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日報數字報刊平臺-讓人民群眾有更多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圖)

2020-12-27 天津日報

  12月7日,大雪節氣,呵氣凝霜。結束了一天的工作,和平區住建委副主任張俊華又來到他熟悉的五大道街華蔭南裡社區。

  「上次居民反映的小區路燈不亮的問題已經解決了,但是不知道居民滿不滿意,事情辦得實不實,老百姓最有發言權,今天我來做一個回訪。」談話間,他在社區裡穿行著,不時與居民溝通交流,腳步輕快,目光堅定。

  今年7月1日以來,和平區在全區範圍內廣泛開展「和平夜話」實踐活動,全區各級黨員幹部在工作之餘,走進社區宣傳黨的方針政策、了解社情民意,廣泛與群眾交朋友,回應群眾所思所想所需所盼。截至目前,全區幹部累計參加實踐活動共計13萬餘次,與群眾結交朋友5.4萬餘人,畫出了服務群眾最大的「同心圓」。

  近年來,和平區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不斷創新形式、豐富載體,持續推動各項民生事業創新發展,老百姓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顯著增強。伴隨著汩汩海河水,一個幸福宜居的和平正大步朝前……

  創新基層治理

  擦亮幸福和平底色

  七年前的蔥蘢五月,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天津,對天津工作提出「三個著力」重要要求。2019年的1月17日,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和平區朝陽裡社區,強調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摸準居民群眾各種需求,及時為社區居民提供精準化精細化服務。

  和平區將習近平總書記的殷殷囑託記在心坎、落在行動,不斷創新基層治理,探索出符合大城市中心城區特點的基層治理新格局。

  事業興衰,關鍵在黨。

  走進和平區的各社區黨群服務中心,隨處體現著「紅色元素」。門前是「一橫三豎」的黨群服務中心標識;電子屏上「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的標語格外醒目;辦事大廳裡隨處可見佩戴著黨徽的黨員和工作人員……居民在這裡或聊天下棋、或寫字作畫,各得其所。

  社區黨群服務中心與居民生活息息相關,和平區把最好的場地用於黨群服務中心建設,進一步拓展服務功能,更好地滿足社區居民的多元化、個性化需求,同時大力推動全區64個社區形成「108+N」多元治理機制,統一為民服務事項標準化清單,使社區有能力、有資源為群眾辦事,辦好群眾家門口的事。

  安民之道在於察其疾苦。

  2017年,南市街同方花園小區業主委員會提出更換原有物業公司,小區所在的慶有西裡社區牽頭先後5次組織召開業主大會,集體討論決定新的物業公司,為居民群眾解決實際問題。

  「我們非常滿意,現在小區內環境優美、秩序井然,我們深感社區是真心實意為咱們老百姓辦實事」。小區居民馬姨時至今日依舊難掩激動之情。

  和平區不斷健全完善社區黨委領導、居委會組織、居務監督委員會監督、業委會協調、物業公司服務、社會組織共建的「1+5」捆綁式社區治理體系,湧現出「全國十大幸福小區」──慶有西裡社區等「紅色物業」「紅色業委會」品牌,實現了社區有困難,物業和社會組織「一叫就到、提鍋上灶」。

  和平區新興街有一塊志願服務的「金字招牌」。

  30多年前,13位熱心服務鄰裡的老人,點燃了社區志願服務的星星之火。到如今,全區註冊志願者人數已達11萬人,每三位常住居民中就有一名志願者,居民自治活動搞得如火如荼。

  從為行動不便的老人、殘疾人代交電話費等小事,到為下崗失業人員找工作、為空巢老人解決就餐難等「大問題」,在和平區都會有志願者主動伸出援手,形成了「一名黨員一盞燈、一個支部一面旗」的示範效應。

  此外,和平區還持續深化「三認四百雙結對」活動,加強街道「大工委」、社區「大黨委」建設,不斷增強街道社區黨組織的「軸心」作用,基層治理水平顯著提升,讓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嚮往逐漸變為現實……

  聚焦民生實事

  繪就溫暖民生畫卷

  「修路就修路,這咋還就修一半啊?」

  前不久,和平區新興街土山花園社區松樂裡小區1號樓門前的路面破損,坑坑窪窪,特別難走,晚上出門尤其費勁,居民楊大爺向在「和平夜話」實踐活動中下社區的區審計局幹部王傳席反映了問題,轉天就來人修路了。可是,這修路只修一半,就讓楊大爺看不懂了。

