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車換電模式:既然看好前景,就要付出努力

2020-12-19 中國質量報

(文/胡立彪)

近日,內蒙古包頭市啟動新能源汽車換電網生態一體化項目。據悉,包頭新能源汽車換電網包含全自動換電站、手動換電站以及迷你型社區換電站。在新能源汽車換電網生態產業的帶動下,包頭市的公交車、計程車、城市物流車、環衛清掃車等將進一步實現電動化。

包頭之外,近期在新能源汽車換電模式領域有大動作的城市還有不少。11月以來,重慶、武漢、徐州等多個城市紛紛啟動新能源汽車換電運營示範項目。

一些地方加快新能源汽車換電模式市場布局,與國家層面政策支持相呼應。工業和信息化部今年10月發布的全國政協第1535號提案答覆函提到,該部將聯合相關部門完善相關技術標準,加快《電動汽車換電安全要求》國家標準的審查報批,鼓勵企業根據適用場景研發換電模式車型。而國家發展改革委產業司近期對北京公鐵綠鏈公司實地調研,深入了解新能源重型卡車換電模式推廣應用情況。業內人士表示,國家發展改革委關注該公司在換電模式方面取得的經驗,應是為正在醞釀的相關政策尋找依據。

事實上,自今年4月,工業和信息化部等部門發布《關於完善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財政補貼政策的通知》,放寬換電模式新能源汽車補貼限制,釋放對該類汽車政策鼓勵信號後,就有業內人士預言,曾長期遭市場和政策冷遇的換電模式或將迎來「第二春」。而當換電站作為新基建的重要組成部分,在今年5月召開的兩會上第一次被寫入政府工作報告時,換電模式的支持者更是感受到春日陽光的暖意。之後相關政府部門及地方在換電模式領域不斷加大政策支持和產業布局力度,已經是「陽光照進現實」的節奏了。

新能源汽車換電模式此番迎來政策利好,自然是基於該模式本身具有諸多優勢。按照工業和信息化部副部長辛國斌的說法,換電模式有六大優勢:一是車電分離,可以大大降低購車成本;二是可以增加出行便捷度;三是由電池運營公司對電池集中進行監測、養護與管理,有利於延長動力電池的壽命,提升電池的安全性;四是利用峰谷電價的差別來降低充電成本;五是可以根據每天的行駛裡程考慮當天租多少電;六是換電模式還可以催生出一些新的服務業態。

既然換電模式優勢多多,何以多年前曾不被待見?早在2011年,換電模式曾進入商業化運作階段,而且,當時業內支持推廣該模式的人並不少。但是,也有一些人認為,我國電動汽車和電池技術發展處於初級階段,同時,充換電設施技術標準尚未出臺,推廣換電模式為時尚早。最大的阻力來自眾車企。它們多傾向於插充式充電路線,認為電動車規模不足,換電站投資成本大、盈利難,短期市場效益不明顯。當然,整車企業對換電模式態度冷淡並保持距離,背後還有私心作怪:如果政府主力推廣換電模式,那麼補貼政策所支持的核心是動力電池,在此情況下,整車企業不僅會失去對動力電池的主導權,也會失去對財政補貼的擁有權。

而現實的殘酷性在於,在動力電池企業與整車企業的利益博弈當中,作為乙方的動力電池企業往往處於劣勢地位。這些年國內新能源汽車發展的走向,其實也是這種力量嚴重不均衡博弈的結果呈示。有業內人士認為,如果電池企業取得政策支持並佔有市場主動,那麼市場很快就能推出標準化動力電池包,並大幅度降低成本。但整車企業是不樂見這種情況的,它們只想讓電池作為汽車零部件、讓電池企業作為供應商被自己控制擺布,而絕不想讓電池企業脫離自己,成為有能力跟自己搶市場的競爭對手。於是,整車企業各自為戰,將本可統一標準的電池變成各種規格,並建立起技術壁壘,以此搶奪新能源汽車補貼。

現在,隨著財政補貼政策逐漸退坡,新能源汽車技術特別是電池技術不斷進步,以及新能源汽車市場需求發生變化,換電模式的優勢逐漸顯現並得到越來越多的社會信任,其迎來市場「第二春」的條件愈發成熟了。不過,不管是對於整車企業還是電池企業來說,換電模式之路並不好走,選擇這條路可能意味著產線、結構組、模組及箱體設計等一系列變更,費用高昂且調整周期較長,影響企業的短期利益。入局換電產業,就要有打持久戰,承受「戰略性虧損」的魄力和準備。換電企業當下需注重用戶換電體驗,通過換電模式培養用戶習慣,增強用戶黏性,這樣才能贏得未來。

