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城真的沒落了?中關村賣場招工困難

2021-01-05 中關村在線

    前言:本周一是中關村電腦賣場第一天正式開工上班,然而昔日人流熙攘的鼎好、科貿、海龍等幾大賣場,如今卻是了無生機,就連穿梭於各大賣場之間的送貨小弟,也如同春節時的北京--看不到多少人。除了購物的客戶減少,今年中關村商家切實感受到招工難。


2014年春節後 中關村賣場陷入嚴重的招工荒

■別說招工?留人都難!

    電腦城的員工究竟去了哪裡?一位經營15年的硬碟商家表示:「去年她們店裡最後一位送貨工人,小夥子還是比較聽話、勤快的,工資提到3000元,包中午飯。今年春節之後他沒回京,提前打招呼說在老家發展。」

    其他商家也表示年前賣場已顯現出工人難招的苗頭,不少商家懷念較為聽話、吃苦的80後、85後工人,表示現在即使能招上人,年輕人也幹不了多久。那麼中關村賣場的薪資情況如何?

■電腦城的薪資如何?


電腦城員工薪資如何 閒時炒股賺零花

    電腦城賣場招聘職位基本包括店面銷售(導購)、送貨工人、售後人員。銷售有保底工資+提成,保底工資基本在1500-1800元,僅能維持在北京最基本的生存。送貨工人工資略高,大致在2000元-2500元;售後人員在初期的學徒工資和銷售保底相當,後期工資較高,但是鮮有年輕人持有足夠耐心去挨學徒時期的艱苦光景。

    而應聘的新一代年輕人,也已經以90後為主。他們應聘多以學習技術、嘗試電腦城生活或者臨時過渡為出發點。也許他們在初期並不一定在乎工資高低,隨著他們逐漸感受生活壓力,工作機械化,前途渺茫。

    人往高處走,也就不難理解他們為何離開電腦城。

    或者說不僅僅北京中關村賣場,在北京的服務性行業,服務員同樣長期短缺。不高的工資,高強度的體力勞動,沒有前景的工作,而老家的同樣工作,月工資僅少幾百元甚至和北京不相上下。

■殃及池魚?服務性行業遭冷遇

    在我們這樣一個發展中國家,第三產業(服務產業)所佔GDP逐漸有超越第一產業(製造業)的趨勢,服務性產業對人員需求更多,然而相關的工資/福利待遇、最起碼的三險一金卻嚴重滯後,造成服務性行業人員短缺。

    中關村賣場的人員短缺,既有第三產業於甲方市場的制度缺失,背後相關部門的冷漠淡視。也有賣場商家一方利潤銳減,無法給工人更高的工資回報。那麼只有辛苦各位老闆,自己給自己打工。


面對薪資高漲的人工 商家更能體現夫妻情深 

    編輯寄語:筆者老家的應屆畢業大學生啃老相當嚴重,一方面製造業、服務行業招工困難;另一方面年輕人閒賦在家啃老。凡事皆有因果,不是簡單幾句話就能解釋這一現象。

    筆者無意更多談論這些事情,和那些還在奮鬥、肯幹活的年輕人共勉:「做一個聽話、好用、能挨(性格和工作都能挨)、有上進心的員工。無論到哪裡,我們都是受歡迎的。」

http://memory.zol.com.cn/432/4328598.html memory.zol.com.cn true 中關村在線 http://memory.zol.com.cn/432/4328598.html report 2341     前言:本周一是中關村電腦賣場第一天正式開工上班,然而昔日人流熙攘的鼎好、科貿、海龍等幾大賣場,如今卻是了無生機,就連穿梭於各大賣場之間的送貨小弟,也如同春節時的北京--看不到多少人。除了購物的客戶減少,今年中關村商家切實感受到招工難...

