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去華為340億訂單,臺積電真能輕鬆補上缺口嗎?

2020-12-27 魔鐵的世界

導讀:

失去華為訂單,臺積電的營業收入將不可避免呈兩位數下降。

6月9日舉行的臺積電股東大會,華為訂單的事成為話題焦點。從媒體公開的報導,大致可以梳理出兩大焦點問題,即:

臺積電會不會失去華為的訂單?臺積電能否建立一條不使用美國技術和設備的生產線?

01臺積電不想失去華為訂單

對這兩大焦點問題,臺積電董事長劉德音一一做出回答,這也是臺積電第一次公開回應市場關心的焦點問題。

劉德音說,「希望不要失去華為訂單」,換句話說,華為訂單在臺積電的營收版圖上仍佔據重要位置,臺積電不想失去華為訂單。

劉德音明確表示,臺積電跟很多設備廠合作,才得以保持技術領先,因此短期不會改變使用美國技術和美國設備來生產晶片的現實。

圖/臺積電年報

實際上,從近期的一系列動作看,臺積電的內心也是想留住華為的訂單。臺積電已招募起一個為華為訂單遊說的團隊,其中不乏知名行業人士,包括美國商會(US Chamber of Commerce)前高管尼古拉斯.蒙特拉(Nicholas Montella),以及英特爾前首席遊說人士彼得.克利夫蘭(Peter Cleveland)。兩人均在美國國會擁有資源,同時也有豐富的遊說經驗。

僱用遊說公關團隊為自己的商業利益奔走,是美國企業和非美跨國公司的慣常操作。根據財報揭示的信息,波音、洛克希德.馬丁以及埃隆.馬斯克的SpaceX公司就僱傭了遊說團隊,僅在2015年,波音和洛馬的遊說開銷達到90萬美元,SpaceX公司則達到130萬美元。

如今,臺積電也僱傭豪華遊說團隊,足見其對華為訂單的不舍。

02失去華為訂單,臺積電營收將下跌兩位數

實際上,華為訂單在臺積電的營收中佔有不低的份額。根據公開信息,2019年華為給臺積電貢獻了大約14%的營業收入,而當年臺積電的營收大約為346.32億美元,合人民幣約2458億元,由此估算華為的訂單額大概為344億元。

由於臺積電的收入增幅不算高,2019年僅比2018年增長1.27%,如果2020年失去華為的訂單,意味著臺積電的營業收入將在2019年的基礎上,大幅下跌兩位數。

對於如何彌補年營業收入兩位數下跌的缺口,劉德音回答模糊,他表示,如果真的失去華為訂單,還有其他客戶可以填補這一空缺,但不知道多長時間才能補上。

劉德音之所以給補缺口的時間加了個「不知道多長時間」的模糊期限,主要是因為344億元的訂單額太大了,不到半年的時間,上哪兒去發展華為這個級別的客戶?這基本就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因此,如果失去華為的訂單,可以肯定的是,臺積電今年的營業收入將出現兩位數的下降。

03蘋果、高通、AMD、英偉達難補缺口

最近,有不少媒體報導,蘋果、高通、AMD、英偉達等公司將追加訂單,補上華為的缺口。這類消息,只要稍加分析,會發現不靠譜的成分居多。

2019財年,AMD營業收入為67.3億美元,英偉達為109.18億美元,兩家合計176.48億美元,英偉達淨利潤為27.96億美元,AMD淨利潤為3.41億美元,按此估算,兩家公司對臺積電的營業收入貢獻很難超過200億元人民幣。

讓AMD和英偉達填補華為訂單缺口,相當於讓兩家公司的晶片出貨量增加1.5倍以上,在GPU和CPU晶片市場增長緩慢的當下,這根本就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實際上,在對臺積電營收貢獻超過10%的客戶名單中,華為以14%排在第二,而AMD、英偉達和高通排在other行列,它們三家很難填補華為的缺口。

至於賽靈思、博通、聯發科、恩智浦等其它客戶,要麼晶片出貨量小(比如聯發科),要麼晶片很少用到7nm和5nm的EUV工藝製程。

那麼,量大又喜歡高端工藝製程的蘋果呢?

蘋果今年受全球疫情影響,出貨量可能總體下降,更重要的是,蘋果要補上華為訂單缺口的話,等於出貨量接近翻倍。對於走高端市場的蘋果來說,這就相當於讓iPhone、iPad銷量接近翻倍,對庫克來說,同樣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總之,失去華為訂單,臺積電的營業收入將不可避免呈兩位數下降,當然,它可以迅速找到替補客戶補上缺口,但補缺的過程並不輕鬆,時間也確實將像劉德音說的「很長」。到底有多長?誰也無法判斷。

