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研究中心主任萬俊毅:大力發展「第六產業」 助力鄉村振興戰略

2020-12-21 中國社會科學網

  本網記者 李永傑

  2020年的中央一號文件明確提出,推動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近年來,學術界對日本學者提出的 「第六產業」的概念進行了研究探索,其實質就是推動農村產業融合發展。近日,記者對武漢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教授程承坪、華南農業大學廣東農業企業發展研究中心主任萬俊毅進行了採訪,受訪學者紛紛表示大力發展「第六產業」,可以助力鄉村振興。

  中國社會科學網:產業融合是第六產業的核心理念,您怎麼看?

  程承坪:發展第六產業的初心在於提高農民的收益,促進農業高質量發展。所謂第六產業,是指第一產業向第二、三產業延伸,通過三次產業的融合,形成集生產、加工、銷售、服務一體化的產業價值鏈。由於第一產業的收益較低,而第二產業,特別是第三產業的收益相對較高,因此,如果把這三個產業分割開來,農民只享受第一產業的收益,那麼農民就得不到更多的農業收益,而被農產品加業、銷售和服務的非農主體獲得,這顯然不符合發展第六產業的初心。雖然「1+2+3=6」,「1×2×3=6」,但前者的含義是第一產業向第二、三產業延伸,而後者的含義主要是強調三產的融合,也涵蓋第一產業向第二、三產業的延伸。融合意味著三個產業的利益最大程度地向一個主體集中。在這裡主要是最大程度地向農民集中,因而符合發展第六產業的初心。所以說,產業融合是第六產業的核心理念。

  萬俊毅:按照現行產業類別,農林牧副漁為第一產業,農產品加工和食品製造為第二產業,農產品銷售、餐飲和農業旅遊等為第三產業。無論是「1+2+3」,還是「1×2×3」,都等於6,這是第六產業的原意,不過現在越來越注重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的乘數效應。國內外的實踐表明,第六產業發展關鍵在於產業融合。產業融合需要推動要素跨界配置、主體跨界合作、產業跨界發展,推進產業鏈整合和產業體系優化,實現第六產業發展的產業增產、農民增收、價值增值、功能增效的融合目標。

  中國社會科學網:「第六產業」與農業現代化是什麼樣的關係?

  萬俊毅:農業現代化是指不斷使用先進科學技術、機械裝備、管理手段等,推動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轉型,提高農業整體素質、發展水平和競爭力的動態過程。中國在探索特色新型農業現代化道路過程中,不僅追求生產技術先進、經營規模適度、市場競爭力強、生態環境可持續等目標,而且把農業現代化範疇拓展至農業農村現代化,旨在實現新時代鄉村全面振興。第六產業即是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是指立足農業、紮根農村,通過制度和技術創新,推進生產要素在產業的不同功能或不同鏈條之間相互交叉、相互滲透的融合過程。第六產業需要跨越傳統產業邊界配置要素,有望把小農戶有機銜接到現代產業體系中,改變農業經營收入低而可能「無人種田」、產業結構低級而使鄉村趨向衰敗、產業鏈條鬆散無法有效應對國際農產品競爭等局面。因此,第六產業發展既可以看作是農業現代化的一個重要表徵,又能視為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的長久之策。

  中國社會科學網:大力發展「第六產業」對鄉村振興戰略有何重要意義?

  程承坪:2015年的中央一號文件首次做出了推動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的重大決策。此後每年的中央一號文件都以不同的方式提出或強調推進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對促進農村經濟發展的重要性。黨的十九報告首次提出了鄉村振興戰略。黨的十九報告還首次提出了,我國社會的主要矛盾已經轉變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以及我國經濟增長方式已經發生轉變,由經濟高速增長轉變為高質量發展。鄉村振興戰略的提出,與我國社會主要矛盾的轉變及經濟增長方式的轉變是密切相關的。為了解決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需要鄉村振興戰略;為了促進我國經濟高質量發展,也需要鄉村振興戰略。簡言之,鄉村振興戰略是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的解決以及我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題中應有之義。國內外發展第六產業富裕農民、促進農村經濟發展的成功實踐,都充分說明了大力發展「第六產業」是促進鄉村振興的重要舉措。因此,大力發展「第六產業」對鄉村振興戰略有重要意義。

  中國社會科學網:請簡要談談我國第六產業發展的建議和相關路徑。

  萬俊毅:當前,推進第六產業發展,既要加快速度,更要注重質量:

  一是加強規劃引領,注重特色發展。各地要立足當地特色資源,優化調整產業結構,做好第六產業發展規劃,引導優質生產要素跨界向農業農村配置,健全社會化服務體系,提高第六產業特色發展的效益。

