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積電不擔心!為衝抵華為「缺口」,美企追加了大量訂單

2020-09-16 王石頭科技

儘管臺積電曾在股東常會表示,不希望失去華為的訂單,但現在這一幕還是發生了。當被記者問到,美方禁令生效後,臺積電能否彌補華為的訂單缺口,臺積電董事長劉德音說到,我們不希望這樣的情況發生,但同時他也說了完善的解決方案。

劉德音還表示,如果確實失去了華為的訂單問題也不大,因為能夠迅速完成替代。此後多家媒體陸續報導,包括蘋果、高通、AMD等在內的美企,都紛紛向臺積電大幅追加第四季度的7nm訂單,這得以讓臺積電因華為的損失而得到衝抵。

按照外界爆料,除了蘋果和AMD這些老客戶的訂單以外,臺積電還會接收到谷歌、英偉達、英特爾等公司的追加訂單,加深和臺積電的聯繫。毫無疑問有這些美企的支持,即便臺積電缺少了華為的訂單,也依然能夠穩固全球第一大晶片代工廠的位置。

現在的臺積電一點也不擔心訂單問題,因為接到的大量新訂單衝抵了失去華為的收入缺口,在收入方面還是會遠高於三星電子。但對於華為而言,一切就沒有那麼幸運了,海思晶片被迫停產,高通、聯發科接連斷供,現在三星、SK海力士、美光等快閃記憶體存儲廠商也斷供了。

如今華為正面臨著無晶片可用的遭遇,唯一能夠依賴的只有自己的庫存,因為國內的供應鏈還沒有成熟,實在是沒辦法!報導表示在臺積電斷供之前,已經為華為生產了1000萬左右的麒麟9000晶片,這些庫存差不多可以供華為使用半年時間。

按照計劃,新一代華為Mate 40系列新機還是會如期亮相,餘承東曾公開表示,新一代Mate旗艦再等一等,一切都會如期而至。不知道這代產品的實際表現究竟怎麼樣,華為還能否堅持走下去,這一切都是個謎,但華為最暗時刻才剛開始!

不過我們依然有理由堅信,華為能夠突破技術封鎖的困擾,因為我們歷史上已經創造了非常多的不可能,從原子彈到飛機製造,從衛星升空到北鬥建成,每一項成就都是在技術封鎖之下取得的突破,都是咱們中國科技攻破的海外技術壁壘。

所以我相信憑藉中國的科技實力,未來十年二十年一定能夠在光刻機和晶片領域取得突破,歐美只能封鎖一時,華為也許只是面臨短期的困難,相信一定能夠衝出眼前的陰霾,只要這塊招牌還在,華為就有可能經久不衰!

