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程序營 發表於 2020-03-20 14:47:14
首先自然是性能上的差異,SSD的工作原理和傳統硬碟完全不同,最大的性能優勢就是幾乎不存在尋道時間的問題。由工作原理和物理結構決定,機械硬碟需要頻繁驅動磁頭,進行尋道過程。如果文件碎散,硬碟的讀取/寫入速度會大打折扣,而SSD依然堅挺。
此外,還有一個平均潛伏時間也制約著硬碟的性能。這指的是磁頭在找到數據存放的磁軌後,繼續尋找數據所在扇區的時間。通常可以通過提升硬碟轉速來縮短平均潛伏時間。只是,轉速提升會帶來穩定性、散熱、噪音等一系列問題。目前消費級硬碟常見的也只是7200rpm的產品,10000和15000rpm通常只會出現在伺服器領域。
尋道時間+潛伏時間,構成硬碟的平均存取時間。這一指標影響著硬碟的相關性能。在目前我們測試的SATA硬碟中,平均存取時間一般都在15ms以上。而SSD幾乎則沒有存取時間這個概念,在測試軟體中,SSD的平均存儲時間結果往往是「<0.1ms」。所以,廠商的技術人員也說過,SSD性能和傳統硬碟性能上「不在一個數量級」。
此外由於物理結構、工作方式、存儲介質等完全不同,SSD無論是持續傳輸率還是IOPS都比機械硬碟有著驚人的性能增加。除了性能方面的因素外,SSD沒有機械結構,發熱低很多,震動和噪音幾乎沒有,這也是機械硬碟所不能比擬的。
責任編輯:ct
打開APP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聲明:本文內容及配圖由入駐作者撰寫或者入駐合作網站授權轉載。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電子發燒友網立場。文章及其配圖僅供工程師學習之用,如有內容圖片侵權或者其他問題,請聯繫本站作侵刪。 侵權投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