全球供應鏈歷經數十年的進化,已是骨肉相連,強行分割必然給上下遊帶來難以言說的痛苦,這方面,或許臺積電、華為體會最深。對此,大家有什麼看法?歡迎在評論區留言。

相關焦點

  • 2天「暴漲」5000億!失去了華為訂單,臺積電真的毫無影響嗎?
    大家都知道,臺積電是目前全球市場上最大且最先進的晶片代工廠之一,其合作夥伴從高通、蘋果、華為到英特爾,可以說是全球市場上比較知名的企業,都需要臺積電為自己進行代工。,前幾天不得不放棄華為的訂單,而且在近日華為也正式表示,等到9月15號之後,麒麟晶片可能就要面臨斷供的難題了,或許麒麟9000系列將成為華為最後一款晶片。
  • 臺積電董事長劉德音說:即使失去大陸市場,訂單也能立刻補上
    臺積電董事長劉德音說:即使失去大陸市場,訂單也能立刻補上!大家都知道由於華為近幾年在5G技術上取得了輝煌的成就,而作為科技界一哥的美國卻看不下去了,他們接連發布了兩條禁令以打擊華為,華為在收到這個最嚴訂單之前,就已經向全球最大的半導體生產企業臺積電下了超過七億美元的訂單,據有關媒體報導,臺積電在今年6月份的營收同比上漲40%,很多人都認為這是臺積電依靠華為這個大客戶給創造的巨大收益,然而臺積電的董事長劉德音卻說即使沒有大陸市場的訂單
  • 失去華為的臺積電,7nm訂單爆單,連夜招8000人趕工?
    大家好,我是王科技其實有時候真的要給臺積電點讚,抗住壓力,挪開其他生產線,加急為華為代工,在禁令生效之前盡力產出麒麟晶片,據悉,華為的訂單金額達到了7億美金,而這幾天華為已經開始把麒麟與相關晶片在9月14日之前給運回所有晶片。
  • 臺積電失去華為訂單,臺積電接受更多訂單
    華為是臺積電的第二個客戶,每年為臺積電的收入貢獻超過360億元,佔臺積電總收入的14。 雖然蘋果是tsmc最大的客戶,但華為的增長速度比蘋果快,所以tsmc也特別關注華為訂單。 但臺積電也受到美國突然改變規則的限制,失去了一些訂單,臺積電一直表示,9月14日後將不再繼續發貨。
  • 臺積電撤銷華為訂單,蘋果、高通、聯發科、超微等補缺口
    6月8日,據臺媒最新報導,臺積電撤銷了華為第四季先進位程訂單,並已將華為海思原定產能全部開放給了蘋果、高通、聯發科、超微等大客戶
  • 失去華為後,蘋果迅速補上空缺,但臺積電仍面臨一大「難題」
    但是沒有辦法,臺積電也要用到美國的技術,只要用到美國技術在供應華為晶片就需要美國同意才行,很顯然美國想要制裁華為還來不及,更別提解除華為禁令了,有點不太可能。於是在臺積電的股東大會上,董事長劉德音嚴肅地說道:「我們希望這件事不要發生。」但緊接著,他又補了一句:「但如果真的沒有華為海思訂單,其他客戶都搶著補上空缺的產能。」
  • 失去華為,臺積電真的毫無影響?2天市值飆升5000億人民幣
    據悉,臺積電一方面通過降低價格、提供更優越的技術服務來擴大其他客戶的訂單規模,一方面在最新的出口管制措施發布前搶先向華為追加了7億美元(折合人民幣約50億元)的5納米及7納米訂單,爭取將失去華為訂單的缺口補上,將損害降到最低。
  • 失去華為的訂單臺積電真的毫無影響?市值飆升5000億人民幣
    臺積電將失去華為的訂單臺積電是世界上最大的也是最先進的晶片代工廠,在全球範圍內擁有著大量的合作夥伴,此前我們國內的華為公司正是其中之一,但是二者的合作未來可能不會再有!這些事實都意味著華為的晶片已經是走投無路了,而臺積電也將徹底失去華為的訂單。
  • 臺積電在「說謊」?失去華為還真不行
    數據顯示,在2019年,華為給臺積電帶來了約360億元的營收,佔比接近20%,僅次於蘋果。這意味著華為每年都會向臺積電提交大量的晶片訂單,而臺積電也在盡心盡力地為華為供貨,可以說是雙贏的局面。在這種情況下,臺積電只能選擇拒絕華為,二者的合作成為了歷史。對此,很多人都認為臺積電做出了一個錯誤的決定,因為失去華為,它同樣會遭受損失。不過,讓人沒想到的是,在今年九月份,臺積電的營收並沒有下滑,反而還增長了不少。而且臺積電董事長劉德音曾公開表示:臺積電不會因為華為而產生不利的影響,空缺的產能很快就會有其他的客戶補上。
  • 臺積電不擔心!為衝抵華為「缺口」,美企追加了大量訂單
    儘管臺積電曾在股東常會表示,不希望失去華為的訂單,但現在這一幕還是發生了。當被記者問到,美方禁令生效後,臺積電能否彌補華為的訂單缺口,臺積電董事長劉德音說到,我們不希望這樣的情況發生,但同時他也說了完善的解決方案。
  • 失去華為訂單後,臺積電越過越好