  二是搭建融合平臺,促進集聚發展。以縣城、重點鄉鎮、特色鎮村為重點,建設現代農業產業園、田園綜合體、農業公園等融合平臺,促進第六產業聚集發展,提高產業發展活力、動態競爭力和全要素生產率。

  三是培育融合主體,完善聯結機制。發揮工商資本和農業企業的組織優勢,培育農民合作社和家庭農場,完善新型農業經營主體與農戶的利益聯結機制,實現小農戶與產業融合發展的有機銜接。

  四是發展融合技術,湧現新型業態。充分利用現代科學技術,應用AI和區塊鏈等,拓展農業功能,延伸產業鏈條,發展鄉村共享經濟、創意農業、特色文化產業等,推動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的新業態、新模式湧現。

  五是創新體制機制,優化融合環境。深化體制機制改革,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落實優先配備幹部、配置要素、投入資金、安排公共服務工作,補實「三農」領域短板,著力解決第六產業發展的「人、地、錢」難題,推進第六產業高質量發展。

  程承坪:我認為,可以從六個方面發展我國第六產業。一是加大對第六產業發展的扶持力度,包括對第六產業經營主體實行信貸優惠,從財政、稅收等方面給予支持和補貼,特別是要對加工設備購置給予補貼;在技術研發和大型農業加工、水利基礎設施建設方面給予政策和資金支持等。二是積極發揮農業合作組織和龍頭企業的紐帶作用。鑑於分散的農戶力量較為薄弱的現狀,應充分發揮農業合作組織和龍頭企業的紐帶作用,通過他們整合上下遊資源,形成完整的產業鏈,帶動廣大農民發展第六產業。三是促進農、工、商融合發展。農民有農業生產的優勢,工業有加工農產品的優勢,商業資本有資金、技術、管理和資本運作等方面的優勢,整合三個方面的優勢,將能夠有力地促進第六產業的發展。這裡還需要通過政府規範農、工、商三個方面的分配製度,充分發揮三個方面的積極性,最大程度地讓農民受益,實現發展第六產業的初心。四是充分發揮科技對第六產業發展的助推作用,提高三農的科技含量。五是充分發揮大數據、網際網路、物聯網和人工智慧等新一代智能新技術對發展第六產業的促進作用。六是實行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要使農產品能夠適應大眾消費升級的新要求,提高農業供給體系的質量和效率。

  背景連接:

  「第六產業」的概念最早於1996年由日本東京大學的今村奈良臣教授提出,基於「1+2+3」等於6、「1×2×3」也等於6的理念,通過搞多種經營,逐步使原本為第一產業的農業變身為綜合產業,獲取迄今為第二產業與第三產業所獲得的部分增值價值,使農村和農業實現跨越式發展,這就是「第六產業」的根本內涵。

