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戰:項莊舞劍,意在沛公

2021-01-04 歷史蘇人說

二戰以來的美國聯想:打遍天下無敵手

單純說針對中國也是不對的,如果只有中國的話美國就直接打本土了,不必借韓戰北進了。二戰本身就是美國使全球一切潛在對手競爭潛為被摧毀,以獲得絕對壟斷優勢的霸主戰爭。遠東的對手日本被做掉,而歐洲方向英德互撕,法國早已化成炮灰,西歐三國也被打爛,只剩下俄國,雖然受到德國重創,卻仍然生存下來。因此俄國是它打擊的中心目標。如何打擊呢?

這要根據俄國的發展路徑來「對症下藥」——俄國30年代及之前,除1917-1924之間有過短暫封閉期,從17-18世紀以來,俄國一直與西歐保持密切聯繫,而且在計劃經濟體制建立後,這種貿易籌措巨額生產基金的關係更加密切,所以美國控制西歐,就是為了斷他生路,但是俄國又把自己佔領的東歐變成另一塊兒貿易交換圈來籌措資金,所以冷戰在歐洲乃至世界範圍的緣起,不是美蘇爭霸,而是美蘇爭奪東歐——原因很簡單,美國控制了東歐,蘇聯就沒地方貿易了,也就沒地方籌措資金,國家經濟發展乃至保持既有生產規模就不能實現,這樣俄國只能出賣自己經濟利益來換取美國施捨的貿易權,結果就是俄國淪為美國的市場,而自身的政權也會被顛覆,這就是為什麼歐洲,尤其是東歐是爭奪焦點。

意料之外的失敗與反撲:豐臣秀吉再世麥克阿瑟

至於中國當時是美國的菜,1947年《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條約》就宣告日本英國全都輸掉了遠東,只剩下美國獨享亞太市場。美國覺得天下已定,志得意滿,給了國民黨60億美元打內戰,自己去地中海搞俄國去了,中國的自主是令美國始料不及的,尤其是還變了色。要知道,美國支持的希臘政權,面對的是業已控制全國接受大量蘇聯援助的gcd,而蔣介石手裡的資源比希臘好多了,對手一沒蘇聯援助,二沒控制大片區域,全國的工農業最精華部分都在南京手中,佔盡天時地利,卻打得一手爛牌,馬歇爾計劃給英法德歐洲二三十個國家總共也只有130億美元,美國給蔣介石一個人60億,可想而知,美國是有多重視中國,而且杜魯門認為這是穩操勝券的局。

遠東一共七八億人口,中國自己佔了近六個億,面積也是幾乎整個東亞的全部,美國失去了中國,等於失去了整個遠東。

而且蔣介石的失敗打亂了美國的整套戰略部署。1950年籤署的《中蘇友好互助同盟條約》不僅使中國獲得了工業化援助,而且讓蘇聯獲得了一個雖然尚在起步,但規模足以匹敵,乃至超越西歐的交換圈。換言之美國快把莫斯科餓死了,突然自己的奶牛長腿跑了,還去和他做朋友,美國一下子就懵了。

所以說,韓戰最大的目的,不在朝鮮,就像九連城抗日,即豐臣秀吉侵朝戰爭一樣,目的在大陸,麥克阿瑟自己就直言不諱聯合國軍不應該止步於鴨綠江。攻入東北——這片中蘇交換圈的重鎮,也是新中國工業化的核心,就等於摧毀了中國的精華,也摧毀了蘇聯擴大交換圈的可能,順便把扶不上牆的爛泥——蔣氏政權遷回大陸,作為自己的代理人。所以我們看到,明明是韓戰,美國卻同時把兵力調往臺灣和朝鮮兩地,目的不在於阻遏北京在臺海或者東北亞動作,而在於製造與中國摩擦的機會,奪取整個東亞。這樣雖然沒有同蘇聯直接衝突,卻讓美國進一步斷絕俄國的生命所需,一石二鳥推動美國的遏制蘇聯的政策進一步發展。

