脫歐未能如期迎來大結局,英國為何沒有了硬脫歐的勇氣

2020-12-28 多維傳媒

2020年12月9日星期三,歐盟支持者在倫敦英國議會附近舉行抗議脫歐的示威活動。英國首相鮑裡斯·詹森和歐盟委員會主席烏蘇拉·馮·德萊恩晚些時候將舉行晚宴,這可能為達成脫歐貿易協議鋪平道路,或者讓雙方在12月底陷入混亂的經濟破裂。(AP)

英國脫歐過渡期即將於今年12月31日結束,屆時如果英國和歐盟無法達成自由貿易的協議,雙方將被迫按照世界貿易組織(World Trade Organization)的規則進行貿易往來。隨著最終期限的迫近,雙方仍然無法就爭議點做出妥協,英國首相詹森(Boris Johnson)頻繁往返英國和比利時與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Ursula von der Leyen)進行最後時刻的談判,希望能在12月13日雙方共同立下的脫歐協議最後談判期限前鎖定貿易協議,但是脫歐的大結局卻未能如期而至,英國民眾在13日等來的是首相的脫歐延期聲明。

在英國和歐盟發表的共同聲明中,雙方領導人表示「在這個時刻做出延期的決定是最負責任的選擇」。將談判的最終期限定為12月13日是因為無論是否達成協議都要在過渡期結束前留有時間給英國和歐盟議會投票確認,即使是無協議脫歐,也會得到英國議會的支持。因為憑藉脫歐上位的首相詹森所帶領的保守黨在下議院佔有絕對優勢,且距離下次首相選舉還有4年的時間,如果詹森有勇氣硬脫歐,他完全可以選擇告訴民眾因為英國的主權不容妥協,所以必須要接受無協議脫歐的現實。但是他並沒有這麼做,因為此刻的英國早已不是4年前脫歐公投時,亦或是新冠疫情(covid-19)前的英國了。

詹森憑藉脫歐一路上位

4年前脫歐公投之際,時任英國前首相卡梅倫(David Cameron)政府外交大臣的詹森是堅定的脫歐派代表,在脫歐政治運動中極力鼓吹脫歐的好處,如每年交給歐盟的大量資金將可以用來優先解決英國的問題、英國政府將重新擁有對來自歐盟地區移民的控制權、貿易方面則可借鑑美國和加拿大與歐盟的模式來進行。顯然這種烏託邦式的理想主義在後續的幾年時間裡不斷地被證實是個無解的難題。

2020年12月8日,英國首相詹森在蓋伊醫院 (Guy's Hospital)見證第一批英國民眾接種美國的輝瑞新冠疫苗。(Instagram @borisjohnsonuk)

如果說卡梅倫脫歐公投後立刻辭任是不負責任,那麼留歐派特雷莎·梅(Theresa May)在脫歐問題上則顯得無能,她花了三年時間無數次修改的脫歐方案用一句話總結就是「表面上脫歐,但實際上卻迴避解決關鍵主權問題」的方案。她也因此遭到了以詹森為首的保守黨脫歐派人士的極力反對,梅的脫歐協議在議會三次投票都遭到否決,被迫卸任保守黨黨首和首相。

逼宮特雷莎·梅的詹森通過競選執政黨黨首上任後立刻就堵上了有可能成為英國歷史上任期最短首相的政治前途,重新舉行大選,競選口號就是深入人心的「搞定脫歐」(Get Brexit Done),保守黨承諾一旦再次當選,將立刻促成與歐盟籤訂脫歐協議(Brexit withdrawal agreement)。詹森正是因為抓住了選民對脫歐一拖再拖忍無可忍的心裡,贏得了保守黨自柴契爾夫人(Margaret Thatcher)以來最好的大選結果,快刀斬亂麻地解決了特雷莎·梅遺留的懸浮議會(hung parliament)困境,迅速得到下議院授權,於2020年1月24日正式與歐盟籤訂了《英國退出歐盟協議》(Brexit withdrawal agreement)。