相關焦點

  • 落實鄉村振興戰略 推進鄉村旅遊可持續發展
    《意見》是貫徹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意見》和《鄉村振興戰略規劃(2018-2022年)》的重要舉措,將有效推動鄉村旅遊提質增效,促進鄉村旅遊可持續發展,加快形成農業農村發展新動能。同時,還明確了推進鄉村旅遊可持續發展的保障措施,包括完善財政投入機制、加強用地保障、加強金融支持、加強人才隊伍建設。《意見》要求,各地各部門要把鄉村旅遊可持續、高質量發展作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舉措,統籌鄉村旅遊發展工作,結合實際出臺落實意見或實施方案,明確部門工作職責,建立督導機制,形成推動鄉村旅遊發展的強大合力,推動各項任務貫徹落實。
  • 泉州洛江:創新鄉村旅遊發展模式 助力鄉村振興戰略
    近年來,洛江區整合資源,大力發展旅遊產業,培育「悠遊洛江」品牌。同時,洛江區不斷探索旅遊助推鄉村振興的新路徑,成功實現鄉村旅遊發展新模式創新,助力鄉村振興戰略。羅溪:傳承歷史 聚焦項目 壯大村集體經濟在羅溪,一段歷史引領老村發展。洪四村挖掘整合歷史文化資源,聚焦優質旅遊項目,壯大村集體經濟。
  • 佳木斯市樺南縣:「數字鄉村戰略」助力鄉村振興發展
    東北網11月2日訊 近日,中央網信辦、農業農村部、國家發展改革委、工業和信息化部、科技部、市場監管總局、國務院扶貧辦聯合印發《關於公布國家數字鄉村試點地區名單的通知》,公布首批國家數字鄉村試點地區名單,黑龍江省佳木斯市樺南縣、綏化市望奎縣、齊齊哈爾市依安縣
  • 平邑:大力發展鄉村旅遊 全面推進鄉村振興
    平邑縣大力實施「發展鄉村旅遊、助力鄉村振興」戰略,立足特色旅遊資源優勢,不斷夯實旅遊基礎設施,深挖鄉村旅遊發展潛力,精心打造高品質鄉村旅遊產品,優化鄉村旅遊發展環境,全縣鄉村旅遊呈現出蓬勃發展的良好態勢。
  • 一扇門與南陽市農業農村局籤署鄉村振興戰略合作協議
    南陽市委農辦主任、南陽市農業農村局局長王宛楠,副局長許曉生,市場與信息科科長苗金全,一扇門董事長劉豐春、副總裁劉春生、鄉村振興運營一部總監張國棟及南陽市各區縣農業農村局主管局長等出席籤約儀式。雙方將在「數字鄉村建設、數字鄉村治理體系搭建、鄉村振興人才培訓、產業振興運營服務、網際網路+精準扶貧+農產品上行等」等方面開展合作,共同推進南陽市鄉村振興暨數字鄉村建設工作,將南陽市農業資源優勢和人口優勢儘快轉化為市場優勢,進而轉化為產業優勢、經濟優勢和品牌優勢,助力南陽鄉村振興、賦能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
  • 鄉村振興齊魯論壇2020丨構建新發展格局,鄉村振興這樣著力
    12月4日-5日,在全國上下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之際,由山東省人民政府發展研究中心、山東省農業農村廳、青島市人民政府主辦的「鄉村振興齊魯論壇2020」在青島西海岸新區舉辦。知名專家、學者相聚一堂,共商鄉村振興事業,共話齊魯樣板打造,為全國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貢獻智慧和力量。「十四五」時期,鄉村振興會在怎樣的大背景下鋪展開來?
  • 六次產業與鄉村振興研討會暨《第四產業:來自中國農村的探索》新
    張教授說:黨的十九大提出的鄉村振興戰略非常重要,有可能成為我國經濟增長新的動力。2015年中央一號文件提出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實際上就是要發展第六產業。談到六次產業,很多人認為來源於日本。但是日本的六次產業化只是一產的接二連三,是一二三產業的簡單相加,不是有機地融合。
  • ...2020-2025年大力發展鄉村旅遊產業,審議通過全國鄉村產業發展規劃
    農業農村部對十三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提出的「關於大力發展田園綜合體,打造鄉村振興戰略新支點」的建議,在其農業農村部網站發布了《對十三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第5036號建議的答覆》(以下簡稱「《答覆》」),就大力扶持田園綜合體項目等問題,進行了詳細回答。田園綜合體是集現代農業、休閒旅遊、田園社區為一體的鄉村綜合發展模式。
  • 發展數字農業 推進產業富農——助力鄉村振興的電商路徑
    電商助力 鄉村振興增添「新動能」「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農業農村農民問題是關係國計民生的根本性問題,必須始終把解決好『三農』問題作為全黨工作重中之重。」——黨的十九大報告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實現之年,是全面打贏脫貧攻堅戰收官之年。
  • 大力發展民宿農家樂三峽後續助推鄉村振興
