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破進口依賴,小米、中興支持國產屏幕

2020-09-15 手機圈的那點兒事

過去,韓國三星、LG在屏幕領域有著絕對的領先地位。尤其是在OLED屏幕領域幾乎擁有壟斷地位。而三星的AMOLED屏幕也常被網友稱之為A屏,非常受歡迎,蘋果、國產手機廠商都愛用。

屏幕的主動權掌握在韓企的手中,讓眾多國產手機廠商受到很大的鉗制。這不得不讓人擔憂,萬一三星哪天斷供了,手機廠商所要付出的代價超乎想像。好在,隨著國產屏幕廠商的努力,這種被人「卡脖子」的困局正在被擺脫。

少屏成為歷史,國產屏幕廠商強勢崛起

過去十年,中國科技界一直面臨著「缺芯少屏」的尷尬境地,不僅被國外廠商任意定價,而且在科技上也「低人一頭」。晶片自不必說,現在依然缺;但屏幕,中國卻不在少了,還是全球最大的生產國、出口國。

據了解,在2010年以前,中國內地的面板產業並不出眾,顯示屏一度是進口金額僅次於石油、晶片、鐵礦石的第四大單一進口產品。

不過,近年來,隨著京東方、華星光電等屏幕廠商的奮力追趕、積極布局,憑藉多條高世代線建設,中國顯示屏幕產能不斷擴大。最突出的無疑是LCD屏幕領域,2020年第一季度,國產LCD面板的出貨量佔比高達55%,可以說,真正做到了全球領先。

在LCD屏幕領域,中國屏幕廠商通過10多年的努力成功反超韓企,居於世界領先地位,而韓企在LCD領域基本已經退出市場;下一站,中國屏幕廠商的目標是OLED屏幕。

雖然在這一領域依然是韓企三星和LG的天下,但隨著我國京東方、維信諾等企業OLED屏幕的量產,至今中小尺寸OLED屏幕已實現自給自足,在市場上也有著非常出色的表現。

據群智諮詢數據顯示,2020年第一季度全球智慧型手機面板出貨量約為3.8億片,其中,OLED面板出貨量約為9700萬片,柔性OLED面板出貨量約為4200萬片,同比增長約7.1%。

據專家預測,到2021年,我國OLED產線月產能將超過450片,佔全球產能比例26%;到2023年,中國大陸地區的OLED屏幕總產能佔比將近46%,預計我國OLED屏幕產能有望三年後超過韓國。

雖然目前國內的OLED 屏幕技術依然還沒有超越韓企,但以前完全依賴進口的現象,基本已經擺脫。

十年博弈打破壟斷,小米/中興選擇國產屏

經過十年博弈,日本、韓國在屏幕領域的壟斷地位終於被打破。隨著京東方、維信諾、華星光電等屏幕廠商的強勢崛起,智慧型手機廠商紛紛開始採用國產的OLED屏幕。

比如,2018年華為發布的Mate 20 Pro就採用了京東方OLED屏幕;隨後,P30系列、Mate 30系列、P40系列不分機型使用了京東方的OLED屏幕。華為旗下的榮耀30系列同時採用了京東方和維信諾的OLED屏幕。

中興也選擇了和維信諾合作,不僅5G版中興天機Axon 10 Pro搭載的柔性AMOLED屏幕由維信諾獨供,其發布的全球首款屏下攝像手機Axon 20 5G,也是採用了維信諾研發的屏下攝像頭方案。小米發布的小米10至尊紀念版,在屏幕上選擇了華星光電供應。另外,小米還與華星光電聯合打造了第三代屏下攝像技術。

不僅如此,國產OLED屏幕也得到了海外手機廠商的高度認可。據外媒報導,無緣為iPhone 12系列供應OLED屏幕的京東方,仍有望在明年進入蘋果的供應鏈,在明年下半年為iPhone 13供應OLED屏幕。據韓媒報導,三星新一代Galaxy S手機(S21或S30)也有望搭載京東方的屏幕。