詹森在2019大選中的大獲全勝也再一次從側面印證了英國民眾對脫歐的決心,2016年脫歐公投結果出爐後,很多希望留在歐盟的人士進行了多次大規模遊行要求舉行第二次公投,但是2019年詹森在大選中明確的告訴民眾選擇他就是選擇脫歐,而英國民眾再一次給出了與公投一致的答案。事實上,英國一直是歐盟中尷尬的成員,加入得最晚,不使用歐盟的統一貨幣歐元,也未加入統一邊境管制的申根區。即使4年前卡梅倫沒有錯誤地決定舉行脫歐公投,也掩蓋不了包括詹森和英國民眾在內多數精緻利己主義者想要脫歐的高傲與自大。

2020年11月20日,英國首相詹森視察部隊,英國今年上漲了二戰以來最大幅度的國防開支,加上新冠疫情對經濟的嚴重影響,英國正面臨著二戰以來最大的財政赤字。(Instagram @borisjohnsonuk)

硬脫歐的口號在現實面前不堪一擊

直至新冠疫情爆發前,詹森仍信心滿滿地表示「無協議脫歐也好過爛協議脫歐,英國將擺脫歐盟官僚機構的規定,使英國以主權和經濟獨立的方式生存和繁榮」。但是新冠疫情放大了英國硬脫歐的風險,如果說疫情前詹森仍有底氣「硬脫歐」的話,當前的英國政府已經無法承受無協議脫歐的潛在成本了,英國的經濟現狀也無法再為民眾高傲的自尊心買單。

詹森政府已經在抗擊新冠疫情上投入了大量資金,據英國獨立預算責任辦公室(Office for Budget Responsibilities)預測,英國經濟明年將收縮11.3%,這是自1709年霜害(Great Frost of 1709)以來300年內英國最大的經濟收縮。11.3%的預測是基於脫歐後仍與歐盟保持自由貿易的前提下計算出來的,倘若無協議脫歐,英國為此付出的代價將遠超過新冠疫情,使其GDP下降到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主要成員國的倒數第二名。再加上詹森執意進行冷戰後最大的軍費增長,英國目前正面臨著二戰以來最嚴重的赤字。

2020年10月8日,英國首相詹森在啟程前往比利時布魯塞爾與歐盟主席馮德萊恩會面前一天的晚上與她通電話,詹森已經要求雙方的首席談判代表將現有的分歧爭議點羅列出來,以備討論。(Instagram @borisjohnsonuk)

國家安全方面,硬脫歐必然導致北愛爾蘭和蘇格蘭為了加入歐盟而進行脫英抗爭,儘管英國政府不會再允許一場類似於脫歐公投的脫英鬧劇發生,但是蘇格蘭和北愛爾蘭內部將因為脫歐而產生兩極分化,使英國政府又多了兩個難以調和的新衝突。民眾日常生活方面,除了入境歐盟地區會變得手續繁瑣外,英國80%的食品來自進口也意味著物價的上漲和民眾生活成本的增加,這對投脫歐票、抱怨歐盟移民搶佔了低技能工作的底層收入人士來說將是巨大的打擊。

硬脫歐心理戰失敗,延期是明智選擇

詹森內閣都是堅定的脫歐派,不斷地利用民眾對歐盟低端移民的厭惡之情渲染脫歐的好處,麻痺民眾對硬脫歐的感知,早早地給英國民眾打無協議脫歐的預防針,並向民眾灌輸「無協議勝過爛協議」的理念。詹森甚至因為不能接受北愛爾蘭與英國本島無法進行自由貿易而出臺了違反《英國退出歐盟協議》的《英國市場內部法案》(UK Internal Market Bill),在無法設立北愛爾蘭與愛爾蘭硬邊界的困難下,向民眾展示領土主權必須捍衛的英雄形象。

