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推進共建共治共享 這些經驗值得學習借鑑

2020-12-27 騰訊網

分論壇上,與會嘉賓就「社會治理創新與高質量發展」主題進行討論。本報記者 文波 攝

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提出,社會治理是國家治理的重要方面,必須加強和創新社會治理,建設人人有責、人人盡責、人人享有的社會治理共同體;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要以推動高質量發展為主題,這是根據我國發展階段、發展環境、發展條件變化作出的科學判斷。

昨天下午,2020第十五屆中國全面小康論壇分論壇聚焦「社會治理創新與高質量發展」,邀請9位相關專家及部分創新社會治理先進典型代表做主旨發言,其中基層社會治理創新實踐吸引了與會專家熱烈討論,紛紛為提高社會治理水平,實現高質量發展獻計獻策。

●清華大學治理與發展研究院副院長嚴飛:

數字時代下公益組織創新發展是高質量發展的核心議題

嚴飛表示,在強調社會治理創新時,要抓住其中非常重要的環節,就是社會公益組織,數字時代下公益組織如何創新發展是高質量發展的核心議題。

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讓公益事業成為熱點話題,汶川地震後,中國的公益事業進入蓬勃發展的時期,參與主體和項目不斷增多,但是也存在公眾的公益理念滯後、公益能力不強、公益文化缺失的現象。數字時代下,如何進一步的增強和創新公益社會組織的發展,是非常具有現實意義的命題。

新冠肺炎疫情暴發時,武漢出現很好的數字公益案例。當時醫院和民間缺乏防護物資,全國支援武漢,將物資和資源調配到武漢,但在此過程中出現了錯配,不知道什麼樣的醫院需要怎樣的口罩、物資。在最危急的時刻,關注疫情的程式設計師和開發者創建了wuhan2020開源社區,在技術進步資訊流通的當下,用開源協作的方式,讓每一個具有技能的人都參與到抗擊疫情的工作當中,完全體現了去中心化、自願組織共同體的形態,方便各方之間進行信息溝通,進一步調動社會資源的供給。

●湖州市吳興區委書記吳炳芳:

打造有為政府、有效市場、有序社會

織裡鎮是浙江省湖州市吳興區下的一個鎮,改革開放以來,織裡人以繡花枕套和童裝起家,把一條擺攤叫賣的「扁擔街」發展成了佔地25平方公裡、集聚1.3萬家企業和45萬人口的中國童裝名鎮。然而,快速的發展也給織裡帶來了成長的煩惱、治理的難題。

吳炳芳介紹,在不斷推動基層治理方式轉變與方法創新的道路上,結合吳興和織裡實際,建立了政府、市場、社會三位一體框架下的「共建共治共享」治理模式,實現三方共同參與公共事務治理與公共物品供給。「就是打造有為政府、有效市場和有序社會,全面優化基層治理的要素供給、夯實基層治理的物質基礎、匯聚基層治理的強大合力,這是推動織裡蝶變的主要原因。」在有為政府建設上,改革黨委和領導的管理體制,從2012年開始推進鎮的行政管理體制的改革,公安、稅收、執法、生態環境四個部門在織裡鎮設立分局,設立了辦事處。四年投入100多個億,城市實施精細化管理,推行垃圾分類,加快城鄉統籌發展,目前各個鎮是試點鎮,連續半年考核優秀。另外有效的市場是增強基層治理的內生能力,政府要有作為、村一級要有收入、企業要有利潤,市場的主體就活躍了。

●山東榮成市委副書記王洪曉:

探索信用體系建設,助力社會治理

山東榮成市是隸屬於威海市的一個縣級城市。王洪曉介紹,榮成探索信用體系建設,助力社會治理,特色鮮明:以信用建設為基礎,以志願服務為助力,以文明城市共建共享作為升華。

榮成市信用體系是全覆蓋的,而且是體系性的建設,榮成本地60萬居民,外來人口14萬,企業和社會人都有信用檔案,相當於第二張身份證。榮成將市場主體和廣大市民的行為規範用信用積分管理,好人好事、守法經營等一共150項守信行為進行加分,對於不文明不道德570項失信行為進行扣分,後續配套了獎懲措施。積分等級高的個人和單位,可以享受市裡出臺的優惠政策,比如貸款擔保、免費乘坐公共運輸等。榮成信用產品惠及20多萬人次,並成為2017年全國信用體系建設示範城市。

在志願服務愛心互助方面,榮成將人人參與、人人盡力、人人享有作為發展的方向,創新推出了信用管理+志願服務的模式,發動志願參與社會公益事業,黨委政府成立管理平臺,將志願服務納入個人信用積分,參與的時間越多,積分越多,超過300個小時,就可以達到3A級,信用分為6個等級,調動了大家參與社會事務的熱情。

●廣東省社會科學院社會學與人口學研究所所長左曉斯:

