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一年一度的犀利逛烏鎮。
在那部著名的電視劇《似水年華》中,有這麼一句臺詞:「今天的烏鎮天氣很好,我坐在自己的房間裡,滿紙都是烏鎮的陽光……」
青石板路上,行人熙熙攘攘;小店裡,一碗碗書生羊肉麵飄出陣陣香氣;談笑風生間,看著艄公撐著船槳,載著客人劃向遠處,水面上泛起一道道漣漪。
小橋流水人家,陽光下的烏鎮,就像一幅捧在心尖的的江南水墨畫。
這是烏鎮網際網路大會的第六年,恰逢今年是網際網路誕生50周年,這也是5G商用牌照發放之後的第一場全球網際網路盛會。
微軟創始人比爾·蓋茨在90年代寫過一本書,叫做《未來之路》,描述了信息高速公路未來的模樣。網際網路就這樣在一夜之間鋪開了一條快速路,貫穿全球,並締造了許多成功的企業。
而如今,5G元年的開啟,讓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加速演進,人工智慧、大數據、物聯網等新技術新應用新業態方興未艾,網際網路迎來了更加強勁的發展動能和更加廣闊的發展空間。
5G時代的AI浪潮浩浩蕩蕩、洶湧澎湃,是機遇,也是挑戰,誰又將能抓住新科技的「船槳」,劃開水面,勇立潮頭呢?
從犀利君連續幾年對烏鎮網際網路大會的觀察來看,在這股浪潮中,百度當仁不讓是5G和AI時代的弄潮兒。今年的烏鎮,百度深度學習平臺飛槳獲得了「世界網際網路領科技成果」,這是百度連續第四年獲得該獎項。飛槳將會給深度學習帶來什麼樣的變化?在智能經濟時代,百度的AI布局將如何展開?
5G時代的AI暢想
人們常說,4G改變生活,5G改變社會,5G具有高速率、大容量、低延時的三大核心特點,相比4G時代,5G將會給人們的生活工作娛樂等等帶來巨大的變化,而且將引領各個產業和工業發生一系列的變革。正如百度創始人、董事長兼CEO李彥宏所講,產業智能化會是一個新的潮流。
毋庸置疑,人工智慧是網際網路的下一幕。
今年烏鎮網際網路大會上,15項「世界網際網路科技領先成果」幾乎都和人工智慧相關。
百度深度學習平臺飛槳、華為鯤鵬920、特斯拉完全自動駕駛晶片、寒武紀AI晶片思元270、曠視科技人工智慧算法平臺Brain++、騰訊現代智慧城市綜合治理實踐、阿里雲polardb雲原生資料庫、360全視之眼——0day漏洞雷達系統、微軟統一自然語言預訓練模型與機器閱讀理解等等,都是AI技術的延伸。
就百度而言,這也是繼百度大腦、小度助手(DuerOS)、Apollo之後,百度的人工智慧科技成果第四次在烏鎮獲此榮譽。百度AI成為烏鎮網際網路大會的一顆「明星」。
百度CTO王海峰認為,人工智慧已經成為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新驅動力量。而新一代人工智慧技術的核心技術是深度學習。
「飛槳是百度的AI技術以及包括無人車在內的所有AI業務的一個基礎技術底座。比如百度的語音技術、自然語言處理技術、計算機視覺技術等等,都會用到飛槳這個深度學習開源平臺。」
在推動人工智慧進入工業大生產階段之時,百度AI也有了新進展。作為百度AI技術多年積累和產業實踐的集大成,目前,百度大腦已開放216項核心AI能力,日調用量突破1萬億次,開發者超過150萬,發布模型超過16.9萬個。
對於AI的未來,李彥宏的暢想更大膽,他說:
每一個人說的每一句話,幹的每一件事兒,甚至你的記憶、情感、意識都可以數位化存儲下來,放在網盤或者其他的雲端,你的思維方式可以被機器學習出來,遇到新問題,通過技術進行現實還原,就可以與後人進行超越時空的對話。過去我們在講偉人的時候,說他的肉體可能消失了,但他精神會永存。
AI落地的產業樣本
其實,技術的產生到落地需要一個過程,對於AI技術也是如此。從現實的產業狀況來看,AI技術要賦能提效新一輪工業革命,這其中隔著一條看不見的江河。
不少開發者在實際操作中,還是沒有可以渡河的舟楫——或者說,開發者的智慧和產業影響需求已經搭好了舟楫,但開發者缺少一對可以渡河的船槳。
在回顧了三次工業革命的歷史後,犀利君非常認同王海峰的判斷,他說,驅動每一次工業革命的核心技術都有非常強的通用性。雖然它可能是從某一個行業開始,比如機械技術最開始從紡織等行業開始,但最後都會應用於生產生活的方方面面,有非常強的通用性。而支撐工業大生產的技術有幾個特點:標準化、自動化、模塊化——這就是「飛槳」的特點。
「飛槳」就是百度在這場渡江之旅中,為無數開發者和產業需求所準備的關鍵法寶。「AI時代,深度學習框架相當於『作業系統』。」王海峰表示,當下,各行各業正在應用AI進行產業智能化升級,開源開放的深度學習平臺能夠有效降低深度學習技術應用門檻,讓開發者和企業避免重複「造輪子」。
「飛槳」的學名出自宋代詩人朱熹的詩句「聞說雙飛槳,翩然下廣津」,這首詩裡也蘊含了一個關於渡河登岸的美好寓意——今天的AI技術和AI開發者,正是那群渡河登岸的探險者。
