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的超越格力!國內第一空調巨頭誕生,董明珠秘密和雷軍談合作?

2020-09-13 科普界的黑馬

  現在說起空調,很多人可能會想起董明珠的格力,這個稱呼很有趣。格力的確是從董明珠開始才好了起來。 但是製作空調的人很多,不僅有格力,還有美的,在這期間美的的大老闆出現在新聞上。

   同時小米公司也開始進攻家具行業,不過是智能家居,華為公司也是自己的智能家居,在昨的發布者大會上餘承東取出了鴻蒙系統2.0,鴻蒙系統有望在今年登上華為的智能屏幕。
   格力這家公司是一家很棒的公司,以前在這家公司製造空調並不厲害。 當時的空調「第一」是春蘭空調,春蘭比格力強得多,但是春蘭的做的範圍太多,摩託車和房地產都會,結果「涼了」。

  春蘭並不是敗給格力一家,而是敗給了美的、格力、海爾等新秀,空調這個東西有數百年的歷史,而現在的格力,敗給了美的。在世界500強排名中,竟相差一百多位。

  為什麼格力會變成這樣呢?其實還是參與了雷軍和董明珠的「賭約」,這是網絡思維和傳統工業思維的格鬥。在這次戰鬥中勝利者只是網絡思考,董明珠看起來好像贏了,但實際上輸了。

  雷軍公司製作了10年的智慧型手機,現在進入智能家居,被稱為「雷布斯」的男人對格力造成了很大的威脅。接下來會怎麼樣,擦亮眼睛觀看。

  其實家居裡的市場很大,不僅有空調,還有電視、冰箱、電飯煲、電磁爐等。 真的太多,市場大,技術含量不足以形成壟斷,但品牌出來後,品牌效應真的要做好。

  美的在這方面,做得很好,美的對別人的影響是,看起來沒有和任何具體的電器連接起來,其實這很好,對外部造成衝擊,損失也不大。 最好的例子是蘋果公司,很多人知道蘋果的手機,但實際上蘋果的手機是蘋果公司最便宜的產品。

  但是,格力太特殊了,很多人說格力就會想起董明珠,然後就沒了,而且格力還比志高差。董明珠肯定也想改變這個收益過分依賴空調的狀況,但是沒辦法,多次改變失敗,對空調業務的依賴越來越重,這樣下去就會變成惡性循環。 畢竟空調技術是有天花板的。

  總之,從數據來看,今年上半年,美的全面超過了格力,今很多人說是因為今年的大環境,格力開始下坡。但問題是,無論在線上還是線下,格力都沒有超過美的。 接下來的董明珠怎麼辦?

