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明珠時代過去了?小米與格力集團合作,格力空調被美的反超

2020-09-06 網際網路的放大鏡

編者按:最近關於格力電器的好消息並不多,一方面,小米和格力集團展開深度合作(格力集團擁有3.22%的格力電器股份),另一層面,格力電器的支柱空調業務被美的反超,可以說,贏了雷軍10億賭局的董明珠,正在和自己的格力電器經歷著史上最反常的夏季,而同樣是銷量下跌,美的在絕對數據上卻領先格力不少,格力單條腿走路終於出現了危機?



格力集團和小米合作,董明珠估計有些詫異

首先很多人會把格力集團和格力電器混為一談,但其實格力集團是格力電器的最大股東,格力集團又是珠海國資委控股企業,也就是說珠海國資委是格力電器的最大股東,而在2019年,格力集團將自己的股權轉讓給了高瓴資本,格力集團目前只持有格力電器的3.22%的股權,其實已經不再是格力電器的大股東了!

但說到底,這個合作的事實恐怕還是會讓董明珠驚訝的,畢竟格力集團的特殊屬性,以及和小米之間的合作區間,是容易和格力電器發生正面的衝突的。根據協議,格力集團將出資35.45億元,參與投資和管理由小米集團發起的小米產業基金,圍繞集成電路、人工智慧、工業網際網路、核心裝備、前沿科技等領域的小米生態鏈和優質供應商進行深度布局。



從這個協議可以看出,珠三角區域需要更多的額格力電器,除了魅族格力之外,珠海需要更強勢的科技巨頭企業,而目前,小米的生態鏈體系其實已經羽翼漸豐,能夠在整個科技網際網路行業起到重要的作用,從2019年的數據可以看出,小米共投資超過290家公司,總帳面價值約300億元。這些企業不乏一些巨頭,未來珠三角區域尤其是珠海能夠更加強勢的面對深圳的前沿科技競爭。

而小米之所以能夠和格力集團合作,恰恰是其潛力無限,儘管雷軍和董明珠之間打賭失敗,但格力贏了賭局其實輸了未來,小米在賭約的最後一年,業績營收已經呈現了相當強勢的競爭力,如今更是坐擁下一個物聯網和智能家居體系的風口優勢,比起格力電器而言,小米的潛力明顯是要更大!



禍不單行,空調行業被老對手美的超越

2020年的夏天對於空調行業而言,絕對是一個慘痛的回憶,因為厄爾尼諾現象的影響,2020年的夏天並沒有想像中那麼熱,對於空調行業產生了巨大的衝擊,據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上半年空調產量為1.04億臺,同比下降16.4%,空調行業總利潤為265億元,同比下降20.7%,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之下,格力空調被老對手美的超越了!

如今美的空調才是行業的老大,從數據來看,上半年美的暖通空調收入640億元,格力則為413億元,兩者都處在下跌過程中,但格力的跌幅為47.89%,對比來看,美的只有10.37%。除此之外,空調新國標實行之後,目前行業裡的空調將會被淘汰45%,而格力在安徽已經打出口號,只要銷量,不談價格,這算是目前格力絕地反擊的決心!



問題是,單條腿走路的格力其實還是很脆弱的,依靠著空調業務的格力電器,在其他家電層面已經和國內其他電器品牌拉開差距,最為顯著的就是美的的全面布局,形成了對格力有效的優勢,如果能夠在空調業務上壓制住格力,美的有可能就此坐上中國家電第一品牌的寶座。

家電領域談核心科技太虛了

事實上,空調已經誕生百年,相關的技術原理甚至是迭代已經沒有什麼大的難題,就原理而言,各家其實拉不開差距,即便是奧克斯這樣的性價比廉價品牌,也能夠提供給用戶不錯的空調舒適度,尤其是對於北方而言,一年之中使用空調無非是夏季和供暖前的一個月,所以價格便宜的空調市場是充足的,這也是為什麼奧克斯能夠迅速上位的原因!