  「這路先修一邊,另一邊方便行人行走;等這邊修好了,再修另一邊。這樣既解決問題,又不耽誤居民出入。雖然費時費工,但是為了居民更方便啊。」社區工作人員向大家解釋道。居民們恍然大悟:「這活兒幹得細緻,想得周到!」

  想民之所想,急民之所急,辦民之所需,幹民之所盼。近幾年來,特別是「和平夜話」實踐活動開展以來,和平區將民生改善的焦距對準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對美好生活的需要,不斷提升著居民群眾的幸福指數。

  堅持以人民為中心,一件件百姓關注的民生事被擺在最突出的位置。

  在和平區華蔭東裡小區內,一個小院子很是顯眼。小院大門敞開,院中簡樸而精緻的二層小樓和傳統中式涼亭,顯得很是雅致。夏末初秋的上午,樹蔭下很是舒服,幾位老人或在院子裡散步,或坐在亭子內聊天。

  這裡就是和平益美嵌入式社區養老院,也是天津正式登記註冊的首家嵌入式社區小型養老院,以社區為載體,以資源嵌入、功能嵌入和多元運作方式嵌入為理念,在社區內嵌入一個市場化運營的養老機構,整合周邊資源,就近為老年人提供養老服務。

  就在前幾天,天津市首家街道級嵌入式社區養老服務實體──五大道街嵌入式社區養老照料服務中心也正式投入運營,讓和平區養老服務的「拼圖」更趨完善。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多年來,和平區高度重視養老事業發展,著力解決好老年人基本生活、基本醫療和基本照護等問題,保障老年人能夠獲得適宜的、綜合的、連續的養老服務,提高老年人的生活健康質量。

  民生的改善,數字最能說明問題。「十三五」期間,和平區將失獨老人、孤老戶等特殊困難老年人納入到區級補貼範圍內,累計發放補貼1619萬元;累計新建8家、轉型升級11家老年日間照料服務中心;人均期望壽命達到83.09歲,孕產婦死亡率為0;在6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分別建設特色專科;教育實現高位優質均衡發展,完成多項改擴建項目,新增學位3540個,在全市率先推行教育公共服務標準化……

  從解決「入園難」到破解「看病貴」,從構建公共文化服務圈,到不斷完善社會保障體系,生活的變化,讓老百姓看在眼裡,喜上眉梢。

  踐行初心使命

  推動幹部為民造福

  每一段至美佳話,都源自一顆初心。在和平區民生持續改善的背後,是全區廣大黨員幹部把為民造福作為最重要的政績,持續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生動實踐。

  人民的心聲,最高的獎賞。

  去年年底,和平區第二十八屆「十佳公僕」事跡宣講會在天津市第二南開學校舉行,十位來自服務群眾一線的人民公僕在現場接受表彰,紅花和綬帶見證了這一光榮的時刻,他們的先進事跡也在現場進行宣講,有力促進了全區各界學習先進、爭做模範的社會新風。

  他們之中既有探索創新「四位一體」物業管理模式的南市街道辦事處公共服務辦公室主任王志強,又有用心、用情、用力,確保燃氣安全的津燃公用事業股份有限公司和平區第一分公司副所長王智;既有身患疾病,卻始終堅守在一線的交管和平支隊貴州路大隊一級警長劉長玉,又有兢兢業業,全力維護轄區安全穩定的公安和平分局新興派出所所長楊凱……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無私奉獻、服務百姓,這是他們的座右銘。

  和平區群眾評選表彰「十佳公僕」活動至今已走過了30多個年頭,為改善民計民生,促進社會和諧作出了積極貢獻,贏得了社會各界高度讚譽,成為和平區一張靚麗的名片。

  「未來,和平區將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按照天津市委、市政府各項部署要求,高標準謀劃提高人民生活品質這篇文章,在提升居住環境、提高就業質量、辦好人民滿意教育等方面持續用力,讓人民群眾有更多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和平區主要負責人說。

  更精細的社會治理、更完善的養老服務、更好的教育、更穩定的工作、更滿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會保障、更高水平的醫療衛生服務、更優美的環境……現如今,一副濃墨重彩的幸福民生畫卷正在海河之畔的和平次第鋪開。