  小米公司雖然在「賭博合同」中輸給了董姐姐,但是僅過了一年,就聽說過董明珠和雷軍的合作。 這可能是格力的最後機會。

相關焦點

  • 董明珠時代過去了?小米與格力集團合作,格力空調被美的反超
    格力電器的支柱空調業務被美的反超,可以說,贏了雷軍10億賭局的董明珠,正在和自己的格力電器經歷著史上最反常的夏季,而同樣是銷量下跌但說到底,這個合作的事實恐怕還是會讓董明珠驚訝的,畢竟格力集團的特殊屬性,以及和小米之間的合作區間,是容易和格力電器發生正面的衝突的。
  • 格力空調潰敗,高調格力董明珠為何被低調何亨健超越?
    和雷軍的千億賭約,自己為格力代言,和奧克斯的相互舉報,董小姐早已名聲在外。在2020年年初,格力更加是超越國際空調巨頭日本大金,成為了世界第一。但是,短短的半年多過去,格力突然發現,自己被不聲不響的美的給超越了。今年上半年,美的實現空調收入640.3億元,而格力的空調收入是413.33億元。美的整整超過了格力200多億,在營收上坐上了「中國空調第一」的寶座。
  • 國內最大空調巨頭「誕生」,半年營收1397億,超越格力
    俗話說「一分錢一分貨」特別是對於現在的空調,大家就非常注重性能,畢竟有人整個夏天都需要它來陪伴,國內知名的空調品牌也有不少,比如我們比較熟悉的格力、海爾、奧克斯、美的。,這也使得格力連續10年保持了全國銷量第一,雖然不少空調巨頭都想將其超越,但也只能望塵莫及。
  • 格力被迫「讓位」,國產空調「大黑馬」誕生,不是美的海爾
    目前,國內的家電市場基本上被三大巨頭「壟斷」,尤其是在家用空調市場,美的、格力和海爾的市場佔有率高達70%以上,其他競爭者想要突破重重阻礙,撼動三大巨頭的地位是很難的。 其中,格力更是連續多年保持空調銷量第一的位置,擁有38%的市場份額,領先其他行業巨頭。
  • 中國「空調霸主」崛起!半年營收1390億,打敗格力空調成第一
    隨著人們對家用電器的依賴程度不斷加深,這讓各大家電巨頭品牌們都賺得盆滿缽滿,而且在國內市場上還誕生了好幾大世界知名的家電巨頭企業,像海爾集團、格力電器、美的公司等都是全球有名的家電品牌!,有格力、美的、海爾、志高等等各種品牌,甚至就連雷軍的小米公司如今也已經進入了空調領域發展;而如果從口碑和技術上來說的話,董明珠的格力空調無疑是最好的,而且格力空調還憑藉著強大的實力,連續多年成為國內市場上最為暢銷的空調品牌,可是隨著空調市場的競爭不斷的加劇,在國內市場上又一「空調霸主」崛起!
  • 雷軍創下全國第一,格力業績卻大幅下滑,董明珠還覺得不錯?
    當初雷軍就曾和董明珠打賭,小米的業績能不能在5年內超過格力,當時的小米還不像現在這麼強大,而格力卻早已是老牌空調巨頭。作為老牌的空調巨頭,不僅是營收下降了足有1/3,而且在淨利潤上下降了1/2還有多,看得出來格力的業績在瘋狂下滑。
  • 董明珠還能任性麼?美的和小米如今都徹底擊敗了格力
    格力董事長董明珠向來以言辭犀利著稱,她曾稱美的和小米的合作是兩個小偷在一起,然而如今美的和小米兩家企業都大幅領先于格力,董明珠情何以堪?在空調市場,網際網路營銷正在迅速改變這個市場,奧克斯以網際網路營銷一度擊敗了海爾,給格力和美的造成巨大的衝擊,面對市場的變化,美的迅速擁抱了網際網路市場,今年二季度美的已在線上空調市場取得35%
  • 又一國產空調「黑馬」誕生!越過格力美的,默默攬下多項全球第一
    又一國產空調「黑馬」誕生!越過格力美的,默默攬下多項全球第一!在炎熱的夏天,空調是大家的「避暑良器」,而提到空調,大家肯定首先想到的是國內電器巨頭格力,在「鐵娘子」董明珠的帶領下,格力電器創下了輝煌的業績,得到了各界人士的肯定。
  • 雷軍頻頻代言小米手機,小心重蹈董明珠代言格力的覆轍
    這幾天小米創始人兼董事長雷軍代言小米11可謂洪水滔滔,然而柏銘科技認為這並非好消息,因為另一家知名的家電企業格力就一直由它的董事長董明珠代言,結果是格力在空調市場被競爭對手美的擊敗。
  • 海爾有冰箱和張瑞敏,格力有空調和董明珠,美的亂拳打倒老師傅
    海爾的冰箱 格力的空調 作為國內家電的三巨頭,海爾和格力都擁有各自的拳頭產品,而且張瑞敏和董明珠都是中國管理企業成功者的典型代表,跟他們比起來,美的的何享健太低調了。但是美的卻靠著小家電產品,亂拳打倒老師傅,在營收上將兩位老大哥甩在了後面。
