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天進帳289億!中國晶片巨頭再傳喜訊,3nm升級版獲突破

2020-12-19 海西商界

最近一段時間,臺積電可謂是好消息不斷,赴美建廠、採購35臺光刻機、2nm出現重大進展等。今年以來,受益於5G與5nm製程的突破,臺積電的先進產能更是長時間處於滿載狀態。

由此,臺積電的營收也是屢創新高,令人矚目。根據臺積電最新公布的信息,臺積電在11月的短短30天裡,實現營收1248.64億新臺幣(折合人民幣289億元);這與去年同期的1078.84億新臺幣營收相比,實現了15.7%的同比增幅。

由此,臺積電做到了連續18個月同比增長,表現優異。據了解,臺積電的訂單不少已經排到了明年年中,臺積電同比增長的勢頭,有望延續。

除營收屢創新高外,臺積電的工藝進程也傳來好消息。

日前,臺積電宣布,名為「3nm Plus」的3nm工藝的增強版,將在在2023年推出。而且,蘋果依舊是首發客戶,將收入首波產能。按照推算,蘋果A17訂單將被臺積電收入囊中。

不過,3nm Plus製程工藝將有怎樣的提升,臺積電並未作出解釋,但可以肯定將比3nm擁有更低的能耗、更高的電晶體密度。

而關於3nm,臺積電此前便已經表示,相較於5nm,3nm邏輯密度最高將提升70%、性能最高提升15%,同時能耗也能降低30%。該工藝將在2022年實現量產。

臺積電3nm Plus製程在這一基礎上有怎樣的提升,值得期待。

雖然臺積電目前是全球最強的晶圓代工廠,且優勢地位十分明顯, 在業界的市場佔比超過50%。不過,臺積電並非高枕無憂,在它身後,還有三星窮追不捨。

三星已經宣布,要在2022年量產3nm,與臺積電進程基本相似。而且,三星3nm將提前導入Gate-All-Around技術,想要彎道超車的野心顯而易見。

臺積電在2nm才將會採用GAA工藝,在3nm與3nm Plus工藝上,仍採用傳統的FInFET技術。

三星激進的發展策略,給了臺積電不小的壓力。在14nm技術時,三星便曾經超越臺積電提前實現量產。因而,如今臺積電自然不敢掉以輕心,小看三星。

好在臺積電技術雄厚,在7nm、5nm上總能先三星一步。而且,臺積電2nm也獲得重大內部突破,計劃在2023年下半年風險市場,並在2024年實現量產。

可以看出,目前臺積電技術仍走在三星的前列,也希望其能繼續保持優勢,穩紮穩打走好每一步。

對於三星與臺積電,你更看好哪一個?