  記者 付昱

  攝影 蘭飛 張翅

相關焦點

  • 全心全意為增強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而努力工作...
    新華社北京8月28日電 題:全心全意為增強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而努力工作——習近平總書記向中國人民警察隊伍授旗並致訓詞激勵警心鬥志、引領前進方向  新華社記者  「新的歷史條件下,我國人民警察要對黨忠誠、服務人民、執法公正、紀律嚴明」。
  • 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進一步增強
    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進一步增強中人社傳媒記者 劉璋景 通訊員 石柯2020年來,湖南省人社廳深入貫徹落實省委、省政府全面小康決勝年「一脫貧三促進六覆蓋」決策部署,充分發揮城鄉居民養老保險
  • 堅持以民為本 增強人民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論學習貫徹省委...
    我們推動經濟社會發展,歸根到底是為了不斷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嚮往。省委十一屆八次全會描繪了我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三五年遠景目標的美好藍圖,明確提出持續增強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斷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和社會全面進步。我們必須堅持以民為本,堅決落實這一目標。
  • 彭珮雲在湘考察時強調 持續提升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
    彭珮雲在湘考察時強調持續提升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許達哲毛偉明李微微烏蘭前往看望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11月23日訊(記者 陳奕樊)11月12日至23日,全國人大常委會原副委員長彭珮雲在湘考察。彭珮雲指出,近年來,湖南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改革和發展取得了顯著進步,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顯著提升。全省黨員幹部要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考察湖南重要講話精神,堅持以人民為中心,進一步增強為民服務意識,持續提升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要統一思想行動,強化責任擔當,團結全省廣大人民群眾,奮力譜寫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湖南新篇章。
  • 板橋派出所以人民為中心 全力提升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2020年,羅平縣公安局板橋派出所牢固樹立「以人民為中心」思想,深入創建「楓橋式公安派出所」,以打、處、管、調為手段,全面提升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以打促防,打防結合,狠抓兩類案件偵辦。結合「平安羅平」專項行動及各項安保工作對旅店業、網吧等開展公開檢查,對群眾反映強烈的場所進行暗訪了解實情,今年以來,查處未按規定登記住宿人員信息旅店2家。
  • 開州區正安街道「六強化六提升」增強群眾幸福感獲得感安全感
    黨建引領守初心 創新治理譜新篇正安街道「六強化六提升」增強群眾幸福感獲得感安全感正安街道緊緊抓住黨建這個「牛鼻子」,強化宣傳引導,提升政策知曉度;強化制度建設,提升管理透明度;強化責任落實,提升幫扶精準度;強化幹部培訓,提升工作熟練度;強化督查考核,提升監管震懾度;強化民風引領,提升群眾滿意度。「六強化六提升」措施的有效推進,大幅度提升了街道社會治理能力和水平,增強了群眾的幸福感、獲得感、安全感。
  • 明確目標集中精力精準發力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獲得感和幸福感
    8月31日下午,市委書記張國偉帶領各城區及市直相關部門負責人深入各城區,對我市全國文明城市鞏固提升工作進行調研督導,強調要牢固樹立以人民為中心的思想,通過全國文明城市鞏固提升工作,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和幸福感。市領導王新軍、楊彥玲、王天興一同調研。
  • 讓老百姓有更多獲得感、幸福感!
    陳杰指出,成套舊改、民心工程是老百姓強烈關切的民生問題,紮實做好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要切實提高思想認識,明年是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是向著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進軍的起步年,要提高政治站位,深化對民心工程的認識,時刻把老百姓急難愁盼放心上,踐行好「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為人民」的理念,讓老百姓有更多獲得感、幸福感。
  • 虞愛華:千方百計持續增進人民群眾福祉!
    虞愛華:千方百計持續增進人民群眾福祉!圖為座談會現場。座談會上,衛湧波、朱紅英、陳昌清、完顏健煒、梁煜、高軍、曹光烽等基層代表,就鄉村振興、基層治理、公共服務等建言獻策。
