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老鐵們有沒有注意到,今年618大促期,同城物流(快遞)圈特別熱鬧:
先是順豐同城急送高調啟動「百城計劃」,以10億元真金百銀補貼用戶和騎士;
之後「菜鳥直送」橫空出世,意欲整合丹鳥、點我送和藍豚三大團隊,全面升級和加碼同城零售與配送之爭;
沒過幾天,美團就上線了「快遞發貨」的新業務,在供給短缺的地區,頁面會顯示快遞發全國的門店。紮根本地生活的美團,向線上實物電商平臺踏出了一大步,逐漸挺入阿里腹地;
就連鮮有曝光、始終低調潛行的韻達同城也意外地官宣了一個新產品——同城幫取送,5公裡以內,1小時搞定;
……
你方唱罷我登場,明爭暗鬥層出不窮。老鬼想要聊的,卻是另一個已經「上岸」的玩家——達達快送。
北京時間6月5日晚間,達達快送所屬的達達集團成功登陸納斯達克,成為赴美上市的「即時零售第一股」,同時也是眾包物流和即時配送的第一股。
截至最近的收盤日,達達股價收報22.12美元,市值逼近50億美元(約合人民幣353億元),較上市首日的35億估值漲幅高達43%。這是來自資本的認可。
問題來了:市值353億元,遠超同在美股的百世集團,也高於國內A股的申通和德邦,達達集團憑什麼?答案也許就在1+1>2的物流商流協同。
剛剛過去的618,正好為我們提供了解鎖這個問題的切口。
先來看下達達的618戰報。據官宣信息:
達達旗下本地即時零售平臺京東到家618單日銷售額同比去年翻倍增長,創歷史新高;旗下本地即時配送平臺達達快送配送單量爆發式增長。截至6月18日下午15:30,雙平臺的業務量已超去年全天。
雖然目前還沒有可供對比的「同類企業」,但達達交出的這份成績單仍讓人眼前一亮。言其亮眼,是因為達達在「即時零售+即時物流」領域已經搶佔先機。
目前,國內近80%線下零售份額尚未電商化,巨頭瞄準即時零售巨大市場潛力後爭先入場,阿里、美團、京東,包括順豐,都已經排兵布陣。以此次618為例,即時零售迸發出巨大活力,即時物流也進入全新階段。
在老鬼看來,一方面達達正成為支撐即時零售快速發展的「新基建」;另一方面,達達在即時物流逐漸建立行業壁壘和其他玩家難複製的發展路徑。換化成《孫子兵法》中的一則口訣就是——風林火山。
天下武功,唯快不破。
近期,中通快遞接連試水「倉播」,就是在「快」字上面做文章。消費者在直播過程中下單後,倉管員現場打單、現場揀貨、現場打包、現場出庫,幾個環節一氣呵成,可謂神速。
「倉播」之快,僅僅是前端處理,達達要做的則是全程。今年618期間,創造性推出「直播購物1小時達」並將其推廣至京東到家平臺商家,打造規模勢能。商家自播涵蓋商超、醫藥健康、手機數碼、花卉水果、個護美妝等多個品類。數十國內外一線品牌參與其中,618當日單場直播銷售額較此前單場峰值翻倍,開播僅12分鐘就完成首單送達。
《孫子兵法》「風」字訣:其疾如風。
即時配送的核心和本質,就是唯快不破。達達應勢打造的「直播購物1小時達」,除了大大提升消費者體驗,也讓讓同行們看到了未來快遞進化的另一種可能。畢竟,「萬千好物,即時可得」正在成為當下網購一族的剛需性訴求和選擇。
當然,達達的「疾速如風」除了模式上的創新,背後還離不開智慧物流系統和大數據平臺的訂單實時智能推薦和配送調度(這點後面細說)。
據老鬼掌握的信息,6月1日-18日,達達快送騎士配送總裡程達5.8億公裡,相當於繞赤道1.4萬圈。對配送半徑以3公裡以內為主的達達來說,這個數據也從側面證明其單量爆發式增長。
日單量千萬級早已波瀾不驚。
需要指出的是,和電商快遞訂單、外賣訂單不同,達達快送本次解鎖的千萬級零售訂單量不僅刷新了行業日單量峰值,並且訂單構成橫跨了即時零售、物流末端配送、同城取送件等多個業務領域,服務內容更是囊括了超市便利、生鮮宅配、電商末端、醫藥健康等多品類場景,峰值波動強、配送難度大、場景複雜度高。
電商快遞訂單、外賣訂單標準化程度高,但即時零售訂單履約包括從庫存管理到配送的一系列過程,同時需要滿足線上線下複雜商流產生的物流需求。
站在這個角度,達達快送快速實現日配訂單千萬級,也意味著即時零售領域有了真正意義上的「新基建」。
作為即時零售「新基建」,達達的發展不僅快,而且有條不紊。而這,也正應了《孫子兵法》中的「林」字訣:其徐如林。
達達之「林」,又可細分為三——
其一,助力實體零售。
實體零售業態複雜、分布零散,因此線下商流非常複雜。要想滿足複雜商流的配送需求,達達需要建立能適應這些複雜需求的物流能力。
今年618,更多實體零售商家在京東到家獲得銷售額大幅增長。沃爾瑪蟬聯「銷冠」;永輝、華潤萬家、步步高、卜蜂蓮花、7FRESH、北國、北京華聯、中百倉儲、綠地優選G-super等連鎖商超銷售額均有翻倍及以上同比增長。特別是步步高,伴隨京東到家在更多三四線城市持續下沉及雙方合作深入,其銷售額同比增長6.6倍。
其二,反哺微距電商。
