攜號轉網推出半年後,移動用戶為何「不降反增」?原因很現實

2020-10-11 笨鳥科技

攜號轉網已下發,請查收

攜號轉網的政策相信很多人都早有耳聞了,畢竟這個政策與我們自身有著息息相關的聯繫,這裡就不得不提到運營商。國內的運營商大家已然都非常的清楚,中國移動、中國電信、中國聯通。只此這三家,並無其他的競爭者,可以說這三家運營商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

運營商

為什麼這樣說,因為這個市場可是一塊大蛋糕的,要按照其他行業,那競爭壓力開始可以說非常的慘烈,弱肉強食的世界本就如此。三大運營商可能已經習慣了這種穩定的模式,開始有點懈怠了。於是所存在的詬病也開始逐漸顯現出來了。那麼作為「受害者」,也就是用戶開始紛紛吐槽了。

運營商

對於三大運營商的所存在的問題,越發的不滿了。然而又沒有辦法拒絕,在網際網路的時代下,網絡的重要性可想而知。不過運營商也是有直管部門進行監管,那就是工信部,工信部開始坐不住了。從源頭上抓,於是推出了攜號轉網的政策,這對用戶來說增加了自主權,增加了變動性,極大的提升了三大運營商的積極性。

運營商

用戶對於三家運營商的槽點一般都是,收費高、網絡信號差、亂扣費、服務差等等。可以說每一個運營商都存在問題,但是其中中國移動的槽點是更多的。那麼這次攜號轉網政策已經下發了,那麼用戶會做出何種選擇呢?

運營商

移動用戶為何「不降反增」

在去年的時候,攜號轉網的政策已經開始普及到各個地區,算算也過去了挺長的一段時間。根據一組數據的比對,我們發現了問題。工信部發布了2020年三大運營商4月用戶數據,中國移動作為三家之首,用戶量高達9.46億,排名第二就是中國電信3.38億,中國聯通的用戶量達到3.09億。

運營商

這是三家運營商的目前的用戶量情況,同比以往的數據,可以說明繼攜號轉網政策之後,三大運營商的用戶淨增數據浮動也是比較明顯的,其中中國移動的用戶量遞增43.2萬戶,中國電信趕超中國移動幾倍的數值達到197萬戶,而中國聯通就有點慘澹了,成為了負數,為負172.4萬戶。

運營商

結果表明了,雖然在總的用戶量上,中國移動佔據了上風,但是從遞增的指數上看,中國電信才是大贏家。而用戶對於中國移動的吐槽是最多的,結果用戶量也是不降反增,攜號轉網都已經推出了大半年了,其實原因很現實。

1、其實三家運營商都存在問題,用戶不管選擇哪個都會面對一些困擾。如果沒有太大的影響,就索性不辦理了,更加的省事。

2、攜號轉網的政策是下來了,但是想要辦理的話,還是會受到一些的限制,這相當於要選擇一個新的地方,那麼就要把之前未處理的事情處理,或多或少也會存在一些待辦的事項,於是受到這些束縛,很多用戶就沒有去辦理。

運營商

3、攜號轉網不同於尋常的業務,在網上直接辦理,或者打打人工客服的電話就能辦理的,需要去營業廳,那麼目前所使用的運營商也沒有給自身帶來過多的困擾,於是也就不了了之了。

寫在最後

用戶經常會吐槽中國移動「摳門」,收費過高,亂收費的問題等,這說明用戶的權益受到了影響。而對中國聯通更多的是網絡信號差,在很多的地區都會出現斷網的情況下,那是因為中國聯通的網絡覆蓋率是比較不到位的,要知道在當代斷網將給我們帶來麻煩。

運營商

因此中國聯通的用戶流失量反而是最高的,即便在收費上,中國聯通真的是良心多了,國內總共也就這三家運營商,那麼用戶流失自然就流向其他兩家。而中國電信的苗頭更加旺一些。

