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帝網 雷建平 12月16日報導
2020年7月16日才在科創板上市的中芯國際出現高層動蕩。
中芯國際日前稱,董事會注意到,有媒體報導本公司執行董事及聯合執行長梁孟松博士擬辭任公司職務的消息,並且公司已知悉梁博士其有條件辭任的意願。
中芯國際表示,公司目前正積極與梁博士核實其真實辭任的意願。
蔣尚義被任命為中芯國際副董事長
這之前,中芯國際稱,董事會宣布蔣尚義博士獲委任為公司董事會副董事長、第二類執行董事及戰略委員會成員,自2020年12月15日起生效。
蔣尚義博士曾於2016年12月20日至2019年6月21日擔任公司獨立非執行董事。
蔣尚義博士有權根據聘用合約獲得年度固定現金酬金67萬美元及年度激勵,年度激勵將按照公司董事及高級管理人員薪酬政策且由董事會參考本集團的業績以及其個人的表現釐定後發放。
蔣尚義現年74歲,資歷很久,蔣尚義曾任臺積電研發副總裁,於2013年底退休時,職位是共同營運長。蔣尚義在半導體工業界的45年中。
蔣尚義曾參與研發CMOS、NMOS、Bipolar、DMOS、SOS、SOI、GaAs鐳射、LED、電子束光刻、矽基太陽能電池等項目,在臺積電牽頭0.25μm、0.18μm、0.15μm、0.13μm、90nm、65nm、40nm、28nm、20nm及16nm FinFET等關鍵節點的研發。
不過,此次加盟前,蔣尚義擔任CEO的武漢弘芯剛剛經歷了爛尾風波,造成了相當大負面影響。
在此次蔣尚義出任中芯國際副董事長過程中,中芯國際稱,董事會表決通過關於委任副董事長、執行董事的議案,其中董事梁孟松博士無理由投棄權票。董事會認為蔣博士符合執行董事任職資格,能夠勝任所聘
崗位的職責要求,其提名程序符合有關法律、法規和本公司章程的規定。董事會謹藉此機會歡迎蔣博士再次加入董事會。
可以看出,梁孟松博士在蔣尚義加盟一事上存在分歧,甚至可能是憤而向董事會提出書面辭呈。
疑對蔣尚義加盟不滿
中芯國際幾個月前在科創板上市,中芯國際發行價為27.46元,募資淨額為456.63億元(行使超額配售選擇權之前);525.15億元(若全額行使超額配售選擇權)。
中芯國際本次上市募集資金將重點投向科技創新領域,包括「12英寸晶片SN1項目」,「先進及成熟工藝研發項目儲備資金」與「補充流動資金」。其中,「12英寸晶片SN1項目」是中國大陸第一條14納米及以下先進工藝生產線。
幾個月後,美國政府有關部門將中芯國際(SMIC)列入貿易黑名單。
當前,網上流傳一封梁孟松辭呈,稱目前中芯國際正面臨著美國的種種打壓,導致先進工藝的發展受到嚴重威脅。今天這個人事提案必然會關係到公司的前景。
「我自從2017年11月,被董事會任命為聯合執行長,至今已三年餘,在這1000多個日子裡,我 幾乎從未休假,甚至在2019年6月份,當我正在經歷著生命中最危險的時刻,都從來沒有放棄、 也沒有辜負過諸位對我的囑託。 」
梁孟松稱,這段期間,盡心竭力完成了從28nm到7nm,共五個世代的技術開發。這是一般公司需要花十年 以上的時間才能達成的任務。而這些成果是由我帶領的2000多位工程師,日以繼夜、賣命拼搏得 來的。當然,董事長和諸位董事過往的信任與支持也是成功的關鍵要素。
「我來中國大陸本來就不是為了謀取高官厚祿,只是單純的想為大陸的高端集成電路盡一份心力。目前,28nm,14nm, 12nm, 及n+1等技術均已進入規模量產,7nm技術的開發也已經完成,明年四月就可以馬上進入風險量產。5nm和3nm的最關鍵、也是最艱鉅的8大項技術也已經有序展開, 只待EUV光刻機的到來,就可以進入全面開發階段。 」
梁孟松還表示,是在12月9號,上星期三早上,接獲董事長電話告知:蔣先生即將出任公司副董事長一職。「對此,我感到十分錯愕與不解,因為我事前對此事毫無所悉。我深深的感到已經不再被尊重與不被信任。我覺得,你們應該不再需要我在此繼續為公司的前景打拼奮鬥了。我可以暫時安心的休息片刻。」
「在公司董事會和股東會通過蔣先生提名任職之後,我將正式提出辭呈。但是公司應該對我這三年多的貢獻給予全面公正的評價,而我應有接受和申訴的權利。我在此很鄭重的告訴大家,我並沒有絲毫意圖想要影響各位接下來對此人事任命的表決,但是我覺得我應該要讓大家知道我內心最真切的感受。」
這是中芯國際過去8年來又一次陷入內部鬥爭。2011年時任CTO楊士寧與CEO王寧國爆發內鬥,兩人也都離開中芯國際。
創始人為張汝京 曾與臺積電有多年糾葛
中芯國際的創始人為張汝京,2000年,將一手帶大的世大積體電路公司重要股權賣給「宿敵」臺積電後,張汝京來到中國大陸半導體市場,開始謀劃晶圓代工廠中芯國際。
當年,張汝京帶領數百名工程師團隊和技術來到上海,8月就破土動工,成為中芯國際第一任董事長兼CEO。
中芯國際成長過程中,與臺積電一直有很長時間的糾葛,2003年,中芯國際緊鑼密鼓進行募資、收購和籌備上市的同時,臺積電向美國加州聯邦地方法院提交訴訟狀,起訴中芯國際侵犯專利及竊取商業秘密,要求賠償10億美元。
歷經2年,中芯國際和臺積電達成庭外和解,根據和解協議,中芯國際賠償臺積電1.75億美元。2005年7月,中芯國際宣布王陽元院士接替張汝京博士擔任董事長。
之後,臺積電再一次重新發端,這場專利大戰,又持續了三年,以中芯國際敗訴收場,第二次敗訴,作為和解條件之一,張汝京被迫籤署競業協議,離開他一手創辦的中芯國際。
如果梁孟松離職,則意味著中芯國際已經更換了多次董事長和C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