相關焦點

  • 家電賣場與電商夾擊 武漢電腦城如何"過冬"
    王玲給記者算了一筆帳,2009年平均每月單店淨利潤有2萬元,現在保本都困難。以這個周六為例,開張到下午3點,營業額只有20元。 "很多人都是在網上查了價格後再過來的。"廣埠屯電腦資訊廣場某賣家劉女士說,"家電賣場對我們的打擊很大,價格上我們沒有優勢。"她坦言,相比之下,市民更願意到連鎖賣場去購買電器,因為這些賣場經常做活動、搞促銷。
  • 光華PK中關村!臺北電腦城長什麼樣?
    在臺北電腦展結束之後,泡泡的編輯同行抽空去了趟臺北最有名的電腦城——光華數位新天地,這裡就相當於是北京的中關村了,那這座電腦城和中關村的海龍鼎好E世界有什麼異同呢?感興趣的話跟著的鏡頭來看看吧!
  • 中關村商戶:打敗賣場的不是劉強東 是我們自己
    供圖  「打敗電子賣場的,不是劉強東」「轉型」、「騰退」……日前,中關村核心區正式對外發布「中關村大街發展規劃」,曾經的中關村標誌——電子賣場的未來,再次被概念化。這已不是中關村電子賣場的首次「轉身宣言」,在電子商務、萬眾創新的浪潮裹挾下,「騰籠換鳥」幾可謂共識。
  • 中關村老電腦城變身AI新地標
    海澱區北四環西路,臨近北京大學西門,與中關村創業大街隔街相望處,一個AI產業創新集聚區正在形成。記者昨天(15日)獲悉,去年5月停業的矽谷電腦城將變身矽谷科技大廈。目前大廈改造進展過半,預計今年下半年將竣工投用,未來將打造成為人工智慧研發和產業創新集聚區,成為AI領域的新地標。
  • 還記得中關村這家老電腦城嗎?正在蝶變!
    項目自啟動已歷經7個月的改造2019年,海澱區啟動對北大西門街區進行整體改造提升規劃,北京矽谷電腦城作為北大西門片區城市更新升級的重要工程,將打造成為高品質人工智慧研發和產業創新集聚區。//////北京矽谷電腦城的前世今生作為中關村最早建立的專業電子市場之一——北京矽谷電腦城也曾紅極一時,許多人都是在這裡第一次親密接觸計算機,學習計算機軟體、硬體、網絡,攢人生的第一臺組裝機
  • 曾經火爆的電腦城為何沒落了?朋友說出兩點原因,很在理
    而現在的電腦城也是如此,以前是非常火爆了,只不過到了現在,很多電腦城的商鋪都是空著的。曾經火爆的電腦城,現在生意越來越差,什麼原因導致沒落了?現在都說實體店不好做了,就連以前非常火的電腦城也是沒落了,如今還去電腦看,就會發現人是越來越少了,倒閉的店鋪也是不少的。要說原因,一位朋友就看得比較全面,就說主要是因為這兩點原因。
  • 網絡的興起,電腦城的沒落
    網絡的興起,電腦城的沒落【祖龍漢】2000年左右,電腦,還被尊稱為計算機。在更早一些時候,還被尊稱為微機。在很長的時間裡,大部分人都無法擁有私人電腦,以及周邊產品。2000年左右的時候,網吧都還很少。去網吧玩個電腦是一個既奢侈又時髦的事情。按當時的國民收入,能買得起電腦的,都是先富起來的人家。
  • 北京中關村矽谷電腦城停業改造近一年 即將變身AI新地標
    海澱區北四環西路,臨近北京大學西門,與中關村創業大街隔街相望處,一個AI產業創新集聚區正在形成。記者昨天獲悉,去年5月停業的矽谷電腦城將變身矽谷科技大廈。目前大廈改造進展過半,預計今年下半年將竣工投用,未來將打造成為人工智慧研發和產業創新集聚區,成為AI領域的新地標。
  • 曾經門庭若市的電腦城已經沒落,未轉型的電腦實體店都涼涼了
    電腦城不知道大家去過沒有?需要知道的是電腦城中不止是賣電腦的,還有賣電腦配件的、電腦組裝的、賣筆記本的,電腦維修的、還有其他一些數碼產品的等等,很多關於電腦和數碼有關的店面都聚集到了電腦城中。也正是因為有這麼多店面,所以很多人想買電腦或者是一些數碼產品的時候都會跑去電腦城購買,可以挑的種類多,還能貨比三家,所以導致電腦城人流量特別大。還記得多年前,電腦城算是一個非常熱鬧的地方,特別是每逢周末節假日更是門庭若市人挨著人。
  • 臺北IT賣場一日觀察
    而在臺北,則有一座等同於北京海龍和廣州太平洋這樣的賣場——光華商場,在本次臺北展結束後,筆者就順道感受了一番臺北IT賣場,順便結合筆者個人經驗做一個兩岸三地的賣場比較。同樣地,香港知名IT賣場高登電腦商城也是在80年代開始形成,而大陸這邊則要相對晚得多,廣州最早的電腦城廣州電腦城成立於1993年,而現在廣州最知名的石牌IT商圈,也是在1994年太平洋電腦城建立後在逐漸形成的。北京中關村在80年代便成為國內IT產業的先鋒,但專門的IT賣場海龍大廈則要等到1999年才出現。
  • 被時代拋棄的電腦城:廣州電子數碼商圈變身酒店、KTV,「換血」求生