相關焦點

  • 攜號轉網普及半年了,為啥移動用戶依舊「不降反增」?原因很現實
    2019年11月27日,「攜號轉網」業務正式在全國進行普及,到了現如今,攜號轉網已經過去半年的時間了,那麼攜號轉網的情況究竟如何了呢?根據工信部公布的《1-4月通信業經濟運行情況》數據顯示,其中中國移動的總用戶數量達到了9.46億,而電信總用戶為3.38億,中國聯通總用戶為3.09億,一經對比,三家運營商之間的差距也是十分明顯,並且根據數據來看,中國移動的用戶競爭竟然為43.2萬。
  • 為啥攜號轉網普及了半年多,移動老用戶卻「懶得」轉網了?
    ,而在2020年年初,其實攜號轉網已經在全國範圍內都普及了,也就是說,只要滿足條件,就能直接攜號轉網,而不需要「銷號轉網」。可現如今,為啥攜號轉網普及了半年多,移動老用戶卻「懶得」轉網了?我們可以發現,現在提到攜號轉網的人,確實越來越少了。
  • 為啥攜號轉網普及了9個月,移動老用戶卻不想轉網了?原因很無奈
    網際網路信息化時代,隨著各種資訊的湧現,人們的想法也在隨時不斷的變化,就比如「攜號轉網」剛提出時,很多老用戶都表示自己要「轉網」,其中移動老用戶無疑佔據了大部分,但隨著攜號轉網從11月27日普及至今,已經有9個多月的時間,從三大運營商所轉網的數據來看,其實並沒有多少用戶真正的去攜號轉網!
  • 攜號轉網來臨後,中國移動卻反其道而行,下架60款低價套餐?
    不過,由於國內通信市場基本都是由三大運營商所壟斷,所以當消費者和運營商之間的天平槓桿朝著運營商處傾斜後,也使得消費者和運營商進行了角色互換,套餐資費走向由三大運營商說了算,消費者只能選擇照常買單。所以為了打破如此畸形的交易關係,工信部也在近些年來先後落實了提速降費和攜號轉網措施。
  • 中國移動為何「強留」用戶攜號轉網政策?
    中國移動為何「強留」用戶攜號轉網政策?那麼,西安移動為何還要冒著被管局「通報」的風險,「強留」用戶呢? 這就是不得不說的另外一個不為人所知的「靚號經濟」和套餐機制。 陝西移動事情是這樣的:曹先生在2018年花費800元辦理了一張移動的吉祥號卡,當時工作人員稱協議期為2年。但今年8月,在使用該號碼超過兩年後,曹先生打算辦理攜號轉網時,被告知由於其號碼是吉祥號碼且到期時間為2038年,無法辦理攜號轉網。
  • 託攜號轉網的福,中國移動「認慫」,推出的新套餐流量資費大降?
    託攜號轉網的福,中國移動「認慫」,推出的新套餐流量資費大降?隨著智慧型手機都不斷普及,人們對移動流量的需求也日益增大,這也讓三大運營商賺得盆體滿不,畢竟。在國內通信服務行業,中國移動、中國聯通,中國電信三大運營商處於壟斷地位,通信資費套餐,通常都是由他們說了算,而用戶只能在照常買單。然而在攜號轉網推出之後,這種局面改變了。中國移動「認慫」,託攜號轉網的福,推出的新套餐流量資費大降!此前,中國移動的許多套路就令不少移動老客戶詬病。而在攜號轉網僅僅上線一個月之後,就有300萬人完成了轉網,其中一半來自中國移動。
  • 攜號轉網,電信挖用戶、移動留用戶,各有「殺招」
    近期,有關機構公布了攜號轉網進展,全國已有1千萬人次轉網,與16億移動用戶相比,1千萬隻佔千分之6,折算到一年,攜號轉網率也不過1%。攜號轉網並未帶來有效流量,更不用說競爭(有關部門已明確,攜號轉網是服務,不是競爭手段,且在攜號轉網正式實施前,已明確競爭三大運營商借攜號轉網爭奪用戶)。
  • 攜號轉網施行後,移動轉出的用戶最多
    攜號轉網已於 11 月 27 日正式在全國範圍內上線,此前不少人猜測中國移動會是壓力最大的一家,從工信部公布的試運行期間的數據來看,移動確實是三大運營商中流失用戶最多的。截至 11 月 26 日,攜號轉網的人員不到整體的 2%,佔比雖小,絕對數字還是相當可觀的。
  • 中國移動:為何157、188、170號段不允許攜號轉網?
    中國移動:為何157、188、170號段不允許攜號轉網?最近有消息指出,工信部規定在11月30日前,中國移動、聯通、電信這三大運營商需要完成攜號轉網的開展工作,確保用戶能夠享有一個合理的消費市場,徹底杜絕殺熟、收費不合理等現象,但就在這一消息被證實時,移動方面卻緊接著公布了另一則消息,那就是157、188、170號段的手機號碼不允許攜號轉網。
  • 攜號轉網將正式推行,移動向現實「低頭」,轉網條件總結
    中國移動作為三大運營商之一,依靠早期的信號覆蓋區域。成功的獲得了市場的最大份額,但國內的雖然有著三大運營商。但運營商這麼多年,卻很少相互競爭。這也導致現如今的手機套餐資費越來越貴,在國家提倡了三次提速降費之後。依舊沒有將流量和通話資費降低到大家認可的地步,在去年工信部正式「亮劍」。力排眾議的將攜號轉網落到實處,今年十一月份攜號轉網將全面啟動。