而無論是變頻還是定頻,其實強調的不過是舒適度和用戶體驗,但就耗電量本質而言,差距沒有那麼的明顯,這種差距只要不是老式那種吃電空調,一般用戶家庭都是可以接受的,尤其是在今年這種氣候溫度之下,可能使用空調的時間滿打滿算也不過一兩個月,所以格力一直強調的核心科技在市場面前,是沒有太大的競爭力的!



當然,格力在空調領域其實已經算是標杆性的產品,是空調領域的代名詞,也因此價格更貴,如今格力也意識到,必須放棄一部分價格來重新鞏固自己的銷量,其實空調行業也是存量遠大於增量市場,格力多賣一部空調,其實對手們就少賣一部。

小米等跨界品牌的競爭

一直以來,小米和格力其實算作是行業裡的一個模板,小米跨界進入了家電領域,效果還不錯,但格力進入手機行業,輸的一敗塗地,這其實說明了未來的科技企業可以隨時進行降維打擊,同時家電領域的確沒有什麼大的技術難度,也並沒有過高的技術門檻!



所以,未來格力所要面對的除了傳統的電器廠商,還要面對新興品牌的競爭!比如小米已經全面進入家電領域,華為也已經進入電視行業,未來華米OV都進入智能家居,那麼傳統品牌頂不頂得住,而單條腿走路的格力又是否頂得住?