相關焦點

  • 京東王敬:巨頭入生鮮是項莊舞劍,意在沛公?
    有沒有項莊舞劍、意在沛公?第三、那麼多的巨頭進入生鮮領域,我們也要考慮每個巨頭的背後的戰略意圖是什麼,有沒有項莊舞劍、意在沛公?我們不知道。但京東做生鮮是非常堅決的。第四,是看最終的格局是什麼?商品組合、供應鏈如何和多種業態進行匹配?這個從戰略上也要思考。最後,是一盤貨或者是多盤貨?
  • 谷歌閃購摩託羅拉:項莊舞劍 意在沛公?
    谷歌閃購摩託羅拉:項莊舞劍 意在沛公?
  • 還是亞馬遜官方項莊舞劍,意在沛公?
    市場上另外一個聲音則是:亞馬遜官方打擊口罩賣家是項莊舞劍,意在沛公。
  • 韓戰最疑惑的點:韓戰結束,沒有人歡呼,全都號啕大哭
    韓戰最疑惑的點就是:當得知韓戰結束之後,已經連續作戰14天的戰士們,沒有人歡呼,全都號啕大哭。韓戰中的最後一戰——金城反擊戰連續作戰14天。剛完成任務回到駐地的志願軍們在這14天中幾乎沒有合眼,然而他們剛躺在床上就聽到了集合的哨聲。
  • ...中國人民志願軍|奧馬爾·布雷德利|朝鮮_歷史|韓戰|美國...
    在接下來兩年多時間的戰爭中,布雷德利的觀點並沒有冷卻美國的戰爭狂熱,但卻為戰爭的結局所驗證。抗美援朝戰爭,是在交戰雙方力量極其懸殊條件下進行的一場現代化戰爭。這場戰爭對中美兩國都有非同尋常的歷史意義。對中國來說,這是中華民族的一場百年恥辱一朝得雪的雪恥之戰。然而,「對許多美國人而言,韓戰始終是歷史中的一個黑洞」。
  • 韓戰給美國人留下多大的心理陰影?戰爭電影從來不敢涉足朝鮮
    但是在美國的導演和編劇眼中,對有一場戰爭大多諱莫如深,是電影界的禁忌,這就是打出了中國人民的志氣,打垮了美帝國主義的威風的韓戰。不光是美國的電影界,在美國的文藝界、歷史界、政治界從來沒有人敢主動將韓戰這個話題擺到桌面上。
  • 韓戰志願軍打的如此艱苦,朝鮮軍隊哪裡去了?戰鬥力如何?
    關於韓戰,我們的關注點絕大部分都是中國志願軍身上,那麼朝鮮人民軍在那3年裡幹嗎了呢?戰鬥力又是怎樣呢,今天就來聊一聊朝鮮人民軍的事。 首先要知道,發起朝鮮半島戰爭的是北朝鮮,金日成想要統一朝鮮半島,1950年初就來曾到北京和毛主席商討統一朝鮮半島的事。
  • 韓戰:菲律賓軍蚍蜉撼樹 以卵擊石
    韓戰的菲律賓軍人韓戰爆發後,菲律賓追隨美國,對中國實行「封鎖」、「禁運」,致使兩國直接貿易中斷。之後,又變本加厲成為美國的幫兇。菲律賓軍隊是「聯合國軍」中除美英軍之外,反應最積極的一個———第一個抵達戰場,也是僅有的兩個派出作戰部隊的亞洲國家之一,另一個是泰國。
  • 1950年韓戰,朝鮮變成二戰中的橋頭堡,朝鮮南北政府矛盾加深
    朝鮮半島位於亞洲大陸的東南部,像一截突出的樹幹,從亞洲大陸北部向東南插入太平洋的黃海與日本海之間。二戰結束後,在美國的世界戰略中,朝鮮並不是美國的重點戰略地帶。然而,就在這裡,發生了美國在二戰後進行的第一次大規模的地面戰爭,對遠東乃至整個國際形勢產生了重大影響。
  • 到底是誰挑起了韓戰?朝鮮?韓國?還是它們背後的蘇聯與美國
    從此,朝鮮半島出現了南北兩個在意識形態上完全對立的國家,而且這兩個政府都宣稱自己對全國具有管理權。包括蘇聯和美國在內,沒有人會相信朝鮮半島上的社會主義朝鮮和資本主義韓國會相安無事。美國駐韓大使穆喬表示,「戰爭是早晚的事,說不定就會在哪天早上發生。」穆喬的看法一點也不假,在蘇聯紅軍於1948底撤離朝鮮半島、美軍在1949年6月底撤出朝鮮半島後,朝鮮半島局勢驟然緊張起來。
  • 韓戰:澳軍三軍出動不自量力
    韓戰中澳大利亞空軍「聯合國軍」有5個國家在韓戰中出動了陸海空三軍,澳大利亞是其中之一,其他4個國家分別是美國、英國、加拿大、泰國。韓戰追隨美國最早同意投入主要作戰部隊加入「聯合國軍」的國家就是澳大利亞。
  • 美國各個階層是如何評價韓戰的?
