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6年國外印刷的「南洋群島全圖」,地圖上的「中國海」包括南海諸島,證明了中國在南海的主權。
(記者 廖珍妹 文/圖) 「南海諸島嶼,自古就是中國的。」昨日(編者按:2011年7月4日),在漳州龍海市龍佳民俗展覽館裡,收藏者林健榮先生嚮導報記者展示了他的寶物——— 「南洋群島全圖」。他說,他想拿出這份「鐵證」,藉助導報的平臺,告訴全天下人:中國的領海主權不容侵犯。如果政府有需要,他願把地圖拿出來獻給國家,作為中國擁有南海諸島嶼主權的有利證據。
林先生告訴導報記者,在這之前,這張地圖放在家裡,一直作為他早已過世的父親林保源的遺物收藏著。6月25日,央視的《鑑寶》欄目來到龍海。他就拿了自家的幾件寶物,來讓鑑寶專家劉巖鑑定,而這張「南洋群島全圖」就是其中一件。
鑑寶專家劉巖在現場鑑定完,告訴林健榮,這張絕對是真品,是1936年國外印刷的,是用法國的銅版紙印刷的,是當時國際通用的「海軍地圖」,非常珍貴和稀有。劉巖建議他拿到「中國海軍博物館」去,現在東南亞一些國家,一直在叫囂中國南海的一些島嶼是他們的,而這張國外印刷的地圖,就是反駁這些謬論的「鐵證」。
導報記者第一眼看地圖,就被最中間部分加粗字體的「中國海」所吸引。而這「中國海」所在的位置,就是現在每張中國地圖上都有標註的我國「南海諸島」。「中國海」裡面,還標註著「西沙群島」。
這張53cm×49cm的地圖,主體部分是「中國海」以及東南亞群島。在左上角部分還插入「世界全圖」,以及「亞洲地圖」,這兩張地圖與現在的 「世界地圖」、「亞洲地圖」是完全一樣的。
在地圖最左上角的「世界各國及南洋諸島各埠地名表」上,還標註著廣東省、福建省的一些地名。所有的國家和地區,全部配有中英文的注釋,上面還清晰標註著從各個港口出發的航線線路圖,其中以從香港出發至東南亞各個國家港口的線路最多。整張地圖字跡清晰,陸地與海洋之間,國家與國家之間,地區與地區之間,各個港口、港灣,海域標註得非常清楚,幾乎可以找到各個國家所有的大城市。
背景資料
南海諸島位於中國海南島東面和南面海域。包括數百個由珊瑚礁構成的島、礁、灘、沙和暗沙。依位置不同分為4群:東沙群島由東沙島和附近幾個珊瑚暗礁、暗灘組成;西沙群島由30多個沙島、礁島、沙洲和礁灘組成,以沙島為主;中沙群島由20多個暗沙和暗灘組成,一般距海面10~20米,大多尚未露出水面;南沙群島由200多個沙島、礁島、沙洲、礁灘等組成,其中曾母暗沙是中國領土的最南端。人物父親常拿地圖回憶海上歲月
說起這張地圖的來歷,就要牽扯到林先生的祖父母與父親,他們都是龍海人,早年在印尼經商。
林先生回憶說:我的祖父母和父親,時常要來回在中國與印度尼西亞之間。1948年父親回來中國同母親結婚,就將這張地圖放在家裡,而我是1951年出生的,是家裡的獨子,而父親三四年才回來一趟。在我懂事之後,父親一回來,就會拿起這張陪伴他度過無數個海上黑夜的地圖看,和我一起回憶當時海上的歲月。父親告訴我:他要從廈門坐船到香港,再從香港到新加坡,最後到印尼,整整半個月時間,在「中國海」漂泊,出了「中國海」之後,到了印尼,就要蓋章,就像現在的蓋籤證一樣。
林先生說,從1965年開始,這張地圖就放在他這裡了。沒想到,以為僅僅是父親遺物的地圖,竟然會是一張證明「南海諸島」自古就是中國領土的「鐵證」。
林先生告訴導報記者,平時他很關注時事政治,也看到因為領土問題,中國駐越南使館遭到圍堵。作為一個中國普通公民,也作為一個收藏家,他握有這張「鐵證」,如果政府有需要,他就準備拿出來獻給國家,作為南海部分島嶼爭端中國方面有利的證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