此外,摺疊屏手機的興起亦加速了OLED屏幕博弈升級。今年2月,三星和華為曾率先推出了新一代摺疊屏手機產品,TCL將在明年年初推出首款三折屏幕的摺疊屏手機。

眾所周知,摺疊屏手機會是智慧型手機下一個爆發的細分市場,這也將成為國產屏幕廠商的新機遇:打破海外企業的壟斷,成為全球柔性屏領域崛起的新勢力。而要想在這一領域搶佔先機,必須注重加強對整個摺疊生態體系的培育。


在這一關鍵節點,京東方、華星光電、維信諾等屏幕廠商積極布局,加緊提高各自柔性AMOLED的產能,以應對即將爆發的摺疊屏手機市場。

目前,國內已有京東方、維信諾、華星光電柔性屏幕產線將投入量產。也正是得益於國產屏幕廠商的給力表現,據悉,華為MateXs將使用京東方的柔性摺疊屏,摩託羅拉Razr V3採用華星光電及京東方的摺疊屏……


國產OLED柔性屏的量產,一方面,讓國產手機品牌多了更多的選擇;另一方面,也減輕了摺疊屏市場對三星、LG等國外屏幕廠商的依賴,從而進一步帶動國內屏幕產業鏈崛起。

綜合來看,國產屏幕廠商正在不斷地取得突破,隨著小米、中興等國產手機品牌將越來越多的屏幕訂單釋放給它們,國產屏幕廠商也將在產能和資金的支持下,慢慢縮小與三星之間的差距。

結語:

有行業人士直言,國產OLED屏幕超越韓系廠商雖然短時間內看比較困難,但隨著國家政策支持力度的持續加大、行業技術的提升、5G商用的助力以及下遊市場OLED屏幕需求的不斷增長,我國趕超韓企或許不需要太長時間。未來,中國屏幕廠商也將憑藉著對自主創新的堅持,在全球顯示面板戰場中殺出一條血路,從而站上世界之巔。

