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語「人老兩年坎,暗九大關口」,暗九和兩年坎,分別是指什麼?

2020-12-16 隨手談詩

關於人的壽命,智慧的中國人有許多有趣的說法,為了長壽,要祈福修道,你看《西遊記》,連孫悟空都為了長生滿世界拜師,而人的年齡越大,忌諱也就越多。如同不能輕易叫一個女性阿姨一樣,在和老人談及年齡的時候,一定要慎重,要尊敬。

俗語「人老兩年坎,暗九大關口」,就是針對老年人而言,當人長到一定歲數之後,應有的忌諱和說法。

人老兩年坎

人老兩年坎,是哪兩年,哪兩道坎?答:73歲,84歲。

老話說「七十三,八十四,閻王不叫自己去」,這說法真的有道理嗎?顯然不是,要不然全中國(或者說漢文化覆蓋區域)的老人,不都在這兩個歲數去世呢嗎,哪來的百歲老人呢。

之所以有這個說法,是相傳聖人孔子活了73歲,亞聖孟子活了74歲,出於對聖人的尊敬,人們覺得,不能超越聖人。這當然沒有道理,人是要進步的,聖人的學說,也是為了讓人進步,而不是把人禁錮在他們的知識之下。

這就好比乾隆說他爺爺康熙當了61年皇帝,自己不能超越爺爺,所以60年就主動退位,實際上退位不交權,這不是又當又立嘛。

所以說,七十三、八十四,只是出於人們對聖人的尊敬,而不是說真的到這兩個歲數就有兩道坎,當然了,說的久了也就越來越多人相信是真的了,所以有些老人在這兩個年齡,心理上會有壓力。

暗九大關口

除了73、84這兩個坎,人的一生還有許多「暗九」關口需要渡過。

在古代,九是最大的數,至陽之數,古人說逢九必難。九又分為明九和暗九,所謂明九,就是像2019、109這種年份,又或者人的19歲、29歲、99歲等;而暗九,則是指九的倍數的年份或年齡,比如18歲、54歲,主要是指54歲之後的九的倍數。因為54歲之前,人還年輕,不出意外死亡的機率不大,而54歲之後,人的身體逐漸老化,特別是古代人均壽命本就不長,所以54歲之後,每逢暗九,就是一個大關口。

古人對「暗九」確實十分忌諱,每到這個關口,都要進行祈福,比如《紅樓夢》就有這一說法(第88回):

「老太太因明年八十一歲,是個『暗九』,許下一場九晝夜的功德,發心要寫三千六百五十零一部《金剛經》。這已發出外面人寫了。」

81歲是暗九,所以要做九晝夜的功德,還要抄寫3651部《金剛經》。其實就是圖個心安,你要真虔誠,幹嘛不自己去抄經,還要發出去讓人幫忙,這不是扯淡嘛。

小結

這些俗語都做不得準的,人說「逢九必難」,卻又說「明九不算九,暗九大關口」,大家都是九,我明九不要面子的啊?這說明,俗語本來就沒有一個固定的說法,根據地方不同,風俗習慣不一樣,都會有不一樣的忌諱。

所以,不管是你腳踏兩道坎的老人,還是遭遇暗九的中青年,大可不必為這些俗語煩心,要做功德、抄心經,何必在坎上才開始做呢,平生不作惡,就是大功德。就算真有坎,也是惡人先倒下,放心放心。

