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持科技創新 驅動突破發展——地信中心推進科技創新工作紀實

2021-01-08 澎湃新聞
堅持科技創新 驅動突破發展——地信中心推進科技創新工作紀實

2020-09-08 16:4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近日,自然資源部陝西基礎地理信息中心再次獲得陝西省科學技術廳、陝西省財政廳、國家稅務總局陝西省稅務局聯合頒發的《高新技術企業證書》。2016年底,地信中心成為西安市碑林區首家通過高新技術企業認證的事業單位,此次再次通過認證,是地信中心長期以來堅持創新驅動、以技術創新推動長期高質量發展的結果,也是地信中心科技創新實力不斷壯大的證明。

開展科技規劃,明確創新方向

近年來,地信中心圍繞「測繪地理信息事業『十三五』規劃」以及國家重大發展戰略,結合業務發展實際需要,緊跟當前主流技術發展趨勢,發布了《地信中心「十三五」地理信息科技發展規劃》,明確了中心科技創新工作的重點。

《規劃》發布以來,地信中心秉持「更加開放、廣泛融合、高度智能」的理念,以「圍繞需求、結合前沿、全面創新、推動應用」為宗旨,著力提升科技創新能力水平。按照規劃,中心圍繞一批重點任務,針對實施中存在的難題,開展相關研究,為重點項目提供技術支撐和技術儲備,以此帶動保障服務能力進一步提升;加強基礎性技術研究,圍繞新型基礎測繪的概念以及GIS發展核心技術,對時空資料庫、遙感影像處理等開展前沿研究,進一步提高整體技術實力;圍繞中心承擔的應急測繪保障任務和自主產品研發方向,開展體系化研究,推動在內部形成應急保障技術體系和自主研發產品體系;從技術前瞻性視角出發,開展前沿技術攻關,實現技術能力的提前儲備。

近年來,地信中心紮實落實科技發展規劃,增強科技創新意識,完善科技創新機制,在中心範圍內不斷推動形成「創新自覺」,有力提升了科技創新能力。

提升人才素養,蓄積創新能量

人才是支撐創新發展的第一要素,誰擁有一流的創新人才,誰就擁有了科技創新的優勢。近年來,地信中心不斷加強高學歷人才的引進力度,引進碩士、博士研究生近20名,人才隊伍得到有效擴充。

與此同時,中心高度重視人才培養,充分挖掘潛力,提升綜合素質。對內,不定期組織技術交流會,加強部門間、人員間的技術協同與交流共享;對外,加大同武漢大學、西北大學等高校及相關科技企業的技術交流,並緊密結合行業發展,組織技術人員參與各類技術培訓;針對現有青年技術人員的技術特點和興趣點,緊密結合中心發展規劃,為其量身定製個人技術發展規劃,確保中心發展與職工個人發展協調統一,為中心人才力量可持續發展夯實基礎;積極鼓勵技術人員開展自主創新,倡導技術人員申報局級以上科研課題。地信中心將繼續以協同創新為載體,做到內外結合、深度融合,探索建立面向技術前沿和產業需求的協同創新模式。

加大投入規模,夯實創新基礎

通過高新技術企業認證,不僅極大地提升了地信中心的知名度、品牌形象和市場競爭力,也為中心帶來了資金方面的優惠政策。

△基礎設施服務能力-陝西省地理空間大數據中心

藉助政府對高新技術企業的稅收優惠及資金扶持等各項政策,中心持續加大技術創新和自主研發方面的資金投入,取得了豐碩的科技創新成果。地信中心自主研發了「天地圖」全流程服務引擎YouMap、全景地圖生產軟體、基於LBS的位置服務系統、地理信息公共服務平臺等一系列平臺軟體,累計獲得軟體著作權登記證書20件,獲得省部級及行業獎項10餘項,創新成果在陝西省應急三維地理信息指揮系統、陝西省易地扶貧搬遷信息管理平臺、陝西省基礎信息資源一張圖、陝西省農業農村地理信息工程建設等大型信息化項目得到了成功應用。此外,作為地理空間信息與數位技術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的依託單位之一,地信中心與武漢大學國際軟體學院加強合作交流,共同創辦了開放基金項目,用於研究軟體工程與地理空間信息理論、技術方法的融合及應用,為測繪地理信息生產提質增效做出貢獻。