相關焦點

  • 純國產屏幕真的來了!純國產化晶片、系統也在路上:不再依賴進口
    【11月7日訊】我們都知道,在我們國內科技產業中,一直都有著「缺芯少屏」、「缺芯少魂」的說法,通俗點說,就是我們國內科技產業所需要的屏幕、晶片、作業系統都需要依靠進口,但隨著國產屏幕廠商紛紛崛起,「缺芯燒屏」說法也徹底演變為「缺芯少魂」。
  • 不再依賴三星屏幕,小米CC9 Pro採用國產屏幕,維信諾是贏家
    這也是雷軍引以驕傲的事情,而且雷軍隔空喊話友商,小米CC9Pro登頂第1,你們敢挑戰嗎?先不說這款手機到底怎麼樣?那麼這款手機用的什麼屏幕才是關鍵,此前行業傳出這款手機依然採用三星的OLED屏幕,不過現在經過反覆確認後,這款手機竟然搭載的是國產屏幕。
  • 國產屏幕揚眉吐氣,打破壟斷趕超日韓,給國產晶片樹立榜樣
    在美國的「推動」下,國產晶片的自主研發進入新階段。雖說半導體技術難關多、攻克難度大,但當年在核心技術上同樣一無所有的國產屏幕,如今都實現了自主研發,筆者相信國產晶片終將走向成功。說到國產屏幕,筆者不得不提及目前我國在顯示屏上取得的成績。
  • 打破進口依賴 山東濰坊新和成打造首條自主產權蛋氨酸生產線
    原標題:打破進口依賴 山東濰坊新和成打造首條自主產權蛋氨酸生產線【摘要】 20日,「供給側·山東策」第十二屆中國網絡媒體山東行採訪團來到位於濰坊的山東新和成胺基酸有限公司,採訪中記者了解到,該公司打造了國內首條具有自主產權的蛋氨酸產業化生產線,填補了國內該產業的空白。
  • 中興科技強勢崛起,研發出最強國產晶片系統,打破西方壟斷
    現在的手機對於我們來說手機的更新換代是非常快的,就例如我們比較的了解的手機品牌,蘋果、華為、三星、小米等等這些手機,可是作為國產科技巨頭,他並沒有向大家說的那種被打敗了,而是選擇了繼續埋頭苦幹。,又自研製出了國產系統。
  • 打破行業壁壘!中興正式宣布,曾經的「王者」又回來了
    同時宣布,將在9月1日正式推出全球首款商用屏下攝像手機—中興AXON 20 5G。在全面屏領域,雖然某些國產品牌去年就實現了所謂的「全面屏」,但由於在設計方面影響到了手機的機械結構,在封閉性方面存在嚴重的缺陷,最終導致一些手機出現進灰、進水的現象,短短的一年的時間,這些技術就被扔進了歷史的垃圾堆,「量產」從此也被擱置!
  • 國產手機逆襲成功!華為、中興和小米相繼宣布,蘋果猝不及防
    現在,一向低調的中興手機最近也是大火了一把。相信許多人都已經知道了,中興正式宣布,將會在9月1日發布行業首個全面屏手機中興A20。據了解,中興A20手機採用了屏下攝像頭技術。此技術的出現也意味著,智慧型手機真正進入全面屏時代。
  • 小米10至尊紀念版採用國產屏幕,衝擊高端手機市場
    在小米10至尊紀念版採用國產華星光電屏幕之前,小米在去年還用了國產維信諾的OLED曲面屏,那塊屏幕的素質是相當不錯的。而當這樣一塊屏幕來自於國產屏幕華星光電時,這塊屏幕的意義和價值就更大了。我們從來都歡迎國產屏,更喜歡物有所值甚至物超所值的國產屏。如果不是小米10的發布,很多人可能都不知道國產OLED屏幕已經這麼強了。根據韓媒報導,華星光電生產的OLED屏或被安裝在三星M系列手機上。此前京東方也已經打入了蘋果的供應鏈名單。
  • 國內已具備批量生產高端剃鬚刀用鋼能力,酒鋼再次打破依賴進口
    國內各個行業的廠商在近年來都有了飛速的發展,一些中低端的產品在國內都可以實現自給自足而一些高端的系列大部分還需要進口,這也是國內目前的短板。近日關於高端剃鬚刀的刀片有了好的消息,一直以來在這個方面我國還需要依賴進口
  • 「反撲」號角已吹響,中興、華為宣布決定,去美化加速進行
    中興、華為宣布決定近幾年,國產科技公司的發展並不是很順利,因為它們或多或少都承受著來自於美國的壓力。不過在重壓之下,這些公司始終沒有放棄,反而是在想方設法地完成技術突破並打破美國的封鎖,其中最明顯的例子就是中興和華為!
  • 華為掀起國產替代大潮後!小米也發力了:大力支持國產屏、攝像頭
