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陽新村街道豐樂社區開展「巧手編織鄰裡情」手工製作活動

2021-01-04 大河報網

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 田育臣 實習生 尚佳瑩 通訊員 袁圓

「誒,你這個水杯套真好看,怎麼織的呀」,9月9日上午,南陽新村街道豐樂社區黨群服務中心活動室熱鬧非凡,為了拉近居民之間的距離,促進社區融合,讓更多社區居民和志願者享受手工製作的樂趣,南陽新村街道豐樂社區聯合鄭州彩虹社工開展「巧手編織鄰裡情」手工製作活動。

據了解,豐樂社區應居民的要求,開展編織水杯套活動。毛線編織是一種傳統且流行廣泛的手工藝,毛線編織物具有輕軟、保暖性好、色澤鮮豔、花式繁多、經久耐用、攜帶方便、隨時可以翻新等特點。此次活動由豐樂社區黨群志願服務隊隊長曹錦花老師和居民祁老師教大家如何編織一條漂亮又實用的水杯套。活動剛開始,志願者給居民分發好鉤針和毛線,居民都各自組隊,互相纏線,把一圈圈毛線纏成一個個小毛球。都纏好後,開始鉤織水杯套啦。因為居民們大多都有織毛衣的基礎,所以曹老師和祁老師除了教大家簡單花樣的鉤織水杯套技巧外,還另外介紹了稍微難一點的花樣的鉤織方法,供喜歡挑戰的老人參考學習。居民們聽得仔細,學得認真,還時不時向老師討教一下。活動結束後,大家拿著編織完的成品都很開心。