相關焦點

  • 臺積電撤銷華為訂單,蘋果、高通、聯發科、超微等補缺口
    至於供貨華為的產能缺口是否會對臺積電營運造成影響?據《工商》報導,包括蘋果、高通、聯發科、超微等已向臺積電大幅追加第4季7奈米訂單。雖然失去華為海思訂單,但在其他客戶補足缺口下,法人預期臺積電第4季營收將與第3季持平,全年營收成長維持年增15~18%的目標仍可達成。
  • 失去華為340億訂單,臺積電真能輕鬆補上缺口嗎?
    僱用遊說公關團隊為自己的商業利益奔走,是美國企業和非美跨國公司的慣常操作。根據財報揭示的信息,波音、洛克希德.馬丁以及埃隆.馬斯克的SpaceX公司就僱傭了遊說團隊,僅在2015年,波音和洛馬的遊說開銷達到90萬美元,SpaceX公司則達到130萬美元。如今,臺積電也僱傭豪華遊說團隊,足見其對華為訂單的不舍。
  • 臺積電為了獲得華為和美企更多訂單:如今卻失敗了
    」宣布的同一天,臺積電也直接做出了一個大膽的決定,正式宣布前往美國建設5nm晶片工廠,投資金額將高達120億美元,而根據產業鏈人士透露,臺積電之所以選擇前往美國建廠,也是希望可以換取繼續和華為合作的機會,從而可以拿到華為以及更多美企的晶片訂單;從目前的情況來看,臺積電顯然沒有實現這一目的,並沒有獲得成功,雖然臺積電的美國晶片工廠已經拿到了第一筆2.05億美元資金扶持
  • 華為追加晶片訂單:臺積電送上助攻,麒麟1020脫險?
    據臺灣媒體《經濟日報》報導,華為已經向臺積電緊急追加了7億美元的訂單,主要為7nm和5nm晶片。另外,美國商務部給向華為生產晶片的企業提供了120天的緩衝期。華為此舉,無疑是在積極給旗艦晶片囤貨,以將未來手機業務受到的影響降到最低。
  • 美制裁下,臺積電不願失去華為,但產量仍有大缺口
    今天,臺積電召開了股東常會。在這次會上,臺積電董事長劉德音介紹了美國禁令對華為訂單影響,而且還特別談到了美國建廠規劃和未來業績預期等外界關心的問題。從這次會議中可以看出來,臺積電並不想失去華為這份超級大訂單。按照華為的發展態勢,未來勢必會對晶片需求更大,所以獨攬了華為訂單就相當於穩住了未來巨大的晶片份額。
  • 臺積電7nm獲汽車晶片下單!彌補華為缺口,訂單接不停
    在美國加大對華為封鎖的背景下,特斯拉與臺積電合作將有利於彌補一部分華為的空缺訂單。臺積電將在9月14日之後停止對華為供貨,但華為是臺積電的第二大客戶,華為退出後將需要尋找新的客戶來替代這部分產能。再加上美國商務部工業和安全局(BIS)近日發布華為禁令的修訂版,在「實體清單」上新添了21個國家的38家華為子公司,包括華為雲、華為OpenLab在國內外的子公司,以及華為收購的以色列IT公司Toga Networks和華為技術在英國的研發公司,臺積電將不能再為華為代工晶片,將出現產能的缺口。
  • 臺積電撤銷華為訂單!|臺積電|華為|海思|華為手機|7奈米
    美方5月份的禁令計劃9月份生效,禁止在全球範圍內使用美國製造的機器或提供的軟體來為華為及其關聯公司設計或製造晶片。據了解,臺積電因無法取得美國政府許可,120天後無法對華為海思出貨,所以將華為海思原本預訂的第四季先進位程產能已開放給其它客戶,包括蘋果、高通、聯發科、超微等大客戶立即追加下單,第四季7奈米產能將維持滿載,5奈米利用率亦維持高檔。
  • 蘋果向臺積電追加7nm晶片訂單,臺積電不怕丟失華為這一客戶了?
    |蘋果、高通追加7nm晶片訂單【中油網】訊:根據美國商務部宣布的禁令,修改出口管制規則後,臺積電將無法向華為海思供貨。而華為是臺積電第二大客戶,失去了華為,臺積電的收入也將減少。不過根據最新消息,臺積電可以放心許多了。
  • 臺積電停止接受華為新訂單
    由於很多基礎半導體的供給被拒絕,華為的5G手機開發等將受到影響。中美圍繞高科技主導權的競爭進一步激化,供應鏈斷裂的風險越發明顯。據知情人士透露,「為了全面遵守最新出口管制規定,臺積電已經停止接收來自華為的新訂單,但是已經投產的晶片,還有臺積電在新禁令前接收的晶片訂單不會受到影響,如果能在9月中旬前出貨就能繼續推進下去。」
  • 臺積電董事長談華為,就算失去整個大陸市場,也不擔心空缺補不上
    大家都知道,臺積電是全世界最傑出的集成ic代工企業,控制著最優秀的集成ic代工生產技術,現階段已經進入了5nm工藝的大量生產時期,至關重要企業客戶有蘋果、華為、高通晶片、英特爾等公司,在其中最大的企業客戶便是蘋果和華為。