    ,例如京東方的屏幕等等,但在華為、中興事件發生以前,很多廠商對於扶持國產廠商,並不以為然,甚至小米高管盧偉冰的「自研豬肉論」,成為了廣大網友們熱議的焦點,但這一切都在默默地發生改變,隨著我國超過300多家科技企業被列入到實體清單後,小米、OPPO、vivo等國產品牌,也開始努力扶持國產廠商,開始認識到了國產廠商的重要性
  • 中興、華為助力下,國產屏幕巨頭打破三星壟斷,有望躍升全球前三
    據11月24日集微網消息,深圳天馬微電子已經擁有三條AMOLED量產線,華為、中興等國內先進的科技公司,已經就天馬有機微電子的第六代AMOLED籤訂了相關訂單。
  • 國產巨頭率先出擊,新技術姍姍來遲,旗艦機屏幕將迎來大轉變?
    ,另一方面,也由於國產廠商的崛起,特別是華為的出現,更使許多國人開始意識到,國產手機正逐步崛起。從小米第一次發布MIX一代開始,手機全屏開始進入消費者的視線,iPhoneX的出現引領了手機全屏的發展趨勢。同樣從iPhoneX時代開始,國產手機都開始了主屏的設計,只是因為國產廠商還沒有認識到全面屏的本質,所以才開始模仿iPhoneX的「劉海」。
  • 國產要抱團取暖?魅族、中興、小米等手機可能適配華為鴻蒙系統
    隨著海外打壓的不斷延續,國產手機品牌也意識到危機,不僅華為方面再加大手機晶片和系統的研發,OPPO也在舉全集團之力開發自家手機處理器,而且最新頻繁曝光的消息顯示,國產手機品牌可以出現抱團取暖的局面,多家國產手機品牌的手機可能在適配國產華為鴻蒙系統,從而企圖擺脫海外的系統限制,不過這個消息目前還沒有得到相關官方的確認
  • 國產廠商中興大躍進,華為小米緊隨其後
    隨後國產廠商紛紛跟進,而且為了進一步提高屏佔比,在劉海屏的基礎上搞出了雖然說這些種類的屏幕確實讓使用時的視野更大,但也不可避免的犧牲了屏幕美觀度。真正的全面屏手機一直沒有面世主要是因為前置攝像頭和很多的傳感器如何放置的問題無法解決,目前無論是劉海、升降全面屏、水滴屏還是挖孔屏,都是為了解決前置攝像頭。
  • 華為與小米「喜結連理」?國產系統生態聯盟成立:打破微軟壟斷
    但是,不論是手機還是電腦,在作業系統方面我們都依賴於傳統的國際科技巨頭如果說國產品牌在市場份額的勝利是開啟了國產科技的第一步,那麼如何打破這種壟斷則是國產科技最關鍵的一步。Deepin是中國第一個具備國際影響力的Linux發行版本,截止至2019年7月25日,深度作業系統支持33種語言,用戶遍布除了南極洲的其它六大洲。
  • 高通修改遊戲規則,國產手機集體「受辱」,華為的選擇是何其正確
    然而正因為我國在晶片領域的布局較晚,高端晶片基本都需要依賴於進口,所以這也讓中國龐大電子產業在發展的過程中充滿了諸多不確定性也是給我們科技領域帶來了許多的麻煩,需要解決這樣的事情必須要自主研發,打破依賴於國外進口這樣可怕的規律,自己擁有才能不會被別人牽著鼻子走。
  • 中興首發新技術,小米跑來截胡,華為卻早有準備,蘋果再錯失良機
    十年前的中國廠商或許很難想像,國產手機廠商也有領導全球手機市場的機會。那時候全球手機市場被海外進口品牌掌控,滿大街清一色的蘋果、三星、諾基亞。而十年後的今天,國產手機品牌已經站在頂峰。市場份額方面,華為手機2020年第2季度出貨量超越三星,成為全球第一。小米、OPPO緊隨其後分別位列全球第四、第五。
  • 國產手機大洗牌,小米、OPPO輸了,榜首佔比26.9%
    進入5G時代之後,國產手機也是迎來新的發展契機,也是主導了5G市場動向,國內5G機型更是超過了30臺以上,這一點甚至做到領先三星蘋果。考慮到目前國內網絡的實際情況,其實市面上還是以4G手機為主,只是目前用戶消費意向已經轉移到了5G手機上,加上iPhone12全系支持5G網絡,預計未來5G市場將會大洗牌!
  • 中興突破7nm基站晶片但製作上依然依賴美國技術
    美國可以說在晶片上是做到了「壟斷」,相反的,中國晶片主要依賴進口,儘管華為海思的研發技術已經如此強大了,但還是要依賴美國技術進行製作 。華為禁令一開始,華為便失去了優勢,可是這一事件也提醒了我們,「靠山山會倒,靠人人會跑,只有自己最可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