文/BU 審核/子揚 校正/知秋

相關焦點

  • 30天進帳289億!中國晶片巨頭再傳好消息,3nm升級版取得突破
    今年以來,受益於5G與5nm製程的突破,臺積電的先進產能更是長時間處於滿載狀態。由此,臺積電的營收也是屢創新高,令人矚目。根據臺積電最新公布的信息,臺積電在11月的短短30天裡,實現營收1248.64億新臺幣(折合人民幣289億元);這與去年同期的1078.84億新臺幣營收相比,實現了15.7%的同比增幅。
  • 突破3nm,進軍1nm,中國晶片巨頭傳好消息,一個月營收289億元
    據臺積電在2020年世界半導體大會上表示,最快在2021年市場上就能出現3nm有關的晶片產品。也就是說,臺積電從明年開始就會嘗試生產3nm,然後到2022年開始量產3nm,從2022年的每月5萬片提升到2023年的每月10萬片3nm晶圓。不僅如此,臺積電接連傳來好消息,突破3nm,進軍1nm。
  • 突破3nm,量產5nm!晶片巨頭傳來新消息,一個月進帳1248億!
    導讀:突破3nm,量產5nm!晶片巨頭傳來新消息,一個月進帳1248億!眾所周知,隨著科技的快速發展,也極大的帶動了整個半導體晶片市場的發展,除了各大智慧型手機廠家對晶片的需求非常的旺盛以外,還有航空航天,人工智慧和無人駕駛等眾多的領域都對晶片有著強勁的需求,而這也讓各大晶片巨頭廠家們都賺得是盆滿缽滿!
  • 中國一大代工巨頭,一年進帳2000億,進軍2nm晶片領先全球
    導讀:中國第一大代工巨頭,一年進帳2000億,進軍2nm晶片領先全球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科技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中國第一大代工巨頭,一年進帳2000億,進軍2nm晶片領先全球!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量產5nm晶片攻克2nm技術這家中國晶片巨頭30天進302億
    其中臺積電對於華為自研晶片業務而言異常重要,畢竟這家專業晶圓代工廠是目前全球範圍內唯一一家能夠量產5nm晶片的巨頭。10月8日消息,臺積電公布9月份的財務數據,數據顯示,臺積電在9月份這短短30天內進帳1275.85億
  • 中國第一晶片巨頭,累計造出10億顆7nm晶片,月進帳240億
    8月21日,中國第一晶片巨頭——臺積電宣布,公司已經累計造出10億顆7nm晶片,這一數據讓同行分外眼紅。目前正處於美國制裁國內公司晶片業務的關鍵時期,但大陸地區晶片廠商還沒有成功研發出7nm技術。如果,國內晶片企業擁有7nm晶片製造能力,這將對國內科技公司發展將起到不小的幫助。
  • 31天進帳34億! 被低估的中國晶片巨頭, 超越中芯國際
    31天進帳34億!被低估的中國晶片巨頭, 超越中芯國際全球第四受美國不斷升級針對華為的禁令一事影響同時,筆者還注意到了一位被低估的中國晶片巨頭,可能大多數讀者都不經常在新聞中看到它,但依舊在行業內名列前茅。
  • 臺積電公布一項數據,30天進帳302億,還傳來2個好消息
    在諸多晶片巨頭的支持下,臺積電的營收非常可觀。 85億新臺幣,約合人民幣302.1億元,相較於2019年同期同比增長24.9%。而在2020年的1-9月,臺積電共計營收9777.22億新臺幣。
  • 獲得喜訊!中國讀寫器晶片年底可量產,國產晶片再獲突破
    很多人對於我國晶片的了解,可能就只是對於手機晶片以及電腦晶片的了解吧,畢竟這才是自己接觸的最多的,但如果你要說是自己使用最多的晶片,那麼你可能忽略到了一種晶片他比我們的手機晶片使用的機率還要高,他就是讀寫晶片。
  • 市值突破29100億!中國最強晶片巨頭,在美建5nm晶片工廠
    而臺積電在少數能生產製造的企業中,是技術最為先進,所佔市場份額最多的廠商,同時也是中國最強的晶片巨頭據了解,臺積電目前已經量產10億顆7nm工藝的晶片,而在今年上半年,臺積電就已經率先量產了5nm晶片。
  • 比特幣爆火的背後,中國巨頭另闢蹊徑,靠賣礦機進帳1.6億