做人呢,最重要的就是開心,家庭和睦、兒女孝順、子孫滿堂、樂觀開朗,身體自然會健健康康。

相關焦點

  • 農村俗語:「人老兩年坎,暗九大關口」,兩年坎和暗九都是什麼?
    農村俗語:「人老兩年坎,暗九大關口」,兩年坎和暗九都是什麼?人生在世,自然離不開生老病死的。而這些對我們年輕人來說比較遙遠,可是當人老了以後,不得不面對這樣的事情!這是因為老年人年齡大了,身體素質都不如以前了,所以他們對一些年齡也是非常忌諱的,在遇到一些特別的年齡時,總是認為只要能過這個坎、這個關口,未來還是能高壽的。
  • 農村俗語「人老兩年坎,暗九大過天」,兩年坎和暗九指的是什麼?
    在農村流傳著很多朗朗上口的俗語,這些俗語都是老一輩的人們在生活和勞作中總結出來的經驗和教訓。俗語的覆蓋面很廣,其中有很多俗語是關於老人的年齡的,比如今天要說到的俗語「人老兩年坎,暗九大關口」,那麼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兩年坎和暗九指的是什麼呢?
  • 俗語:人老兩年坎,暗九大關口,是何意?兩年坎和暗九指什麼?
    人生在世,總有一些溝溝坎坎過不去,過去農村人一直說「人老兩年坎,暗九大關口」,是什麼意思呢?兩年坎就是分別指七十三和八十四,如果老人能夠順利度過這兩個年坎,那麼他就能繼續往下走。如果是過了一道坎,全家人會高高興興吃一頓,老人也會特別開心。其實年坎只是老人心理上的一種安慰,真的閻王爺如果想帶你走,什麼時間都可以,閻王爺哪裡管你什麼年坎不年坎的。那「暗九」又是什麼意思呢?暗九大關口也是指一些坎,不過這是九的倍數,比如27、36、81等等。
  • 俗語:人老兩年坎,暗九大關口,兩年坎和暗九什麼意思?有道理?
    在古代,由於缺乏醫療條件和食物,人們的壽命比較,但每個人都希望家庭中的長者能活一百年,人們常說:「家中有一個老,如有一寶」。家庭中有老人也表達了一個家庭有福氣。由於老年人的重要地位,所以應該多注意一些事項。比如說俗語:人老兩年坎,暗九大關口,兩年坎和暗九什麼意思?有道理?
  • 農村俗語「人老兩年坎,暗九大關口」,兩年坎和暗九都是什麼?
    有的俗語告誡人們應該怎樣做人;有的俗語就是說古時候人們的風俗習慣;有的習慣就是說人活的歲數應該注意什麼,像好漢不提當年勇,人善被人欺的。這一句一句的諺語已經形成了我們國家的獨特的一種文化,今天我們要講的是這一句:人老兩年坎,暗九大關口。
  • 俗語:「人老兩年坎,暗九大關口」,兩年坎和暗九究竟有何奧秘?
    對於死亡,有不少俗語,比較經典的就是《智囊全集》中對死亡的深入刻畫——「人老兩年坎,暗九大關口」。這句話原本是口口相傳的,後來被這本書的作者馮夢龍收錄到《智囊全集》中。因此許多農村老人也都熟悉這句話。那麼這句話到底什麼意思?
  • 古語說「人老兩年坎,暗九大關口」,兩年坎和暗九是什麼意思呢?
    也因此,我們的祖先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留下了許多關於死亡的古語,比如「人老兩年坎,暗九大關口」。很多農村的老人都知道這句古語,四姑娘小時候還經常聽爺爺說起這句古語,那麼,何為兩年坎呢?暗九又是什麼意思?所謂兩年坎,其實說的就是73歲和84歲這兩個年齡比較危險,相信很多人都聽老人說過,73歲是老人的第一個坎,很多老人都倒在了73歲之前,很難活過73歲,但是只要平安過完73歲,就會鬆一口氣。當然,活過73歲的人,又要面對另一個坎,那就是84歲,又有很多老人倒在了84歲之前,如果能平安活過84歲,那麼就又會鬆一口氣。
  • 古人講:「人老兩年坎,暗九大關口」,是什麼意思?有老人的要看
    老年人需要注意的事兒很多,不管是飲食方式還是生活作息等都不能和年輕人相比了。如果是一個老年人還想學著年輕人泡吧熬夜,那麼最後遭罪的還是他自己的身體。在我們古代關於老年人有這麼一句俗語,人老兩年砍按九大關口,這說的是什麼意思?咱們老人不妨留意一下,人老兩年侃,相信大家都知道儒家十分有代表性的兩位聖人,孔子和孟子。
  • 老祖宗說,要注意這兩道坎!為什麼要在「暗九年」穿紅衣服?
    其實是因為在傳統文化的薰陶下,古代人最擅長的便是總結經驗,而這些經驗除了通過文字、文學來傳承之外,就是通過俗語來一代代傳承的。古人說「七十三,八十四」,後面還有一句那便是「閻王不請自己去」。很多人都將「七十三,八十四」看作是陽壽中的兩道坎。那麼,為什麼古人認為七十三,八十四是人生命道的兩道坎呢?
  • 俗語:明九不可怕,暗九大過天,老祖宗說的啥?有什麼講究?
