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份餓了麼外賣平臺的統計數據,揭示了上海早餐的密碼——誰在吃外賣早餐?醫生居首。
在餓了麼每天5時到9時的外賣訂單中,職業前五位依次為醫務人員、金融業職員、教師、公務員和汽車從業人員。
哪個區起床最早?虹口。虹口區的外賣早餐比重高達7.8%,位居上海第一,而第二至第五位依次為寶山、黃浦、普陀和靜安區。
若無網際網路平臺的撮合,以及外賣騎手們的奔忙,可以想見,那些必須早起上班,但附近可選擇早餐餘地又很小的人群,是如何「將就」甚至無奈放棄一天中最重要一頓飯的。
手機上點外賣的早餐,正日漸成 為這個城市每天新的打開方式,也讓越來越多人重新愛上早餐。
青浦通宵加班仍有熱騰早飯
清晨6時30分,青浦區徐樂北路,周邊工業園區依舊睡眼惺忪,外賣需求卻已甦醒。一家三米粥鋪前,黃色制服美團騎手已現身,他剛接到當天第一份取餐信息。
這是明珠路上「e通世界商務園」中一家物流公司員工周先生下的訂單。前一晚,他和同事在公司通宵加班,早上感到肚餓,然而周邊很難找到一家像樣的早餐店在營業。好在周先生是美團老客戶,熟知方圓數公裡內幾家品質好、配送及時的餐飲店。他在三米粥鋪頁面上,為同事們各點了一份招牌產品「自選1+1+1套餐」,每人都能從9樣粥品、10樣主食、8樣辣醬中挑選各自最愛,每份19.88元。
7時15分,送餐小哥在規定時間內送抵依舊熱騰騰的早餐,熱粥下肚,周先生和同事們很快「滿血復活」。他們非常感慨:「網際網路送餐平臺沒有忘記我們這個角落。」
郊區園區有「胃口」,早餐店鋪找客流,經網際網路平臺嫁接,實現兩廂情願。正因此,三米粥鋪穩穩排名美團「青浦區粥店前5名」。粥鋪負責人告訴記者,店內餐品不僅有鹹蛋、榨菜配各種粥品,還有手工蛋餅、油條、脆皮糖糕、小籠、蒸餃等,SKU(庫存保有單位)上百個。目前,三米粥鋪在上海的門店超過30家,其中90%以上均上線美團外賣平臺,月送早餐單量超過3萬單。
生鮮電商和中西餐飲都來搶灘
上海早餐有網際網路平臺助力,最大優勢在於可與線下早餐網點互補,覆蓋偏遠園區和配套設施欠佳的居民區。
家住浦東新區航梅路的「80後」上班族林女士,每天清晨都會下一單叮咚買菜,在安排好晚飯食材的同時,也買一盒鮮牛奶、蛋糕卷,以解決一家三口早餐問題。林女士的訂單,從叮咚買菜航頭站前置倉送出,這個站點為周邊的聚航苑、東升家園、長達佳苑等10餘個小區提供送菜上門服務。
站長告訴記者,由於地理位置相對偏僻,周邊居民外出早餐的選擇不多,許多人選擇在叮咚買菜上順帶解決早餐問題。為搶灘早餐這一巨大市場,叮咚買菜將於8月17日上線近600種早餐美食品類,涵蓋麵點、蛋類、奶製品、豆製品等,更推出「快手早餐」,如揚州早茶包點、沈大成和杏花樓的糕點、吉祥餛飩、日式煎餃等,在家只需5至10分鐘簡單操作即可烹飪而成。
有靠譜的網際網路平臺騎手幫著送早餐,越來越多商戶爭相加盟,既有傳統中式早餐店「老盛昌湯包」,涵蓋蘇州湯包、蝦仁鮮肉湯包、蟹粉湯包、排骨年糕、生煎包和牛肉鍋貼等頗受歡迎品類,也有躍躍欲試的洋品牌星巴克。
家住龍華路某小區的小玲,是一名設計師,每天靠一杯「續命咖啡」趕走工作的疲勞。然而,距離她最近的商業體裡的星巴克,步行距離超過1公裡。於是,每天9時,她準點在星巴克App下單,用「專星送」點一份加濃馥芮白,外加一份火腿芝士可頌。她十分感慨:「眼下酷暑,正是有外賣小哥的奔忙,才確保城市居民的早餐不降水準。」
對早餐「吃得好」需求明顯增長(小標題)
種種數據表明,網際網路平臺加持下的上海早餐不再「將就」。
美團外賣統計,今年5月,最受歡迎的本土早餐餐廳前5名為大壺春、牛奶棚、鮮得來、功德林、弄堂咪道;最受歡迎的連鎖早餐品牌是巴比饅頭、三米粥鋪、曼玲粥鋪、老盛昌、小桃園、漿小白;在美團外賣早餐,下單最多品類前五位依次為:包子/粥、豆漿/油條、鍋貼/煎餃,煎餅果子、燒餅,而以麵包、蛋糕、三明治為主的西式早餐同樣受歡迎;最近一個月,上海早餐平均客單價為30元,顯示消費者不想虧待自己,對早餐「吃得好」需求明顯增長。
餓了麼外賣平臺則有重要發現,在早餐階段,備註用餐人數2人及以上的比例遠高於其他時段,這說明上海居民正「愛上早餐」。今年6月,餓了麼誕生一單「霸王早餐」,金額高達2387元,用戶一口氣點了31個雙層牛肉芝士堡、31對香辣雞中翅、31杯鹹檸七飲品。
對於上海早餐,宛平南路上的劉氏早餐店負責人劉董傑有話說。自從擁抱在線新經濟後,該店「月銷9999+」,近期始終佔據所在商圈小店銷量前三。「早上店堂裡一人喝一杯豆漿的時間,外賣就已送出四、五單,店鋪面積沒增加,但坪效提高不少,還新增了6個崗位,可見上海這座城市吃早餐的潛力真的巨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