  • 真抓實幹 擔當作為 不斷增強各族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是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後中央召開的一次重要會議,不僅為做好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的經濟工作提供了科學指引和根本遵循,還透露出黨中央對人民的諸多民生關懷,在我省基層幹部群眾中引起強烈反響。
  • 安陽縣:脫貧攻堅工作取得了歷史性成就,群眾有了更多獲得感和幸福感
    安陽縣:脫貧攻堅工作取得了歷史性成就,群眾有了更多獲得感和幸福感 12月25日,安陽市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在市黨政綜合樓舉行"決戰脫貧攻堅 決勝全面小康"安陽市系列新聞發布會安陽縣專場會,在發布會上,安陽縣委書記王紅兵對與會記者說
  • 天津日報數字報刊平臺-中共南開區委十一屆十五次全會決議
    市委十一屆九次全會,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全面總結了「十三五」時期天津全面建成高質量小康社會取得的決定性成就,科學研判了天津改革發展的形勢,明確提出了「十四五」時期發展的主攻方向、目標任務、重大舉措,清晰展望了到二〇三五年基本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大都市的遠景目標。
  • 鳳慶金馬村「戶戶亮」太陽能燈開通 增強群眾幸福感和安全感
    近年來,在各級黨委和政府的關懷下,金馬村各方面產生了很大的變化,尤其是在脫貧攻堅任務完成後,所有貧困戶全部脫貧,同全國人民一起致富奔小康。而這段時間,「戶戶亮」又增強了當地群眾的幸福感和安全感。生活在山區的村民,夜晚不免會擔憂照明問題。雖然村裡在道路上有為數不多的路燈,但是由於村民居住分散,道路上路燈的覆蓋面較少,難以讓群眾滿意。
  • 打造美好泰城,用事實「書寫」群眾獲得感與幸福感
    近年來,泰安市始終堅持把創建全國文明城市作為提升市民素質和城市文明程度的總抓手,凝心聚力、攻堅克難,全民動員、全員參與,城市「顏值」顯著提升,文明理念深入人心,創建工作取得了喜人的成績,切實增強了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 實現食品藥品安全水平和人民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雙提升
    廣東省藥品檢驗所中山實驗室建設及申請增設允許藥品進口口岸工作取得較大突破;這一年,中山在全省2016年度食品安全考核中排名第四;中山食品藥品監管局在全省 2016 年度地市局食品藥品監管工作考核中食品藥品監管排名第二;這一年,各鎮區積極創建食品安全示範城市,湧現出了很多先進經驗和特色亮點;這一年,全市食品藥品安全形勢平穩向好,切實守住了食品藥品安全的底線,提升了全市食品藥品安全水平和人民的獲得感
  • 知信行|如何更加突出整治群眾身邊腐敗和不正之風 增強群眾獲得感...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強調,我國現代化是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現代化。要堅持把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作為發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趙樂際同志在中央紀委常委會傳達學習五中全會精神時指出,要立足於人的現代化,更加突出整治群眾身邊腐敗和不正之風,讓群眾獲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續、安全感更有保障。如何做好「更加突出」這篇大文章,進一步提高整治群眾身邊腐敗和作風問題的能力和水平,檢驗著各級紀檢監察機關和廣大紀檢監察幹部的人民立場、人民情懷。
  • 天津日報數字報刊平臺-區總工會發揮陣地作用凝聚發展合力
    全國勞動模範和先進工作者表彰大會召開後,區總工會迅速掀起學習宣傳貫徹熱潮,把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作為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的重大政治任務,與落實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結合起來、與做好工會各項工作結合起來,做到學深悟透、融會貫通、學以致用,充分發揮工人階級和廣大勞動群眾主力軍作用,建設高素質勞動大軍,凝聚起靜海高質量發展的磅礴力量。
  • 給群眾看得見的安全感
    近年來,安徽省合肥市大力推行綜合警務站建設,在預防打擊犯罪上「屢立新功」,已成為群眾身邊的安全堡壘和服務窗口。「警務站是公安機關打擊違法犯罪、維護社會穩定、服務人民群眾的前沿陣地,必須建設好、運行好、管理好,讓老百姓切身感受到平安就在身邊,服務更加便捷。」
  • 創新社會事務服務模式 增強群眾幸福感獲得感
    經過公開招標,中國人壽德陽市分公司獲得了參與服務的許可,率全國之先,成為經辦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的商業保險公司。隨即,中國人壽德陽市分公司的185位協理員進駐各村開展勞動就業、社會保險管理、醫療保險管理、勞動關係協調等服務工作。
  • 奉化公安「最多跑一次」改革亮點紛呈 - 奉化日報-數字報刊平臺
    時代是出卷人,我們是答卷人,人民是閱卷人。近年來,奉化公安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把服務人民作為全部公安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忠實踐行人民公安為人民的初心使命,聚焦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陸續推出便民服務新舉措,讓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實、更有保障、更可持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