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創新就是抓發展,謀創新就是謀未來。作為中國對外開放最早城市之一的深圳,近期又先後發布「三個第一」:成為我國首個5G獨立組網全覆蓋城市,光明科學城綜合粒子設施首棟建築開工,科創板註冊制首批企業上市……從科學布局、產業引領到金融改革,都邁出先行步伐。
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深圳之所以能夠一次次突破「增長極限」,刷新發展的新高度,是因為在謀篇布局中,始終堅持「創新」的引領作用。實踐證明,關鍵技術是買不來、求不來的,只有堅持自主創新,才能打破核心技術受制於人的制約,真正跑出經濟發展的「加速度」。放眼全國,深圳之所以能夠長期處於高質量發展城市的前列,就是因為抓住了科技創新這個「牛鼻子」,下好了科技創新的「先手棋」,在發展的浪潮中搶佔了先機。
激活市場創新氛圍,需要發揮好人才優勢。人才是創新的第一生產力,創新驅動的本質是人才驅動。要發揮好人才優勢,激活千萬創新人才的活力,給他們提供寬廣的發揮舞臺,讓人才能夠在創新的大地上肆意揮灑汗水。集中建設大科學裝置和科研院所,鼓勵校企聯動為企業創新突圍,不斷完善「硬體」「軟體」,讓廣大人才能夠紮根於深圳,堅定「雖九死其尤未悔」的態度,以「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的精神鑽研,釋放人才市場創新活力,也是深圳能夠走在發展前列的重要因素。
激活市場創新氛圍,需要調動起企業熱情。推動市場創新的主體是企業,調動企業的創新熱情也需要準確把握創新發展的方向。近年來,深圳圍繞5G、新型顯示、集成電路、機器人、石墨烯、新能源汽車、精準醫療等新興產業領域,規劃建設了10個製造業創新中心,讓企業能夠更好錨定目標奮勇爭先。同時,不斷完善的「基礎研究+技術攻關+成果產業化+科技金融」全過程創新生態鏈,發展孕育了一批批各自領域裡的領頭羊,為深圳經濟增速由負轉正提供了強勁的動力。
激活市場創新氛圍,需要發揮好政策作用。激活創新引擎,就需要發揮好制度創新的保駕護航作用,分擔企業科技創新承受的風險,資助有潛力的企業安心搞科研,才能更好釋放出整個市場的活力。對於深圳來說,發布《深圳市科技計劃管理改革方案》,推出「科改22條」創新舉措,推行項目推薦「懸賞制」、評審專家「邀請制」、項目評審「主審制」、項目經費「包幹制」,精準考慮了企業創新過程中需要面對的風險,通過立法來保護企業的智慧財產權不被侵犯。在科技創新和制度創新的雙輪驅動下,為深圳發展輸出了不竭動力。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產品和技術是企業安身立命之本,希望企業在科技創新上再接再厲、勇攀高峰,在支撐先進位造業發展方面邁出新的更大步伐。」面向未來,深化企業改革,營造更好營商環境,深圳「聚四海之氣、借八方之力」,必定能夠譜寫新時代高質量發展的新篇章。(南方網張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