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售商抓住抗疫情的線上拓展機遇

2020-12-25 聯商網linkshop

聯商專欄: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楸動著全國人民的心,零售業與全國其他行業一樣投入到抗疫情戰鬥中,全行業都發動了起來採取各種措施保障春節期間的食品、藥品和消毒用品等商品的供應,讓老百姓能過上一個安全祥和的春節。

(為迎農曆新年上海盒馬鮮生的店招換成了紅色紅紅火火過大年)

(抗疫情上海盒馬鮮生線下所有員工都在第一時間戴上了口罩) 

線下購買會迅速地轉向線上 

從疫情發展的態勢來看,形勢是嚴重的。這幾天正值百姓扶老攜幼到店裡置辦年貨的當口,也是一年中零售業銷售最旺盛的當口,這個疫情會導致這樣一個消費者的必然選擇,即大量的購買會從線下轉向線上,我們的零售業準備好了嗎?特別是實體零售準備好了嗎? 

從今天了解到的全國零售業的情況來看,到店購物的顧客在迅速減少,線上訂單在急劇增加,尤其在發達的大城市更是如此,因為這幾天是大家過年購物剛需的旺季。許多具有線上線下全渠道銷售通路的零售商,線上訂單的急劇增加已經導致有些企業線上爆倉了,因為,沒有那麼多的配送人員送貨啊! 

抗疫情是長期的拓展線上不是短時之策 

回顧一下18年前的歷史是必要的,那次「非典」發生於2002年11月,結束於2003年8月,時間長達9個月。而這次疫情發生在人類歷史上最大的人口遷徙春運期間,春運大大地增加了疫情擴散的可能範圍,也大大增加了可能感染上病毒的人數,抗疫情最好的辦法就是待在家裡不去公共場所,這樣消費者的購買向線上轉移不會在短期內改變。

(湖北襄陽好鄰居MAX超市在免費向顧客發放防疫口罩顯示牌為中英文對照)

(在抗疫情第一戰區武漢悅活裡超市員工在做賣場的消毒防護工作一絲不苟)

對零售業來說,尤其與消費者一日三餐有關的零售商超來說,更不能有短時應付的思想,要做好長期的思想準備,因為我們處在了抗疫情保民生的最前線,這是一種責任與擔當! 

抓住拓展線上渠道的戰略機遇 

在疫情期間線上銷售猛增是一個可以看得清楚的趨勢,但零售業要把這次疫情帶來線上增長的趨勢,看成一次拓展線上渠道的戰略機遇,緊緊地抓住了,要做好企業資源的線上轉移,認真地而不是敷衍地向線上線下全渠道的零售企業發展。 我們再回顧一下歷史,2002年的「非典」疫情催生和促進了淘寶和京東的大發展,這句話一點都不假。

「非典證實了數字移動技術和網際網路的有效性,證實了網上商店發展對消費者的實際利益」,阿里巴巴抓住了這次非典疫情給自己機遇,成為網際網路商業巨頭。京東則迅速地從實體店向網上商店的轉移也成為了網際網路商業巨頭。 

雖然,這兩家網際網路商業巨頭現在也在往線下走,只能說明,他們的戰略意圖是清晰和明智的,那就是一定要成為全渠道的零售商。實體零售商再也不能執迷不悟了!不積極拓展線上你的發展之路將會越走越窄,是否還能生存都會要打上一個問號。 

實體零售商千萬不能聽信一些輿論歪言,什麼「2020年是線下零售商反攻線上零售商之年」等等,要下定決心拓展線上渠道,並且要做出戰略安排,這包括戰略規劃、戰術方法、資金投入、人力物力投入等等,我相信,一定會有大批實體零售商能夠抓住這次疫情,把壞事變成好事,實現向全渠道零售發展的戰略目標。

大家要記住我的告誡,零售商拓展線上是消費者的選擇與需要,戰略由消費者需要而定!

最後,我還是要強調一下自己兩個不變的觀點:

觀點一,2002年非典期間我曾提出,中國要禁止禽類活物的流通交易,但至今還是沒有做到,為什麼呢?有人說,這是中國人的習慣,無法改變。

但是站在民族危亡的角度,這種看似關愛百姓民生的說辭實際上都是有權利改變這種陋習之人的不作為之舉,你們對百姓講科學了嗎?科學發展觀不要停留在口頭上! 

觀點二,2018年我曾經提出過,快遞小哥的電商模式不能持久,原因有三,第一,大量的年輕人投身快遞小哥行業會從實體經濟中抽出寶貴的勞動力之血,不符合國家經濟戰略實施;

第二,在春節期間大部分快遞小哥都回家了,表明這個商業模式存在著時間上的停擺期;

第三,快遞小哥後繼乏人不可持續。解決的方法也有兩個,第一,無人汽車+自動駕駛技術+搬運機器人;第二,線上下單,線下提貨。 

在第一個方法還存在需要解決技術、交通管理和法規等問題之前,第二個方法是實用和可行的,因為,它考慮到了資源的合理利用和對購物者的人文關懷,改變宅男宅女們的孤閉的生活狀態。

(抗疫情期間湖南懷化佳惠超市的溫馨提示) 向全國的商超企業致敬

最後祝大家農曆新年鼠年快樂!