目前,飛槳已經全面開源開放,服務150多萬開發者,廣泛應用於工業、農業、服務業等行業。
其實在很長的一段時間內,人們對於AI技術的認識都還停留在實驗室裡的空中樓閣,到底AI能否真實落地且能幫助到傳統產業轉型呢?答案是肯定的。
以百度為例,其在人工智慧方面布局已經非常全面。一方面應用於百度內部業務,比如百度的搜索、信息流、百度地圖、智能硬體、無人車,還有百度智能雲等等。對外也全面賦能,現在已經廣泛應用於大量各業。
這幾年,百度的AI技術儲備儘可能地開源賦能後,投入到產業中。飛槳深度學習開源開放平臺跟百度的智能雲的結合,依託雲服務更多的客戶,讓AI可以賦能各行各業。
在很多關乎國計民生的行業,都有百度AI的身影:
譬如遼寧凌源大河南村的大片松樹林曾飽受一種名叫紅脂大小蠹的森林蟲害的襲擾,如何將蟲害扼殺於無形之中,就需要相關林業專家在預警和監測機制上下足功夫。為了更好地應對松樹林年復一年遭受的蟲災,北京林業大學與百度便基於「飛槳」深度學習開源框架共同推進了「AI識蟲」的系統研發。
在該系統及分布式攝像頭的輔助下,研究團隊便能夠定時拍攝和實時上傳紅脂大小蠹的影像,不同地點的蟲口數也能夠在百度地圖上進行顯示。在預防蟲害的場景中引入AI技術,其效果立竿見影——目前的識別準確率已經能夠達到90%,傳統人工模式下長達一周的工作量通過機器和算法便能在一小時內處理完,極大地減輕林業研究與維護人員的工作負荷。
再比如:
廣東電網的變電站使用飛槳實現智慧巡檢,偏遠地區的變電巡檢不再成為難題;
陝西兩位扶貧辦的公務員用百度深度學習的技術,從20萬貧困家庭中準確識別出了最需要幫助的2000個家庭進行精準扶貧;
基於飛槳,重慶市氣象局還與百度智能雲聯合打造了「智慧氣象」系統,讓「天意」不再難測,在2019年夏天的災害天氣預警中,把預警信息發送時間從原來的兩小時提升到9分鐘,幫助市民更早躲避災害。
百度的這個AI產業化應用名單還在不斷擴展中……
AI拐點的時代剛剛來臨,對百度而言,這也是一個天時地利人和的歷史機遇,就如當下正在建設的數字中國、智慧城市,雲計算、人工智慧都將滲透城市鄉鎮的各個角落、各個行業中。
「我們用100倍的努力,取得10倍的優勢,方可領先一步。」李彥宏說,技術創新就是一次偉大的冒險,創新勝過保守,所有創造商業奇蹟的公司,都是因為他們生而不同。
智能經濟時代的中國藍圖
邱吉爾曾說過,你能看到多遠的過去,就能看見多遠的未來。從18世紀60年代開始,人類已經經歷了三次工業革命。
第一次工業革命為我們帶來了機械技術,第二次帶來了電氣技術,第三次帶來了信息技術。如今,人工智慧技術的崛起帶來了第四次工業革命的戰略機遇。
顯然,這對於國家和企業來說,都是六十年一遇的時代機遇。國務院2017年印發的《新一代人工智慧發展規劃》指出,中國計劃在2030年以前在人工智慧領域達到世界領先水平。
當下,建設數字中國,發展數字經濟,已形成重要共識。「數字經濟」正在逐漸成型,即將進入信息技術帶動經濟發展的爆發期和黃金期。
如李彥宏所講,「數字經濟在經歷了PC的發明與普及,PC網際網路,移動網際網路這三個階段後,正在進化到以人工智慧為核心驅動力的智能經濟新階段,智能經濟將給全球經濟帶來新的活力,是拉動全球經濟重新向上的核心引擎。」
中國的智能經濟時代藍圖已經打開,以百度為代表的中國AI企業,正迎接著一次歷史性的發展機遇。正所謂時勢造英雄,順勢而為,方成大事。
在這波大潮中,百度握住「飛槳」,深入布局雲計算、人工智慧,乘風破浪,才能站在浪潮之巔。抓住機遇不光能成就自己,也會賦能行業,造福人類。
對百度而言,這不僅僅是針對C端用戶的感知和體驗,更多是隱藏在後面的一個城市的基礎設施建設,就像是一個城市的大腦,涉及到它的交通、安防、物流、旅遊、製造等領域,通過雲計算、人工智慧,它使一個城市變得更加智能、更加舒適。
世界四大會計師事務之一的普華永道估計,到2030年,人工智慧的應用部署將為全球GDP增加15.7萬億美元,預估中國將囊括包括其中的7萬億美元,幾乎是北美(囊括3.7萬億美元)的兩倍。
智能經濟的底色是經濟創新。如果說以前說的是網際網路思維,如今就是AI思維。百度在這條大路上矢志不渝。現在看來,依靠人工智慧強大的垂直整合特點,無論是汽車、零售,還是教育、醫療,甚至是房產、工業、政務等等領域,在不久的將來都會因AI技術而發生巨大的改變。可以說,AI已經融入到我們生活中的方方面面。
萬物互聯,人人AI,開枝散葉,這不僅僅是野心,也代表著百度在AI時代更大的願景。
正如李彥宏所說,「我是一個人工智慧的樂觀主義者,我相信人工智慧的發展,是一個屬於全世界、全人類的機會,人工智慧必將讓我們的生活越來越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