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並不是學生們選科就完事了,而且將要在選科開啟學生們的生涯,目前為止,高考的模式是文科與理科,填報高考志願就只是根據文科理科來做一個專業的限制,而學生們的生涯規劃是到了大學以後的事情,新高考的主要目的就是要提前學生們的生涯規劃。
隨著教育事業的發展,高考也正在進行著下一步的改善,我們按照原來的高考模式來看,主要就是分為文科與理科,但是對於新高考改革,將要開始實行「3+1+2」模式,這是可以讓學生們可以有更多的選擇,而且對學生們的日後學習也會更加的有幫助。
新高考「最差組合」已誕生,高一新生儘量避免
歷史+生物+化學
現在雖然沒有一個固定的答案可以告訴學生們哪一個選科最有優勢,事實上,這個也是與學生們的個人情況有關,但是在新高考的模式中,這個「歷史+生物+化學」,是被稱之為「最差組合」的。
這個組合是屬於一個半文半理的組合,我們可以很明顯的就可以看得出來,這樣組合的學生的物理學科是不太好的,但是想要光靠著生物與化學這兩個學科來彌補也是非常「吃力」的,最重要的一點就是,這個組合在報考中的選擇性也是不會多的。
值得學生們選擇的組合
1. 物理+政治+生物
有很多的學生對於生物這門學科都分不清楚是理科學科還是文科學科,但是按照原來的高考模式來說,生物這門學科是一門理科學科,但是生物這門學科裡邊的知識,還是有那麼一點偏向於文科,這門學科是非常考驗學生們的邏輯思維能力的,而且這個物理+政治+生物組合是很值得學生們選擇的。
要是讓學生們在物理與歷史之間選擇一個的話,大部分的學生應該都會選擇物理這門學科,雖然說物理這門學科看上去是比較有難度,但是只要學生們可以學得進去,慢慢地就會發現物理這門學科是非常好學習的,而且生物這門學科對學生們來說,也不會有太大的難度。
2. 物理+化學+政治
大多數的學生都是覺得物理這門學科比較難的,但是現在學生們在新高考的模式中,物理這門學科是最佳的選擇,我們拿物理與歷史這兩門學科來比較的話,其實物理還是比較簡單的,而且對學生們的上課也是非常有意義的,物理這門學科的知識是可以運用很多的實驗來證明的,這樣還可以加深學生們的印象。
那麼在物理+政治+生物的組合當中,物理與化學都是屬於理科的,而且這對學生們的選擇大學專業也是非常有幫助的,學生們之所以會選擇這樣的組合,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因為政治的學習是對學生們以後報考公務員是有一定優勢的,而且政治這門學科也是沒有太大難度的。
高一學生在選科時,應該注意哪些問題?
1. 目光要長遠
雖然說新高考中的選科是需要根據學生們平時的學習成績來選擇,但是有很多的學生覺得物理這門學科比較有難度,就選擇放棄了這門物理學科,但是學生們在做決定的時候,一定要仔細地去想一想。
如果說學生們在選科的時候選擇了物理這門學科,那麼在學生們高考填報志願的時候,可以選擇的專業範圍是非常多的,學生們物理學的不好不要緊,因為物理這門學科的成績也是可以通過不斷的刷題來改變的,學生們不要只看眼前的成績就放棄物理。
2. 注重自己的興趣
人們在做任何事情的時候,都是需要有興趣的,學習也是一樣的,只要學生們對學習這件事產生興趣,都是會願意付出更多的時間來努力學習,而且新高考的選科也是關係著學生們將來在高中畢業以後大學選專業的選擇。
如果學生們可以一直有興趣學習到大學,這是一件非常幸福的事情,但是大家也一定要多了解一下自己,看一看自己是否可以堅持到最後,以免到最後半途而廢。
3. 注意所選學科之間的聯繫
學科與學科之間是有著一定聯繫的,並且這種聯繫是可以幫助促進其他學科的學習,當然了,也是可以對其他學科產生一些不利的影響,所以說學生們之選科的時候,一定不要跨越太大。
4. 看自己特長,重視賦分制
學生們在選科的時候,也是要按照自己的特長來選擇的,畢竟學生擅長的學科是可以拉分的,所以說學生們在選科的時候,先看一看自己的特長在哪裡。
結語:
學生們在新高考的模式下選科一定要慎重,因為這會影響著學生們的未來,選科一定要選擇自己比較擅長的學科組合,或者是選擇一個對自己選擇大學專業有幫助的學科組合,畢竟選科對學生們來說是非常重要的。
以上就是本期的全部內容,你對新高考模式下,「最差選科組合」,有什麼樣的看法?歡迎積極留言。
(圖片均來源於網絡,若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