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跟大家聊一聊:中企100%收購日本晶片企業,5臺光刻機到手,美國沒猜到的結局,這會不會成為一個轉折點呢?
近年來中國的科技迎來了飛速的發展,對於高端晶片的需求量也越來越大了,中國雖然擁有著豐富的能源,但由於人口眾多大部分都要依賴於進口,每年在石油的進口額上就需要耗費2400億美元,然而令人沒想到的是,每年的晶片進口總額超過了石油,達到了3000億美元,可見晶片領域的落後,給我們帶來了多大的經濟損失。
目前中國也在大力發展半導體行業,華為也已經擁有了全球最為頂尖的晶片設計能力,但缺少了晶片的製造工藝,也讓單一的技術顯得那麼的微不足道,在整條晶片產業鏈中,我們缺的就是一臺先進的EUV光刻機,如果能夠掌握光刻機的關鍵技術,我們就有能力自主生產高端晶片。
目前全球沒有任何一個國家能夠獨立完成光刻機的製造,雖然荷蘭的ASML能夠生產出尖端的光刻機,實際上他們也只是一個組裝工廠,超過90%的零部件和技術來源於各個國家。
中企果斷出手為國產晶片做貢獻
就在近日在晶片領域再次迎來了好消息,英唐智控果斷選擇了出手,正式收購了日本的先鋒微科技,並且實現了100%的控股。先鋒微科技也是一家老牌晶片企業了,主要從事設計製造模擬電路以及數字電路產品,並且該公司旗下還擁有了5臺光刻機,目前也已經得到英唐智控官方證實,這5臺光刻機已經屬於中國的資產了。
或許很多人都對晶片設計研發、晶片製造以及晶片最終的封裝測試都耳熟能詳,但很多人都不知道在晶片設計研發初期,還有一個環節叫做晶片模擬,這也是非常重要的一個環節。
雖然華為目前有辦法完成5nm晶片的設計,但在模擬晶片這一個環節還需要依賴國外的技術,從華為晶片供應渠道完全被切斷,我們就可以很清楚的看到,在整個晶片產業鏈中,只要有一個環節和技術需要依賴於別人,那麼隨時就有可能陷入類似華為一樣的困境。
很多人都不知道模擬晶片的重要性,其重要程度並不亞於晶片製造,在這個領域的專家至少都要有15年以上的從業經驗,國內的晶片企業根本沒辦法達到這個層級,而此次收購的先鋒為科技,恰巧是一家擁有先進模擬晶片設計和生產能力企業,有了這一項技術也能讓我們在晶片製造過程中少走彎路。
還有一個好消息就是,在整個先鋒微科技的收購名單中,還包括了一條6寸的晶圓生產線,利用上我們此前所研發的技術,在改良升級之後,有可能就可以直接用於第三代半導體產品SIC的生產。
雖然並不能直接帶來先進的晶片生產工藝,但是對於我們來說,只要有了這些基礎就已經足夠了,這個可以很大的提升中國對於半導體的布局,中國一直都是在背後默默的研發,此前華為5G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有了這樣的基礎,或許到時候又可以讓美國措手不及一次,實現最終的「彎道超車」也不是不可能的。
一直以來中國的晶片企業都被吐槽過於看重利益,「造不如買」的商人思維過於濃重,不過這一次的收購不同於以往,以前我們更多的只是使用到他們的專利,並沒有獲取到他們技術的所有權,而這一次的收購是由中企百分百控股,其中就包括了5臺光刻機、技術專利以及技術人員,所有的生產線也都歸我們所有。
在經過技術整合之後,再加以技術創新和工藝的提取,我們終將實現對於高端晶片的自主生產製造,對此你們有什麼看法呢?
還想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