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動駕駛後起之秀!Roadstar.ai發布全新產品 無人車烏鎮開跑

2021-01-08 手機鳳凰網

原標題:自動駕駛後起之秀!Roadstar.ai發布全新產品 無人車烏鎮開跑

車東西(公眾號:chedongxi)

文 | 諾亞

今天,第五屆烏鎮世界網際網路大會開幕,網際網路巨頭們齊聚一堂,一眾網際網路大佬又在籌劃晚上的飯局。而一家無人車創業公司,出現在了這一頂級大會的舞臺上。

Roadstar.ai,這家一度創造了國內融資紀錄的自動駕駛明星公司,選擇在網際網路的「場子」上證明自己,不僅成為烏鎮網際網路大會官方合作夥伴,派出10輛無人車供參會嘉賓乘坐,還接連發布了一個新產品和一項新技術。

成立僅一年半的Roadstar.ai,一路小跑拿下單輪超一億美元融資,不僅計劃自行運營共享無人車隊,還要用自動駕駛技術賦能車廠。

如此遠大的抱負背後,Roadstar.ai的底氣是什麼?車東西與Roadstar.ai聯合創始人衡量、周光對話,並親身在烏鎮試乘Roadstar.ai的無人車,發現了他們過去一年半一路衝刺的秘密。

一、Roadstar.ai左右開弓:推全新L4平臺、高精度地圖技術

2017年5月,Roadstar.ai成立,核心團隊曾經在谷歌、特斯拉、蘋果、百度美研等公司進行無人駕駛研發工作。今年5月,Roadstar.ai推出了第一代L4級自動駕駛解決方案「Aries·銳」,同期,Roadstar.ai還拿下了1.28億美元融資,創下當時國內無人駕駛創業公司融資紀錄。

在短短半年後,Roadstar.ai又有了新動作!

今天,Roadstar.ai在烏鎮宣布,他們的新一代L4級自動駕駛方案——「Leo靈」正式推出,同期全新高精度地圖技術HD RealityMaps也重磅發布!

先說「靈」,相較於「銳」,「靈」在軟體與硬體上都進行了升級。

在軟體方面,「靈」為應對國內的複雜環境,對算法進行了升級,感知、規劃、決策全面增強,覆蓋了更多行車時可能出現的場景,可靠性比之前更高。比如,國內經常發生的加塞行為,搭載「靈」方案的無人車能夠從容應對,不會不知所措。

而在硬體方面,「靈」搭載五枚雷射雷達、8枚攝像頭,並且使用了FPGA進行數據的融合,不過,原本安裝在車頂支架上的自動駕駛傳感器被打包,封裝在一個「車頂盒」中。

▲Roadstar.ai Leo靈L4級自動駕駛方案

Roadstar.ai聯合創始人 衡量告訴車東西,相較於「銳」,「靈」的硬體集成度大大提高,也容易拆卸,這讓硬體的可維護性得到很大增強,整體方案的魯棒性得到保障。

▲Roadstar.ai聯合創始人衡量

車頂盒的形式大幅度縮減了傳感器安裝、標定的時間。應用「靈」方案的無人車只需半天便可調試完畢,訓練兩天就能實現L4級別的自動駕駛。

此外,「靈」這一方案的總體成本同樣具有高性價比的優勢。

更強大的算法、可靠易用的硬體、更高的性價比,擁有這三大特點的「靈」的推出,其實是Roadstar.ai商業化進程的一個重要節點——在面向量產的「靈」支持下,Roadstar.ai的無人車將從測試階段,步入小規模試運營階段。

而為了給無人車運營提供完全的保障,Roadstar.ai祭出了一項新的技術:高精度三維實景地圖(HD RealityMaps)技術。

▲Roadstar.ai HD RealityMaps地圖技術

傳統的高精度地圖,通常只有三維信息和圖像的反射率強度信息,常常以點雲的形式呈現,畫面通常為黑白。

Roadstar.ai聯合創始人周光表示,高精度地圖的一大關鍵任務就是記錄靜態物體,減輕自動駕駛的感知負擔、幫助定位。而點雲形式的高精度地圖清晰度不夠高,也沒有物體色彩、紋理等維度的信息。

