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知道,我國高等教育分布不太均衡,呈現出以超大城市和國家中心城市為中心,向省會城市和經濟發達城市擴散的特點。具體來看,高等教育資源主要集中在北京、上海、武漢、南京、西安等城市,還有部分省會城市如廣州、長沙、杭州、成都、合肥、哈爾濱等也有相對集中分布。其餘高等教育資源則處於零星分布狀態。
高等教育是培養各方面人才的場所,也是推動城市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力量,隨著人才科技競爭的不斷加劇,誰擁有了高教資源、人才資源誰就能在競爭中搶佔先機,領先一步。因此,越來越多的城市加入搶人才大戰,一些原本高教資源並不豐富的城市也越來越重視高等教育。這其中,就有兩個比較典型的城市:蘇州和深圳。
一、蘇州和深圳的高等教育發展起點相近
蘇州和深圳有很多相似的特點,城市地位上深圳略高於蘇州,屬於計劃單列市;經濟社會發展水平相當,GDP總量上深圳略高於蘇州;高新技術產業發展方面,旗鼓相當,深圳的上市公司數量多於蘇州;人口數量上,相差不大;現有高等院校上,數量比較相近,蘇州在高校辦學歷史上有一定優勢。
因此,如果不考慮歷史因素的影響話,蘇州和深圳在高等教育發展進程上屬於「同一個起跑線」。
二、蘇州教育基礎雄厚,高等教育資源豐富
目前,蘇州有蘇州大學、西交利物浦大學、崑山杜克大學以及南京大學、中國人民大學等高水平大學的蘇州校區等普通高校26所,在校大學生人數超24萬人。
蘇州大學最早前身為創建於1900年的東吳大學,是中國最早以現代大學學科體系舉辦的大學。現在該校是教育部和江蘇省政府共建的「雙一流」建設高校,國家「211工程」、「2011計劃」首批入列高校,國家國防科技工業局和江蘇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江蘇省屬重點綜合性大學。該校科研實力雄厚,在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學排行榜上超過了不少老牌「985工程」建設高校,在全球具有創新力的科研機構和高校中,蘇州大學排名位居國內高校前列。
三、深圳高等教育發展起步晚,但是發展快
眾所周知,深圳市是1979年成立的,在四十年前還是一個小漁村,是通過改革開放政策而發展起來的現代化城市。據公開數據顯示,2004年8月深圳成為廣東省第一個教育強市,九年義務教育入學率達100%、高考升學率達92%以上,基本達到發達國家水平。目前,深圳有深圳大學、南方科技大學以及哈爾濱工業大學(深圳)等普通高等學校13所,在校學生11萬多人。
深圳大學創建於1983年,該校入選了廣東省高水平大學重點建設高校,具有碩士、博士研究生授予權,擁有包括十多名院士在內的師資隊伍。南方科技大學創建於2010年,是國家高等教育綜合改革試驗校、廣東省高水平大學重點建設高校。 該校被賦予探索具有中國特色的現代大學制度、探索創新人才培養模式的目標,2018年5月,獲批博士學位授予單位,成為國內最快獲得博士授權單位的高校。
四、蘇州和深圳誰最有潛力發展成為高等教育發達地區?
如前所述,蘇州具有發展高等教育的先天條件和獨特優勢,歷史積澱深厚,現在擁有的高校發展水平高。深圳則因為具有強大的經濟實力,建設高等學校的歷史雖然比較短,但是發展卻很迅速。尤其是以南方科技大學為代表的創新型高校,辦學僅十年的時間,就聚集了包括50多名兩院院士在內的高水平師資人才隊伍,與西湖大學、中國科學院大學並稱為三大最有希望超越清華北大的高校。
因此,在小編看來,蘇州和深圳都有潛力建成高等教育發達的地區,只是誰先、誰後的問題。從目前發展態勢來看,蘇州處於相對領先的位置,深圳還需要時間積澱。
對此,你是怎麼看的呢?請留言評論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