    [美]沃爾特.G.赫姆斯:《韓戰中的美國陸軍(第一卷)停戰談到的帳籠和戰鬥前線》,解放軍國防大學出版社1988年8月版,565頁「在越南戰爭之後,美國總統們將抱怨他們在外交政策方面被『越南戰爭綜合症』縛住了手腳,害怕美國的軍事介入造成災難性的結果。但是,早在越南戰爭綜合症出現之前就曾經有過韓戰綜合症。助理國防部長約翰?麥克諾頓在1965年3月向國防部長羅伯特?
  • 韓戰,究竟是誰打響第一槍?
    1950年6月25日拂曉,在朝鮮那塊狹長的半島上,突其而來的強烈槍炮聲撕破了夜空,韓戰爆發!讓世界人驚訝的是,在剛剛過去不久的24天前,美國總統杜魯門還在白宮門前,信誓旦旦向世界宣稱:「我相信今後5年之內不會有爆發戰爭的危機,現在的世界,比過去5年更加和平。」是誰究竟這麼大膽,竟然不顧世界最強大國家的話,鬥膽打響了韓戰的第一槍?
  • 韓戰:五個國家五個歷史版本!朝鮮最無語!!
    關於韓戰的章節在本書中被歸入「冷戰在亞洲」目錄。書中談及朝鮮半島雙方時使用的是「北朝鮮」(NorthKorea)和南朝鮮(SouthKorea),為讀者方便,本文翻譯為朝鮮和韓國。全文如下:   韓戰幫助冷戰擴散到了東亞。在1894-1895年的日清戰爭後,朝鮮這個中國的附庸國逐漸落到了日本和俄羅斯的掌控之下。
  • 韓戰爆發初期,為何北朝鮮軍隊勢如破竹,直接碾壓南朝鮮軍隊
    今天咱們就要說到韓戰的正題了,那就是戰爭終於爆發了。在1950年6月25號的凌晨,北朝鮮的共產黨軍隊突然攻入了南朝鮮。韓戰自此正式爆發,北朝鮮方面的最初投入的部隊有七個師和三個獨立分隊,總計有八萬九千人。北朝鮮的指揮官把他們的八萬九千人分成了六個密集的縱隊,沿著朝鮮半島上北緯三十八度線這一道邊界,南朝鮮人在戰略戰術上完全實現了突然襲擊的目的。
  • 文在寅稱韓戰還沒結束,朝鮮閱兵又透露哪些新意?
    韓戰還沒有結束?上周,韓國總統文在寅在韓國協會晚宴發表視頻講話時,呼籲韓美兩國聯合宣布韓戰正式結束。此時,在美國的許多人才明白——原來朝鮮南北至今依然處於戰爭狀態。 文在寅提出,「韓國與美國應聯合宣布1950年至1953年的韓戰正式結束」。他還說,「這是打開朝鮮半島和平之門並進一步鞏固韓美同盟的方式」。從事實陳述來看——1950年爆發的韓戰,以1953年在板門店籤署《朝鮮停戰協定》而告一段落。這份《停戰協定》的全稱是《朝鮮人民軍最高司令官及中國人民志願軍司令員一方與「聯合國軍總司令」另一方關於朝鮮軍事停戰的協定》。
  • 站在美國「韓戰紀念牆」前
    在免費供遊人參觀的景點中,有一處深深觸痛了我──那個位於林肯紀念堂東北角的韓戰紀念牆。  美國人把韓戰紀念牆建在首都華盛頓的獨立廣場。這裡是美利堅合眾國最神聖的地方。美國宣布獨立以來,在200多年的歷史中一共有45任總統,而林肯是最受美國人民尊敬的幾位總統之一,他和華盛頓一樣在美國人心目中有著崇高的地位,如果有人膽敢爬上林肯塑像,就要受到法律的制裁。
  • 韓戰中令人難忘的面孔(組圖)
    今天(7月27日)是韓戰停戰協定籤署60周年。當鏡頭拉近到這些歷史人物每個面孔的特寫時,冰冷的戰爭就會瞬間多出許多的色彩。麥克阿瑟叼著菸斗的傲慢,彭德懷眺望遠山的凝重,瑪麗蓮・夢露搖擺的裙褶,志願軍戰士雪中凍住的堅毅。無論是依依不捨還是毅然決然,這既是戰爭的一部分,也深刻的影響著戰爭的走向。
  • 韓戰初期,北朝鮮軍隊有多厲害?美軍參戰也被打得連連敗退
    然而與中國一衣帶水的朝鮮卻深陷戰爭的漩渦,蘇聯和美國相繼從南北朝鮮撤軍後,南北朝鮮圍繞著祖國統一問題,爆發了韓戰。韓戰爆發後,美帝國主義操縱聯合國,悍然出兵幹涉朝鮮內政,並且一度將戰火燒到了中國東北。
  • 冷戰下的局部熱戰:韓戰爆發的始末
    1950年6月25日,韓戰爆發,朝鮮半島這個被世界遺忘的角落成為了舉世矚目的焦點。《開羅宣言》在我國明清時期,朝鮮越南、琉球都是與中國保持數百年朝貢關係的藩屬國,中國享有宗主權(宗主權並非完全主權)。然而,1894年,日本挑起甲午戰爭。1895 年初,我朝清軍戰敗,被迫籤訂《馬關條約》,使得我國放棄對朝鮮的宗主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