▲Roadstar.ai聯合創始人 周光

而Roadstar.ai的HD RealityMaps技術,帶上了RGB顏色信息和紋理信息,對真實世界的還原度更高,更加「高保真」,道路交通標誌的內容也清晰可見,無人車在其輔助下感知能力與定位能力都將進一步提升。在隧道、高架橋等無人駕駛的「老大難」場景,HD RealityMaps可以很好地幫助無人車進行定位。

需要注意的是,Roadstar.ai本職是一家「自動駕駛方案商」與「無人專車運營公司」,高精度地圖技術只能算是「副業」。周光則稱,Roadstar.ai的HD RealityMaps技術已經領先了一些專業的高精度地圖初創一代。

而Roadstar.ai的HD RealityMaps,一方面有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為Roadstar.ai的無人專車上路運營提供基礎支持;另一方面,Roadstar.ai考慮將地圖優勢技術另闢一條產品線,優先在美國、日本等海外市場落地,國內由於嚴格資質的限制,Roadstar.ai不排除與有資質的公司進行合作,同時也將積極申請「許可證」。

二、 體驗Roadstar.ai無人車:車技已經入門

就在場內兩款無人駕駛產品發布之時,場外,Roadstar.ai的無人專車正載著體驗自動駕駛的嘉賓,在烏鎮的道路上跑得正歡。為了一試新技術加持的無人車實力如何,車東西也專程體驗了Roadstar.ai的無人車,並錄製了一段視頻。

11月7日,第五屆世界網際網路大會開幕這天,天公不作美,烏鎮下起了雨,這也為無人車的運營帶來了挑戰——雨天情況下,攝像頭、雷射雷達等傳感器的探測精準度會不同程度地受到影響。

Roadstar.ai選擇的路線也相當有挑戰性。車輛從烏鎮黃金水岸酒店出發,沿著烏鎮當地的主路——812縣道行駛,隨後拐進當地另一條幹道中,途中經過了4個紅綠燈和多個T型路口,全程大約3公裡。道路上跑的不僅有普通的乘用車、公交、貨車,還有封閉道路中根本不會出現的三輪車,以及,Roadstar.ai的工作人員告訴車東西,11月6日無人車還遇到了從路邊衝出來的狗。

惡劣的天氣、完全開放的道路、各種各樣的交通參與者,Roadstar.ai選擇的行駛場景就是傳說中的「複雜城市道路」,這對無人車來說,可謂是一場高難度大考。

而從車東西的體驗來看,這次考試並未難倒Roadstar.ai。

在時長6分鐘的試乘體驗中,主駕上的安全員全程未介入對車輛的控制,車輛自行完成了轉向、過紅綠燈等操作,在十字路口轉向時無需任何修正就能準確進入車道。

值得關注的是,在視頻1分-1分10秒時,一輛車從T型路口橫向切入,而駕駛艙的視線被對向來車阻擋,很難看到這輛車。而Roadstar.ai的無人車在探測到這輛車持續切入、沒有讓行意圖後,進行了制動;而後這輛車踩了剎車,Roadstar.ai的無人車保持低速行駛與其擦肩而過。

這樣的場景,即使是人類的老司機遇到了,恐怕也要驚詫一番,而Roadstar.ai的無人車仍依靠高等級的自動駕駛能力化險為夷,可以說,Roadstar.ai無人車的車技已經入門了。

有趣的是,車東西還遇到一名蹲守在試乘點、希望從Roadstar.ai挖人的獵頭,他表示,在這樣的天氣和道路環境下,許多他接觸的無人車公司壓根不敢讓車跑。

三、烏鎮來了新無人車,靠技術打動官方!