(來源:零售顧事 文/聯商特約專欄作者顧國建,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聯商立場)

相關焦點

  • 尼爾森調查:未來一年67%的零售商將大力拓展線上渠道
    當日,《尼爾森深度解析疫情下中國零售業的變革與機遇》在北京發布。尼爾森研究顯示,疫情對零售商春節期間的經營影響呈兩極分化現象。受訪的零售企業中,42%表示銷售對比去年同期下滑,其中29%下滑顯著。相比之下,44%的零售商表示銷售增長,其中28%表示增長明顯。
  • 到家服務風口已到,達達集團在危機中抓住新機遇
    疫情之前,到家服務便已經出現風口,更為便捷、快速的消費體驗,成為不少消費者的心頭好。當疫情爆發之後,特護時期下,這一需求更是全方位的激發。作為中國領先的本地即時零售和配送平臺,達達集團便站在風口,抓住新機遇。
  • 到家服務風口已到 達達集團在危機中抓住新機遇
    疫情之前,到家服務便已經出現風口,更為便捷、快速的消費體驗,成為不少消費者的心頭好。當疫情爆發之後,特護時期下,這一需求更是全方位的激發。作為中國領先的本地即時零售和配送平臺,達達集團便站在風口,抓住新機遇。
  • 疫情下力推線上消費 香港零售商尋轉型之路
    受「修例風波」與新冠肺炎疫情的疊加影響,香港零售業遭遇重創。至今年8月,香港零售業總銷貨值連續第19個月錄得跌幅。面對逆境,不少香港本地零售商開始積極尋求轉型之路,力推線上消費成為其中重要的方面。1990年紮根沙田、隨後在全港開設多家分店的一田百貨,在今年推出一連12日(10月21日至11月1日)的「一田購物優惠日eShop率先買」活動。
  • 綜述:疫情下力推線上消費 香港零售商尋轉型之路
    (抗擊新冠肺炎)綜述:疫情下力推線上消費 香港零售商尋轉型之路  中新社香港10月20日電 (記者 張曉曦)「市民消費模式改變,無論衣食住行均熟習了網購方式,因此對網店購物的需求亦大幅上升。」在20日舉行的一場記者會上,香港一田百貨行政總裁黃思麗如是說。
  • 「抓住機遇」為何成重慶高頻詞
    4月2日,陳敏爾與來渝深化戰略合作的復星國際集團董事長郭廣昌一行座談時強調,要抓住用好國家恢復經濟社會發展的政策機遇、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的戰略機遇和疫情催生的市場機遇,變壓力為動力,化危為機,努力把抗疫戰果轉化為推動發展的成果,培育新的增長點,壯大發展新動能,開創重慶高質量發展新局面。
  • 後疫情時代中企出海難,京東泰國如何抓住線上機遇?
    一加手機原計劃今年5月14日在泰國辦一場OnePlus 8系列的新品發布會,新冠疫情的爆發導致這場發布會不得不轉移至線上在泰國這個以線下零售為主、電商滲透率仍然較低的國家,大量商場、店鋪關門停業也給產品銷售蒙上陰影。不過,對一加在泰國的業務發展來說,新冠肺炎疫情帶來的負面影響仍相對較小。這是因為作為網際網路手機品牌,一加在線上渠道的銷售佔比一直較高。據一加泰國業務國家經理張菲透露,2019年一加泰國在線上的銷售額佔比已接近40%。
  • 疫情下的起死回生 空氣淨化器該如何抓住機遇
    【家電網HEA 6月8日原創】隨著新冠疫情的爆發,原本日趨沉寂的空氣淨化器市場迎來爆發。據數據顯示,自2020年第四周(2020年1月20日-1月26日)開始,空氣淨化器市場在線上市場銷售量大幅度提升,從第四周到第七周(2020年2月10-2月16日),空氣淨化器線上市場銷售額同比增長89.8%。 要知道,在疫情爆發前,2019年中國空氣淨化器市場規模,同比下滑22%。
  • 拓展線上線下渠道 實體店順勢謀升級
    來源:人民日報原標題:拓展線上線下渠道 提供優質便捷服務實體店順勢謀升級(消費視窗·降低疫情影響 穩定居民消費⑤)近日,北京秀水街大廈復工開業,圖為一位經營者通過手機直播銷售商品。   人民視覺核心閱讀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消費場景加速向線上轉移,門店到家業務、數位化零售迎來發展新機遇。
  • 中國商業聯合會副會長傅龍成:抓住新機遇 迎難而上
    由於新冠肺炎疫情暴發,我國經濟受到了不小的影響,商貿流通業更是如此,很多商業企業今年過得並不容易。在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這一背景下,零售渠道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毫無疑問,今年年初暴發的新冠肺炎疫情,給我國商貿流通領域帶來了極大的影響,無論是傳統企業還是創新業態,無論是線下還是線上,都在這場疫情中迎來了大考。