2020年12月1日,世界愛滋病日當天,英國首相詹森佩戴紅絲帶開始了一天的工作。(Instagram @borisjohnsonuk)

儘管違反國際法的《英國市場內部法案》一旦實施將損害英國的國際聲譽,但是詹森將該法案精心包裝成了「阻止外界勢力利用條約漏洞施加砝碼」、「自我保護機制」以及「中和無協議脫歐的保險措施」。同時該法案也是在與歐盟談判前向對手極限施壓的政治手段,威脅歐盟如果沒有自貿協議,英國將不怕聲譽掃地,強硬實行《英國市場內部法案》。這樣一來無論最後英國是否有協議脫歐,民眾都會買帳。

不過事實證明,這種虛張聲勢的談判謀略在決定未來幾十年英國的發展方向的最後時刻突然沒有了底氣,在殘酷的經濟現狀和可能的國家分裂面前,詹森不得不放低姿態,把曾經的豪言壯語一字一句咽下去,尋求與歐盟達成協議。理性的妥協是明智的選擇,如果在脫歐公投後再次搞砸脫歐協議,英國的精英治國體系將最終淪為世人的笑柄。

相關焦點

  • 最後一周 英國躲過了「硬脫歐」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按照英國「脫歐」協議,英國脫歐過渡期在今年底結束。距離英國「脫歐」過渡期最後期限僅剩一周之際,英國與歐盟最終就英國「脫歐」後的貿易問題達成協議。談判一波三折英國「脫歐」談判一波三折,曠日持久,直到最後時刻過後才勉強達成協議,以致英國未能如期「脫歐」,而拖到了今年1月31日。
  • 英國「脫歐」大結局
    那一天,歐洲議會全體會議投票通過英國的「脫歐」協議,確定英國將於今年1月31日正式「脫歐」。 時間倒回到11個月之前。那一天,歐洲議會全體會議投票通過英國的「脫歐」協議,確定英國將於今年1月31日正式「脫歐」。
  • 英國上議院通過脫歐法案 詹森:將實現如期脫歐
    來源:海外網圖源:衛報海外網1月23日電綜合英國廣播公司、《衛報》報導,當地時間22日,英國上議院投票通過了首相詹森的脫歐法案。法案獲女王認可後,將成為法律。這意味著,詹森的脫歐法案掃清了在英國議會的最後一道障礙。詹森當天表示,法案順利通過意味著英國將在1月31日如期脫歐,「有時我們覺得永遠不會抵達脫歐的終點,但我們已經做到了」「現在我們可以把過去三年的怨恨與分裂拋在腦後,專注於創造一個光明而令人興奮的未來」。
  • 最後一周,英國躲過了「硬脫歐」(環球熱點)
    九月十日,負責英國「脫歐」事務的歐盟首席談判代表巴尼耶(左)走在倫敦街頭。新華社/法新按照英國「脫歐」協議,英國脫歐過渡期在今年底結束。距離英國「脫歐」過渡期最後期限僅剩一周之際,英國與歐盟最終就英國「脫歐」後的貿易問題達成協議。
  • 可以不用「硬」來了……英國宣布完成脫歐!
    歷經9個多月拉鋸談判,歐盟與英國在12月24日終於「破局」,宣布達成「脫歐」貿易協議,英國得以避免在明年1月1日「硬脫歐」。 當地時間24日,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攜歐盟首席談判代表巴尼耶舉行記者會,宣布正式與英國達成「脫歐」貿易協議(全稱歐盟-英國貿易與合作協議)。
  • 英國脫歐|最後時刻立法過關,英歐協議迴避得了硬脫歐嗎