中山要持續推進共享型社會建設

左曉斯表示,中山共享型社會建設是比較突出的,雖然中山經濟發展進入瓶頸階段,但是中山人的幸福感、獲得感和安全感仍保持較高水平,這與共享型社會建設密切相關。

左曉斯認為中山的社會治理在三個方面很突出,在全省甚至在全國有領先的地位。首先是黨委領導下的全民參與的社會治理體系。其次是資源下沉為特色的「2+8+N」的社區治理的模式,在2010年就提出來了,基層治理比較有成效。第三是網格化發展為依託的社會治理格局。中山社會治理方面比較突出的還有一些品牌,包括全民治安、全民修身、博愛中山、異地商會等關鍵詞,在全國都是領先的。中山還是最早提出積分制入戶入學的城市。

左曉斯建議中山堅持發展新發展的理念,為可持續發展提供基礎;堅持社會政策創新,為中山堅定社會發展和經濟轉型提供空間;持續推進共享型社會,繼續推進共享型的經濟建設,促進中山實現突破性的發展。

●佛山市禪城區南莊鎮紫南村黨委書記、村委會主任潘柱升:

鄉村善治推動高質量發展

紫南村是佛山市禪城區南莊鎮下轄的一個行政村,2019年獲得由中央農辦等五部委頒發的「全國鄉村治理示範村」,率先全面建成了高質量的小康社會。

潘柱升認為,鄉村善治是一個具有高度凝聚力、共建共治共享、遵從制度的社會,紫南村有高度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可以做到開一次村民大會,到會率、村兩委提出表決事項的通過率都達到95%以上。紫南村為構建鄉村治理共同體,推動共建共治共享,做了一系列探索創新,如推進「三治結合」,以共建實現人人參與,以共治實現人人盡責,以共享實現人人享有。

紫南村堅持用制度管人,用程序管事。十多年來,紫南村依法依規制定各類制度60多種300多條,最終編成十幾萬字的《紫南村自治管理制度彙編》一書,成為治村「法典」,並根據國家法律法規和農村實際情況進行了修改修訂,保證村莊治理有「法」可依。