相關焦點

  • 新能源汽車換電模式:既然看好前景,就要付出努力
    據悉,包頭新能源汽車換電網包含全自動換電站、手動換電站以及迷你型社區換電站。在新能源汽車換電網生態產業的帶動下,包頭市的公交車、計程車、城市物流車、環衛清掃車等將進一步實現電動化。包頭之外,近期在新能源汽車換電模式領域有大動作的城市還有不少。11月以來,重慶、武漢、徐州等多個城市紛紛啟動新能源汽車換電運營示範項目。
  • 新能源汽車:「換電模式」的前景
    蔚來發表聲明,今年10月12日後支付大定的用戶,不再享受終身免費換電權益,這表明其於2019年8月24日推出的首任車主終身免費換電業務即將下線。因此,關於「換電模式」的討論在國慶期間再度升溫。今天,我們就來聊聊這個話題。
  • 新能源汽車迎換電風口
    其中,作為行業一大風口的「換電模式」,僅在計程車和網約車市場,換電模式市場規模即可達900億元左右,發展前景廣闊,也得到各方關注。向來敢為天下先的泉州,也開始試水新能源汽車換電模式,業界對這一模式也持樂觀態度。
  • 新能源汽車:「換電模式」的前景(二)
    之前的文章大致介紹了一下換電模式的優缺點,這也是十幾年來新能源電動車行業不斷探索的發展路徑。但因為BetterPlace的最終失敗,業界對此模式的發展前景還是褒貶不一,主流廠商的車型仍以充電為主,目前只有少數如蔚來、北汽和力帆等中國企業在不斷探索。
  • 新能源汽車要開啟「換電模式」?
    在剛剛完成「換電」的一位計程車司機手機上可以看到,本次「換電」共花費53.2元,續航裡程250公裡左右,差不多可用一整天。這位司機表示,「換電」模式比家用充電樁費用略高,但比燃油車要低不少。  換電,即為電動汽車更換動力電池。
  • 換電前景看好「錢景」憂
    新能源汽車需要足夠的能源補給才能持續地跑起來,充電、換電都是新能源汽車的能源補給方式。充電站(樁)經過數年建設,已成為新能源汽車能源補給的主要方式,有力地推動了新能源汽車發展。充電樁補給能源(電量)需要較長時間,無法滿足部分新能源車主快速補給能源的需求。為了進一步推動新能源汽車發展,讓新能源汽車能夠持續跑起來,換電在沉寂多年之後,再次受到推薦,成為今年新基建的「風口」。
  • 新能源汽車充電太久?換電模式迎來新風口
    換電模式——新能源汽車在換電站內,花費3分鐘用飽和的電池替換掉空的電池,便能實現400km續航。早在2018年,已經有多家企業在推行換電模式,其中以蔚來和北汽新能源發展為傑出代表。到2020年初,蔚來已落地123座換電站,覆蓋51個城市,換電車輛超過1.7萬臺,累計掃碼換電已超過37萬單,換電滲透率達48.1%。
  • 資訊:布局十年 北汽新能源已成換電模式的領航者
    近日,北汽新能源BEIJING汽車4.0版換電站正式推出,相比現有換電站的換電速度,4.0版換電站完成單次換電僅需30秒,整個換電全過程耗費時間由現有換電站的180秒縮減到90秒,並且儲存電池達到60塊,設計服務能力達到了400-500車次/天,是現有3.0版換電站的2倍,樹立了全新的行業標杆。這是繼新能源汽車換電模式再迎政策紅利之後,公共出行電動化領域再次迎來的利好消息。
  • 動作頻頻「換電模式」,會成為新能源汽車的救命稻草嗎?
    時間來到了2020年,新能源汽車再次迎來了新的發展機遇,一方面是國家工業部宣布將新能源汽車的換電納入了新基建的範疇,並且在5月正式將換電建設寫入了《政府工作報告》。另一方面,基於疫情對國家整體經濟的影響,新能源汽車政策補貼退出的腳步放緩,同時降低了進入新能源汽車行業的門檻。
  • 新能源汽車換電時代要來?吉利科技發布換電模式
    在這金九銀十的季節,汽車行業的&34;接踵而至。9月16日,吉利科技集團換電模式發布會在重慶召開,吉利科技智能換電站全國首發亮相,換電模式率先落地重慶兩江新區,今年計劃將在重慶建設完成35座換電站。然而,充電式新能源車有續航裡程焦慮、購車成本高且殘值率低等問題困擾著新能源汽車用戶。推動新能源汽車產業高質量發展還需要在新技術、新業態、新模式方面創新發展;探索車電分離的模式應用,可滿足不同層次的市場需求。
  • 多地啟動新能源汽車「換電模式」示範項目 全國換電站達535座
    中商情報網訊:近年來,我國加快發展電動汽車換電模式,目前正在由點及面地向全國普及。據悉,11月下旬至今,重慶、武漢、徐州、包頭等城市紛紛啟動新能源汽車換電運營示範項目。另外,明年起,換電模式的計程車、渣土物流車等將陸續推向市場。
