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汙水靠蒸發 如今清水繞人家
——石家莊推進農村生活汙水處理一線見聞
截至目前,全市開展生活汙水治理的1019個村莊中,有357個村採取納入城鎮管網模式、274個村採取建設集中汙水處理設施治理模式、388個村採取結合改廁分散治理模式
晉州市龍頭村採用功能型精準溼地工藝建成的汙水處理站。該處理站集功能型溼地、生態塘、雨水收納池等於一體,具有溼地休閒景觀功能。(河北日報資料片) 通訊員邵運慶攝
這段時間王新房心情格外好,因為他再也不用擔心家門口流出的生活汙水影響環境了。近日,記者到新樂市承安鎮赤支村,大街小巷看不到汙水橫流的跡象。站在村裡的小公園,王新房說,全靠旁邊這座生活汙水處理站,徹底解決了居民生活汙水集中處理難題,還讓處理後的清水實現了再利用,「汙水變成了清水,能澆地、能澆樹,還可灑水降塵,可好啦!」
昔日汙水靠蒸發,如今清水繞人家。農村人居環境整治行動開展以來,石家莊市高站位、高標準、高質量持續推進農村生活汙水治理,截至目前,全市共有1019個村莊,區分不同情況、採取不同方式開展了這項工作,取得了很好的成效。
如何幹好——
解決「誰投資」「誰實施」問題
「都說農村生活汙水治理難,有多難?」
面對記者的問題,晉州市龍頭村黨支部書記苑爭波說,最頭疼的事是挖溝鋪設管道。因為從部分村民牴觸到完成施工,他沒少挨埋怨。
不止如此,建設項目資金投入、汙水站選址、配套管網建設、後期汙水站運行管理……這一道道的坎,哪個能輕易邁過去?
在深入農村一線認真調查研究的基礎上,石家莊市生態環境局精準發力,打出兩記重拳。
一拳指向「誰投資」。他們積極申請中央、省專項資金支持,允許縣級按規定統籌整合中央農村環境整治專項資金、中央支持農村改廁整村推進項目財政獎補資金、省級鄉村振興專項資金,同時,通過地方政府發行專項債券、積極申請信貸支持等方式,吸引社會資金廣泛參與。
一拳指向「誰實施」。「我們先後制定了《石家莊市農村生活汙水治理行動計劃》《2020年石家莊市農村生活汙水治理工作專項推進方案》等政策文件,圍繞農村生活汙水治理工作,細化任務,明確責任,確保工作有序開展。」石家莊市生態環境局副局長冀平介紹,在具體工作中,考慮到鄉鎮不具備專業運營能力、收取村民汙水處理費用難度較大等問題,他們積極引導相關縣(市、區)結合自身實際,鼓勵引入第三方專業機構,對有條件的村莊開展生活汙水治理,對其他村莊實施生活汙水管控,全面推動農村生活汙水處理工作開展。
科學引導和有力支持,讓一個個村莊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我們鋪設了汙水收集主管網,把村西南角的垃圾山建成了集功能型溼地、清水池、生態塘、雨水收納池等於一體的汙水處理站。」苑爭波說,幾十年汙水橫流的街巷,從此徹底變了模樣。
如何建好——
實施分類施策、推行多種模式
赤支村的生活汙水處理站,坐落在村裡的小公園裡,距離新民居單元樓僅有200多米。
走進公園,空氣中聞不到絲毫異味,如果不是幾個井蓋裸露在外面,人們根本看不出這是一個日處理能力可達80噸的汙水處理站。
「這幾個井蓋下面分別是曝氣池、沉澱池和提升池。」汙水處理站負責人李保岐介紹,經過初步處理的汙水由提升池進入快滲間。快滲間由兩個方池和盤在上面的塑料管組成,汙水通過塑料管上的圓孔直接噴灑到方池上的過濾層,經過物理、化學和生物作用,把汙染物全部去除。快滲池出水水質指標能達到《城鎮汙水處理廠汙染物排放標準》一級A標準,可以直接用於灌溉及周圍環境綠化。
像赤支村這樣建設生活汙水處理站治理農村生活汙水的方式,僅是石家莊市農村汙水處理中的一種。在治理模式的選取上,石家莊市生態環境局綜合考慮區位條件、經濟水平等因素,堅持因地制宜、分類處置的原則,積極探索技術成熟可靠、適合農村特點的汙水處理模式。「我們對臨近城鎮建成區的村莊鋪設管網,納入城鎮汙水處理廠處理;對離城鎮較遠、常住人口密集、經濟較發達的村莊,採取鋪設汙水收集管網,建設集中式汙水處理設施的方式。」冀平說,針對居住分散、人口少、地形條件複雜、汙水不易集中收集的村莊,則採用三格式化糞池、淨化沼氣池、小型淨化槽等方式進行分散處理。
截至目前,石家莊市開展生活汙水治理的1019個村莊中,有357個村採取納入城鎮管網模式、274個村採取建設集中汙水處理設施治理模式、388個村採取結合改廁分散治理模式。
如何管好——
多元參與,建立長效運維機制
「我們龍頭村新建成的這個,既是汙水處理站,也是村民休閒溼地景觀。」苑爭波進一步解釋說,「我們採用功能型精準溼地工藝,在處理汙水的同時,可以產生大量蘆葦生物質,構建天然自淨化系統,整個過程沒有任何藥劑添加,並且能夠高效降解、吸收、吸附汙水中的汙染物,實現汙水淨化。但最關鍵的是,運行成本是其他技術的十分之一。」
和其他村一樣,苑爭波最擔心的就是後期長效運維管理。幾經論證後,他們村最終確定利用功能型精準溼地汙水處理技術。「不添加任何藥劑,能有效降低運行成本,再加上技術維護比較簡單,村民經過簡單培訓後就能知道怎麼做,可再次減少運行費用。」苑爭波說,功能型溼地、清水池、生態塘、雨水收納池及汙水收集主管網相繼完工投用,日常維護採用「公司專業技術支持+村民日常維護」方式,全年運行費用僅需要6000元左右。
在探索農村生活汙水長效運維管理機制的過程中,石家莊市堅持多元參與,在積極引導村民參與維護的同時,積極採取市場化運營形式,探索通過公開招標方式引入第三方專業機構,開展長效運維管理工作。
「在引導當地主管部門實施定期考核的同時,我們還將開展集中式汙水處理設施出水水質監測,確保運維效果。」冀平說。
為進一步加強全市農村生活汙水治理設施運行監管,確保設施「建得成、能運行、穩達標」,石家莊市生態環境局還組織各相關縣(市、區)生態環境部門對轄區內所有已建成的農村生活汙水治理設施開展拉網式排查,全面摸清底數,建立臺帳,為日常運維和改造提升提供基礎性數據支持。(河北日報記者董昌)
關注河北新聞網,了解河北最新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