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的競爭力說到底是人才的競爭,在當代很多行業內的巨頭對於人才渴求都是極其強烈的,在這一點上,華為的任正非而阿里巴巴的馬雲都做了一個表率,華為的「天才少年」的計劃一直在進行中,華為也一直高薪聘請人才,馬雲為了將李穎招入麾下,上演了一個現代版的「三顧茅廬」,當然很多企業都很注重人才。
任正非
對於科技企業來說大量的技術人才,科研人員尤其關鍵,要知道每一個企業所突破的領域,這裡面都承載了科研人員的心血和努力。一支精兵強將的隊伍將銳不可擋,一往無前。
科研
近年來晶片成為了我國關注的一個焦點,晶片的國產化勢在必行。要知道目前我國的晶片面臨著,外購晶片被斷供,自研晶片造不出的局面,而我國對於晶片的需求量又是龐大的,那麼晶片的國產化成為了未來發展的重要戰略。
臺積電
為了加速中國國內晶片的研發,中國政府為了支持兩家半導體製造商,分別聘請了50多名臺積電工程師和高管。為了引進這些高端的技術人才,這兩家公司都通過高薪的方式向他們拋出了橄欖枝,以此來表達誠意。
晶片
這兩家公司就是泉芯電子以及武漢弘芯半導體,這兩家半導體成立的時間都不算長,武漢弘芯半導體在2017年成立,泉芯電子在2019成立,也正如此更需要打造一支優秀的團隊。雖然這兩家目前還無法生產出晶片成品,不過值得注意的是,這兩家公司的高管絕大多數都來自臺積電,並且從政府那邊已經獲得了幾十億的資金。
晶片
我們知道臺積電是全球最大的代工廠商,並且在制工工藝也是全球領先的,即便是韓國的三星也無法與之比肩。由於技術方面有著壟斷性的地位,因此臺積電向來不缺產能,美國的高通、蘋果、英特爾等巨頭企業都將臺積電作為主要的供應商。
晶片
華為也是臺積電的重大客戶,但是受到美國方面的影響,在九月中旬之後,臺積電將沒有計劃為華為提供晶片代工業務。那麼中國政府支持的這兩家半導體製造商,將會極大的助力中國晶片的發展。
半導體
要引進人才必然要表達一下誠意,武漢弘芯半導體所提供的待遇方面,是臺積電的兩到三倍,也正如此,吸引了大批臺積電的人才。武漢弘芯預計在2022年推出14nm工藝產品,泉芯也開始張羅了,建立了一個研發實驗室。
測試
這兩家後起之秀,在目前可以說與臺積電之間的還有很大的差距,要想迎頭趕上還需要一段時間。不過引進了一批頂級的人才,將起到了事倍功半的效果。
臺積電
人才流失對於企業來說必然不是一件好事,很多企業也在想方設法留住人才。臺積電對於此次的人才流失表示,目前員工的外流率低於5%,暫時並不會給公司帶來影響,而真正要擔心的是相關的商業機密。
人才流失是很常見的,當然不管是人才還是企業都會遵守遊戲規則,遵守其他公司的智慧財產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