  • 臺積電:如無法向華為出售晶片,將迅速填補缺口
    IT之家6月9日消息 據機器之能報導,今天上午9點,臺積電於新竹市國賓飯店召開年度股東大會。 由於美國實施限制,被問及臺積電是否可以填補華為海思遺留的訂單缺口時,臺積電董事長劉德音說:「我們希望不會發生。」 他同時補充說:「我也很難預測它將以多快的速度發生。」
  • 「斷供」華為後,臺積電也陷入僵局,1800億損失讓美始料未及
    但是好景不長,自從2018年開始,老美就將目標瞄準了華為,企圖在各個方面壓制它的發展。今年5月份,老美針對華為的全球晶片供應鏈作出了嚴格的封鎖措施,不允許任何含有美企技術的晶片公司向華為供貨。然而讓人意外的是,這些措施並沒有第一時間執行,老美給了華為120天的緩衝期。
  • 除了臺積電斷供,美芯這家企業突然說,放棄華為巨額訂單!不要了
    今天,小語就跟大家侃一侃關於「華為遭受被斷供的合作方除了臺積電還有多少企業,寧願放棄巨額訂單也沒辦法跟美國人說『不』? 」的話題。隨著越來越接近華為被臺積電斷供的日期到限,也越來越多的網友為華為揪心的同時也紛紛『幫助』華為尋找能夠替代臺積電生產高端晶片的「行業精英」。
  • 突發:臺積電撤銷華為訂單,任正非如何反擊?
    近日包括蘋果、高通、聯發科和AMD等公司已向臺積電大幅度追加今年第四季度的7nm訂單,共計追加7nm訂單高達26萬片。蘋果高通追加訂單搶攻華為手機市場預計臺積電第四季營收將與第三季持平,雖然失去華為海思訂單,但對臺積電的營運影響不大,全年美元營收較去年成長15%至18%
  • 繼華為之後,臺積電成為下一個目標?
    臺積電華為是臺積電的第二大客戶,每年都為臺積電創造了大量的營收,在晶片的限制措施實施後,不少的半導體企業開始紛紛表明了自己的站位,而只有臺積電的態度可以說是非常的仗義,臺積電並沒有第一時間就開始與華為劃清界限,而是在不斷的為華為晶片尋求出路,一方面申請代工令,另一方面積極的幫助華為協調產能,要將華為追加的訂單在禁期來臨之前如期交貨。
  • 臺積電宣布新決定,華為或迎來轉機
    二、9777億營收在新規實施之前,華為就向臺積電追加了50億元的訂單,另外也想盡一切辦法加大晶片庫存量,甚至連半成品也不放過。華為功不可沒,除了追加的50億元訂單外,華為將今年全部產能提前到9月份新規實施之前完成,臺積電也盡最大可能調整產能,與蘋果、高通、聯發科等協商,優先向華為供貨。
  • 華為麒麟晶片受限後!蘋果緊急追加晶片訂單:但臺積電卻無法滿足
    【9月29日訊】導語:自從華為麒麟晶片受到限制以後,全球眾多知名手機廠商也開始蠢蠢欲動,畢竟大家都非常明白「此消彼長」的道理,而根據相關媒體報導,就在華為晶片禁令正式生效以後,蘋果更是緊急追加了蘋果A14的晶片訂單,iPhone 12系列產品將在10月份正式發售,並且出貨量也將達到驚人的8000萬臺,但原本蘋果想要加大A14晶片備貨量,以搶奪更多的華為高端手機市場份額,但無奈的是,作為全球實力最強晶片代工巨頭—臺積電的表態,也是讓蘋果公司失望了。
  • 傳臺積電撤銷華為四季度訂單!
    美方5月份的禁令計劃9月份生效,禁止在全球範圍內使用美國製造的機器或提供的軟體來為華為及其關聯公司設計或製造晶片。據了解,臺積電因無法取得美國政府許可,120天後無法對華為海思出貨,所以將華為海思原本預訂的第四季先進位程產能已開放給其它客戶,包括蘋果、高通、聯發科、超微等大客戶立即追加下單,第四季7奈米產能將維持滿載,5奈米利用率亦維持高檔。
  • 臺積電撤銷華為海思訂單!全部開放蘋果高通
    科學時訊:據臺最新報導,臺積電已將原本四季度給華為預計臺積電全年營收成長15%至18%,不會因為丟失華為此第二大客戶,業績受影響。蘋果iPhone 12晶片,A14應用處理器第四季將包攬臺積電5nm約12~13萬片產能,取代原本華為海思大部分產能。蘋果還擴大iPhone 11及iPhone SE產能, 追加A13/A12晶片約7~8萬片,第四季總計達到17~18萬片晶片規模。
  • 臺積電宣布新規,美企被「割韭菜」,餘承東說對了
    上世紀80年代之前,晶片行業不存在所謂的代工,從設計到製造封裝,幾乎全部掌握在美巨頭英特爾與ADM等企業的手裡,不過隨著PC、處理器等需求量的激增,面面俱到的美企開始感到力不從心了,不僅產能跟不上,就連晶片的良品率也大打折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