相關焦點

  • 董明珠傾向於私有化格力電器,大股東格力集團向小米注資35億
    格力目前依然是非常優質的資產,格力集團還是在「去董明珠化、去格力電器化」,先是董明珠被免去了格力集團董事長的職務,接著是董明珠獲得了廣泛支持連任格力電器董事長、總裁,格力集團逐漸劃清界限風險就這樣產生了,很難評價董明珠帶領的格力電器做得不好,她是格力銷售體系的搭建者,他也嚴格在朱江洪最初的指導思想下工作,不過她任上,格力這麼多年過去了,大家能記住的也只有空調,多元化發展不夠,其他業務基本可以忽略,不過空調業務總是有局限性的,格力很難突破。
  • 格力集團與小米達成戰略合作,網友:董明珠與雷軍和解了?
    9月3日,一則消息引發網友熱議:格力集團與小米集團、中信銀行籤署戰略合作協議,三方約定在產業基金、金融服務、產業投資、項目合作、資源共享等方面開展深度合作。一談到格力和小米,大家都會想到董明珠和雷軍,也會想起他們之間的10億賭約,想起他們之間結下的梁子,而聽聞格力集團與小米集團達成戰略合作,大多數網友也自然納悶:董明珠難道與雷軍和解了?為什麼格力要與小米達成戰略合作?
  • 棄格力電器選小米,「父子局」之後格力集團是要打臉董明珠嗎?
    格力電器只想做空調領域,而且不想讓這些小家電蹭名氣。於是坊間又有陰謀論出現了:這肯定是格力集團為了打臉報復董明珠!不過這樣的說法還是以調侃為主,格力集團這麼大的一個主體不可能因為這些私人恩怨做投資決定,既然小米吸引到了格力集團的注意,那必定是它身上有閃光點。
  • 格力被迫「讓位」,國產空調「大黑馬」誕生,不是美的海爾
    同時,空調行業格局也發現很大變化,格力空調營收被美的反超,市場份額也被美的反超,美的集團一舉成為了國內空調市場的新霸主。 然而,這還沒有結束。時代變化得太快,以至於很多企業根本反應不過來,原本以為同行業的競爭者才是應該認真「對待」的,但是如今跨界攪局者越來越多,很多企業直接被外行給打敗。
  • 格力集團出資35.4億與小米合作,雷軍和董明珠要牽手合作了?
    1100億營收規模的格力,並定下了10億的賭約,就賭5年後誰的營收更高,雖然小米在短短五年內實現了營收翻了8倍的壯舉,但是還是不低本身底子足夠大的格力,雖然董明珠確實沒要這10個億,但是確實是董明珠贏了!
  • 世界500強小米排名超過格力,雷軍完成反超,董明珠敗給了自己
    雷軍私下和董明珠說好了,賭1塊錢,賭小米的營收五年時間能不能超過格力?可一上場,董明珠說,要賭就賭10個億,雷軍一下子就蒙了,劇本不是這麼寫的,1塊錢是活躍一下氣氛。賭10億,太誇張了。小米當時的營收是200億,格力是1200億,但是那種氛圍下,雷軍只能硬著頭皮答應。
  • 董明珠眾叛親離,格力遭遇三連擊,但小米雷軍卻認輸了
    一、十億賭約的面子8月11日,是小米公司的十周年慶典,小米公司創始人、董事長兼CEO雷軍做直播演講。在演講過程中,雷軍回顧了小米的創業歷程,特意談到了與格力電器董事長董明珠的賭約。「雖然小米幹得很好,結果還是我們輸了,我在這個場合正式承認,我們的確輸了。但是第六年我們贏了。」
  • 格力35億入股小米,雷軍、董明珠終於握手言和?事實沒那麼簡單
    比如,近日格力就出資35億入股小米,雙方正式達成合作關係,就是生動的一列。也正是從這時起雙方被貼上了「對手」的標籤,儘管兩家公司實際上並不存在多大直接競爭關係,甚至雷軍和董明珠看上去更像是朋友。同時,雖然後來因為各種原因,董明珠曾經表示過賭約已經作廢。但是最終還是分出了結果,在20018年格力還是以微弱的優勢勝出。而更加戲劇的是,在第二年小米在營收上就反超了格力。
  • 賭局之後手牽手:小米格力的驚人合作
    格力2018年報顯示,2018年實現營業收入1981.2億元,同比增長33.61%;格力以總營收1981.2億元擊敗小米1749億元,董明珠正式贏得與雷軍五年前定下的「十億賭約」。不過,到2019年,小米完成反超,全年營收達2060億元,而格力為1982億元。在小米十周年公開演講上,雷軍談起這段經歷,公然表示「五年內的賭注是輸了,但是第六年贏了。
  • 美的超越格力!國內第一空調巨頭誕生,董明珠秘密和雷軍談合作?
    現在說起空調,很多人可能會想起董明珠的格力,這個稱呼很有趣。格力的確是從董明珠開始才好了起來。 但是製作空調的人很多,不僅有格力,還有美的,在這期間美的的大老闆出現在新聞上。   格力這家公司是一家很棒的公司,以前在這家公司製造空調並不厲害。 當時的空調「第一」是春蘭空調,春蘭比格力強得多,但是春蘭的做的範圍太多,摩託車和房地產都會,結果「涼了」。