  • 當下環境,抓住網際網路帶來的機遇
    暗夜之中,才見繁星危機之下,隱藏轉機事在人為,為者常成當在「線」成為一種常態,我們都抓住機會趕緊行動,常言道:「風口上的豬都會飛起來」也是突入其來的疫情新型冠狀病毒,把全民上下都宅在家裡頭,讓各行各業的線下工作都處於暫停狀態,介於這種大環境下
  • 淺談網際網路,抓住時代機遇,實現財富自由
    網際網路一直以來都是熱點話題,網際網路已經融入到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改變了我們的生活,也隨之改變了經濟,促進了數位化產業的發展,這些都是實實在在的,加上今年疫情影響也加快了數位化的轉型!還記得當年網際網路剛發展的時候,電商開始興起那時候沒人覺得線上經濟會是一回事,都覺得這是異想天開!
  • 李楚源:打好經濟發展復甦戰,拓展新的市場機遇
    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打亂了我們原本的生活與節奏,在這種情況下,奮鬥在黨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是國有企業的應有之義,也是國企人的光榮傳統
  • 如何抓住在線教育的這3大機遇?
    今年2月,教育部密集發布文件推進在線教育,以信息化支持教育教學、中小學「停課不停學」、教育系統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教育改革發展等工作,為順利推進在線教育提供了政策保障,也讓更多原本對新式線上教育存有疑慮的觀望人群開始主動「觸網」。
  • 透過疫情看到新機遇,斯凱奇中國加碼線上布局
    新冠肺炎疫情之下,很多運動品牌商的經營都受到了影響,大家想盡一切辦法調整思路挖掘新的可能。近日,美國運動休閒品牌斯凱奇(SKECHERS)在回應疫情對企業影響時強調,經過這次疫情,中國市場上已經孵化出很多新的消費場景、產品和服務,這將會給企業帶來更大的發展機遇。在市場策略方面,這次疫情也給斯凱奇帶來新的思考和方向。
  • 港商線上營銷拓展商機
    來源:海外網「疫情改變了採購模式和習慣。我們最新一項調查顯示,面對疫情防控常態化,港商普遍會調整營商策略,69%的受訪對象會擴展網上銷售渠道,56%會加大線上營銷力度,57%會開拓新市場,47%會加快使用新科技。」
  • 國美旗艦店京東開賣 線上線下融合加速
    近幾年來,隨著電商平臺的壯大,消費者們的消費服務意識得到了培養和提升,線上交易以其購買方便、便捷安裝等優點快速拉攏了大批的消費者,快遞業的突飛猛進也讓更多人把線上交易作為了首選。  雖然線上市場快速擴張,但是對於線下專賣店或者零售商來說,依然有著不可替代的功能,家電產品不像日用品或者百貨,尤其是家電產品中的高端家電和大家電有著價格高、重體驗的特性,人們一般不會衝動消費,更願意去親身體驗之後再買單。  一方面是消費者對線上便捷的購買體驗的依賴,另一方面是對產品「看得見摸不著」的顧慮,兩種需求交叉融合,讓渠道商不斷改變策略。
  • 疫情之下「逆行者」:澳洲電子產品零售商JB Hi-Fi的銷售激增
    JB Hi-Fi以及澳洲電子零售行業的「逆勢增長」新冠疫情給澳洲大部分行業帶來了打擊,然而這其中也有部分行業和企業出現 「逆勢增長」,澳大利亞電子產品零售商 JB Hi-Fi 銷量自1月1日以來相比較增長了大約 8.8%, 幾乎是二月銷量增長的兩倍。尤其是一些用於遠程辦公和學習的產品。
  • 蘇寧易購Q3財報解讀:場景融合+零售服務促進線上線下亮眼業績
    線上線下業績亮眼 蘇寧通過線上開放平臺的崛起、零售雲的攻城略地實現亮眼成績。線上方面,蘇寧以自營模式迅速在線上破局,除了出手收購萬達百貨、家樂福中國,將零售版圖擴大至百貨、快消,還加大開放平臺建設力度,不斷加快商家引進,帶來商戶數量和活躍度的大幅提升。
  • 數位化時代,為什麼說智能購物車是線下零售商超轉型的「密碼」?
    新冠疫情無疑催化了中國線下零售商超進行數位化轉型的步伐。面對著整個行業的數位化浪潮,行業佼佼者瞅準了先機,早早布局了數位化轉型,也得以在疫情期間,順利抵禦風險,甚至逆勢突圍,實現了業務增長。而那些還沒有採取變革的零售商超,在後疫情時代,受到疫情倒逼,也不得不開始考慮布局數位化轉型。然而,到底什麼是線下零售商超進行數位化轉型的「密碼」,仍舊是擺在他們面前的難題。行業內公認的是,智能購物車是線下零售商超進行數位化轉型的「密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