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2月9日星期三,歐盟支持者在倫敦英國議會附近舉行抗議脫歐的示威活動。英國首相鮑裡斯·詹森和歐盟委員會主席烏蘇拉·馮·德萊恩晚些時候將舉行晚宴,這可能為達成脫歐貿易協議鋪平道路,或者讓雙方在12月底陷入混亂的經濟破裂。(AP)
英國脫歐過渡期即將於今年12月31日結束,屆時如果英國和歐盟無法達成自由貿易的協議,雙方將被迫按照世界貿易組織(World Trade Organization)的規則進行貿易往來。隨著最終期限的迫近,雙方仍然無法就爭議點做出妥協,英國首相詹森(Boris Johnson)頻繁往返英國和比利時與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Ursula von der Leyen)進行最後時刻的談判,希望能在12月13日雙方共同立下的脫歐協議最後談判期限前鎖定貿易協議,但是脫歐的大結局卻未能如期而至,英國民眾在13日等來的是首相的脫歐延期聲明。
在英國和歐盟發表的共同聲明中,雙方領導人表示「在這個時刻做出延期的決定是最負責任的選擇」。將談判的最終期限定為12月13日是因為無論是否達成協議都要在過渡期結束前留有時間給英國和歐盟議會投票確認,即使是無協議脫歐,也會得到英國議會的支持。因為憑藉脫歐上位的首相詹森所帶領的保守黨在下議院佔有絕對優勢,且距離下次首相選舉還有4年的時間,如果詹森有勇氣硬脫歐,他完全可以選擇告訴民眾因為英國的主權不容妥協,所以必須要接受無協議脫歐的現實。但是他並沒有這麼做,因為此刻的英國早已不是4年前脫歐公投時,亦或是新冠疫情(covid-19)前的英國了。
詹森憑藉脫歐一路上位
4年前脫歐公投之際,時任英國前首相卡梅倫(David Cameron)政府外交大臣的詹森是堅定的脫歐派代表,在脫歐政治運動中極力鼓吹脫歐的好處,如每年交給歐盟的大量資金將可以用來優先解決英國的問題、英國政府將重新擁有對來自歐盟地區移民的控制權、貿易方面則可借鑑美國和加拿大與歐盟的模式來進行。顯然這種烏託邦式的理想主義在後續的幾年時間裡不斷地被證實是個無解的難題。
2020年12月8日,英國首相詹森在蓋伊醫院 (Guy's Hospital)見證第一批英國民眾接種美國的輝瑞新冠疫苗。(Instagram @borisjohnsonuk)
如果說卡梅倫脫歐公投後立刻辭任是不負責任,那麼留歐派特雷莎·梅(Theresa May)在脫歐問題上則顯得無能,她花了三年時間無數次修改的脫歐方案用一句話總結就是「表面上脫歐,但實際上卻迴避解決關鍵主權問題」的方案。她也因此遭到了以詹森為首的保守黨脫歐派人士的極力反對,梅的脫歐協議在議會三次投票都遭到否決,被迫卸任保守黨黨首和首相。
逼宮特雷莎·梅的詹森通過競選執政黨黨首上任後立刻就堵上了有可能成為英國歷史上任期最短首相的政治前途,重新舉行大選,競選口號就是深入人心的「搞定脫歐」(Get Brexit Done),保守黨承諾一旦再次當選,將立刻促成與歐盟籤訂脫歐協議(Brexit withdrawal agreement)。詹森正是因為抓住了選民對脫歐一拖再拖忍無可忍的心裡,贏得了保守黨自柴契爾夫人(Margaret Thatcher)以來最好的大選結果,快刀斬亂麻地解決了特雷莎·梅遺留的懸浮議會(hung parliament)困境,迅速得到下議院授權,於2020年1月24日正式與歐盟籤訂了《英國退出歐盟協議》(Brexit withdrawal agreement)。
詹森在2019大選中的大獲全勝也再一次從側面印證了英國民眾對脫歐的決心,2016年脫歐公投結果出爐後,很多希望留在歐盟的人士進行了多次大規模遊行要求舉行第二次公投,但是2019年詹森在大選中明確的告訴民眾選擇他就是選擇脫歐,而英國民眾再一次給出了與公投一致的答案。事實上,英國一直是歐盟中尷尬的成員,加入得最晚,不使用歐盟的統一貨幣歐元,也未加入統一邊境管制的申根區。即使4年前卡梅倫沒有錯誤地決定舉行脫歐公投,也掩蓋不了包括詹森和英國民眾在內多數精緻利己主義者想要脫歐的高傲與自大。