不同於傳統電商用商流帶動傳統物流發展,在經歷遠距電商和近距電商時代後,當下電商已進入微距時代,需要即時物流去反哺和推動即時零售商流數位化、線上化。
這一點在疫情防控常態化下尤為重要。
大促期間,在恢復性消費熱潮推動下,即時零售不僅承擔保障民生供應的社會責任,更有力助推消費潛力釋放。
京東到家618數據顯示,6月6日-18日大促期間,平臺銷量最高的商品類型TOP5是日配冷藏、水果蔬菜、糧油副食、酒水飲料和休閒食品,都是即時物流的「拿手戲」。
其三,迭代即時零售。
作為即時零售「新基建」,達達的發展既是即時物流效率和服務不斷提升的過程,也是即時零售不斷迭代的過程。
老鬼注意到,6月6日-18日大促期間,京東到家手機類銷售額相比1月日均增長7.3倍,其所屬的數碼3C品類618單日銷售額破千萬元。
這說明,幾乎沒有品類不適合即時物流,但有些品類(生鮮、短保商品)天然不適合傳統物流。
無物不商,無商不流。縱觀國內物流與商流的纏鬥史,過程可謂相愛相殺。達達,可以說是目前唯一一家由物流跨界商流而且在線下線下高效協同方面取得了成功範例。
這場發端於即時物流的「星火」,最終在即時零售和實體零售形成「燎原」之勢。
線上線下的商流為達達提供了穩定的發展動力。
線上,有線上京東到家和京東帶來的龐大流量支持;線下,有京東到家平臺近10萬家商家門店和各類線下實體零售餐飲商戶。
今年以來,京東到家持續快速下沉,僅6月就新入駐包括延安、鄂爾多斯、臨汾等在內的20多個城市。其中,湛江、綿陽、莆田等城市銷售額同比增幅均達2倍或更多,展現出不遜於一二線城市的購買力。
同時,京東到家成為眾多快消品牌銷售增長最快的渠道之一。618期間,合作品牌整體銷售額同比增長近3倍。其中,伊利5.3倍、蒙牛3.7倍、寶潔2.4倍、聯合利華1.7倍;日配冷藏、個洗清潔、進口商品三大品類品牌增長最迅猛。
達達集團與京東合作深化,讓實體零售商家獲得更充沛流量,提升線上銷售的同時,也為達達快送進一步豐富了訂單來源,拓寬了配送場景。
618期間,達達集團與京東合作的「物競天擇」項目覆蓋範圍進一步拓寬。除了京東到家平臺上百商家和超過15000個門店接入京東外,京東在160個城市的即時送達服務也給了達達快送更大的發展空間。
即時零售全面滲透實體零售,即時配送的星火正在燎原。
如前面所說,即時零售商流產生的物流需求具有分散、多樣、不穩定等難點。達達的發展就是不斷攻克難點,不斷為新業態提供穩定即時物流服務的過程。
在這個過程中,達達搭建了一個多元即時物流體系。這個體系,是達達未來發展的核心競爭力,也是其他競爭對手難以複製的核心壁壘。
壁壘當立,不動如山。
達達的這座山,並非禿嶺,而是群峰環繞。
第一「峰」:核心商流物流雙驅。
達達用穩定的商流形成穩定的運力網絡和運營網絡,用穩定的運力滿足不同業態的即時物流需求,具有複雜前端商流服務能力和巨大流量加持。
這是達達競爭對手最難複製的核心壁壘。
第二「峰」:前端複雜場景覆蓋。
在現階段的即時零售領域,商超是用戶使用頻次最高的品類,也是線下存量最大、數位化改造難度最大的品類。
此外,即時零售品類多、業態雜(鮮花蛋糕、醫藥健康、零食餐飲等實體零售商家對即時物流服務的標準和峰值時段都有不同需求,需要適應不同業態的定製化配送服務),渠道多(商家APP、品牌小程序、自建訂單系統、入駐的其他平臺,即時配送訂單來源渠道千差萬別,必須有能兼容各類渠道訂單的即時配送系統)。
達達正是通過對即時零售複雜商流的履約,搭建起一個能「配萬物」的即時物流平臺,並成為其核心競爭力。
第三「峰」:後臺智慧物流調度。
前面說過,達達通過智慧物流系統和大數據平臺進行訂單實時智能推薦和配送調度。
系統根據騎手實時位置(相對於發件人和收件人的位置)、服務等級、配送傾向、配送狀態等因素,篩選出一批騎手推薦訂單。騎手可選是否接單。系統向首先響應的騎手分單,同時智能規劃取貨和配送路徑。
達達運力以眾包為核心,在某些情況下訂單需要即時響應,系統會指定駐紮騎手,自動分配訂單。同時,多種運力互相補充,與智慧物流系統和大數據平臺相輔相成,進一步提升質效。
針對高值訂單,平臺自動匹配「信用騎士」配送。「信用騎士」是達達依據所有註冊騎手歷史服務質量進行嚴格大數據篩選後所給予的認證。618期間,以醫藥訂單為代表的對配送時效和安全性要求更高的訂單類型,達達平均30分鐘內就能送達。
理清了「風林火山」背後的邏輯和資源脈絡,我們也就明白了資本市場為何會給予達達如何高的期待。
即時零售+即時物流絕對是一篇大文章,達達在寫下濃墨重彩一筆的同時,也用行動證明了另一個顛撲不破的道理——
商流和物流就像「雞」和「蛋」。先有「雞」還是先有「蛋」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如何不斷迭代進化,讓「雞」下更多的「蛋」,讓「蛋」孵更壯的「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