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懷天下為救人:張錫純先生醫德故事

2020-12-27 河北頻道

張錫純先生醫德故事六則之一——《行醫還扣門 救人不計利》

1902年,四十三歲的張錫純在本縣北部的外祖家劉仁村(今屬黃驊市),教導初入學的幼童。這年秋天,鹽山一帶霍亂流行,劉仁村一劉氏婦,年近四旬,染病暴脫,已殮服在身,病人家屬辭以不必入視。張錫純得知此事後,找到病人家屬說:「一息尚存,當可挽回。」隨後為病人疏方,竟用大劑山萸肉、黨參、山藥治癒,病人家屬感激涕零,喜出望外。

張錫純醫德高尚,曾在自序中說:「人生有大願力而後有大建樹……學醫者為身家溫飽計則願力小,為濟世活人計則願力大。」1919—1920年間北方霍亂流行,張先生行醫不計私利,張先生配製中藥,免費為窮苦的病人發放,還把「急救回生丹」及「衛生防疫寶丹」兩方,登載於《北洋公報》,救人無數。

張錫純先生醫德故事六則之二——《孤兒患病危 收治成義子》

1913年,辛亥革命之後,五十四歲的張錫純離鄉從戎,隨軍至大名。

這年,黃河泛濫,一個災區的孤兒流落到大名,病餓垂危,張先生就帶到寓所救活,因不知其鄉貫裡居,即收為義子,取名張俊升,俊升獲救時年齡約10歲左右,自己也不知道幾歲,張先生就拈閹為11歲。俊升成人後為其成家立業,使謀生於天津。張先生逝世前終於查清其為河南滑縣盧姓,遂改名盧俊升,一時傳為義舉美談。

張錫純先生離鄉從戎

張錫純先生醫德故事六則之三——《病家贈婢女 尋親送回家》

北洋政府時期,張錫純已名播南北。一位何姓軍閥(時人稱為將軍)為其母親四處求醫,最後找到張錫純診治。

不久,這位何將軍的母親痊癒了,特意登門致謝,出手就是三百塊大洋,還選送了一個非常漂亮的婢女,給張先生作妾小或丫鬟之用。張先生也不拒絕。

何走後,張先生敬問女子來歷,女子哭訴她是南方某地一商販之女,因其父經商破產而亡,母親為抵債將其賣於何府當侍女。

張先生安頓女子休息,供給飲食衣物。即刻發信給女子家鄉,一周後收到回信。安排徒弟同乘火車一路護送女子與家人團聚,臨行前拿出何將軍所贈財物送贈女子,囑其歸鄉重振舊業、侍親嫁人。女子離開前淚流滿面,哽咽拜謝。

張錫純先生醫德故事六則之四——《立達為同胞 醫院利上壽》

1918年,瀋陽稅捐局局長齊自芸用「理中湯」方有卓效,因與東三省官銀號總辦劉海泉相商籌建中醫院,聘張錫純為院長。秋初,張先生立刻自漢口到達瀋陽,出任立達醫院院長。「立達」之意取自《論語》「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該院位於瀋陽市大東路大什字街東側,現138中學教學樓的一個院落裡,有房20餘間,設內、外、針灸三科,設有病床,是國內成立最早的中醫院,「中醫之有院,實自此始」。

張先生初到瀋陽,「果治癒重危之證多人,聲譽大起」,且「西醫難治之證,經先生治療多立起」。如瀋陽縣署一科長患梅毒,在洋人醫院治療20餘天,頭面腫大,下肢潰爛,周身壯熱,譫語不省人事,親友邀張先生診視,為免洋人醫師察覺,託言探友。診後張先生認為系梅毒類雜溫病,僅服藥兩天就意識大清,病人遂決意出院到立達醫院治療,十餘天后痊癒。

前來立達醫院求診者很多,張先生每診必留病志,在所著《醫學衷中參西錄》中,就記載有在瀋陽診治150多個病例,站總數的三分之二。

張錫純先生醫德故事六則之五——《常憐國運艱 抗爭廢醫案》

1929年,餘雲岫等人主張「廢醫存藥」,民國南京當局通過「廢止舊醫以掃除醫事衛生之障礙案」,成為中醫發展史上的一股逆流。年已古稀的張錫純義憤填膺,他與上海名醫冉雪峰結成南北同盟,奮起反抗。

張錫純

冉雪峰

張錫純上書南京當局說:「近聞京中會議,上峰偏西醫之說,欲廢中醫中藥,不知中醫之實際也。且中醫創自農軒,保我民族……是以我國民族之生齒,實甲於他國之人也。今若將中醫中藥一旦廢卻,此於國計民生大有關係。」該案被迫取消。因此,在天津重訂《醫學衷中參西•前三期合編》八卷為四版,分上下兩冊。印行至第五版方滿足需求。

張錫純先生醫德故事六則之六——《行志愈古稀 免費辦函授》

1933年,七十四歲的張錫純感嘆「吾老矣」「今將未了之事,託諸函授,四年之後,吾門中必有人材輩出,以行吾志」。春天,在天津創辦四年制「國醫函授學校」,開創中國中醫函授教育之先河。「國醫函授學校」招收門人弟子五百餘人,遍及全國。張先生親自兼教務,制定科目,親手編寫教材,函授只收講義費,與其它以謀利為目的之辦學迥然不同。

