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伯帶祖傳「免死金牌」鑑寶,專家用燈光一照:你可真行啊!

2020-12-19 網易新聞

地大物博的華夏土地,自然有許多的稀世珍寶,這些不可多得的珍寶一方面見證了中國的發展史,另一方面也在一定程度上展示了我國古代人民的聰明才智。在我們現在的生活中出現了很多的鑑寶節目,在鑑寶節目中我們可以看到很多的持寶人拿著自己的寶貝來到鑑寶的節目的現場,從這一件件遺落在古代的文物之中,我們可以看到很多的有意義的古董,大家都知道「免死金牌」吧,皇帝賜的金牌,出示這個牌子,可以免死!

上臺鑑寶是一位老伯,當他上臺時,他充滿了自信的笑容。他還向專家和觀眾點點頭,看來這次鑑寶之行是信心滿滿啊。在上臺後,拿出了這個寶貝,這是一枚閃亮的金牌!他向大家介紹道,自己的這塊「免死金牌」是世世代代的傳家寶,平時都不敢拿出來的,這個傳家寶傳到他這裡時已經是第四代了。平時他都是將這塊金牌放在保險箱裡的,一開始他也不知道這是一塊免死金牌,後來還是在看鑑寶節目的時候偶然發現節目中的免死金牌,跟自己家裡的這個很像,於是他就很激動,就帶來了現場想讓專家給鑑定鑑定,看看能值個多少錢,如果很值錢的話他就考慮把它賣掉換一套房子。

專家對老人說:「真有你的,如果是一枚真正的金牌,它不僅僅是一座房子。」專家鑑定後,很快發現了問題。首先,這不是金牌,而是一塊黃銅做的銅牌。放到手上試一試,很輕,不是金牌。而且上面的字綿軟無力,製造者的功力差的太遠了,不是出自大家之手。而且這也不叫免死金牌,而是丹書鐵券。其實這種東西最早是出現於南北朝時期,後來才有了免死免罪的作用。你看免死金牌背面有五個字,民國二年鑄,所以這很明顯,這是一個現代的模仿,不是真正的免死金牌,價格較低。

聽了專家的結論後,老人顯然不同意。他說:「我的金牌確實是祖先傳下來的。」老人質疑專家的話。專家也很慷慨:「如果你認為我的評估有問題,你可以找另一個人來驗證。」最後,老人生氣地衝下了舞臺。

大收藏家馬未都說過,收藏圖個樂,不冤不樂。馬未都寫的書大家可以看看,長長見識,不要被人騙了。

小編還是那句話,收藏需謹慎!收藏最大的難點就是判斷真假,而一些假貨也跟隨真貨的會出現在一些店鋪內,有些黑心商家就會以假亂真、以次充好,使得廣大藏友深受其害。搞收藏要源於對文化與藝術的熱愛,而不是對利益的追逐。上當受騙的往往是那些渴望一夜暴富的人,其實現在連收藏專家都幾乎無漏可撿,所以普通收藏者更不要有這種心態,否則處處是陷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相關焦點

