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石油是世界經濟發展的重要能源,號稱工業血液,到目前為止沒有哪一種能源能完全替代石油的地位。我國作為工業大國,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石油的重要性對於我們來說是顯而易見的。據了解,2020年我國進口石油高達2400億美元。
不過,讓人想不到的是,還有一樣東西也讓我們非常依賴,那就是晶片。據了解2020年我國晶片進口量高達3000億美元,超越石油600億美元。如果統計一下近三年我國晶片需求數據,2017-2019這三年,我國總共進口了高達6萬億人民幣的晶片,要知道2019年我國的GDP也僅僅是99.08億人民幣,從中也可以看出我國企業對國外晶片的高度依賴。
在我國的晶片產業中,也有響噹噹的企業,比如華為。不過華為只是在晶片設計方面取得了部分成就,但在晶片製造方面仍然受制於人,以至於華為在美國制裁之下面臨斷芯的風險。很多人都知道,在晶片製造的過程中最關鍵的就是光刻機,由於我們沒有屬於自己智慧財產權的高端光刻機,所以才會如此受制於人。
到目前為止,全世界有三家公司可以生產光刻機,分別是日本的佳能和尼康,還有荷蘭的ASML,其中ASML製造技術最為發達,它可以製造極紫外光刻機EUV,而佳能、尼康的技術還沒有成熟到可以製造EUV的地步。EUV意味著目前為止卓越的晶片製造技術,有了它才可以生產5nm,甚至是更高端的晶片。所以ASML一家獨大,它甚至稱,世界上沒有任何一個國家可以獨立製造EUV,即使把圖紙給中國,中國也造不出EUV光刻機!
不過,ASML似乎是小看了中國,其實中國在晶片製造領域中早有布局,中科院和中芯國際的研製工作一直在穩步推進中,華為也在努力尋找出路。雖然光刻機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但這也反映出我國在晶片製造中的決心。
不只是這樣,就在近期又傳來一個好消息,中國公司英唐智控通過子公司正式收購了日本晶片企業先鋒微技術的100%股權。據了解,先鋒微技術是一家頗具實力的晶片企業,它的主要業務涉及晶片設計和製造的很多方面,特別是光電轉換和圖像處理相關的模擬電路和數字電路產品。而且先鋒微技術旗下擁有的5臺光刻機隨著收購的完成,也完全成為中國的資產,這讓美國感到措手不及,制裁的威力大打折扣。
雖然這一操作,不能夠為我國帶來很多光刻機的核心技術,但是這5臺光刻機至少能給我們解決燃眉之急,更為重要的是我們可以通過逆向工程等手段將這些技術與我們如今所掌握的技術進行整合,從而提煉出更加先進的技術,最終實現光刻機的彎道超車。就比如我國在世界高鐵界的成就,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形成了我們現在獨步於世界的高鐵技術。相信我們的工程師完全有這個能力,帶領我們走出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