相關焦點

  • 朝陽區醫保局探索共建共治共享醫保治理格局,持續推進「開門辦醫保...
    朝陽區醫保局探索共建共治共享醫保治理格局,持續推進「開門辦醫保」工作一是向外開門,外部共建,推動醫保經辦提質增效建立服務對象、定點醫療機構參與共建機制,「向外開門」,邀請服務對象、定點醫療機構「走進來」
  • ...深化黨建引領基層治理 構建共建共治共享新格局的意見》(討論稿)
    本網訊(全媒體記者 劉學文)4月2日,市委書記王立主持召開專題會議,研究《關於新時代深化黨建引領基層治理 構建共建共治共享新格局的意見》(討論稿)。王立要求,要以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精神為引領,總結疫情防控工作中「幹部下沉、靠前指揮」經驗,努力構建黨委領導、政府負責、民主協商、社會協同、公眾參與、法治保障、科技支撐的基層治理體系和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層治理格局。
  • 姜曉萍:社會治理須堅持共建共治共享
    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決定》提出:「堅持和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制度,保持社會穩定、維護國家安全」。共建共治共享從主體、路徑、目標三個維度體現我國社會治理制度的內在邏輯和要素構成,對於實現社會治理理念科學化、結構合理化、方式精細化,彰顯我國社會治理制度的優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 從多維度認識共建共治共享社會治理格局的特徵
    原標題:從多維度認識共建共治共享社會治理格局的特徵 維護國家安全,離不開社會的和諧穩定和長治久安,社會安全涉及社會治理、公共服務等各個方面,與人民群眾切身利益息息相關。黨的十九大報告高度重視社會治理問題,明確提出要「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格局」。為維護國家安全和公共安全,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也強調「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社會治理格局」。
  • 三感社區|新光路街道共建共治共享大工委成立
    三感社區|新光路街道共建共治共享大工委成立 2020-08-17 23:2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共建• 共治 • 共享:綜合實施視角下的規劃創新
    2020年11月20日由清華同衡規劃設計研究院詳細規劃研究中心和北京城市規劃學會城市更新與規劃實施學術委員會聯合主辦的「共建 • 共治 • 共享:綜合實施視角下的規劃創新」專場準時拉開帷幕。
  • 黃浦區半淞園路街道構建共建共治共享社區生活圈
    「聯與不聯」充分尊重民意,回應期盼,聯小建大化零為整  為回應業主的期盼,在黨建引領下,街道啟動轄區「聯小建大」物業管理區域調整工作,探索將小的、分散的物業管理區域調整成為大的、統一的物業管理區域,以居民事情居民辦,實現共建共治共享新格局。  堅持黨建引領,以共建提升基層治理能力。
  • 「共建共治共享·守護福建平安」系列訪談——專訪福清市人民法院...
    「共建共治共享·守護福建平安」系列訪談——專訪福清市人民法院副院長林立新 2020-11-29 09:5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打造共建共治共享幸福家園-江西新聞網-大江網(中國江西網)
    本報記者曹耘    12月1日,在冬日的暖陽下,記者與數名社區居民一同走進新餘市渝水區通洲辦事處通濟社區黨群服務中心,參加了一次別開生面的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學習會。在社區黨總支書記張婭看來,這也是一次與大家面對面,共同商討社區建設,提高服務水平的好契機。
  • 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綠色智慧社區 海爾·海納雲與政府、行業作答
    在打造綠色智慧社區的過程中,如何將項目落到實處?智慧社區如何通過信息技術、智能終端實現互通互聯?物聯網、信息化應用如何深入到智能化社區的各個場景之中?城陽區人民政府副區長石德武表示,近年來,城陽全力推進&34;建設五大工程,推行新型智慧社區建設試點。以陽光黨建構建黨建和社區居民新型關係,以陽光政務推進社區黨務、財務、政務公開化。為此,城陽區在全區8個街道、230多個社區設立智慧社區中心,把智慧社區建設作為破題之作,不斷開發新的應用場景,吸引社會資本參與,開創盈利模式,保證智慧社區建設持續化發展。
  • 共享單車的共治之道
    北京市海澱區學院路街道高校院所云集,共享單車需求大,帶來了新的社會管理課題  共享單車的共治之道  編者按  而今在大街小巷隨處可見的共享單車解決這一現象帶來的社會新問題,不能只靠督促企業或者管理部門一方出手,而是要依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理念。  如何實現綠色交通出行環境的共建,以及單車停車管理的共治,在這一問題上,北京市海澱區學院路街道做了有益的探索,值得借鑑。  如今,共享單車管理已成為各大城市面臨的共性難點問題。
  • 共建 共治 共聯 共防
    共建 共治 共聯 共防 2020-07-03 02:2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打造綠色社會基礎設施需要共建共治共享
    國家郵政局將進一步深入推進快遞包裝綠色治理工作,在郵政業「十四五」規劃中明確快遞包裝綠色治理相關內容,強化上下遊協同治理,持續增加綠色供給和科技應用。作為快遞包裝綠色治理工作責任主體,快遞企業也在積極行動。
  • 共建共治共享,畫出高質量小康最大「同心圓」
    一直以來,中山市重視經濟社會協調發展,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格局,形成「全民參與社會治理」「全民創無」等社會治理名片。「十四五」是我國由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向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邁進的關鍵時期,中山必須緊緊抓住推動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這個「牛鼻子」,加快體制機制改革創新,為畫出高質量小康「最大同心圓」,實現高質量發展貢獻力量。
  • 專家深圳熱議:共享兩輪出行如何激活社會共治?
    交通運輸行業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在共享兩輪出行行業一直頗受關注。隨著共享單車3.0時代拉開帷幕,如何更好地實現生態友好,成為交通行業人士非常關切的議題。8月18日,由哈囉出行協辦的兩輪共享出行可持續發展座談會召開,與會專家建議通過創新制度供給,破解共治難題,充分利用共享兩輪促進綠色健康城市的發展。
  • 廣州市增城區 構建「共建共治共享」垃圾分類模式
    廣州市增城區 構建「共建共治共享」垃圾分類模式北極星固廢網訊:乾淨整潔、空氣清新,這是人們對碧潭村的第一印象。這條位於廣州市增城區仙村鎮的小村與廣州第六資源熱力電廠(以下簡稱「第六電廠」)相距不到500米,每天進出的垃圾收運車輛高達到200車次。
  • 司法助力營造共建共治共享社會治理格局
    司法助力營造共建共治共享社會治理格局 2020-12-21 17:0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共享共治共商討,在阿里巴巴,我們帶回了......
    100期「阿里共享共治課堂」交流網絡犯罪治理經驗,吳中檢察院14名檢察幹警參加了此次考察交流活動。問:「阿里巴巴共享共治課堂答:「阿里巴巴共享共治課堂、共商對策,為政法系統打擊犯罪、企業預防犯罪提供借鑑。
  • 我國加快構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格局
    「要加強和創新社會治理,堅持和完善新時代『楓橋經驗』。」「要更加注重聯動融合、開放共治,更加注重民主法治、科技創新,提高社會治理社會化、法治化、智能化、專業化水平,提高預測預警預防各類風險能力。」今天,共建共治共享已經成為我國社會治理的鮮明特色,人民群眾不斷增強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成為我國社會治理的顯著成果。完善社會治理體系政府治理和社會調節、居民自治良性互動100米,對很多人來說,並不長。
  • 數字社會展現出全民共建共治共享的時代機遇——數字社會的治理邏輯
    數位技術和人工智慧技術來大幅提高工作效率和效能,為公眾提供便捷的、精細化的、自動化的公共服務和可視正義;另一方面也要求避免底層民眾被排除到信息通信技術產生的紅利之外,克服技術權力化和權力技術化偏好,加大技術便民化、惠民化、民主化力度,向社會提供更多、更有效的公共參與渠道,增進可視化糾紛解決機制的開放性和參與性,讓人們坐在家裡就可以分享政府數據、利用滑鼠就可以參政議政、憑藉自己的手機就可以監督政府和伸張正義,進而使智慧政務、智慧司法成為全民共建共治共享的時代機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