南陽新村街道負責人表示,此次活動居民們在享受手工製作的過程中不僅能自己親手編織水杯套,還能和居民們進行交流,居民們也很期待後面更精彩的活動。

來源:大河客戶端 編輯:劉睿

相關焦點

  • 【社區活動】北新街社區組織開展「七彩編織 傳承經典」手工編織活動
    【社區活動】北新街社區組織開展「七彩編織 傳承經典」手工編織活動 2020-12-24 17:1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南陽新村街道新村社區開展「鄭好辦」APP宣傳活動
    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 田育臣 實習生 方雪兒 通訊員 王德海為深入開展「鄭好辦」APP宣傳推廣應用工作,進一步發動社區居民下載安裝「鄭好辦」APP,零距離感知體驗「掌上辦事」的方便性、快捷性,12月8日,鄭州市金水區南陽新村街道新村社區開展政務服務「掌上辦 網上辦」宣傳活動。
  • 長沙望城金山橋:巧手編織中國結,升華悠悠社區情
    2020年11月13日上午9:00金山橋街道社工站攜手金山橋志願服務隊長沙醫學院護理學院青志部志願者在觀音湖社區開展以「巧手編織中國結,升華悠悠社區情」為主題的志願活動。中國結藝是中國特有的民間手工編結藝術,它以其獨特的東方神韻、豐富多彩的變化,充分體現了中國人民的智慧和深厚的文化底蘊。志願者們認真地教著社區居民們如何去固定、繞線,如何去穿引、打穗。
  • 長風新村街道舉辦教師節主題手工賀卡製作活動
    為了給長風社區青少年打造一個「長」悅讀、「長」健康、「長」鍛鍊、「長」探索的宜居社區,長風新村街道新時代文明實踐分中心聯合街道團工委、街道婦聯於9月5日在紫御豪庭居委會和長風·白蘭片區開展了兩場教師節主題手工賀卡製作活動。活動中,小朋友們藉助手中材料,勾勒圖案,製作創意立體賀卡。
  • @喜樹路社區「巧手奶奶」編織隊出道
    @喜樹路社區「巧手奶奶」編織隊出道   11月7日上午,成都三聖街道喜樹路社區舉辦「喜樂嘉年華」主題活動暨「巧手奶奶」編織隊啟動儀式。現場還為居民朋友們準備了「少兒籃球秀」、暖愛集市、垃圾分類小課堂等活動,吸引了許多轄區居民前來參與。
  • 南通鮑家橋社區:多彩手工,絲網花DIY製作活動
    中國江蘇網12月20日南通訊(通訊員 張雲珠)冬至時節,為豐富轄區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增進鄰裡之間的感情,12月20日上午,南通市崇川區文峰街道鮑家橋社區組織居民開展:多彩手工,絲網花DIY製作活動。活動邀請了社區居民,工會代表、志願者參加。
  • 銅山社區鄰裡中心開展製作超輕粘土畫手工活動
    銅山社區鄰裡中心開展製作超輕粘土畫手工活動 2020-08-05 17:1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漢豐街道駟馬社區開展「魅力手工 美麗人生」紙藤花手工製作活動
    在活動過程中,駟馬社區邀請具有豐富經驗的巾幗志願者段老師為社區留守婦女手把手的進行了紙花製作指導。為了讓大家更好的掌握紙花製作技術,段老師循序漸進,深入淺出,分步驟講解紙花裁剪、捲紙、粘貼等全過程,深受大家的喜愛。
  • 鄰裡姐妹情,巾幗展風採丨蒲潭社區手工製作活動
    鄰裡姐妹情,巾幗展風採丨蒲潭社區手工製作活動 2020-12-22 17:1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高板街道石龍社區開展「巧手做風車」主題活動
    四川新聞網成都12月22日訊 2020年12月3日,高板街道志願服務隊、石龍社區志願服務隊、童伴媽媽在石龍新區童伴之家開展了一場「巧手做風車」志願服務活動。活動現場,童伴媽媽朱平拿出了提前準備好的風車原材料,接著仔細講解了風車的製作過程及安全注意事項。
  • ...溫情脈脈滿社區 青島市北區洛陽路街道開展手工糕點製作活動
    近日,一場「甜蜜點點贈銀髮,溫情脈脈滿社區」為主題的手工糕點製作活動在青島市北區洛陽路街道商丘路社區溫情上演。現場歡聲笑語,正在烘培幸福的味道。本次活動的亮點是教授大家如何手工製作好看又好吃的桃酥,社區邀請了烘培高手吳老師為大家現場指導,吸引了10餘名社區手工達人參加。吳老師講解桃酥的製作步驟:揉面、攪拌、揉搓、打糖、和面、和油等等,製作流程一個環節扣著一個環節,居民們對製作桃酥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在專業老師的指導下,居民們紛紛動起手來。揪開麵團搓圓、放入模具、出模成型、擺進烤盤,大家忙得不亦樂乎。
