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大信託信益21號第一期本金未能按期支付,預計將延期1—5個月。另外智興5號和弘信6號曝出延期兌付的消息
《投資時報》記者 田文會
光大信託近日被捲入輿論漩渦,原因是多位投資者反映光大信託-信益21號信託計劃兌付延期。
該公司網站顯示,信益21號近期發布了臨時信息披露,除此之外,智興5號發布了重大事項臨時公告,信益28號發布了臨時信息披露。據此前報導,智興5號和弘信6號也延期兌付。
用益信託網和第三方理財經理髮布的信息顯示,信益21號、智興5號、弘信6號融資方分別為甘肅慶陽能源化工集團有限公司(下稱慶陽能源化工集團)、貴州遵義市紅花崗區國有資產投資經營有限責任公司(下稱紅花崗國投)、貴州新蒲經濟開發投資有限責任公司(下稱新蒲開投)。
《投資時報》記者聯繫光大信託,相關工作人員未否認上述三款產品延期兌付,稱這三款產品的情況可以查看官網公告,關於兌付時間等資金方面信息需與項目人員對接。
網上信託交流平臺近日還有投資人在討論光大信託信益28號,對於該產品是否也延期兌付,上述工作人員稱以官網公告為準。
據光大信託官網信息,該公司自重組以來快速發展,集合資金信託發行規模連續12個季度位居行業第一,行業綜合排名由2014年的倒數第三進入行業前三。2019年該公司淨利潤20億元,同比增79.1 %。
不過,自營業績增長不一定伴隨信託項目業績增長。光大信託2018年年報顯示,當年該公司自營業務實現111.95%的淨利增長,但信託項目淨利同比下降0.46%。
產品兌付出現延期
鼠年開年不久,即有投資者反映光大信託產品信益21號出現兌付延期。據悉,信益21號第一期本金未能按期支付,預計將延期1—5個月。
據用益信託網和第三方理財經理髮布的信息,信益21號集合資金信託計劃融資方為慶陽能源化工集團,資金用於「氣化慶陽」天然氣項目建設。成立規模4.95億元,有多期,成立時間在2018年2月1日—2018年5月28日。產品期限都是兩年。
信益21號風控措施之一是提供出讓商住用地抵押,抵押物比鄰慶陽市政府,抵押率不超過62%;措施之二慶陽市經濟發展投資有限公司(下稱慶陽市經發投)提供擔保。
工商信息顯示,慶陽能源化工集團大股東為慶陽市國有資產管理局,持股比例為92.08%。慶陽市經發投大股東為慶陽市人民政府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持股比例為84.47%。
另據用益信託網和第三方理財經理髮布的信息,智興5號集合資金信託計劃融資方為紅花崗國投,資金用於其開發建設的紅花崗區生態建設項目。成立規模為2870萬元,成立時間為2018年2月1日,產品期限為2年。擔保方為遵義市紅花崗城市建設投資經營有限公司(下稱紅花崗城投)。
工商信息顯示,紅花崗國投大股東為遵義市紅花崗區工業和信息化局,持股比例為90%。紅花崗城投為遵義市紅花崗區財政局全資子公司。
《投資時報》聯繫紅花崗國投,相關工作人員表示,關於智信5號逾期後的還款安排,紅花崗國投已經與相關金融機構協商達成協議,同時儘量爭取在協商的時間點提前還款。
《投資時報》記者還了解到,弘信6號基礎設施投資集合資金信託計劃融資方為新蒲開投,資金用於貴州新蒲經濟開發區青雲路項目建設。新蒲經濟開發區也位於遵義市。該產品發行規模5億元,共13期,其中前12期成立時間從2018年1月23日到2018年5月11日,前12期成立規模4.789億元。產品期限皆為2年。新蒲開投以持有的對貴州新蒲經濟開發區管理委員會9.6億應收債權質押,擔保方為遵義市新區建投集團有限公司(下稱遵義市新區建投集團)。
工商信息顯示,新蒲開投大股東為遵義市新蒲新區管理委員會全資子公司遵義市新蒲發展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持股比例為97.50%。遵義市新區建投集團是遵義市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全資子公司遵義市道路橋梁工程有限責任公司的全資子公司。
一位第三方信託產品銷售經理表示,以往光大信託逾期項目多是先自己墊付,後續再去處理。
據了解,上述三個項目有兩個都在貴州遵義。上述銷售經理表示,包括遵義,貴州出現不少項目違約。政信項目主要看經濟發展情況,如果稅收和財政收入達不到募集債務額度,就容易違約。
公司淨利大幅增長
據光大信託官網信息,光大信託自重組以來,在短時間內實現了跨越式發展。
2019年以來,該公司各項核心財務指標繼續逆勢增長、屢創新高。截至2019年12月末,公司實現營業收入32億,同比增長74.70%;淨利潤20億元,同比增長79.10%;資產不良率遠低於行業平均水平。
不過,光大信託尚未公布2019年正式年報,其信託資產狀況尚無從知曉。
2018年,該公司自營業績也大幅增長,不過,當年信託項目淨利潤微幅下降。
光大信託自營資產在2018年大幅增長,當年末該公司資產為110.16億元,同比增88.15%。而負債為20.44億元,增長更快,同比增144.80%。
截至2018年末,光大信託自營資產不良率為0.40%,較年初的1.14%有所下降,不過損失類資產為3364.05萬元,較年初暴增46.48倍。當年末,光大信託自營貸款的貸款企業有三家,分別為白銀有色金屬公司、甘肅宏良皮業股份公司、甘肅天賜一秀有限公司,還款情況皆為「逾期」。
光大信託2018年淨利為11.17億元,同比增111.95%,營業收入為21.29億元,同比增87.41%,其中手續費及佣金收入為18.32億元,同比增110.09%,其中信託手續費收入為17.87億元。
信託資產方面,2018年末,光大信託的信託資產為5806.30億元,較當年初增長21.35%,其中發放貸款為3254.13億元,同比增29.23%。
同時,其信託項目2018年信託淨利潤為228.36億元,同比下降0.46%。營業收入為257.51億元,同比增4.84%。其中,利息收入為265.11億元,同比增44.24%,不過投資收益為16.23億元,同比驟降71.34%,公允價值變動損益為-29.60億元,上年則為4.87億元。營業費用為29.15億元,同比增79.83%,其中受託人報酬為18.44億元,同比增100.65%。
據悉,該公司信託項目2018年淨利下降的主要原因是投資收益和公允價值變動損益下降,以及受託人報酬增加。
2018年,光大信託新增信託項目376個,合計新增金額3597.28億元。其中集合類124個,金額2464.72億元;單一類238個,金額1011.99億元;財產權類14個,金額120.58億元。2018年,光大信託已清算結束的信託項目411個,實收信託金額合計2591.82億元,其中,集合類290個,實收信託金額1486.95億元,單一類94個,實收信託金額783.55億元,財產權類27,實收信託金額321.31億元。
2018年末,光大信託的信託賠償準備金餘額為1.46億元,當年初為9053.08萬元,當年提取信託賠償準備5583.28萬元。
本文首發於微信公眾號:投資時報。文章內容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和訊網立場。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責任編輯:張洋 HN0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