    俗語:明九不可怕,暗九大過天,老祖宗說的啥?有什麼講究?人都不是萬能的,每個人都有自己恐懼的事情,生、老、病、死都是自然規律。但是每個人又都不想老,不想死,不想得病。因此,古代人為了安慰自己,為了安慰別人,就定了很多需要講究的規矩。
  • 農村俗語「明七暗九,暗九是關口」,什麼意思,有何講究?
    在農村生活,對於村裡的長輩來說,都是種田的好手,也能說出一些與農事有關的俗語,比如說「七月十五定旱澇,八月十五定收成」!其實,在農村俗語不僅包含農事,也有很多富有哲理,以下的三則俗語,您知道是什麼含義嗎?一、月落七月七,陰雨連綿十月一這句俗語,的含義是說,如果農曆的七月初七有雨,那麼在未來的一段時間內,雨水會經常的光顧。
  • 農村俗語,「明九不可怕,暗九大過天」,什麼意思?
    在農村,俗語源於生活,卻又高於生活!是一代代在田間辛苦耕耘的先人,通過細微的觀察和對事物認知的一種「解釋」!在漫長的歷史中,俗語的發展包含了人情世故,包含了農業種植,也包含了自然天氣!可以說,農村的俗語是一部記錄社會發展的編年史,畫盡了人事的蒼桑!
  • 俗話說:「生七不娶,暗九不過」,「生七」和「暗九」是什麼?
    但是在以前可不是這樣,有句俗語叫做:「生七不娶,暗九不過」,下面就來看看這句話到底是什麼意思呢?以前的女人地位低下,首先在娘家的時候就沒有地位,如果家裡有兄妹倆,一旦哥哥和妹妹發生爭執,無論對錯,家長在心裡肯定是向著男孩的。而且女孩從小就被束縛在道德的牢籠裡,被灌輸一種「女子無才便是德」的思想,然後心安理得的不讓女孩上學。
  • 農村俗語「生妻不娶,暗九不過」是啥意思?老祖宗的話還在理嗎?
    在農村流傳著很多朗朗上口的俗語,這些俗語都是老一輩的人們在生活和勞作中總結出來的經驗和教訓。俗語的覆蓋面很廣,其中有很多俗語是和我們的日常生活有關係,比如今天要說到的俗語「生妻不娶,暗九不過」,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老祖宗的話還在理嗎?
  • 農村人常說:「明九不算九,暗九大關口」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這些老話話糙但理不糙,句句在理,能讓人們從其中學習到人生哲理,和一些書籍上學不到的知識,我想這就是老話之能流傳至今的原因吧。而說到農村的俗語,最被人們津津樂道的就屬禁忌類俗語了,因為這些俗語往往能給人帶來許多聯想,以下這幾句農村俗語你聽說過嗎?
  • 俗語「男怕咳,女怕拉;生妻不娶,暗九不過」啥意思?有道理嗎?
    俗語是具有口語性和通俗性的語言單位,來自於民間,這是幾千年來人類進化的同時而總結出來的經驗、規律或教訓等等,所包含的內容也是極具民眾性,從民間而來,又應用於每個人身上,大多以通俗易懂的語言形式存在,讓人一目了然,一聽即懂。最早的俗語記載可以追溯到西漢,「民人俗語曰『即不為河伯娶婦,水來漂沒,溺其人民』雲。」
  • 俗語「生妻不娶,暗九不過」,鄉下人的講究,如今還有道理嗎?
    生活在農村的人,多多少少在生活方面都參照點老祖宗們說的俗語來,由於當時是舊社會,生產力和思想都比較落後,人們對真理都存在著疑問,在認知條件有限的情況下,有些俗語就變成了約束人們行為舉止習慣的重要依據了。
  • 農村俗語「六十六,不死掉塊肉」是什麼意思?為什麼66歲是坎年?
    我國地域遼闊,各地流傳著不同的俗語說法,在一些關於老人過生日的說法中,人們都比較重視六十六的生日,並且把這一年的過壽稱為「大壽」,民間也一直流傳著很多關於六十六大壽的說法,比如說「老人過六十六,要吃姑娘一刀肉」「人到六十六,不死掉塊肉」的說法,這些說法都是由於古代人們的一些迷信思想所導致的。
  • 老話說:「生七不娶,暗九不過」,你知道「生七」指的是什麼嗎?
    但是在以前可不是這樣,有句俗語叫做:「生七不娶,暗九不過」,下面就來看看這句話到底是什麼意思呢? 暗九不過 其實這句話就有些迷信思想了,因為以前人到了60歲基本上算是高壽了,「暗九不過」
  • 榆林「小龍坎火鍋店」兩年製售2噸地溝油
    老闆指使採購、廚師製售地溝油涉案的小龍坎火鍋店位於陝西省榆林市榆陽區榆陽中路匯優時代星座2樓。據中國裁判文書網近日發布的該案件一審刑事判決書顯示,2016年11月,被告人蘇某濤租賃此處開設了「榆林市榆陽區小龍坎老火鍋店」,2017年2月24日開始營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