  • 格力集團和小米籤約 但不是和雷軍打賭的格力電器
    格力和小米戰略合作了。不過,此格力非彼格力。  9月3日,格力集團在其官方公眾號上宣布,格力集團與小米集團、中信銀行籤署戰略合作協議。根據協議,格力集團還出資35.45億元參與投資和管理由小米集團發起的小米產業基金。三方約定在產業基金、金融服務、產業投資、項目合作、資源共享等方面開展深度合作。
  • 雷軍服務董明珠?成一家人了?格力集團引進小米集團生態鏈企業
    格力集團近日分別與小米集團及中信銀行籤署戰略合作協議,三方約定將在產業基金、金融服務、產業投資、項目合作、資源共享等方面開展深度合作。格力集團負責人說與小米集團深度合作打通整體生態供應鏈達到優勢互補很多網友看到這則消息調侃說雷軍感慨輸了你董明珠又如何?
  • 董明珠還能任性麼?美的和小米如今都徹底擊敗了格力
    格力董事長董明珠向來以言辭犀利著稱,她曾稱美的和小米的合作是兩個小偷在一起,然而如今美的和小米兩家企業都大幅領先于格力,董明珠情何以堪?格力,格力剩下的唯一驕傲就是在空調市場依然領先於美的,然而今年上半年的業績顯示,美的空調業務收入高達640.3億元,同期
  • 格力電器二月沒賣一臺空調 營收又被小米反超
    來源:深藍財經原標題:格力二月沒賣一臺空調,營收又被小米反超,董明珠太難了? 2013年,中國經濟年度人物評選現場。自2012年董明珠正式出任格力電器董事長以來,格力空調的銷售量得到空前暴漲,營收和利潤接連翻倍。在這些年裡,董明珠執掌下的格力電器似乎成了業界的異類,走出了一條與許多傳統家電公司截然不同的路。在曾經的家電市場上,大賣場是絕對的王。因為最靠近消費者,它們擁有著巨大的人流量和銷量,正因為此,它們也就扼住了家電生產商的咽喉。
  • 不顧董明珠與雷軍「對賭」,格力投資小米35億,格力被拋棄了嗎
    它就是近日格力集團宣布向小米發起了35億的投資,雷軍的小米是手機網際網路智能生態體系中的科技企業,而格力集團卻是以家電及空調設備行業中的翹楚,之前格力和小米的聯繫,也是十年前格力CEO董明珠和小米為了賭約格力董明珠和小米雷軍相互努力,如今格力集團投資小米是矛盾化解了嗎?
  • 董明珠好戰,方洪波彪悍,美的格力纏鬥十餘年,誰才是空調霸主
    格力位於珠海市前山金雞西路6號,距離順德北滘美的大道6號上的美的集團只相隔十公裡。安家之時,無法想像今天兩者在家電領域的位置也靠得如此之近。2008年,格力以美的睡眠空調產品侵犯其專利為由起訴美的,格力勝訴。2009年,格力空調發布廣告宣稱「3天格力空調銷售突破15萬套,市場佔比達81%,空調專賣系統格力市場佔比97%」。被美的控訴其廣告數據誇大市場佔有率、誤導消費者、貶損競爭者。那時董明珠在外界已經有了敢直言、強勢的印象,被人冠以「鐵娘子」之名。
  • 格力集團35億投資小米,董明珠雷軍10億賭局變合作了?
    相信大家都知道格力電器的董明珠和小米雷軍有點「不對付」,不過今日卻有消息稱格力集團35億投資小米,很多網友表示一頭霧水紛紛想問這是什麼情況?難道董明珠和雷軍合作了?其實這是格力集團的投資和董明珠的格力電器沒有任何關係,具體情況如何快和Xda小編一起看看吧。
  • 小米打敗格力 今年雙11是格力分水嶺嗎?
    以白色家電空調為例,原本的格局是美的、格力、海爾三足鼎立,但現在卻被小米殺了進來,硬生生將格力擠出三強。根據蘇寧易購悟空榜數據顯示,截至到11月11日21時,家電整體品牌銷售額累計榜單(10月21日-11月11日),分列品牌前三位分別為美的、海爾和小米,格力則位於小米之後排在了第四位。作為空調三巨頭,美的、格力、海爾依然統治了空調行業。
  • 格力和小米達成戰略合作,董明珠:我怎麼不知道?
    一則「格力與小米達成戰略合作」登上熱搜榜,很多人一看到標題,就聯想到雷軍和董明珠的恩怨情仇,兩人幾乎是水火不容,競爭非常大,自從小米IoT領域發展成效後,在家電領域與格力也暗中較勁,而董明珠不過,此格力非彼格力。 過去格力集團與格力電器(54.830, 0.08, 0.15%)是父子關係,如今格力集團只是格力電器一個小股東,持股比例僅為3.22%,而且董明珠早在2016年10月就已卸任格力集團董事長。
  • 格力被美的空調擊敗後,小米補刀降價
    2019年上半年小米空調在線上空調市場取得的成績刺激了國產空調老二美的,美的在2019年618加入戰場,美的空調也在2019年618奪得了線上空調市場份額第一名,此後美的不斷加大投入,最終在今年上半年首次在國內空調市場擊敗格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