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爾的冰箱
格力的空調
作為國內家電的三巨頭,海爾和格力都擁有各自的拳頭產品,而且張瑞敏和董明珠都是中國管理企業成功者的典型代表,跟他們比起來,美的的何享健太低調了。但是美的卻靠著小家電產品,亂拳打倒老師傅,在營收上將兩位老大哥甩在了後面。
2019世界500強,
美的排在312位 ,全年營收395億美元
格力排在414位,全年營收302億美元
海爾排在448位,全年營收277億美元(海爾主要有兩家上市公司,青島海爾和海爾電器,此處為青島海爾)
而且美的進入世界500強是在2016年,2016-2019的排名分別是481,450,323,312位
海爾是2018年進榜,2018-2019的排名分別是499,448位
而格力是2019年首次進榜。
不得不承認,海爾作為整個集團不管是全年營收還是品牌影響力都是最強的,但是這兩年遇到格力和美的的強力競爭,原來空調王者的位置被格力取代,而小家電領域從來都不是海爾和格力的強項。美的憑著小家電,以小博大,跑在了海爾和格力的前面。
來看看美的的產品:空調、冰箱、洗衣機,吸塵器、取暖器、加溼器,電水壺、烤箱、電磁爐,抽油煙機、淨水機、空氣清新機、灶具、消毒櫃、照明等,這一大段說下來就是一段貫口。基本上只要市場上的任何家電,你幾乎都能看到美的。美的還在2016年收購了東芝家電和德國庫卡機器人。
從現在的發展來看,未來美的還是會全線超越海爾和格力:
第一,成本控制;作為老大哥的海爾,海爾太大了,作為國企高昂的運營管理成本使海爾的產品在價格上就沒有與美的的競爭力,這一點從它的利潤就可以看出來,2019年美的的利潤是30億美元,而青島海爾的利潤只有11億美元(即使加上海爾電器的利潤,也不會超過美的)
第二,利潤背後的核心競爭力,在這三家巨頭中,格力的營收儘管不是最高,但盈利絕對是最高,2019年格力的利潤是39億美元,這就是核心科技帶來的結果,海爾迫於盈利和成本控制,在研發的投入上在這三家之中是最低的,格力的產品太單一,研發成果很難在產品間共享,而美的這幾年在研發的投入上不必格力差。今天的美的,越來越像以前的格力。什麼意思呢?就是說,今天的美的越來越重視產品與技術。
第三,多元化,美的的多元化肯定不如海爾,但是相對于格力在空調之外手機,機器人、電子回收、新能源、冰箱、小家電的全線潰敗相比,美的也僅僅是冰箱不如海爾,空調不如格力,其他都比這兩家強。
第四,擁抱網際網路,25年前,一部《海爾兄弟》讓海爾品牌家喻戶曉,甚至走出國門,15年前的央視中國經濟年度人物頒獎典禮上,馬化騰用了一分鐘時間向張瑞敏推薦QQ,張瑞敏拒絕了。15年後海爾在網際網路時代無所適從,雖在努力彌補,但收效甚微。而帶有網紅氣質的董明珠雖然先天有著網際網路基因,但是這兩年董明珠的言論和行為已經多多少少影響了格力品牌,所謂成也董小姐,敗也董小姐,格力和董明珠捆綁的太深。而美的通過大量的小家電深入到千家萬戶,更快的建立了顧客的信賴和口碑,同時積極和電商平臺合作,只要你睜眼,你肯定能在京東、淘寶的首頁看到美的的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