  • 小夥帶祖傳「烏紗帽」鑑寶,專家拿光一照手哆嗦:敢問祖上何人?
    在生活條件逐漸變好之後,人們對古董這類老物件越來越感興趣,前些年在這樣的趨勢下,就衍生了很多鑑寶節目。當時家裡有祖傳寶貝或者在外淘到寶的部分古董愛好者,都想鑑定一下自己的寶貝真不真。有一位青年就將太爺爺的「官帽」拿到了鑑寶節目中進行鑑定,結局卻讓所有人都大吃一驚。
  • 男子拿祖傳「官帽」鑑寶,專家用光一照,激動說:敢問祖上何人?
    2003年10月,由羅晰月主持的鑑寶欄目《鑑寶》播出,受到了廣泛的好評,這檔電視欄目藉助藏品探討深厚文化底蘊、把握收藏投資理念、傳遞相關投資技巧與市場行情。在場鑑寶的都是極為具有資歷的專家,每一件假藏品都難逃法眼,每一件真藏品的分析與鑑定都是一次專業知識的積累和令人感到新奇的體驗。
  • 男子帶祖傳「官帽」鑑寶,專家用手電一照,忙問:祖上是何人?
    文物以紀之,聲明以發之,以臨照百官,百官於是乎戒懼,而不敢易紀律。——左丘明《臧哀伯諫納郜鼎》 自從英國的堅船利炮打開中國的大門,中華民族的近代史就開始了動蕩與不安。
  • 大哥帶祖傳佛珠來鑑寶,朋友想拿一套房來換,專家:幸好沒換!
    大哥帶祖傳佛珠來鑑寶,朋友想拿一套房來換,專家:幸好沒換!如今隨著科技的不斷進步,如今我們的生活也是越來越好了,而在解決了溫飽問題之後,又開始有了一些其他的想法,古玩這個行當對於一些老人來說有著很大的吸引力。
  • 阿姨帶「玻璃珠」來鑑寶,稱是祖傳的嫁妝,專家:十分罕見
    阿姨帶「玻璃珠」來鑑寶,稱是祖傳的嫁妝,專家:十分罕見文/花花歷史屋隨著經濟的發展,人們的生活水平也是越來越高。在滿足了生活的必要的條件之後,越來越多的人們選擇去收藏古董,來提高自己的見識,豐富自己的閱歷,除此之外呢,古董也會隨著時間的流逝而升值。
  • 大媽帶4塊破「石頭」鑑寶,專家拿手電筒一照,卻道:我不敢估價
    這時候,主持人邊說道:「聽你這麼一說,這個東西在很多古玩市場上的地攤好像看到過,不過這個價格就不高了,一般都是十塊錢三個左右。」現場的觀眾聽到這裡時都放聲大笑起來。於是,專家便說道:「其實,中國人很早就已經在使用陶器了,大概的時間就是在一萬年前,所以知道現在中國人都還在使用一些陶製作出來的東西,比如,醬菜罈子是陶製的。而琉璃就不是中國人發明的了,這種東西就是埃及發明的,後來才來到中國的,並且這種東西是在戰國時代有很多,更早的話可能也有,原因是戰國的珠子一定要是琉璃的才最好。」
  • 女子拿自家供奉的菩薩鑑寶,關燈後用光束一照,專家:不用鑑定了
    在某檔知名節目中,一位女子拿自家供奉的菩薩鑑寶,去請求專家鑑定,在節目現場關燈後用光束一照,專家便說,不用鑑定了,藏品的價值最後不得而知。本來很多藏家就是為了知道自己的藏品在市場裡價值多少,這件藏品的價值最後卻沒有宣布,這究竟是怎樣一回事呢?
  • 女子帶祖傳古董參上節目,專家看到後卻眉頭緊鎖,不願鑑寶?
    在前段時間鑑寶節目非常的火熱,這些節目之所以能夠紅火是為了發現在民間遺失的一些曠世珍寶,而很多人也是為了能夠通過這個節目來鑑別自己手中所有的寶貝到底是不是價值連城,其實不管是節目還是參加鑑寶的人員來說的話,都是有目的的,而這個鑑寶節目中更具有意義的就是在能夠通過節目來讓全民對文物的認識能夠更高一籌。
  • 女學生帶祖傳「狼皮」鑑寶,現場專家情緒失控拒絕鑑定,為何?
    前幾年專家鑑定寶物的節目,也是層出不窮,不少朋友以及藏家都希望,自己的藏品能夠得到專業人士的鑑定。一般的藏家們拿去鑑定的,幾乎都是文玩、字畫一類的物品,當然也有不少材質特殊的家傳寶物。而在某檔鑑寶節目上,有一位女學生就拿著自己祖傳的「狼皮」前去鑑寶,像是象牙、犀牛角這樣的製品,或許不少藏家還不算少見,但是這位女學生拿來的一整張狼皮,確實十分罕見。
  • 美女帶家裡供奉的菩薩鑑寶,專家用手電一照後,表示:不用鑑定了
    隨著古玩的流行,一些優質的鑑寶節目也獲得大家的青睞。自2010年開始,不少鑑寶節目上一般會出現一些書畫,陶瓷,玉器等充滿年代感的寶物,前來請專家鑑寶的嘉賓,都是想知道家中收藏的寶物價值幾何。這些物品一般是傳家寶,在他們心中非常珍貴,但因為沒有什麼專業知識,所以想找人鑑定一下。
  • 大叔帶祖傳田黃印章來鑑寶,專家看後稱讚連連最後給出驚人估價!