    要知道,華為可是臺積電的第二大客戶,2019年給臺積電貢獻的營收僅次於蘋果公司,高達14%,失去華為就意味著至少十分之一以上的收入沒有了。本以為失去華為這個大客戶的臺積電在往後的日子不會好過,但是沒有想到的是,根據近日公布的臺積電營收報告,竟然發現臺積電營收暴漲25%!失去華為後,這家晶片巨頭越過越好?
  • 臺積電董事長放言:就算我們失去整個大陸市場,空缺很快就能補上
    臺積電董事長放言:就算我們失去整個大陸市場,空缺很快就能補上在21世紀人們的生活都變得越來越方便,那是因為有諸多電子產品的出現,尤其是手機既容易攜帶而且又能給人們提供大量的信息,可以說是最受人們歡迎的電子產品了。
  • 失去華為的臺積電,為何市值卻飆升5000億
    對於臺積電來說,華為同樣具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因為它不僅是臺積電的第二大客戶,每年還為它貢獻了巨額的利潤,所以很多人都認為臺積電失去華為的訂單後會遭受一定的損失,然而真實情況卻並非如此。在當時聲明斷供華為的時候,在臺積電的股東大會上就有臺積電的股東表示:沒有了華為海思的訂單,是否會衝擊臺積電。針對這個問題,臺積電的董事長劉德音也很嚴肅的表示:我們希望這件事情不要發生。但是如果真的發生了,我們沒有了海思的訂單,其他客戶也都會搶著不上空缺的產能。
  • 比亞迪官宣了,失去華為後,臺積電真能高枕無憂?
    當然,提到了晶片,就不得不想到臺積電,作為全球市場份額第一的晶片代工廠商,臺積電確實有著它的市場地位,但在失去華為後,臺積電真的還能高枕無憂嗎?所以我們看到,臺積電的營收,其實對蘋果和華為有著不小的依賴。在失去華為後,臺積電就對蘋果產生了更大的依賴,這又是為什麼呢?
  • 臺積電7nm獲汽車晶片下單!彌補華為缺口,訂單接不停
    在美國加大對華為封鎖的背景下,特斯拉與臺積電合作將有利於彌補一部分華為的空缺訂單。臺積電將在9月14日之後停止對華為供貨,但華為是臺積電的第二大客戶,華為退出後將需要尋找新的客戶來替代這部分產能。再加上美國商務部工業和安全局(BIS)近日發布華為禁令的修訂版,在「實體清單」上新添了21個國家的38家華為子公司,包括華為雲、華為OpenLab在國內外的子公司,以及華為收購的以色列IT公司Toga Networks和華為技術在英國的研發公司,臺積電將不能再為華為代工晶片,將出現產能的缺口。
  • 失去華為,臺積電市值漲至4000億,被張忠謀說中了
    導讀:失去華為,臺積電市值漲至4000億,被張忠謀給說中了眾所周知,隨著科技的快速發展,如今我們對半導體晶片的需求已經變得越來越高;晶片除了在智慧型手機領域發揮著極其重要的作用以外,還在電腦、人工智慧等眾多領域都起著不可替代的作用
  • 失去華為,臺積電市值突破4000億,被張忠謀說對了
    導讀失去華為,臺積電市值突破4000億,被張忠謀說對了眾所周知,隨著科技的快速發展,如今我們對而這麼多年來,華為已經和臺積電達成了「鐵桿」合作的關係,每年僅僅是華為公司一家的晶片訂單都能給臺積電帶來超過
  • 失去華為晶片訂單之後,臺積電怎麼樣了?還是被劉德音給猜中了
    雖然三星拿下了高通的大單,但是在市場份額上和臺積電仍然有不小的差距,臺積電的圓晶代工廠,拿下了全球超過一半以上的晶片訂單,所有的晶片企業基本上都跟臺積電有合作,而蘋果就是臺積電的最大客戶,每年為其提供超過23%的營收,而曾經華為也是臺積電的第二大客戶,每年也能為其提供超過14%營收,可見在斷供華為之後,對臺積電的影響有多大了。
  • 誰能相信!失去華為後的臺積電,市值暴漲、業務也不斷突破?
    大家好,我是王科技從華為被斷供晶片以來,我們就把目光放在臺積電身上,而臺積電也在米國禁令生效之前把華為訂單給趕出來,期間還曾向老美申請為華為代工,可見臺積電是不想失去這樣的大客戶。華為與臺積電可以說是相輔相成,華為每年都會給臺積電供300億美元的大訂單,超過臺積電每年15%以上的營收,除了蘋果
  • 蘋果補上華為空缺訂單,臺積電5nm工藝產能將得到充分利用
    9月15日對華為禁令生效前,臺積電就已斷供華為,失去華為的訂單後,臺積電5nm工藝產能能否得到充分利用備受關注。據媒體9月17日報導,業內消息人士稱,得益於蘋果新iPad Air和即將上市的iPhone以及Mac的強勁訂單,臺積電的5nm製程能力將在2020年底之前得到充分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