打造亮點成果,推動創新應用

地信中心緊抓高新技術企業認證帶來的發展機遇,圍繞業務主體領域,以技術創新助推高質量發展實現。

地理信息公共服務方面,中心開展了服務引擎、導航街景生產、地名地址採集系統、服務管理系統等一系列產品的創新自主研發,形成了完整成熟的工藝流程和全流程覆蓋的技術體系,創新成果已在多個政府部門和重點項目中得到了深入廣泛應用。生態文明建設方面,中心加強同西北大學等高校的合作,深入開展了地理國情監測分析技術研究,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監測分析技術體系、規範和工藝流程,在牽頭實施的各項國家重大監測項目中取得了豐碩成果,為政府科學決策提供了客觀、權威的地理國情信息支持。應急測繪保障服務方面,中心發揮信息和技術優勢,開展應急體系建設、標準規範制定、應急突發事件保障等方面的創新研究,成功建設了廣受業內認可的陝西省應急三維地理信息指揮系統,並在其他省份得到有效推廣。新技術應用方面,中心結合技術前沿趨勢,開展了大數據、數據融合、VR、雲計算、人工智慧等技術的研究,將進一步為項目生產提質增效、產品體系更新拓展打下堅實基礎。

△空間數據處理能力-數據快速生產

當前,測繪地理信息產業正處於轉型升級的關鍵節點,地信中心將繼續走好科技創新之路,營造良好創新氛圍,全面打造創新文化,通過不斷強化創新驅動力,帶動事業結構不斷優化、實現突破發展。