  • 攜號轉網推出後,本以為移動會損失大批用戶,結果卻是聯通最慘
    現在已經是5G快速發展的時代,自然而然也離不開國內三大運營商,目前三大運營商也是推出了各類5G套餐,在5G網絡還未全面普及的情況下,5G資費的確很昂貴。聯通、移動、電信在國內的口碑也是大不一樣,自從可以攜號轉網以後,大家都是期待移動用戶大幅度減少,的確攜號轉網讓移動損失了一大批用戶,但是相比聯通的遭遇,移動還是沒有虧損太多。其實聯通發展多年,也是難以超越移動的發展,用戶數量也是遠遠趕不上移動,為何聯通發展多年,卻還是顯得如此平庸呢?
  • 移動157、188、170號段,為何不能攜號轉網,理由是什麼?
    移動157、188、170號段,為何不能攜號轉網,理由是什麼?隨著攜號轉網的不斷臨近,很多網友都表示已經迫不及待了,儘管現在已經有很多地方正在試點,但從效果來看,辦理效率不高,轉網後還會出現無法收到驗證簡訊等問題,因此,很多網友都在等待攜號轉網的升級完善和全面普及。
  • 攜號轉網,看上去很美
    2006年10月份,原信息產業部發布了《信息產業部關於保障行動電話用戶資費方案選擇權的通知》,該文件被業界視為最早的「攜號轉網」政策,但實際試點進展緩慢。2010年11月22日,工信部第一批攜號轉網試點才在天津、海南啟動。2014年5月17日,海南省正式向用戶提供雙向號碼攜轉業務試驗,海南電信、海南移動、海南聯通移動網用戶均可自由攜號轉到海南省本地其他運營商網絡。
  • 滲透率不足1% 消費者為何不喜歡攜號轉網?
    去年11月攜號轉網業務全面落地,快一年過去了,有多少人選擇了攜號轉網呢?工信部公布的數據顯示,截至8月底共有1200多用戶完成攜號轉網。考慮到國內移動用戶為15.9億,這意味著攜號轉網業務的滲透率不足1%。
  • 運營商攜號轉網專屬資費套餐不應缺失 吸引異網用戶
    從2019年年底,我國三大運營商開始在全國範圍推出攜號轉網業務,迄今已有半年多,為何市場反應平平?  調研得知,用戶攜號轉網在選擇異網資費套餐時並無特別之處,同網內用戶一樣挑選現有的資費套餐,似乎對來自異網的用戶熱情並非很高。因此,導致用戶攜號轉網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較低。運營商缺失專屬資費套餐無疑成為制約異網用戶快速轉網的直接原因之一。
  • 攜號轉網突破1000萬,移動6月淨流出24萬用戶,你攜號轉網了嗎?
    自從2019年11月27日全國開始攜號轉網之後,中國電信、中國移動、中國聯通用戶們都在為自己作出新選擇,根據信通院公布的數據,截止至7月17日,全國「攜號轉網」用戶已經正式突破1000萬。但就有網友在吐槽,中國移動的苦日子要來了。
  • 降資費、送流量……攜號轉網實施後,三大運營商為留住用戶拼了!
    如果你的手機號滿足了攜號轉網的所有條件,並決定攜號轉網,或者你僅僅是向運營商諮詢了一下攜號轉網的相關情況,驗證自己是否符合攜號轉網的要求,那麼,你都有可能收到來自運營商的「糖衣炮彈」。記者在社交平臺注意到,許多網友在諮詢或辦理攜號轉網過程中,遭到了運營商的「福利」,主要有降低套餐資費、贈送流量、送小禮物等。
  • 移動可以放心了,攜號轉網開通近半年,影響基本可以忽略
    眾所周知,去年年底的時候,消費者們盼望了好多年的攜號轉網,終於全國放開了,全國任何一個地方的移動用戶,都可以不換號碼轉移到自己心儀的運營商了。而隨著這個一放開,很多人覺得中國移動可能會是最慘的那一個,因為移動的資費最貴,同時從網上的信息來看,似乎大家對移動吐槽也較多。而今,近半年過去了,但我想移動應該可以放心了,那就是所謂的攜號轉多對移動來講,影響是基本可以忽略的。
  • 攜號轉網用戶是否可以多次攜號轉網,辦理流程
    攜號轉網提出後,其實很多的用戶,都在期待它的到來,很多老用戶,對於「轉網」很上心,網絡有很多關於攜號轉網等方面的文章,網友們的評論,無外乎就是攜號轉網到來後,一定會轉網,但在2020年,攜號轉網不僅已經實施,而且是全面普及了。為啥攜號轉網全面普及後,轉網的數量並不多呢?網友紛紛表示:是我太天真了!
  • 移動「不動」,2018年流量套餐不改變,網友:我在等攜號轉網!
    這麼龐大的用戶量,應該為用戶提供最便利的服務才是!然而,事實並非如此,移動在響應國家「提速降費」號召是最遲緩的一家運營商,就拿日租卡來比較,移動的日租卡,如今依然是1元500MB。而聯通的日租卡在很多地方,都已經升級為1元1GB。電信的日租卡,同樣在很多地方,已經升級為1元800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