    大力發展民宿農家樂三峽後續助推鄉村振興大力發展民宿農家樂三峽後續助推鄉村振興本網訊(通訊員 金晶 唐冰)民宿旅遊是農業、文化和旅遊深度融合的產業新業態。近些年來,隨著消費者對旅遊住宿的多樣化的需求,民宿在全國各地蓬勃發展,興山縣民宿經濟發展也初見端倪,近日,由興山縣水利移民服務中心、興山縣文化和旅遊局牽頭水月寺鎮政府、高嵐村委會開展了一期民宿農家樂培訓班。來自全鎮18個村的50餘民宿農家樂行業經營者匯聚一堂,開啟為期8天(60學時)的創業致富帶頭人培訓。
  • 衡水安平縣大力發展特色產業助推鄉村振興
    今年以來,河北省衡水市安平縣把城鄉統籌、鄉村振興作為決戰脫貧攻堅、決勝全面小康的戰略重點,以「農業產業園區覆蓋鄉村」的理念,全力打造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生態綠色產業基地、鄉村振興示範區、現代馬產業聚集區,大力發展特色產業助推鄉村振興。
  • ...市實施五大發展行動計劃領導小組辦公室關於印發六安市鄉村振興...
    要求,由市發展改革委、市農委牽頭編制《六安市鄉村振興戰略規劃(2018-2022年)》。專題任務具體如下:    1.六安市鄉村振興鄉戰略目標思路初步研究(市發改委)    2.六安市鄉村振興評價指標體系構建及應用研究。(市統計局)    3.六安市農業產業發展研究:十八大以來我市農業發展成效,研究規劃期全市現代農業工作思路,推進一二三產深度融合發展和新型經營體系建設。
  • ...時強調 以第六產業思維發展莊園經濟 走特色有機之路擴大品牌效應
    褚錦鋒在神農現代農業園區調研時強調 以第六產業思維發展莊園經濟 走特色有機之路擴大品牌效應 2020-08-28 09: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河源市擦亮綠色發展底色引領鄉村振興
    近年來,河源市林業局始終將國家森林城市創建與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有機結合起來,不斷培育發揮我市生態優勢,注重發展挖掘鄉村傳統歷史文化、大力推進鄉村綠化美化建設、探索林下經濟可持續發展路徑、積極申報省森林旅遊路線、森林康養基地,將森林資源與旅遊資源創新整合,全力打造出一批「村美、業興、家富、人和」的生態宜居美麗鄉村,形成了特色品牌、打響了知名度,探索出一條富有河源特色的生態文明路徑,為全市生態環境持續優化
  • 以鄉村振興生動實踐 助力東麗高質量發展新徵程
    天津北方網訊: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一篇大文章,要統籌謀劃,科學推進。要推動鄉村產業振興,緊緊圍繞發展現代農業,圍繞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構建鄉村產業體系,實現產業興旺,把產業發展落到促進農民增收上來,全力以赴消除農村貧困,推動鄉村生活富裕。
  • 【調查報告】農文旅一體發展助推鄉村振興啟示及意義
    【摘要】為了實現「全面小康社會」的發展目標,鄉村振興戰略是重中之重。而農文旅一體發展是助力鄉村振興的重要舉措之一。本文主要從區位優勢、農業基礎、民族文化、旅遊資源等方面分析了川洞村農文旅一體發展的現有基礎,並闡述農文旅一體發展的可行性和現實意義,進而從提高發展意識、加快發展要素融合、突出創新驅動、建立健全制度機制等方面提出了下步建議。
  • 連樟村海峽兩岸鄉村融合發展試驗區研究實踐所揭牌
    11月13日,連樟村海峽兩岸鄉村融合發展試驗區研究實踐所揭牌儀式暨研究實踐所開班活動在清遠市英德連江口鎮連樟村舉行。依託鄉村振興大戰略、總抓手,聚焦「兩岸融合發展應通盡通」時代命題,圍繞「兩岸融合探新路,落實落細在鄉村」主題,廣東致力於將海峽兩岸鄉村融合發展試驗區打造成為鄉村振興的推手、交流互動的家園、築夢創業的福地、融合發展新路的明珠。
  • 泛華集團:四大創新發展路徑,助力全面推進鄉村振興
    中新網1月4日電 泛華集團近期在鄉村振興領域做了大量的落地實踐,如蘭考鄉村振興、柞水木耳小鎮田園綜合體等項目得到了廣泛認可。泛華認為,數字經濟時代下,以廣大縣域和中小城市為主戰場的鄉村振興,須以戰略思維、系統思維、創新思維和項目思維全方位、全領域、全視角統籌考慮,在頂層設計戰略謀劃與鄉村振興系統解決方案落地實操引領下,以生態文明建設為基底,以數位化為驅動、以鄉村文化為牽引、以農業現代化為基礎、以新型城鎮化為聯動,通過數字經濟驅動城鄉間跨區域協同、跨時空連結、跨行業融合,實現數字、品牌、人才、科技、資金等創新要素在城鄉之間自由流動
  • 充分利用「網際網路+」助力鄉村振興
    進入新時代,鄉村振興上升為黨治國理政的重要戰略。今年5月底佛山召開了鄉村振興工作會議,明確了鄉村振興的時間表和路線圖,並出臺實施意見及行動方案。市委書記魯毅表示,佛山將加快鄉村全面振興,推動全市經濟實現高質量發展。
  • 【方志四川•鄉村振興】成都地方文化助力鄉村振興研究報告(中)
    成都地方文化助力鄉村振興研究報告(中)四川省地方志工作辦公室課題組二成都地方文化助力鄉村振興的具體路徑(一)以文興產產業振興是鄉村振興的基礎。成都各地充分挖掘地方文化價值,把文化和產業有機融合,走出「以文興產」新路徑。1.文化推動旅遊大發展。一是促進旅遊新升級。以文促旅能鮮明展現鄉村特色、增加人氣、帶動產業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