    而且,2020年下半年起比特幣價格一路上漲,11月中旬突破16000美元,後續繼續上漲至19000美元以上,距離2017年19850美元的巔峰價格只有一步之遙。比特幣的再次爆火令不少投機者都重倉虛擬貨幣。
  • 國產7nm晶片取得重大突破!中芯國際喜訊不斷,14nm良品率突破大關
    9月15日,當美國對華的晶片禁令正式生效之後,「中國芯」便成為中國科技領域的一個絕對的心臟病問題,直到這個時候,我們的國人似乎才意識到,中國的晶片產業真的是落後著世界一大截,不過在各方的不懈努力之下,近日根據中芯國際給出的消息,國產的7nm晶片已經取得了巨大突破!14nm晶片良品率突破大關。
  • 中國最強晶片巨頭,30天吸金302億,採購超50臺頂級光刻機
    本就蟬聯全球第一晶片代工巨頭名號的臺積電,如今更是因為率先實現5nm晶片量產,在今年大放異彩,讓人不容忽視。5G智慧型手機晶片以及其他電信設備銷售的增長,使得純晶圓代工市場迎來大幅增長。據ICIsights分析預測,今年純晶圓代工市場有望大增19%。
  • 美國高通轉向臺積電求助,晶片國產化再傳捷報
    三星5nm工藝首發後,還欲直接提升至3nm在我們的認知中,許多事物都是越大越好,但晶片卻相反,尺寸越小運行速度越快、能耗越少。自2015年7nm工藝量產後,由於製程越小越難突破,晶片領域的研發進度逐漸變緩,5nm工藝、3nm工藝遙遙無期,基於此,三星在年初的5nm首發可謂意義重大,不僅半導體的製程工藝得到了技術性跳躍,還極大地提升了晶片的性能及工藝效率。
  • 中國晶片巨頭市值3.3萬億,取得2nm技術突破,衝刺1nm晶片
    晶片製程工藝的提升,不僅可以提升處理器的性能,還能降低晶片在運作時對手機的功耗。眾所周知,無論是7nm時代還是5nm時代,中國晶片巨頭臺積電都是全球範圍內第一個實現量產的晶圓代工企業,正是因為如此,臺積電才會成為各家晶片廠商首選的晶片代工廠。
  • 蘋果搶佔臺積電3nm晶片產能!韓國巨頭坐不住了,斥資7200億趕超
    作為全球唯一一個踏入3nm製程大門的企業,其產能自然也遭到了各大科技巨頭的搶購,而根據最新市場消息,蘋果似乎已「搶先一步」。「包攬」5nm晶片80%產能後,蘋果又搶購臺積電3nm《澳洲財經見聞》12月23日消息,目前,蘋果已經預定臺積電最初一批採用3nm工藝的晶片產能,用於生產ios設備和自研晶片。
  • 連續17年全球第一,這家中國晶片巨頭,造出10億顆7nm晶片
    根據臺積電發布的數據,臺積電11月總營收1248.65億新臺幣,約合人民幣289.65億,同比增長15.7%,創數據新高。 除了營收成績亮眼外,據臺媒報導,臺積電已經累計造出超10億顆7nm晶片,並獲得「IEEE企業創新獎」的肯定。
  • 不用再等光刻機?中科院再傳喜訊,國產石墨烯晶片取得新突破
    ,日前國內傳出消息,要求國產晶片自給率2025年實現70%的自給率,同時還提供免稅優惠等政策,此後,不少晶片企業排隊上市,紛紛加大對晶片產業鏈的投資,中科院也宣布加入攻堅光刻機的隊伍,這對於國產晶片的發展來說,確實是一個喜訊。
  • ​臺積電2nm實現突破,中國巨頭開始發力!國產晶片迎來新希望
    晶片行業不僅是一個耗時久,更是一個耗資巨大的行業,這也是為什麼有些晶片巨頭在向下一代光刻機技術發起進攻的時候選擇了放棄。數十年來,「缺芯」一直是中國IT產業所面臨的困局,每年對晶片的進口要遠遠超過石油,雖然每年晶片行業總營收佔據全球晶片總營收的13%,但國產晶片企業拿到的僅僅是一小部分,大部分的利潤都流入了美國、日本、韓國等晶片企業的手中。
  • 晶片巨頭進軍3nm!臺積電迎來「新挑戰」
    在這場沒有硝煙的「科技戰場」上,科技之間的比拼,終歸還是聚焦在了晶片行業,這也讓全球晶片製造巨頭臺積電備受關注。尤其當蘋果、華為相繼發布了基於5nm工藝的A14和麒麟晶片之後,iPhone12和Mate40標配機型跑分輕鬆碾壓其他安卓品牌,這讓人認識到了5nm工藝晶片的潛能,未來幾年,5nm也將成為晶片市場上的主流產品,然而,能生產5nm晶片的不僅是臺積電,另外一家國際晶片巨頭也能做到,這就是三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