本次世界網際網路大會期間(11月6日-11月10日),Roadstar.ai派駐了10輛自動駕駛林肯MKZ駐紮烏鎮,在劃定區域內提供體驗搭乘服務,這是Roadstar.ai首次在烏鎮提供無人車試乘,這也是烏鎮大會首次指定官方無人車。如視頻中所見,這10輛車運行在完全開放的道路上,路況複雜,機動車、三輪車、行人不時穿梭其中,給自動駕駛帶來了很大考驗。

而大會也並沒有留給Roadstar.ai太充裕的時間進行準備。10月23日,烏鎮世界網際網路大會宣布Roadstar.ai成為第五屆世界網際網路大會的官方合作夥伴並正式籤約,此時離大會開幕只有不到20天了。

不過,運營環境和準備時間上的挑戰並未難倒Roadstar.ai。周光告訴車東西,在接到世界網際網路大會接駁任務後,Roadstar.ai迅速組建團隊提前三周進駐烏鎮,用了半個月便讓無人車順利地跑了起來。

▲Roadstar.ai無人車「駐地」

值得注意的是,在這個世界網際網路大會的官方合作夥伴名單中,還有寶馬、紅旗等在研發自動駕駛的車企,而Roadstar.ai是唯一提供無人專車搭乘體驗的初創公司。

Roadstar.ai能夠被世界網際網路大會官方認可,無人車能夠在這麼短時間內跑起來,背後是其涵蓋自動駕駛三大關鍵環節的技術在支撐。

在定位與感知環節,Roadstar.ai研發了「前融合技術」,將xyz三維坐標、RGB顏色信號,以及雷射雷達的紅外信號和雷達都卜勒效應輸出的速度這8個維度的信息進行同步、融合,再交給無人車的核心計算單元作運算,對環境進行感知識別。相較於各傳感器各自輸出識別結果後再進行融合的「後融合」,前融合技術節省了算力,而且還能實現傳感器優勢互補,提高識別準確率。

在規劃與決策環節,Roadstar.ai的成果則是自動駕駛仿真模擬器。日前,通用旗下無人駕駛公司Cruise被曝技術研發出現瓶頸,無人車有時無法分辨動靜物體、不能準確識別行人。

周光稱,Cruise遇到的問題更可能是一個無人駕駛中的普適性難題——無人車難以預測交通參與者的意圖,從而採取了錯誤的駕駛策略。對於這一問題,周光表示關鍵的解決方法是通過自動駕駛的仿真器,通過虛擬路測,使無人駕駛算法不斷提高對各類情景的應對能力。為此,Roadstar.ai已經建立了全新的仿真器,讓無人車在虛擬環境中不斷學習,目前Roadstar.ai的虛擬路測裡程已經超過了百萬公裡。

在車輛控制環節,Roadstar.ai雖是AI領域出身,但創始人團隊都已是無人車業界的老江湖,在車輛控制上積累了豐富經驗;同時,Roadstar.ai也從汽車行業引入了人才進行補強,目前Roadstar.ai已具備自行改裝車輛的能力。

Roadstar.ai成立一年多就在技術上多頭髮力,又適時將其轉化為了「銳」+「靈」+HD RealityMaps高精度地圖技術的多維矩陣,一心為無人專車的運營做著準備,發展速度令人印象深刻。對這樣的種子選手,烏鎮世界網際網路大會也願意提供舞臺。

四、Roadstar.ai自動駕駛之路:建無人專車車隊 賦能車廠

對Roadsta.ai來說,此次在烏鎮投入10臺車提供無人駕駛試乘,不僅僅是利用世界網際網路大會的名片進一步提升其影響力,更是一次面向商業化運營的練兵。作為一家創企,Roadstar.ai堅定將運營無人專車作為其核心商業化路徑,自身定位出行服務商,同時發展技術輸出型、賦能型的商業模式。

在今年5月融資1.28億美元時,Roadstar.ai就明確表示資金的一大用途是將其無人車隊在明年擴充到超百輛規模,到2020年與車廠合作將車隊再擴充至1500輛規模。

Roadstar.ai聯合創始人衡量向車東西表示,在烏鎮世界網際網路大會之後,Roadstar.ai計劃先在深圳投入約20輛L4級無人車,以預約的形式進行公開的無人專車試運營,當然,車上仍然會坐著安全員。此前,Roadstar.ai已經在深圳提供了數百人次的試乘服務。

一周之前,深圳公布了19個片區共計124km道路供智能網聯汽車進行開放道路測試,Roadstar.ai的無人車隊先期便將依託這些道路開跑。

不過,Roadstar.ai集中發力的無人專車業務,還面臨政策、技術不完全成熟等問題,Roadstar.ai預判要到2020年條件才會相對成熟。在這段時間裡,Roadstar.ai需要有造血能力等待那個「商業奇點」。