  • 「幸福友鄰幫」巧手DIY唇膏手工製作活動在靈壽縣喬家莊村舉行
    中華兒女河北新聞網訊(張文廣)11月23日上午,河北中煙集團、河北省荷花公益基金會、喬家莊村委會、清和社工中心、喬家莊村老年協會在靈壽縣北譚莊鄉喬家莊村委會會議室聯合開展了"潤滿老人心 幸福鄰裡情"——"幸福友鄰幫"巧手DIY唇膏手工製作活動。
  • 民福社區開展手工編織竹籃活動
    為弘揚傳統手工技藝、豐富社區居民的文化生活,樹立綠色環保理念,推廣綠色文明生活,8月7日上午,民福社區聯合社彩社工組織開展手工編竹籃活動,吸引了轄區20多名居民參加活動。活動在社區二樓手工文化傳承室開展,特意邀請了轄區手工藝人魯家安、呂翠芳兩位師傅給大家授課,魯師傅首先為大家介紹了竹籃編織的五道工序:「劈」——劈竹篾,「搭」——搭籃底,「編」——編籃身,「剎」——剎籃口,「繞」——繞籃柄,呂翠芳師傅配合著為大家做示範,分步教大家進行編織,居民們拿起竹篾,一絲不苟地跟著老師學起了編織。
  • 商隆社區開展「妙手生花」少兒手工DIY花藝製作活動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孫娜娜 通訊員 薛金帥為豐富社區青少年周末生活,鍛鍊青少年的動手能力, 近日,文匯街道商隆社區開展了少兒手工製作紙藝花環活動,讓孩子們利用自己的巧手和智慧來裝點美好生活。活動中,社區邀請到天籟少兒美術老師魏昀衫,魏昀衫也是社區婦女兒童家園的老師,她帶領大家做了手指操,活動筋骨,放鬆心情。然後她耐心地講述了紙藝花環的製作過程,並發放了製作材料。孩子們認真地聽講,製作過程中大家互相交流,互相學習,積極向老師請教,仔細完成了剪花瓣、剪綠葉、粘貼等每一個步驟。
  • 廢舊物品再利用 巧手製作小手工
    礦泉水瓶、報紙、鞋盒……廢舊物品在學生們的巧手裡剪剪折折,不多時就變成了筆筒、坦克、機器人等。6月5日,延吉市新興小學、延吉市錦城小學的70餘名學生在延吉市新興街道民安社區的組織下,開展了利用廢舊物品製作環保手工的活動。
  • 天津和平區與臺灣桃園市參訪團開展鄰裡情社區交流活動
    天津和平區與臺灣桃園市參訪團開展鄰裡情社區交流活動 2017年09月12日 14:11:00來源:中國臺灣網       天津和平區與臺灣桃園市參訪團開展鄰裡情社區交流活動。
  • 青島市北區合肥路街道開展「鄰裡情、粽飄香」端午節新時代文明...
    齊魯網·閃電新聞6月23日訊端午節是我國歷史悠久的傳統節日,為更好地弘揚中華民族傳統文化,在端午節即將來臨之際,青島市北區合肥路街道勁松一路社區攜手青島銀行合肥路社區支行開展「我們的節日·端午」與居民同樂活動,鄰裡情,粽飄香,活動受到轄區居民群眾的一致好評。
  • 通州:非遺傳承——銘悅園社區開展手工絨花製作活動
    為了豐富社區居民日常生活,帶領居民進一步感受傳統文化的魅力,12月11日,臨河裡街道銘悅園社區組織開展了「非遺傳承·花容鄰裡」手工絨花製作活動。銘悅園社區手工絨花製作活動現場活動開始,老師為居民們詳細介紹了絨花的製作過程,需經染色、軟化黃銅絲、勾條、打尖、傳花等近十道工序。製作一朵直徑約十釐米的絨花,至少得花兩三天,還不包括選購蠶絲等前期準備工作。
  • 鞏義市紫荊路街道安泰街社區婦聯開展手工製作燈籠活動
    鄭報全媒體記者 李曉霞 通訊員 吳愛霞 近日,鞏義市紫荊路街道安泰街社區婦聯組織轄區居民在新時代文明實踐站開展了手工製作燈籠活動。
  • 創建特色志願服務品牌 成都喜樹路社區「巧手奶奶」編織隊正式出道
    11月7日上午,成都三聖街道喜樹路社區舉辦「喜樂嘉年華」主題活動暨「巧手奶奶」編織隊啟動儀式。現場還為居民朋友們準備了「少兒籃球秀」、暖愛集市、垃圾分類小課堂等活動,吸引了許多轄區居民前來參與。「巧手奶奶」編織隊現有成員25人,其中3位是年輕媽媽,22位是年齡60-70歲的奶奶們。活動開始後,喜樹路社區黨委書記鄭小江首先介紹了社區的「巧手奶奶」編織隊的基本情況。據介紹,社區將用這些手工編織的小鞋子、小帽子、喜娃,製作成帶有社區logo的禮品盒,送給在社區出生的寶寶們。同時,還會給「巧手奶奶」提供展示和售賣的舞臺,用心守護好這群熱心的「手藝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