    此前,中關村e世界、海龍電子城等電子賣場也相繼停業轉型。 華南地區最大的電子消費集散地廣東省,行業轉型的步子則更加令人矚目。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來到廣州石牌村電子數碼商圈實地探訪,發現電腦城早已不再是傳統意義上的「賣電腦」,而是不斷吸納餐飲、健身、科技體驗館等多元業態,打造綜合性娛樂消費場所。
  • 改造中關村:電子賣場時代正在離我們遠去
    伴隨著中關村的業態調整,在中關村做了七年電子消費生意的王濤(化名)不得不加入「離場」的隊伍。要走的並不只是劉濤一個。按照最新的《中關村大街發展規劃》,中關村大街未來3~5年內將完成轉型,現有15萬平方米的傳統電子賣場將逐漸騰退。這意味著,中關村將逐步告別電子賣場,轉型為「創新創業一條街」,傳統電子賣場的業態將逐步被新模式和新業態所取代。
  • 紅旗路電腦城,曾經是新疆的中關村
    前兩天朋友要買個筆記本,擔心售後和安裝,不想在網上買,於是我作為「電腦專家」陪她去了新疆的中關村:紅旗路電腦城。如今紅旗路電腦城還在,今天還是周末,但是一樓冷冷清清,進了幾家店鋪,店員很熱情,價格給的都比X東和X寶便宜,看樣子電腦行業確實餓極了。轉到一家賣攝影器材的老店,跟老闆聊了幾句,老闆頭搖得像撥浪鼓,說今年徹底沒生意。到樓上轉了轉,看到朋友的店以前是賣配件的,現在沒生意轉型賣戶外音箱,還算可以。很多開小店的熬不下去都關門了,轉了一圈已經沒有了熟人。
  • 二線城市電腦城活力依舊?且看編輯實地查探
    1天下電腦城格局看起來似乎都一樣  線上電商對線下實體店產生衝擊的問題已經是一個老生常談的事情,從北京中關村的電腦城相繼關門也可以看出PC組裝機的銷售受到了多麼迅速而巨大的影響。2電腦城樓層職能劃分嚴謹 仍能維持生存  進入商場後有一種回到了中關村電腦城的感覺,各家店員會操著東北口音熱情詢問顧客想買什麼產品,並且持續跟隨著顧客介紹自家產品,筆者只好不斷解釋自己只是來看看,最後跟隨的店員只好悻悻而歸。
  • 見證三線城市電腦城的掙扎
    2PC賣場的地方性悲愴PC賣場的地方性悲愴         筆者曾經在去年雙十一走訪過北京中關村賣場的商家,他們的轉型雖然充滿了不確定性,但當事人卻很少產生「今夕何夕」似的悲觀悵惘。盤踞在全國的集散中心,來北京闖蕩的商家雖然多了幾分無所謂的頹廢,但畢竟還有著漂泊的淡定——大不了回老家去,又能怎樣?
  • 關注 | 傳統電腦賣場何去何從?天河大力推動崗頂IT市場轉型升級
    這個曾經的電腦城龍頭、華南地區重要的IT產品集散地將走完20年風雨歷程,轉為人們心中的回憶。1993年,Intel推出奔騰處理器,成為了國內電腦市場大熱。第二年,太平洋電腦城迅速開業,成為了當時的潮流。
  • iPad從北京家樂福下架 中關村各大賣場未受影響
    近日,搜狐IT走訪了中關村地區的賣場和商場,發現家樂福賣場的iPad已全部下架,而以鼎好、E世界為代表的中關村賣場則未受衝擊。搜狐IT在中關村地區的家樂福賣場發現,原先用於展示iPad產品的區域已經被其他多個品牌的平板電腦代替。一位賣場的負責人向搜狐IT表示,iPad下架工作已經全部完成,且整個北京地區的家樂福都已經執行了這項工作。
  • 「滴滴帝國」發家史:在中關村賣場無窗倉庫誕生,APP出自藍翔
    它在前段時間發布的《2020胡潤全球獨角獸榜》中,以3700億元的市場估值成為全球第三獨角獸企業的滴滴出行,以意想不到的方式成為僅次於螞蟻集團和字節跳動的第三企業,而這樣一個在全球具有一席地位的大公司,最初竟然是在中關村一個環境嘈雜、沒有窗戶的擁擠倉庫裡誕生的。
  • 臺灣的電腦城原來長這樣……
    這兩天剛到臺灣,COMPUTEX還沒有開展,所以我們幾個決定去逛一下臺北的電腦城。臺灣地區的電子產業非常發達,甚至不輸於美國。大家熟知的華碩、技嘉、微星、臺積電、聯發科等均來自臺灣。光華在臺北算是比較大的電腦城了,旁邊就是臺北科技大學,感覺就如同中關村一樣。
  • 武漢有個電腦城,曾與中關村齊名,遠勝華強北,如今現狀令人唏噓
    如果說國內還有哪個地方在電子數碼這一塊可以跟華強北一爭長短,或許也只有北京的中關村了。很少有人知道,早年在武漢,有個可以跟華強北、中關村相媲美的地方,叫做廣埠屯。在很多老武漢人的心裡,位於珞喻路和廣八路交匯處的的廣埠屯,可是和華強北、中關村齊名的存在,是武漢最有名的一個電腦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