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是人生中最後一次公平的競爭,每個學生都要把握這個機會。」在國內,對於廣大學子和家長來說,高考可謂是最重要的事情。高考的公平性,關係到千千萬萬個家庭的幸福。
隨著國內教育的普及,大家對於教育越來越重視,相關部門也在不斷進行教育改革,希望讓高考制度更加公平,更能選拔出優秀的人才。於是新高考模式出爐了,這是為了讓學生可以針對自己的特點和志願,自由組合科目,以便得出最後的成績。
新高考模式改革
如今的高考改革方案已經定下來了,相信大家都已經有所耳聞,過去的文理分科已經成為歷史了,取而代之的是「3+1+2」的模式。與以前一樣的是,還是要考六個科目,語數外三大主科一直不變,而其他科目是可以自由選擇的。
除了最基礎的「3」大主科之外,「1」指的是在物理和歷史兩個科目中任選一科。這個「1」就可以決定學生的選擇是偏向文科還是偏向理科了。歷史和物理在文科和理科中,都屬於比較基礎類的科目,因此是必須要進行選擇的。「2」指的是在地理、政治、化學和生物四科之中任意選擇兩科,沒有任何限制,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特長或者志願進行排列組合。
雖然選擇變多了,但是對於學生來說,也是變得更加艱難了。畢竟在分科之時,就要開始想著未來想要就讀的專業,必須要早些下決定。但是對於年紀較小的學生來說,其實這個決定是很難做的,學生們必須認真考慮,否則在考大學的時候,就會出現差錯。
什麼是最差組合高考選科?
在可以自由選擇的情況下,相信每個學生都想發揮出自己最大的優勢。可是有一個組合是公認的最差組合,希望學生不要這樣選擇。
那就是「歷史+化學+生物」這個組合,看起來是半文半理的,其實可以推斷出這個組合是為了避免物理這門很難的科目。
但是這種組合,複習的時候思維轉換容易不及時。再加上在報考志願專業的時候,也很難找到合適的專業。因此,這可以說是最差的組合。
什麼是高考選科最佳組合?
雖然高考模式進行了改革,但其實最好的模式還是傳統的「物理+化學+生物」或者是「歷史+地理+生物」。雖然有很多人覺得,這樣的組合是和之前沒有任何變化的,但是以不變應萬變也是一種好方法。
畢竟這樣的科目組合,其實在報考志願的時候,選擇範圍會比較大一些。有些學生還沒有想好自己未來的專業,這樣一來其實也是給自己多一些機會。而且對於廣大的考生來說,也是更為熟悉的組合,在複習和考試的時候,會更加得心應手。
選科的時候應該要怎樣做?
參照目標專業的要求。高考的一切準備,都是為了最後可以考上一個心儀的大學。在新高考模式下,選科成為一件必須要慎重的事情。如果選科的時候馬馬虎虎,那麼在報考大學的時候,就會出現很多限制。因此高一的時候,就應該早早確定自己的目標。根據自己的目標,去查找相關院校和專業的要求,方便可以更好地選科。
注意自己的學科優勢。由於大家都能夠自主選擇科目組合了,每個學生都希望打出最優組合,獲得更好的成績,因此必須要注重自己的優勢。有些同學明明存在偏科的情況,卻囿於原有的文理分科,只能默默承擔自己的短板,難以發揮出自己的理想成績。現在有了自由選擇的機會,學生們大可以避開那些劣勢學科,發揮自己的所長,在高考中交出一份令人滿意的試卷。
注重科目之間的聯繫。學科之間其實是有一定相互聯繫的,學習思維和學習方法都是有一定關聯的。如果找到了適合的學科,在複習的時候也會事半功倍。
有些學科之間的差異太大了,比如歷史和化學這個組合。這樣巨大的差異會給學習帶來很大的困難。在複習的時候,往往要時刻轉變思維模式,但是這樣是很累人的,無疑加重了學生的負擔。
新高考模式勢在必行,雖然很多人還不是很熟悉,但是這即將成為我國的主流考試模式。為了能夠取得好成績、決勝高考,希望各位考生可以早點適應現在的情況,好好複習,發揮出自己最大的優勢。
今日互動:你會怎樣選擇學科組合?#1月新年啟航計劃#
菁菁教育分享,給你最精彩的內容資訊,本文圖片均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私信聯繫,感謝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