    大叔帶祖傳田黃印章來鑑寶,專家看後稱讚連連最後給出驚人估價!在現在這個時代,國際上越來越重視國家文化。所以現在國家之間文化的競爭也愈演愈烈。但是說起文化,其他國家遇到中國只能黯然失色,畢竟我們中國文化是有5000年之久,而古董則是文化的見證。
  • 山西一女大學生去鑑寶,拿出家裡祖傳「狼皮」,專家看後情緒失控
    ,山西一女大學生去鑑寶,拿出家裡祖傳「狼皮」,專家看後情緒失控,到底是什麼原因呢?,可是等專家看到她的寶貝「狼皮」後,卻突然情緒失控,這樣的情況讓這位女大學生始料未及,而且專家還表示,不會給她鑑定。 02 節目中,上一位鑑定嘉賓剛下臺,緊接著從後臺上來一位大學生,這位女學生抱著一張狼皮,緩緩的走上了觀眾席,臺下的觀眾也被吸引住了目光,最後專家開始詢問她,她才告訴了大家,這張狼皮是她們家的祖傳寶貝,家裡一直小心翼翼的保護著,這次來鑑寶節目,也是想讓專家們看一看這張寶貝的價值。
  • 祖傳的名畫被鑑寶專家17萬「騙畫」,轉手賣到上千萬,後來如何了
    寶藏外洩,鑑寶節目掀起熱潮今天我們要說的是一位鑑寶大師,他的名字叫做劉巖,不誠信的故事。在當年,劉巖花費巨資,最終以17萬「騙得了一幅畫」,一轉眼的功夫就賣了8700萬人民幣。▲文玩大概也是正因如此,電視節目中出現了很多的鑑寶特別節目,邀請非常權威的鑑寶專家進行現場鑑定文物的真假並且進行電視錄播,此類節目在當時的古玩界掀起一陣狂潮,節目可以說是非常火爆,
  • 婦女拿「家傳菩薩」鑑寶,關燈後手電燈一照,專家:不想鑑定了
    一、盲目跟風,家傳菩薩橫空出世如今的中華大地,到處都是古玩、文物市場,越來越多的珍貴文物出現在這些市場之中。由於如今的文物市場混亂,使得鑑寶節目出現。漸漸的,很多人都將自己手裡的奇珍異寶拿到鑑寶節目中請專家評定。
  • 男子沒錢買婚房,拿祖傳銀元寶參加鑑寶,專家看後:你會後悔的
    以前的人們吃不飽穿不暖,為了多賺一點錢,連休息的時間都沒有,就別說發展興趣了,畢竟生存下去才是最重要的,哪裡還有心情發展別的東西,但是現在不一樣了,人們的生活質量越來越好,已經不滿足於簡單地吃飽穿暖,不管是吃的用的也都越來越好,甚至已經開始購買奢侈品,日常生活也喜歡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業餘生活也變得越來越豐富。
  • 小夥拿「水果盤」鑑寶,欠50萬債全指望它,專家:面具還是別摘了
    之前我們也說到過一個鑑寶的小姑娘也是帶著面具來鑑寶,因為不相信他父親的眼光,還是花了大價錢買來的藏品,但沒想到最後鑑定的是真的,可把小姑娘高興壞了,還表示以後她父親再買藏品不會多說什麼了。今天要說的也是一位戴面具的小夥,他拿的是一個水果盤,還坦言自己欠了50萬的債就全指望它了,專家在經過鑑定後,對小夥子說:你面具還是別摘了,一聽這話肯定就是個真的,可能帶面具的人都是有好運的。
  • 古時的免死金牌,真能保全身家性命?
    壹 從丹書鐵契到金字鐵券在一些歷史題材的戲文或電影電視劇中,有時會出現這樣的橋段:某王侯將相家的後人犯了死罪,依律當斬時,就會拿出祖上傳下來的「免死金牌」,以求躲過殺頭之罪。戲文中的「免死金牌」實在是讓老百姓既感興奮又頗覺神秘的物件!那麼,歷史上果真有所謂的「免死金牌」嗎?有的!
  • 古代皇帝賜的免死金牌,真能免死嗎?若是這個罪名,照樣格殺勿論
    比如唐朝大將軍薛仁貴,在唐太宗眼裡他是應夢賢臣,最後為大唐立下赫赫戰功的他,唐太宗便給予了無非何種罪名,都能免除一死的獎賞。當然,事無絕對,免死金牌的效果是不是一定就有效果呢?還真不一定,若是持有免死金牌的人,出現了某一件事,照樣是格殺勿論。
  • 老太帶金釵鑑寶,金釵上刻了5個字,專家鑑定後忙問其母親身份
    現代意義上的文物一詞始於唐朝,指的是前朝留下的遺物。到了北宋時期,人們習慣稱之為古物,明清則是更加普遍地使用古董,古玩一詞。到了20世紀30年代,文物一詞才又重新回到大家的視野中,所包含的類別更加豐富。
  • 什麼是免死金牌?浙江錢鏐後人有一塊,現已無償上交國家
    在很多電視劇中,我們都能看到皇帝在賞賜大臣東西的時候,多是黃馬褂,或者更加值錢的,遇到功勞更大的,還會賞賜「免死金牌」,這是古時候一項最高的榮譽,代表著就算是頂撞了皇帝,他也可以免除你的死罪,那麼話又說回來,古代的免死金牌到底是什麼樣的?它的作用真的可以免死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