上遊確實不賺錢,但飛鶴這樣的奶製品下遊才能賺錢。
晶科能源:做空不過是小水花,「拜登概念股」剛開啟兇猛時代
晶科能源,世界上最大的太陽能組件製造商、連續多年獲彭博新能源「最具可融資性」光伏頂尖品牌稱號。
在3月4日,Bonitas 卻給出報告:晶科能源捏造財報、從未產生過自由現金流,李董事長就是個騙子,股票最終將毫無價值!
而晶科能源不僅否認報告說法,還祭出股票回購大招:董事長李仙德計劃在月末用個人自己購買20萬股ADS,以表信心。
雖然Bonitas在3月11日再出手,但從股價看晶科能源沒有受到太多影響,3月5日漲1.77%、3月6日盤前還發布財報並上調Q4指引、推出新品。
晶科能源股價在bonitas襲擊後繼續沉寂,但在9月和10月一路狂奔,自9月4日起至創下最高價的10月20日,累漲超300%。
這兩個月內發生了什麼呢?
分拆子公司赴科創板上市、發布Q2業績、產品熱銷,各國對可再生能源的重視助推光伏板塊突飛猛進,最最最最引市場關注的自然還是成了「拜登勝選概念股」——拜登曾提議在4年內投資2萬億美元用於清潔能源項目,並在2035年前結束髮電廠的碳排放,對光伏股自然是大利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