輕點屏幕,操作手機APP「聯企e站」,即可反映企業訴求,事項辦理後評價「滿意」或「不滿意」。
「敞開大門」為民企排憂解難,湖北省非公有制企業投訴服務平臺已成為眾多民營企業信賴的「雲上之家」。
湖北日報全媒記者從省工商聯獲悉,截至12月7日中午,該平臺註冊企業達7.1萬家,註冊商會579家。
線上線下為民企排憂解難
民營企業是湖北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力量。如何讓民營企業辦事能「找到門」,解困能「找到家」?
暢通非公有制企業訴求渠道、建立全省非公有制企業投訴服務中心,被列入我省重大改革項目。
2018年12月24日,省非公有制企業投訴服務中心成立。按照「全省一張網、三級全覆蓋」要求,我省加快省市縣聯動建設,推動形成非公企業投訴服務體系,目前已實現非公有制企業投訴服務中心全覆蓋。
訴求申請、受理、轉辦、承辦、回復、反饋、滿意度評價……省非公有制企業投訴服務中心建立全鏈條閉環投訴受理流程,完善訴求受理工作辦法、訴求事項辦理聯絡員工作規範等制度。與省委政法委、省法院、省檢察院、省司法廳等部門建立溝通聯繫、分析研判、協調合作機制。與省紀委監委聯合舉行親清政商對話會,為全省紀委監委機關服務保障民營企業發展「新十條」的出臺積極建言,民企訴求辦理情況被納入各級紀委監委執紀監督的重要內容。
線下線上,雙管齊下。
疫情期間,省工商聯、省司法廳依託省非公有制企業投訴服務中心律師團隊,聯合成立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公益律師服務團,為民營企業全天候提供各類在線法律服務。制定發布《民營企業復工指南》,引導企業完善防控措施,安全有序復工復產。有關意見建議被我省《關於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 支持中小微企業共渡難關有關政策措施》等採納。
今年7月1日,省非公有制企業投訴服務平臺網上及移動端APP「聯企e站」上線運行,實現「企業點單、平臺辦事」。
針對民營企業遇到的難點痛點堵點問題,平臺涵蓋訴求反映、政策宣傳、法律諮詢、信用服務、職稱評審、商會管理、品牌推介、商情發布等10餘項功能,為全省民企搭建起統一的信息共享平臺,暢通訴求反映的綠色通道。
企業訴求件件有著落、事事有回音
「滿意!」
武漢鬥笠哥生態科技有限公司為黃陂區非公有制企業投訴服務中心點讚。
通過「聯企e站」了解企業訴求後,該中心積極協調當地有關部門和企業,該公司位於大南門市場的店鋪租金、物業費等問題很快得到妥善解決。
在該中心,區工商聯副主席錢光爭告訴記者,該區依託省非公有制企業投訴服務平臺,建立了「投訴服務聯席會議+投訴服務中心+4個聯絡站」服務模式,企業「投訴建議隨時發、服務幫助隨時有」。
架好一座橋,織好一張網,暖了民企心。
因經濟糾紛,武漢市東湖生態旅遊風景區南望山產業園某企業將道路挖斷、封堵,致使多家企業一個多月無法正常生產經營。4月22日,天星美潤等5家企業通過省非公有制企業投訴服務平臺反映情況。經多方協調,一個多月後道路恢復暢通。
「公司門前主幹道車流量越來越大,卻無任何交通警示標識,希望有關部門加裝減速帶,消除交通安全隱患。」8月,十堰九州通醫藥有限公司向平臺反映。省非公有制企業投訴服務中心將該事項轉至茅箭區人民政府,很快收到復函,交管部門已將減速帶安裝到位。
位於鄂州的大通物流公司,數年前在業務往來中,成為某船舶公司的債權人之一。因該船舶公司破產清算,大通公司嘗試過多種方式,均未能完全收回債款。去年9月,該公司向省非公有制企業投訴服務平臺反映訴求。今年5月25日,該公司全額收回3300萬元債款。
「感謝平臺的溝通協調,在多方努力下,多年債權清收『拉鋸戰』告一段落,困擾企業的『老大難』問題終於解決了。」該公司負責人說。
「協調解決執行難、道路通行、融資擔保……企業訴求件件有著落、事事有回音。」省工商聯負責人表示,全省工商聯繫統將認真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和省委十一屆八次全會精神,將該平臺作為助力優化營商環境的重要抓手,當好「有呼必應、無事不擾」的「店小二」,支持服務民營企業高質量發展。
(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周志兵 通訊員 陳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