  • 超過格力電器,國內最大的空調巨頭誕生,老闆坐擁1600億財富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空調、彩電、冰箱等大型家電,在很大程度上改變著我們的生活。例如,在炎炎夏日,我們的祖輩們之前可能只可以通過電扇等工具來解暑,而到如今,在我們的生活、學習和工作中,空調已經可以給我們帶來絲絲清涼。近些年來,國內空調產業蓬勃發展。例如,參考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數據,在2013年至2019年,我國空調的產銷量呈現出逐年增長的態勢。
  • 不顧董明珠與雷軍「對賭」,格力投資小米35億,格力被拋棄了嗎
    近年來,國內企業間聯繫越來越密切,尤其像騰訊、阿里、格力這樣的巨頭為了多元化發展,靠著雄厚的資金實力到處投資,騰訊投資了拼多多等企業,而阿里的投資更是數不勝數,在眾多的投資過程中,各個企業間聯繫也愈發密切。
  • 世界500強小米排名超過格力,雷軍完成反超,董明珠敗給了自己
    雷軍私下和董明珠說好了,賭1塊錢,賭小米的營收五年時間能不能超過格力?可一上場,董明珠說,要賭就賭10個億,雷軍一下子就蒙了,劇本不是這麼寫的,1塊錢是活躍一下氣氛。賭10億,太誇張了。小米當時的營收是200億,格力是1200億,但是那種氛圍下,雷軍只能硬著頭皮答應。
  • 國內最大空調企業誕生,半年利潤高達139億,正式超越格力
    國內最大空調企業誕生,半年利潤高達139億,正式超越格力! 隨著人們的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大家在物質方面也有了更高的追求,尤其是一些電器的使用變得更加高端。但是董明珠並沒有因此就調整戰略,畢竟空調領域是格力一直在堅守的王牌,即使是市場並不明朗,他們也沒有完全停工停產的意思。而且在疫情防控期間,格力集團助力公益還捐贈了不少空調,從這一方面來看,格力整體還是比較平穩的。很多企業在業績不太好的時候,都會選擇去以裁員的方式來維護企業的整體運作,但是格力並沒有那樣做。不僅不去裁員,而且為了擴大規模,還招收了不少大學生。
  • 從七年前不認可,到如今和雷軍合作,董明珠選擇「妥協」了?
    就瞧不起小米,在2013年的央視年度經濟人物頒獎典禮上,董明珠和雷軍同時登臺,編導希望他倆能夠弄得熱鬧一點,於是商量著上臺後打個賭,就賭小米5年內的營業額能否超越格力,賭注1塊錢,完全就是開個小玩笑。這次合作強調的主要是產業投資,剛好前些時候雷軍對外介紹了小米智能工廠,這是一家內部採用全自動生產線,不用開燈無人幹預的黑燈工廠,和格力小米戰略合作部署的方向幾乎一致,人工智慧、工業網際網路、核心裝備等方向。
  • 董明珠再次「約戰」雷軍:格力空調世界領先,請小米手機定個目標
    這一次,董明珠的回答出乎意料:「格力在空調領域擁有核心技術,現在是走在領先地位,格力要在保持主業不變的情況下,讓中國的裝備在世界上叫得響!請雷軍提出自己行業的目標。」這個回應,直接戳中小米的痛點,言下之意似乎在說,華為、OV才是你該挑戰的對象。
  • 格力與小米達成戰略合作,雷軍與董明珠握手言和?十億賭約失效?
    就在9月3日,格力集團官方微信公眾號發布文章表示:格力集團與小米集團、中信銀行籤署戰略合作協議,三方約定在產業基金、金融服務、產業投資、項目合作、資源共享等方面開展深度合作。大家是否還記得雷軍與董明珠的「10億賭局」?讓我們把目光看到2013年12月,雷軍和董明珠立下了一個「賭局」,如果五年之內小米的營業額擊敗格力,那董明珠就要給雷軍10個億。當年,董明珠對小米的商業模式有不同看法,風頭正盛的雷軍自然不服,兩人互相嗆聲,現場打賭。
  • 董明珠與雷軍「相愛相殺」但最終走到了一起
    近日,格力集團與小米、中信銀行正式達成了戰略合作,格力將出資35.45億元參與投資小米產業基金,深入對接引進小米生態鏈企業。猶記得,2013年,小米創始人雷軍與格力掌門人董明珠進行了「十億元對賭」,最終雷軍失敗告終。
  • 格力集團與小米達成戰略合作,網友:董明珠與雷軍和解了?
    一談到格力和小米,大家都會想到董明珠和雷軍,也會想起他們之間的10億賭約,想起他們之間結下的梁子,而聽聞格力集團與小米集團達成戰略合作,大多數網友也自然納悶:董明珠難道與雷軍和解了?為什麼格力要與小米達成戰略合作?
  • 董明珠好戰,方洪波彪悍,美的格力纏鬥十餘年,誰才是空調霸主
    同樣是家電巨頭,都曾站在市場第一的巔峰位置,也都在完成逆境時期的轉型,在市場的下滑期大膽選擇跨界和收購。他們的成功也許是互相成就的,但誰也不會甘心做陪襯對手的綠葉。在競爭市場中,董明珠生逢其時。1993年,董明珠在南京和安徽兩地的銷售額高達8650萬元,在格力業務員中位列第一。之後憑藉出色的才幹一直升至格力電器總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