七月,《傷寒講義》完成並陸續寄出,自詠詩云:「八旬已近又何求,意匠經營日不休,但願同胞皆上壽,敢雲身後有千秋」。張錫純日間診病,夜間寫作,《溫病講義》只解完11方,就辛勞成疾,一病不起。9月27日(農曆八月初八)酉時,因心臟病謝世長辭,中秋節靈柩回籍,葬於鹽山祖塋。

張錫純先生

相關焦點

  • 張錫純的的故事,教你養心除痰,請欣賞
    今天我想跟你說的這個人,叫做張錫純。這位老先生,生前沒留下太多的影像資料。唯一的一張照片,看上去更像一位軍閥,就像下面這個:其實,張錫純不是軍閥,他是中醫近現代史上的著名醫學家,也是中西醫結合領域的創始人。他有一本書,叫做《醫學衷中參西錄》。
  • 朱丹溪、傅青主、張錫純皆有良方
    關於古代中醫助力產婦生子的玄機,歷代醫家皆有奇妙良方,經過梳理,朱丹溪、傅青主、張錫純等名醫皆有良方。 我們又來看看,近代的中醫大家張錫純,他治療產難採用的是大順湯。其原方為:野黨參一兩、當歸一兩、生赭石(軋細)二兩。藥用黨參、當歸、生赭石三味。
  • 張錫純​何以成為中西醫匯通學派的「四大家」之一?
    凡天下事皆然,而醫學何獨不然!」又說:「吾儒生古人之後,當竟古人未竟之業,而不能與古為新,俾吾中華醫學大放光明於全球之上,是吾儒之罪也。」正是這種善於繼承、勇於創新的學習創造精神,使得張錫純成為近代中醫學界的翹楚和中西匯通學派的四大家之一,在醫學理論、中藥運用、創立新方和養生保健等方面都取得超越古人的巨大成就。
  • 一起來看一下曹操的一生,堪稱雄才偉略心懷天下
    淺聊曹操的一生,雄才偉略,心懷天下首先在魯肅和孫權看來,世事無常,單看曹孟德的詩作,全是一片拳拳憂國之心,誰能想到他是個不忠不義的大奸之人?而他年少之時是個鬥雞走狗、不折不扣的紈絝子弟,誰又能想到他會手綰兵符,成就如今的霸業?
  • 張錫純對常用藥的特殊用法
    I導讀:熟地止瀉,石膏通便,山萸發汗,山藥平喘……常用藥在張錫純先生這裡似乎被開啟了「全能模式」,其中有什麼奧妙呢?(編輯/盒子)張錫純對常用藥的特殊用法作者/柴中元張錫純為近代著名臨床家,在學術上也有不少獨創見解,堪稱學驗兩豐,其對常用藥如石膏、熟地等品,每有特殊用法,值得引起我們的重視。石膏通便石膏為清熱要藥,張氏不但屢申其可以發汗,並說「其涼而重墜之性善通大便」。
  • 張錫純石膏代赭石硃砂為末治嘔吐案,僅三味藥,化繁為簡,藥用神
    懷著空杯心態研讀名家醫案,一案一故事,一醫一人生。 【名醫簡介】 張錫純,字壽甫,籍山東諸城,河北省鹽山縣人,中西醫匯通學派的代表人物之一,近現代中國中醫學界的醫學泰鬥。 他在瀋陽創辦中國第一間中醫醫院—立達中醫院。
  • 【點讚】上海市首屆「醫德之光」「醫德楷模」「醫德楷模抗疫特別...
    為彰顯衛生健康行業新風,持續推進文明行業建設,在上海市文明辦、上海市衛生健康委員會、上海市社團局(上海市社會組織管理局)指導下,近日,上海尚醫醫務工作者獎勵基金會聯合上海醫藥衛生行風建設促進會,組織開展了上海市首屆「醫德之光」、「醫德楷模」、「醫德楷模抗疫特別獎」 獎項評選活動, 經各辦醫主體推薦
  • 李易峰飾演的百裡屠蘇,背負深仇大恨,卻仍然心懷天下
    李易峰飾演的百裡屠蘇,背負深仇大恨,卻仍然心懷天下。李易峰飾演的百裡屠蘇,是李易峰在出道之後飾演的第一部古裝玄幻類的電視劇,這部劇有很多的優秀演員,比如楊冪,比如鄭爽,比如馬天宇。當然,大家最喜歡的還是李易峰飾演的百裡屠蘇了。
  • 女性出現這種疑難雜症,近代中醫第一人張錫純:這個配方不妨一試
    現代臨床用於描述它,指的是腹中結塊的病(常發生在肚臍以下的少腹部位),為婦科常見病、疑難雜症,涵蓋了各種婦科良性腫瘤。 古代中醫認為癥瘕,癥者有塊兒可徵;瘕者,假也,假物成形。這是由氣血交滯所致,在治療方面,如果是因為氣滯而引起的,用艾灸常灸氣海穴的位置(肚臍下1.5寸);若是因血凝而引起的包塊,常灸天樞穴的位置即可(臍中旁開2寸)。
