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許,富士康是做什麼的很多人並不知道,但富士康這個名字卻也不會陌生。曾經有很長的一段時間裡,「富士康」三個字成為了許許多多「打工仔」們心中的圍城--在富士康裡的人想出來,在富士康外面的人想進去。這樣來形容,不免多很多網友不同意小語的說法,但事實上,「富士康」三個字曾經傳出來給讓大家知道,並不是在於它能生產出多好的產品還是說能夠為大陸提供多少個工作崗位,而是「富士康員工跳樓」的事情頻頻發生,讓「富士康」三個字徹底進入了大家的視線。
跟華為在晶片研發上的進步,中興在前置屏下攝像技術等等領域不同,富士康企業發展的方向並不是在於技術的研發,反而是將矛頭指向製造方面。可以這麼說,富士康如今早已經成為了國內最大的生產代工企業,而由富士康組裝或者代為生產的電子設備在國內買的智能機,十部有九部都是經過富士康的手。
如果說臺積電是全球在晶片製造行業中的龍頭老大,那麼富士康絕對稱得上是中國最大的代工供應商。我們就不說國產智能電子設備產品,就連美國人引以為傲的蘋果,還有韓國人一直主張自主研發的三星,甚至是日本人本土品牌松下電器,幾乎都是富士康公司代工生產的。
富士康早年在國內上並沒有得到很好的發展,但中國大陸不僅在政策上給到了千億的補貼,還在情況允許的情況下為富士康大開方便之門,也讓富士康在中國甚至是海外的企業都迅速搶佔了極大的市場。
但是,當富士康成功擠上「高位」,在中國大陸撈到了大把的錢之後,卻真真實實地當著「白眼狼」的角色,「反咬」中國大陸一口:要沒有我郭臺銘,中國大陸還不知道有多少人會餓死!是我養活了中國大陸的很多人!這還不算完,最讓人氣憤的,或許還是那句:中國或許不再成為「世界工廠」的言論,更是把「郭臺銘」三個字跟「白眼狼」劃上了等號。
郭臺銘如今是剛愎自用,被利息糊住了眼睛。但好在如今想比亞迪、格力還有美的等等國內的製造業巨頭已經崛起,就算中國大陸沒有了富士康,國外的手機產品代工也不會缺好企業的製造。比亞迪和立訊精密都是一個非常不錯的選擇。
比亞迪的故事,我們暫且不說。在這裡值得小語一提的是,立訊精密的當家人王來春,在創始立訊精密之前,還只是來自於「富士康工廠」最普通到滿街都是的打工妹。但是,就是這樣一個普通到不能再普通的打工妹,卻不甘於眾,一步步靠著自己的汗水和淚水,成功爬上富士康的高層,也因此接觸到了富士康內部的管理機制等等。
從一個工廠普通到丟在大街上就找不回來的打工妹,卻一步步走向富士康高層,再到後來離開富士康自己創業,並且早期收購香港立訊公司,從此走上了自己做電子產品代工的道路,可以說王來春的成功並非是一個偶然。她有著堅韌的耐心和不想一輩子給人打工的決心,更是有著別人不敢想不敢做的魄力,從而讓自己的立訊精密在產業鏈上越來越完備,也成功地受到了蘋果公司的賞識。
蘋果跟立訊精密之間慢慢建立起來的合作,也讓我們知道,就算富士康「背信棄義」撤離了在中國大陸的代工廠,蘋果手機在國內市場的代工生廠問題也不會有多大影響。這是立訊精密給大家帶來的底氣,也是郭臺銘在將代工工廠漸漸遷移到印度的時候,萬萬沒有想到的。
也是,郭臺銘想來在最開始的時候,看到的是印度比中國大陸更加廉價的勞動力,看到的是美國人不願意看到中國在高新技術領域上的發展,所以果斷選擇拋棄「盟友」,轉投印度的懷抱。
但誰能想到,這一場疫情的蔓延,讓印度到現在都不能開工,郭臺銘這下簡直就是「賠了夫人又折兵」,自毀前程!
對此,大家怎麼看呢?關注我,了解更多科技領域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