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階段,越來越多的手機廠商都選擇取消掉了3.5毫米的耳機孔,而改用type-c接口來作為耳機接口。對於這種現象,大家可能會有疑問:難道3.5毫米耳機孔真的是過時了嗎,為什麼各大廠商會爭相取消掉它呢?
這裡我們先來回想下之前非智慧型手機的耳機,那個時候由於手機廠商之間沒有統一標準,所以一款手機的耳機孔只有他家的耳機才能插上正常使用。一旦原裝耳機遺失或者是損壞,很難再配到合適的耳機,一般只有去官方網站上或者官方連鎖店裡才能購買的,非常的不方便。
現在如果取消掉了3.5毫米耳機孔之後,又會給我們帶來哪些麻煩呢?
相信很多朋友已經正在使用去掉了耳機孔的手機。想必大家肯定也有很多想要吐槽的地方:有的朋友會說,之前筆記本電腦,平板電腦以及手機之間只需要一個耳機就可以了,各個設備之間相互通用,出門了也只需要帶一個耳機就ok了。可是現在由於手機接口的改變,就需要各個設備分別使用自己的耳機,像是回到了非智慧型手機的時代,非常的不方便。
可能也有朋友會說,其實之前的耳機還可以使用的,只需要購買一個轉接頭就可以了呀。但是,相比於原來好用的3.5毫米耳機孔和現在的轉接頭來說,寧願使用手機自帶的耳機孔呀,畢竟非常方便呀,不需要另外攜帶轉接頭呀。
還有朋友也可能會吐槽它:現在手機去掉了耳機孔,改用type-c,和充電口共用一個接口。這樣一來就無法一邊充電一邊插耳機聽歌了,很不方便,雖然可以通過購買轉接頭實現同時進行充電和聽歌,但是這樣一來確實麻煩不少。另外,耳機和充電共用一個接口,這樣一來勢必會增加接口的插拔次數,這對於接口的使用壽命也是一個挑戰。
既然取消耳機孔有這麼多的缺點,那為何各大廠商還要堅持去掉它呢?
這裡我們需要先明白一個原理:聲音的傳遞分為模擬信號和數位訊號,聲音文件是經過編碼和壓縮之後的數位訊號,它要播放出來,必須要轉變為模擬信號才能正常播放。因為數位訊號是不連續的,而模擬信號是連續的,所以聲音正常播放必須使用連續的模擬信號。這裡我們明白了這個道理之後,再來看看廠商為何要去掉耳機孔了:
一、減少聲音信號的衰減,提升音質
由於模擬信號傳遞過程中比較容易衰減,而數位訊號相對於模擬信號來說衰減會少一些,這樣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升聲音的音質。
二、增加手機機身密閉性
去掉耳機孔可以增加手機的機身的密閉性。現在好多手機都有三防功能,增加一個耳機孔對於防水和防灰塵也是一個挑戰。所以去掉它可以從一定程度上降低這方面防護失敗的可能性。
三、降低機身厚度,增加空間利用
因為配置了3.5毫米耳機孔的手機要比去掉它的厚度要大一些,如果去掉它,一方面可以使手機機身更加纖薄;另一方面在手機內部減少了這部分的電路,會多出來一個空間,可以使用它來增加電池的容量,或者可以設計出更加緊湊的內部結構。
所以,綜上所述,各大廠商都選擇了去掉3.5毫米耳機孔,尤其是一些高端機器更是如此。但是,改用type-c傳輸數位訊號和傳統耳機孔的模擬信號相比在音質上並沒有那麼碾壓式的超越;另外以現階段來說的三防技術,僅僅一個耳機孔的差別,應該也可以忽略了;那就只有降低機身厚度這一條了。面對廠商的這幾點原因,作為消費者的我們真的就應該去為此買單嗎,難道真的有必要現階段就去掉3.5毫米耳機孔嗎?
雖然這是一個趨勢,同時也可以驅使音頻科技在這方面的發展。但是,在現階段的科技水平下,我覺得現在就取消了3.5毫米耳機孔,還為時尚早。
那針對廠商取消了3.5毫米耳機孔,你又是怎麼看呢?歡迎留言討論!喜歡筆者的朋友,歡迎點讚轉發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