文/黃玉青

原標題:《堅持科技創新 驅動突破發展——地信中心推進科技創新工作紀實》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西藏自治區: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 推進西藏科技事業進步
    、攻專項、促轉化、廣普及",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積極推動科技體制改革,大力推進科技服務"三農",推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科技工作再上新臺階。2015年,自治區本級財政應用技術研究與開發安排自治區重點科技計劃項目122項,資金1.9億元。  一、2015年科技工作情況  (一)科技體制改革深入推進  制定了《自治區科技廳2015年經濟體制和生態文明體制改革工作要點實施方案》,研究制定《西藏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方案》(草案)初稿。
  • 科技引領進步 創新驅動發展——宿州市科技創新跑出「加速度」
    日前,記者從「美好宿州『十三五』成就巡禮」系列新聞發布會上獲悉,「十三五」時期,全市科技創新工作以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為主線,深化科技管理體制機制改革,紮實推進全市科技創新「151工程」(即「一抓五促一提升」,以科技項目建設為總抓手,促進全社會研發經費投入,促進科技成果創造轉化,促進高新技術企業培育壯大
  • ...論壇三】李鋒: 「雙輪驅動」 推進航天科技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實施
    【編者按】為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全面落實習近平主席博鰲亞洲論壇2018年年會重要主旨演講精神,4月21日,由國務院國資委、新華通訊社發起並指導,國務院國資委新聞中心、國務院國資委研究中心、經濟參考報社主辦,中國發展研究基金會、中國企業改革與發展研究會、中信改革發展研究基金會加盟協辦,以「新時代 新舉措 新作為——培育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世界一流企業
  • 科技創新驅動深圳新經濟發展
    科技創新驅動深圳新經濟發展 2020-12-18 09:1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科技創新「驅動」桐城高質量發展
    科技創新「驅動」桐城高質量發展 2020-12-22 09:37:16   來源:安慶新聞網
  • 蔣萍:堅持創新驅動發展戰略 致力打造新的增長極
    省委省政府召開加快洛陽副中心城市建設工作推進會,吹響了洛陽加速發展的號角。  省委省政府召開加快洛陽副中心城市建設工作推進會,吹響了洛陽加速發展的號角。市委書記李亞指出,把加快建設副中心、致力打造增長極的路子走得更正。
  • 特別報導|中國電影科學技術研究所所長張偉: 堅持科技創新驅動發展...
    全會指出:「把科技自立自強作為國家發展的戰略支撐」,「關鍵核心技術實現重大突破,進入創新型國家前列」,高度強調了科技創新在現代化建設全局中的核心地位,為「十四五」時期至以後的創新發展擘畫藍圖、明確目標,更為電影產業高質量、新發展階段提供了戰略支撐,也對開啟中國特色電影科技研發道路提供了根本思路。
  • 科技創新推進新基建發展的現狀與建議
    國內外推進新基建的基本情況新型基礎設施是以新發展理念為引領,以技術創新為驅動,以信息網絡為基礎,面向高質量發展需要,提供數字轉型、智能升級、融合創新等服務的基礎設施體系,包括信息基礎設施、融合基礎設施和創新基礎設施三大類。其中,創新基礎設施是指支撐科學研究、技術開發、產品研製的具有公益屬性的基礎設施,如重大科技基礎設施等。
  • 深入落實創新驅動發展戰略 加快創新型城市建設 推進高質量轉型發展
    創新,尤其是科技創新作為社會進步的重要動力,始終是國家和民族發展的重要力量。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將科技創新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提出要堅持創新驅動發展,全麵塑造發展新優勢。深入貫徹落實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踐行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推進高質量轉型發展、實現現代化建設目標,要求我們堅定不移落實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不斷搶佔發展先機、贏得競爭優勢。
  • 堅持創新驅動發展 全麵塑造發展新優勢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將「堅持創新驅動發展,全麵塑造發展新優勢」列在「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和改革開放的重點任務中的首位,強調堅持創新在我國現代化建設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強作為國家發展的戰略支撐,這是黨在編制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五年規劃建議的歷史上第一次把科技創新擺在各項規劃任務的首位
  • 宣城市多舉措推進科技創新工作
    今年以來,宣城市進一步明晰科技工作的定位、思路和抓手,全市科技創新工作取得新進展。全社會研發投入佔GDP比重1.8%,同比提高0.25個百分點;高企認定通過率97.62%,居全省第1位;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2.0%,高於全市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速7.8個百分點。
  • 科技領先創新驅動
    從那時起,中國的科技發展一路取得了長足的進步,到之前為止,在許多方面,他已經趕上或超過了世界的先進水平,為中國成為強大的基礎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南方公司順應時代潮流,將科技創新定位於企業生存與發展的「工程」之首。以來,在集團公司的正確領導下,公司始終堅持「技術是支撐、創新是靈魂、人才是根本」的戰略思想。
  • 創新驅動發展的時代答卷——「十三五」期間我國科技事業取得歷史...
    創新能力建設成效突出——「十三五」期間,我國啟動了首批國家實驗室建設任務,加快推進重組國家重點實驗室體系工作。科研機構、高等院校的科研水平和人才培養能力進一步提升。湧現出一大批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創新領軍企業和科技型中小企業,企業技術創新主體地位不斷增強。各類眾創空間、新型研發機構大量湧現,創新創業在全社會蔚然成風。
  • 創新為帆驅動發展 銀隆獲批建設「廣東省科技專家工作站」
    立足長遠發展 成功建站  為進一步加快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促進科技經濟深度融合,省科協為企事業單位搭建創新平臺——廣東省科技專家工作站(下簡稱「專家工作站」)。專家工作站聚集國內外優勢科技專家資源,致力於打造面向國內外人才、技術和企業的開放式平臺,是增強企業自主創新能力和市場競爭力、推進企業科技進步、促進企業快速而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渠道。此次獲批建站,是銀隆科技實力的重要證明,也是促進企業創新發展的重要推手。
  • 科技部火炬中心新年獻詞:推動科技創新創業更高質量發展
    我們緊緊圍繞高質量發展主線,在強化創新驅動、推動創新發展上更加突出戰略性、協同性和針對性:我們構建現代技術要素市場、破解科技成果產業化難題,推動硬科技創新示範、攻關產業核心技術;我們試點企業創新積分制、提升企業技術創新能力,開展「補鏈強鏈」行動、促進產業鏈創新鏈融通發展;我們培育新型研發機構、完善國家創新體系,建設全國科技「雙創」數據中心。
  • 科技創新開啟國家發展新徵程
    另一方面,我國已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但創新能力卻並不適應高質量發展的要求,而且還成為我國經濟發展的「阿喀琉斯之踵」。因此,基於新一輪科技革命與我國新時代階段定位的歷史交匯,我國必須牢牢把握這次重大機遇,以現有的堅實物質基礎和豐碩創新成果為依託,堅定不移地大力推進科技創新。堅持科技創新的四個面向一是科技創新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
  • 蘇州工業園區:科技創新驅動引領高質量發展
    面對日趨激烈的科技競爭和不斷湧現的創新趨勢,蘇州工業園區堅持科技創新引領,強化創新策源、拔高產業地標、完善要素保障,驅動世界一流高科技園區高質量發展「提速增效」。  創新策源「再升級」 夯實基礎研究「支撐力」  科技創新全鏈條中,基礎研究是源頭和基石。我國面臨很多「卡脖子」技術問題,根源在於基礎理論研究跟不上,源頭和底層研究亟待加強。
  • 漣水縣堅持科技服務下沉促企業創新發展
    今年以來,漣水縣堅持創新驅動發展不動搖,圍繞區域創新能力增強,進一步夯實科技工作基礎,全力助推企業創新發展。截至目前,幫助企業解決發明專利12個,新增校企聯盟15家,新籤約產學研合作項目40個,新引進高層次創新創業人才39名。
  • 楊雄:協同創新是上海建設全球科技創新中心必要途徑[圖]
    (點擊圖片查看東方網組圖)    專題:2014浦江創新論壇    直播室  東方網記者劉軼琳、劉歆10月25日報導:2014浦江創新論壇今天上午開幕,上海市市長楊雄出席論壇開幕式並致辭。楊雄表示,在經濟全球化的背景下,協同創新越來越成為科技創新活動的鮮明特徵,也是上海建設全球科技創新中心的必要途徑。
  • 佛山順德吹響向科技創新驅動發展進軍的號角
    人民網佛山8月8日電(劉泰山、曾光磊)在建設廣東省高質量發展體制機制改革創新實驗區近兩周年之際,8月7日,佛山市順德區高規格召開科技創新大會,推出《關於推進科技創新引領高質量發展若干政策》(順德科技創新「十條」),命名一批科技創新企業和科技標兵,重獎科技創新企業及個人,並發布支柱產業核心技術攻關清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