  • GGII:中國新能源汽車「車電分離」運營模式經濟性分析
    車電分離文章來源自:高工鋰電網2020-09-19 09:36:21 閱讀:29 「車電分離」,即新能源汽車的車身和電池產權分離,買新能源汽車時不再必須購買動力電池。「車電分離」可以看成「換電模式」的一種補充,是一種較「換電模式」更廣的概念。
  • 換電模式真的可以乘「虛」而入嗎?
    □ 胡立彪吉利汽車日前註冊了「易易換電」商標,引起業內關注。不少人猜測,吉利這是要布局換電市場了。其實,吉利早在2016年就成立了杭州弋馳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並於2019年12月更名為易易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顯然,吉利入局換電市場是早有準備的。
  • 熱度重新上升,這次換電模式能快速崛起嗎?
    發改委四部門聯合發布《關於完善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財政補貼政策的通知》,旨在提振因疫情而遭受嚴重衝擊的新能源汽車市場,刺激新能源汽車消費。在這則通知當中明確規定,新能源乘用車補貼前售價須在30萬元以下(含30萬元),但換電模式車輛不受此規定限制。在接下來5月召開的全國兩會,「新基建」內容中的「建設充電樁」被擴展為「增加充電樁、換電站等設施」。
  • 車沒電了,充電還是換電?別糾結了,包頭新能源汽車啟動「換電模式」!
    12月9日,新能源汽車換電網生態一體化項目在包頭市石拐區啟動。未來三年,該項目將建成一座以包頭市為基地、覆蓋內蒙古自治區的動力電池租賃、存儲、轉運、梯次利用、循環利用與服務的新型動力電池循環產業園。
  • 突發風口:工信部支持試點新能源汽車換電模式!多家車企深度參與
    對於車電分離模式發展,白華表示,新能源汽車仍處於產業發展初期,工信部對於充電、換電各種技術路線保持開放態度,鼓勵企業多種方式探索發展,積累經驗,工信部也會完善相關政策做好支撐。白華還說,產業需要梳理車電分離模式目前仍存在的難點問題,共同努力協同推進,建議先以企業標準、團體標準的方式開展標準研究,工信部也會動員地方工信司局制定相關政策,創建試點促進產業發展,支持鼓勵企業開展換電車型研發和生產。
  • 吉利科技集團在渝首發新能源汽車換電模式
    重慶日報網吉利智能換電站。兩江新區供圖9月16日,吉利科技集團在2020線上智博會上舉行發布會,首次發布亮相新能源汽車換電模式與智能換電站。換電站是換電模式的核心。在換電站內,新能源汽車能夠快速更換電池,確保續航。吉利科技集團亮相的「雙倉式智能換電站」,佔地約126平方米,內置39個充電倉位,車輛可在站內快速換電,單個站每天可服務近1000車次。重慶日報記者在現場看到,一輛車開進換電站後,根據語音提示信息抵達相應位置。隨後,汽車底部會有一個機械臂自動更換電池,整個過程僅需1分多鐘。
  • 20家單位籤署《構建新能源汽車「車電分離」模式生態圈聯合聲明》,換電要火了嗎?
    日前 ,一汽、上汽、東風、北汽、蔚來等車企,以及寧德時代、東軟睿馳、華鼎國聯、華鼎資本、潤暉投資等共計 20 家單位籤署《構建新能源汽車 「 車電分離 」 模式生態圈聯合聲明》,車電分離生態圈正式成立。今年以來,換電模式正在迅速成為新能源汽車領域的焦點,不少企業正在進行積極嘗試。
  • 新能源汽車前景如何?
    今年雖然受疫情、補貼減弱等因素影響,新能源汽車銷量並未大幅下降,業內預計明年可能會有「驚喜」。隨著《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21~2035年)》發布,產業發展的路線圖日漸明晰。新能源汽車前景如何、未來充電與換電模式將如何發展、如何更多依靠市場的力量解決產業發展難題?
  • 新能源汽車「換電時代」到來了嗎?
    10月29日,在第四屆全球未來出行大會(GFM2020)會議期間,百人會《焦點觀察室》第5期欄目圍繞當前熱點「新能源汽車換電模式」,特邀原國家863電動汽車重大專項動力電池測試中心主任、中國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充電聯盟副秘書長王子冬、奧動新能源汽車科技有限公司技術副總裁蘭志波、杭州伯坦科技工程有限公司董事長聶亮參與話題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