對此,Roadstar.ai在確立無人專車核心業務地位的同時,也在向車廠輸出自身的技術。

衡量向車東西透露,Roadstar.ai的技術已經受到了北美、歐洲、日本多家車企的認可,其中,來自日本的某車企已經和Roadstar.ai達成了合作,Roadstar.ai也因此獲得了營收。

在技術研發的不同階段,作為客戶的車廠會提供資金。拿到足夠多的車企訂單後,這將成為一項重要的收入來源。

另一方面,手握著應對開放場景的L4技術,Roadstar.ai也計劃在相對簡單的場景找到商業化機會。衡量借用了最近描述自動駕駛商業化的熱詞「沿路下蛋」來描述Roadstar.ai的商業規劃——在達成較高級的無人專車商業化之前,將L4級的自動駕駛技術降維到多個封閉場景中使用。

今年7月,Roadstar.ai入駐美團無人配送開放平臺,先切入了無人配送車領域。此外,Roadstar.ai也與法國的巴士生產商達成了合作,幫助其打造無人巴士。衡量表示未來數個月就會有相關的成本。

衡量告訴車東西,對其他場景的探索並不會影響到對無人專車技術的研發。Roadstar.ai看重的無人巴士場景也是主要提供接駁服務,和其現有的技術框架、數據高度相通,Roadstar.ai只需分出一支數人規模的小團隊來進行針對性開發。

眼下,Roadstar.ai約70人的團隊兵分多路,以無人專車運營為主軸,在多個領域中鎖定商機。

結語:無人車創業中的後起之秀

從去年5月成立以來,Roadstar.ai剛好一歲半。在最年長的谷歌Waymo有十年歷史的無人車創業中,Roadstar.ai可以說是「姍姍來遲」。

但Roadstar.ai本次在烏鎮大秀肌肉,一手抓傳感器,一手抓高精地圖技術,還以無人車試乘的方式真刀真槍地檢驗了技術研發的成果。而這次成為世界網際網路大會官方指定無人車,可以說是Roadstar.ai邁向商業化進程下一階段的新起點——一方面有了技術基礎,另一方面也借烏鎮的平臺進一步打響知名度。

Roadstar.ai數十輛乃至上百輛無人車的運營規劃,已經在路上。

回望Roadstar.ai這一年半的發展,如果要找一個詞來形容,就是「後起之秀」。Roadstar.ai的發展速度呈現出了短跑選手的爆發力,而Roadstar.ai所堅持的無人專車運營為主、多種場景落地的商業化道路,也說明他們做好了長跑的準備。