    (歐盟委員會網站)經過英歐雙方像過山車一般大起大落的「艱難」談判後,「加拿大模式」一詞也正是12月24日英國首相詹森(Boris Johnson)宣布達成共識所用以描述協議的形容詞。加拿大模式一直最讓人擔心的是,相關的貿易協議並沒有給予加歐雙方英國所需的緊密服務業貿易關係,可能會導致脫歐「硬著陸」,損害這個對英國極其重要的行業。
  • 詹森:英歐貿易談判或破裂,英國可能無協議脫歐
    沒完沒了的脫歐,這個周末真的要有準譜了嗎? 英國早在今年1月底就已經正式離開歐盟了,而脫歐過渡期也即將要在12月31日結束,所以脫歐總算是要等到大結局了嗎? 理論上講在這個時限之前,英國要跟歐盟談出一個脫歐後「關係怎麼處」的協議,再變成法律文件,再翻譯成多國語言,再提交各國議會批准。
  • 聞博:英國若硬脫歐,對中國是福是禍?
    ,今天……今天的現實更精彩——英國和歐盟的離婚鬧劇持續了四年多,依舊沒達成財產分割協議,眼看著雙方就差把房子點了:如果明年一月一日前沒達成協議,將進入無協議脫歐,也就是所謂硬脫歐。脫歐談判的現狀、爭議和時間期限首先我們有必要回顧一下英國自從2016年脫歐公投開始的整個脫歐進程。
  • 終於達成貿易協議,英鎊卻未能迎來大漲!脫歐之後英國仍面臨重重...
    而出於對數十年來令北愛爾蘭動蕩不安的政治暴力的警惕,倫敦和布魯塞爾制定了一份單獨的協議,以防止與歐盟成員國愛爾蘭共和國建立硬邊界。這實際上使英國管轄的這一地區在12月31日之後繼續留在歐盟的關稅同盟和商品單一市場,並要求對來自英國境內的商品進行檢查這將對商品流動產生重大影響,並使傳統供應鏈緊張,特別是在農產品方面。
  • 美聯儲威廉士:硬脫歐可能將帶來波動性;英國脫歐對美國經濟來說...
    文 / 浚濱2019-01-18 22:40:55來源:FX168財經網 美聯儲威廉士:硬脫歐可能將帶來波動性;英國脫歐對美國經濟來說是個重要的問題;英國脫歐對全球經濟而言也是個重要事件;美聯儲需要睜大雙眼並做好準備
  • 已經拖了4年「脫歐」,詹森準備違協議硬脫歐?
    英草擬內部市場法,或違部分脫歐協議歐盟負責英國脫歐談判事務的首席代表巴尼耶9號抵達倫敦,與英方舉行最新一輪貿易問題談判。但在當天,英國詹森政府頒布內部市場草案,拒絕承認去年與歐盟達成的,涉及北愛爾蘭邊界管理在內的脫歐協議內容。詹森政府的態度,遭到歐盟以及英國朝野政黨部分議員的批評,認為將導致談判可能會破裂告終。
  • 硬脫歐風險迫在眉睫 為何交易員們一笑置之?
    來源:新浪財經面對英國脫歐悲觀情緒,英國市場的表現卻異常堅挺  廉價的估值和央行的貨幣支持是其中兩個主要原因在距離最後期限只剩三周之際,英國正在朝著無協議脫歐的趨勢發展法國和愛爾蘭債券之間的收益率差(衡量市場對脫歐焦慮程度的指標)降至9月以來最低水平。這一切乍一看會讓人覺得英國市場的復原力相當出色。商界和政界領導人警告稱,如果英國脫歐後只能依賴世界貿易組織(WTO)的規則,從食物短缺到邊境線等諸多問題將給經濟生活帶來混亂。然而,許多投資者對於供應鏈和經濟需求面臨的顛覆風險似乎渾不在意。
  • 4年分手戲大結局!英國正式達成脫歐自由貿易協議!