  • 「天下為公」的孫中山先生
    上面的標題有四個字:「天下為公」。我相信有很多朋友,像我一樣,特別尊敬和喜歡孫中山先生,而孫中山先生也以服務大眾而聞名。當然,孫中山先生的雕像在孫中山紀念館是不可或缺的。走進博物館,馬上和孫中山先生的雕像合影留念,建議大家和孫中山先生的雕像在孫中山紀念館有個閣樓!最重要的是閣樓上的吊燈,剛好是最喜歡的服裝款式。
  • 的哥為救人闖紅燈 獎!
    的哥為救人闖紅燈 獎!  15名近期在廣州湧現的見義勇為人員獲集中慰問和獎勵  在我們身邊,總有一群人,當別人身處危難之時,他們出手相助,不計得失。16日,15名近期在廣州市湧現的見義勇為人員獲廣州市見義勇為基金會集中慰問和獎勵。
  • 東莞司機為救人闖紅燈,雖然暖心,但未必合理
    一大早上上班,就被一則名為「廣東一司機為救嬰兒連闖紅燈駕照吊銷,家屬卻拒作證」的帖子給狠狠刷了屏。話說艾先生是廣東東莞的一個網約車司機。一天晚上他正常接單,迎來了一家三口,兩夫妻帶著一個襁褓裡的嬰兒。兩夫妻也急了,問艾先生能不能改變目的地,直接送去醫院急救,艾先生是個好心人,他看到嬰兒這樣也很著急,於是立馬找到了最近的醫院,一路衝了過去。這時候他發現嬰兒昏過去了。情急之下顧不上太多,直接闖紅燈,最短時間送到醫院。
  • 法治課代表|為救人不得不闖紅燈?法律這樣為你撐腰!
    新華網北京12月15日電(記者 盧俊宇)日前「廣東東莞滴滴網約車司機艾先生為救嬰兒連闖紅燈家屬拒絕作證」一事引發關注。  據報導,滴滴司機艾先生近日接到一張訂單,乘客為一家三口帶著一個嬰兒,上車不久嬰兒突發疾病失去知覺。艾先生連闖三個紅燈將孩子送醫,為此他要被扣18分,並處以600元的罰款。遺憾的是,嬰兒家屬卻拒絕作證,稱闖紅燈跟他們沒關係。令人欣慰的是,目前東莞警方已依法對該事件產生的交通違法記錄進行撤銷。  那麼,司機如果碰到為了救人不得不違反交通規則的情況,應該怎樣做?
  • 醫德高尚,妙手回春
    本網訊【謝婧】7月18日,李女士及家屬將一面「醫德高尚,妙手回春」的錦旗送到心內科主治醫師金風的手中,感謝主治醫師醫德高尚,妙手回春。
  • 任先生心懷好意,三天跑了三次高校,看來華為的情況並不樂觀
    任先生心懷好意,三天跑了三次高校,看來華為的情況並不樂觀。其實,任總早就說過,外企的離開是一個警鐘,並不是因為很多工廠會流失,而是因為中國高端製造業尚未崛起。使用別人的技術和晶片只是暫時的享受,最終還是別人的婚紗,從背後的外國資本中獲益。
  • 37年前這隻德國牧羊犬飛身救人,沒有它就沒有孩子,主人為它立碑
    國人慎終追遠,公墓埋葬的絕大多數是親人祖先,而這裡卻有一座墓葬埋的是一隻忠犬,因為狗狗生前力擋車輛保護飼主好友的幼子,不幸喪生,主人特地買地埋葬立碑為志,不過這座忠犬墓最近也要被迫拆遷了……這隻忠犬是一隻德國牧羊犬也是我們常叫的狼狗名喚強尼,故事發生在
  • 司機救人闖紅燈家屬不作證?該用善意回應善意|長城評論
    近日,在廣東東莞工作的網約車司機艾先生,在平臺接到一份訂單,乘客是一家三口帶著一個嬰兒,上車之後嬰兒突然嘔吐昏厥,家屬更改了目的地去最近的醫院。艾先生馬上掉頭,中途闖了三次紅燈。事後,艾先生聯繫交警,交警表示艾先生需要提供相關醫院證明來處理他的違章,於是艾先生馬上聯繫家屬,但「患者家屬拒絕接電話,也拒絕配合」。
  • 海軍總醫院:醫德醫風好不好,官兵患者說了算
    1月19日,海軍總醫院醫德醫風監督員座談會上,來自體系部隊、駐地社區的12名軍地監督員對該院醫德醫風建設「品頭論足」,這是該院深入開展醫德醫風專項整治行動以來,堅持問題導向持續推促醫德醫風建設的重要舉措。「抓教育強化服務意識、抓作風提升核心能力、抓整頓提升保障水平、抓管理優化醫療質量和抓監督把住敏感事務」,記者從該院政委楊明建話語中了解到,該院醫德醫風建設持續提升的「秘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