2020年11月20日,英國首相詹森視察部隊,英國今年上漲了二戰以來最大幅度的國防開支,加上新冠疫情對經濟的嚴重影響,英國正面臨著二戰以來最大的財政赤字。(Instagram @borisjohnsonuk)
硬脫歐的口號在現實面前不堪一擊
直至新冠疫情爆發前,詹森仍信心滿滿地表示「無協議脫歐也好過爛協議脫歐,英國將擺脫歐盟官僚機構的規定,使英國以主權和經濟獨立的方式生存和繁榮」。但是新冠疫情放大了英國硬脫歐的風險,如果說疫情前詹森仍有底氣「硬脫歐」的話,當前的英國政府已經無法承受無協議脫歐的潛在成本了,英國的經濟現狀也無法再為民眾高傲的自尊心買單。
詹森政府已經在抗擊新冠疫情上投入了大量資金,據英國獨立預算責任辦公室(Office for Budget Responsibilities)預測,英國經濟明年將收縮11.3%,這是自1709年霜害(Great Frost of 1709)以來300年內英國最大的經濟收縮。11.3%的預測是基於脫歐後仍與歐盟保持自由貿易的前提下計算出來的,倘若無協議脫歐,英國為此付出的代價將遠超過新冠疫情,使其GDP下降到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主要成員國的倒數第二名。再加上詹森執意進行冷戰後最大的軍費增長,英國目前正面臨著二戰以來最嚴重的赤字。
2020年10月8日,英國首相詹森在啟程前往比利時布魯塞爾與歐盟主席馮德萊恩會面前一天的晚上與她通電話,詹森已經要求雙方的首席談判代表將現有的分歧爭議點羅列出來,以備討論。(Instagram @borisjohnsonuk)
國家安全方面,硬脫歐必然導致北愛爾蘭和蘇格蘭為了加入歐盟而進行脫英抗爭,儘管英國政府不會再允許一場類似於脫歐公投的脫英鬧劇發生,但是蘇格蘭和北愛爾蘭內部將因為脫歐而產生兩極分化,使英國政府又多了兩個難以調和的新衝突。民眾日常生活方面,除了入境歐盟地區會變得手續繁瑣外,英國80%的食品來自進口也意味著物價的上漲和民眾生活成本的增加,這對投脫歐票、抱怨歐盟移民搶佔了低技能工作的底層收入人士來說將是巨大的打擊。
硬脫歐心理戰失敗,延期是明智選擇
詹森內閣都是堅定的脫歐派,不斷地利用民眾對歐盟低端移民的厭惡之情渲染脫歐的好處,麻痺民眾對硬脫歐的感知,早早地給英國民眾打無協議脫歐的預防針,並向民眾灌輸「無協議勝過爛協議」的理念。詹森甚至因為不能接受北愛爾蘭與英國本島無法進行自由貿易而出臺了違反《英國退出歐盟協議》的《英國市場內部法案》(UK Internal Market Bill),在無法設立北愛爾蘭與愛爾蘭硬邊界的困難下,向民眾展示領土主權必須捍衛的英雄形象。
2020年12月1日,世界愛滋病日當天,英國首相詹森佩戴紅絲帶開始了一天的工作。(Instagram @borisjohnsonuk)
儘管違反國際法的《英國市場內部法案》一旦實施將損害英國的國際聲譽,但是詹森將該法案精心包裝成了「阻止外界勢力利用條約漏洞施加砝碼」、「自我保護機制」以及「中和無協議脫歐的保險措施」。同時該法案也是在與歐盟談判前向對手極限施壓的政治手段,威脅歐盟如果沒有自貿協議,英國將不怕聲譽掃地,強硬實行《英國市場內部法案》。這樣一來無論最後英國是否有協議脫歐,民眾都會買帳。
不過事實證明,這種虛張聲勢的談判謀略在決定未來幾十年英國的發展方向的最後時刻突然沒有了底氣,在殘酷的經濟現狀和可能的國家分裂面前,詹森不得不放低姿態,把曾經的豪言壯語一字一句咽下去,尋求與歐盟達成協議。理性的妥協是明智的選擇,如果在脫歐公投後再次搞砸脫歐協議,英國的精英治國體系將最終淪為世人的笑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