    12月24日,平安夜迎來了世界上最好的一份大禮: 英國脫歐後貿易協議已達成! 至於人們所關心的英國與歐盟之間達成的協定內容,據悉這份長達2000頁的協議所涵蓋的範圍空前廣闊,因此公布後專家、媒體也需要時間消化與解讀。協議包含了能源、漁業、航空和民用核能合作等不同領域;協議將允許雙方在12月31日之後進行免關稅和免配額的貨物貿易,但佔英國經濟80%的服務業的安排沒有包含在內。
  • 軟脫歐 or 硬脫歐?搖擺的英國正在步步靠近斷崖
    而幾大反對黨則空前團結,都想要挫敗梅所領導的政府,因此任何一次關於脫歐的議會投票表決,對政府而言都如履薄冰。議會保守黨黨團內的「1922委員會」掌握著發起彈劾黨首動議的權力,特雷莎·梅必須不激怒黨內的「硬脫歐派」才能保住自己的首相大位;而保守黨內部以財相哈蒙德為代表的親商親歐派則是不斷發出威脅信號,認為硬脫歐將給英國經濟帶來重創。
  • 「脫歐」首日的英國多佛爾港
    新華社照片,外代,2021年1月2日 (外代一線)(1)「脫歐」首日的英國多佛爾港 這是1月1日在英國肯特郡多佛爾港拍攝的渡輪。 距離歐洲大陸最近的英國港口城市多佛爾1日在晨霧中平靜迎來英國徹底「脫歐」後的第一天。
  • ...無協議脫歐的損害已經反映;投資者說英國市場可以在無協議脫歐...
    硬脫歐風險迫在眉睫,為何交易員們一笑置之;① 無協議脫歐的損害已經反映;投資者說英國市場可以在無協議脫歐情況下避免重挫的一個最大原因是資產價格已經非常便宜;根據摩根史坦利一項綜合了市盈率和市淨率等指標的分析,相對於世界其他地區,股票估值處於30年低點。
  • 英國脫歐 蘇格蘭脫英?
    特約評論員 孫興傑:對於詹森首相來說,他將以脫歐首相而進入歷史。長達四年半的脫歐的紛擾終於落下帷幕。在這個過程中,卡梅倫和特雷莎·梅首相因脫歐而提前下臺,詹森首相算是經受住了脫歐的考驗,脫歐本來是卡梅倫首相的政治策略,但是沒有想到變成了自己下臺的助推器。
  • 明天,英國正式脫歐
    最終,保守黨議員席位不僅沒有增加,反而減少到議會半數以下而出現了懸浮議會,導致梅姨不得不與北愛爾蘭聯盟民主統一黨組成聯合政府。此次提前大選的失敗,也為之後三年脫歐僵局埋下了伏筆。2018年7月,保守黨內部的矛盾終於爆發了出來,硬脫歐派戴維斯辭去脫歐大臣之位,並開始了一波脫歐派大臣的辭職潮。
  • 英國脫歐是否利大於弊
    長達近1300頁的協議文件,將等待歐盟各成員國之後幾天的反饋意見,不出意外的話,2021年元旦,英國與歐盟就各立門戶,正式分家了。 歐盟首席談判代表巴尼爾說「時鐘不再滴答了」,他在談判過程中遭遇的僵局和尷尬,恐怕一言難盡,從英國海域的捕魚權到北愛爾蘭問題,都是難產。巴尼爾對協議的結果表示滿意,認為它至少好過英國硬脫歐。
  • 脫歐公投四年:英國改變了什麼?
    四年來,英國各種政治風波、經濟動蕩、社會分化、民心裂變,市場波動,始終都圍繞著「英國脫歐」這根主軸在運轉,也由此演繹了無數的悲劇與戲劇,乃至各種鬧劇與荒誕劇。英國《衛報》6月23日的評論指出,「四年過去了,人們很難不被隨之而來的政治變革所打動。然而,實質性政策方面的後果卻明顯有限。到目前為止,英國脫歐改變了一切,但也什麼都沒有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