相關焦點

  • Roadstar.ai展示自動駕駛Level 4解決方案
    自動駕駛初創公司Roadstar.ai亮相北京車展,介紹了其自主研發的自動駕駛 Level 4 技術解決方案。
  • Roadstar.ai發布新一代自動駕駛技術方案,將用技術子集實現內部...
    11月7日,世界網際網路大會開幕首日,自動駕駛初創公司Roadstar.ai發布量產版L4自動駕駛解決方案「Leo·靈」,針對中國的特殊複雜路況進行了算法升級,同時在傳感器布局、數據融合、實時感知等方面進行升級,使得該技術方案接近商業化水平。「Leo·靈已經接近一個成熟的商業化產品,可以理解為是一個能隨時升級的平臺。」 Roadstar.ai聯合創始人衡量說。
  • 三劍客組建Roadstar.ai,希望打造中國實力最強的L4自動駕駛團隊
    今年 4 月,他從上一家公司離職,與另外兩位同事共同創辦了一家叫做 Roadstar.ai 的自動駕駛公司。這也是今年繼小馬智行科技(Pony.ai)、景馳科技(Jingchi.ai)後成立的第三支自動駕駛團隊。對自己的這次創業,佟顯喬評價道:「自動駕駛到了一個我們可以共同實現的時間節點,何樂而不為?」
  • Roadstar.ai CEO佟顯喬:我們要做無人車領域的滴滴
    博士畢業於維吉尼亞理工無人車方向,從事無人車的定位,地圖和導航等算法的研究。2017年5月,專注自動駕駛L4技術研發與應用的AI人工智慧公司Roadstar.ai正式成立,三位聯合創始人CEO佟顯喬、CTO衡量、首席科學家周光完成集結。
  • 技術驅動創新賦能 Roadstar.ai榮膺2018年度十大中國創客
    第五屆世界網際網路大會·烏鎮峰會期間舉行的創客之夜,發布了2018年度十大創客,以技術創新為特點的科技企業紛紛上榜。經過6個多月的激烈角逐,無人駕駛初創公司Roadstar.ai從3400家創業公司中脫穎而出,入圍尋找中國創客第四季最終回,榮膺2018年度十大中國創客。Roadstar.ai也成為尋找中國創客四年來,第一個成立僅一年半就獲得最高讚譽的公司。
  • Roadstar.ai選擇Renovo的AWare OS作為其自動駕駛系統
    總部位於美國矽谷的中國初創公司Roadstar.ai,目前正在開發4級自動駕駛技術。該公司今天宣布選擇Renovo的AWare,這是一種用於自動駕駛汽車的生產級作業系統(OS)。Roadstar.ai將使用Renovo的作業系統構建其自主技術。Renovo是矽谷的另一家有前途的初創公司,致力於開發用於自動出行的作業系統。
  • Roadstar.ai內訌背後 是佟顯喬的CEO保衛戰
    佟顯喬(左一)、衡量(右一)與周光(右二)【網易智能訊1月22日消息】1月21日,中國自動駕駛創業公司Roadstar.ai(註冊名稱:深圳星行科技有限公司)在官方微信公眾號發布公告,罷免聯合創始人兼首席科學家周光在公司的一切職務,立即生效。隨後,CEO佟顯喬和CTO衡量將媒體記者拉入微信群中,回應一切。
  • Roadstar.ai選用Renovo的AWare作業系統 助力大規模部署自動駕駛車隊
    蓋世汽車訊 Roadstar.ai是一家總部位於中國的研發4級自動駕駛技術的初創公司。據外媒報導,當地時間9月28日,Roadstar.ai宣布選用Renovo公司的AWare生產級作業系統(OS),用於其自動駕駛車輛。
  • Roadstar.ai CEO佟顯喬:2020年將運營1500輛無人車
    Roadstar.ai與景馳科技、小馬智行、禾多科技等一眾自動駕駛初創公司有一個相似點,那就是公司創始人都曾就職於百度,並曾負責百度自動駕駛相關研發工作。資料顯示,Roadstar.ai 的幾位創始人 都曾就職於百度美國研發中心,並負責無人車項目的研發,有豐富的自動駕駛實戰經驗。
  • Roadstar.ai CEO佟顯喬:融資1.28億美元,Roadstar要拓寬中國無人...
    5月15日,成立僅1年的自動駕駛創企Roadstar.ai正式宣布完成1.28億美元A輪融資,由雙湖資本和深創投集團聯合領投,老股東雲啟資本,以及招銀國際、元璟資本跟投。在融資發布會上,創始人團隊依次上臺,講述了公司願景,以及中國無人駕駛商業化進程的挑戰與機遇。
  • 公開罷免CTO後,Roadstar.ai開除部分員工
    新京報快訊(記者 蔡浩爽)在經歷了CEO發公告罷免CTO、投資人又發聲明稱罷免無效後,1月23日,自動駕駛初創公司Roadstar.ai(深圳星行科技)又被曝出開除部分員工。Roadstar.ai聯合創始人兼CEO衡量對尋找中國創客表示,開除部分員工的原因是「違反公司制度,有損公司利益」。
