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發,臺積電前COO蔣尚義重回中芯國際,重要人物CEO梁孟松憤然離職。
中芯國際「窩裡鬥」? 股價大跌9%
今日早盤,中芯國際H股在港暫停交易。A股方面,中芯國際開盤一度大跌9%,截至發稿,仍跌近7%,報元54.56元。
消息上,根據中芯國際發布的人事決議公告,蔣尚義獲委任為中芯國際第二類執行董事、董事會副董事長及戰略委員會成員,自2020年12月15日起生效。蔣尚義曾於2016年12月20日至2019年6月21日擔任中芯國際獨立非執行董事。
根據公告,蔣尚義有權根據聘用合約獲得年度固定現金酬金67萬美元及年度激勵,年度激勵將按照中芯國際董事及高級管理人員薪酬政策且由董事會參考中芯國際的業績以及其個人的表現釐定後發放。
於此同時,消息稱中芯國際另一重要人物――聯合CEO梁孟松卻向董事會遞交了一封書面辭呈。
在梁孟松遞交的辭呈寫道,其之前對此並不知情,直到12月9日接到中芯國際董事長周子學的電話才被告知。對於這一任命,梁孟松直言,「我感到十分錯愕與不解,因為我事前對此事毫無所悉。」
資料顯示,蔣尚義現年74歲,曾參與研發CMOS、NMOS、Bipolar、DMOS、SOS、SOI、GaAs雷射、LED、電子束光刻、矽基太陽能電池等項目。在臺積電期間,蔣尚義牽頭了0.25um-16nm關鍵節點的研發。
而梁孟松也是前臺積電技術大將。2003年,臺積電與IBM在130納米的「銅製程」一戰中,梁孟松帶領臺積電以自主技術擊敗IBM,以130納米「銅工藝」一舉揚名全球。隨後在任職三星晶圓代工研發主管期間,使三星與臺積電技術差距快速縮短。
2017年加入中芯國際後,梁孟松同樣表現出色。根據其辭呈,梁孟松主導完成了從28nm到7nm,共五個世代的技術開發。這是一般公司需要花十年以上的時間才能達成的任務。
根據媒體報導稱,蔣尚義的人事任命生效後,中芯國際另外兩位聯席CEO趙海軍、梁孟松將直接向蔣尚義匯報。
對於此次人事變動,梁孟松在聲明中稱,中芯國際正面臨著美國的種種打壓,導致先進工藝的發展受到嚴重威脅,「我認為,今天這個人事提案必然會關係到公司的前景」。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人事大變動之外,梁孟松辭呈內容中也透露出了遠超市場預期的中芯國際技術研發進展情況:「目前,28nm,14nm,12nm,及n+1等技術均已進入規模量產,7nm技術的開發也已經完成,明年四月就可以馬上進入風險量產。5nm和3nm的最關鍵、也是最艱鉅的8大項技術也已經有序展開,只待EUV光刻機的到來,就可以進入全面開發階段」。
12月16日早間,中芯國際發布的最新公告,公司表示,目前正積極與梁博士核實其真實辭任之意願。
面臨訴訟 公司稱將積極抗辯
此外,昨日晚間,中芯國際發布公告回應了美國訴訟,公告稱,公司關注到一份於2020年12月10日在美國加利福尼亞中區聯邦地區法院提交的關於公司部分證券的民事訴狀。該訴狀的原告代表其本人和其他聲稱在美國證券交易場外市場購買了公司部分證券的人士提起了訴訟,但前提是美國法院須允許該案件以集體訴訟的形式進行。
該訴狀將中芯國際及部分董事列為被告,指稱其發布的某些陳述或文件違反1934年美國證券交易法第10(b)項和第20(a)項及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據此公布的第10b-5規則的規定(該規定禁止與買賣證券相關的某些失實陳述及遺漏),並尋求未確定金額的經濟補償。
中芯國際表示,公司正在謹慎評估以上事宜,並將作出積極抗辯。
來源: 同順-異動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