  • Roadstar.ai那小川:未來出行服務車輛需滿足三個條件
    今年Roadstar.ai預計把無人駕駛測試車輛的數量增加到大約50輛,大約會在今年8月左右拿到兩個比較主要城市的牌照。 以下為那小川演講實錄:大家好,Roadstar.ai是一家專注於完全無人駕駛的初創公司,創立了大概一年時間,跟在座的前輩比還是初出茅廬的企業,我今天談一下,自動駕駛在全球的現狀和未來。
  • Roadstar.ai宣布罷免聯合創始人兼首席科學家周光
    PingWest品玩1月21日訊,今日上午,國內自動駕駛創業公司Roadstar.ai(中文名稱:深圳星行科技有限公司)宣布,罷免聯合創始人兼首席科學家周光在公司的一切職務。根據公告,Roadstar.ai稱周光私開代碼庫私藏圖紙,在一次政府監管報告中故意造假數據,被第三方機構發現,對公司名譽造成嚴重影響,存在假公濟私的現象,在A輪融資中利用自己的同學收受回扣。 據官網介紹,周光就讀於清華大學基礎班,美國德州大學達拉斯分校人工智慧方向博士,主要從事無人機感知和機器學習,曾獲得大疆全球開發者大賽冠軍。
  • 一線|Roadstar管理層自曝內亂進展:硬碟被盜員工欠薪
    騰訊新聞《一線》作者 韓依民 距離自動駕駛明星初創公司Roadstar.ai內部矛盾公開化已經過去四個多月。 今年1月21日,Roadstar.ai發布公告,列舉其聯合創始人兼CTO周光私藏代碼、數據造假、收受回扣等違紀行為,並宣布罷免聯合創始人兼CTO周光在公司的一切職務,終止所有勞動合同。
  • Roadstar內訌繼續,投資人發聲警告兩聯合創始人
    新京報快訊(記者 蔡浩爽)1月25日,在經歷CEO公開罷免CTO、全體投資人發聲明反對罷免、部分員工被開除、年終獎發放生變等一系列事件後,自動駕駛創業公司Roadstar.ai「內訌門」繼續發酵。全體投資人發公開信,點名警告兩位聯合創始人。
  • 百度系無人車創業群像:樓天城與陳世熹,兩位「教主」再次同場競技
    雷射雷達是無人車的重要部件,當時王勁就在百度負責無人車業務,而呂慶作為CFO自然也負責融資事宜。 而周光則是2016年7月加入百度,主要負責無人車的2D/3D感知數據融合。佟顯喬2016年8月從蘋果加盟百度,擔任軟體架構師,主要負責L4級自動駕駛的定位、地圖和感知。 三人創立的Roadstar.ai在矽谷和深圳兩地設有團隊,他們還在深圳註冊了星行科技、路星有限合夥等公司。
  • Drive.ai都被蘋果收購了,自動駕駛的終局沒有初創公司
    近日,蘋果確認收購估值一度達到2億美金的Drive.ai,但這樁收購併不是一個財務或者戰略上的體面退出,而是「Acq-hiring」,蘋果以一個比較低的價格,只接收了Drive.ai幾十名技術人才和產品設計師,還有它旗下的自動駕駛汽車和其他IP資產。輔車相依,唇亡齒寒。
  • 全球自動駕駛實力排名公布:谷歌第一,百度第七,蘋果慘不忍睹
    無人車技術哪家強?不秀Demo,不看視頻,也不拿無人區域固定路線試乘論高下。光比技術,沒誰比這批《2018年自動駕駛接管報告》的結果更具參考性。在別家紛紛推出自動駕駛打車、園區公交、貨運業務的時候,Uber的自動駕駛幾乎停滯了一年。看到0.6公裡這個成績,現在你知道為什麼出事的偏偏是Uber了吧。另外,量子位也對非車企和車企進行了一下分別排名。技術公司:
  • 華北工控 | 無人車廣州開跑,人工智慧再掀「自動駕駛」熱潮
    近日,全球最大的自動駕駛MaaS平臺在廣州黃埔正式啟動,車+路+雲三者實時聯動,讓計程車、公交、巡檢車、作業車實現無人化、智能化運行的特性使其備受關注,自動駕駛概念再引熱議。由於早期無人駕駛算法、車路協同等能力的不足,自動駕駛產業發展直至當下才真正走進大眾視野。此次自動駕駛MaaS平臺走進廣州,是繼北京、長沙兩地無人駕駛測試後的又一大動作,引起大眾廣泛關注的同時也意味著我國自動駕駛技術的飛躍式發展。
  • 獨家| 十四問Roadstar.ai 創始人佟顯喬、衡量,了解解聘風暴始末
    今天早上10點40分,無人駕駛公司Roadstar在其公眾號上發布《深圳星行科技有限公司關於處理周光違紀行為的公告》。消息一出,雷鋒網新智駕馬上聯繫Roadstar.ai創始人和CEO衡量對此事件進行求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