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極文化「武」全球 功夫旅遊新名片

2021-01-08 大河網

    □本報記者宋敏

    5月27日下午,鄭州國際會展中心。英國小夥保羅和他的同伴們早早來到這裡,準備為晚上「『中華源』河南旅遊之夜」的太極拳表演做最後的彩排。

    「我雖然已經第四次來河南學習太極拳,但這樣登臺表演還是第一次,我覺得很幸運。」保羅用不太流利的中文告訴記者,接觸太極拳之後,他就深深喜歡上了這種中國功夫,正在準備太極拳師教練證的考試,未來希望成為一名太極拳教練,回英國推廣這項有益身心的運動。

    排練的間歇,保羅和同伴們時不時切磋一下技藝,互相糾正一下動作,一招一式看起來有模有樣。這些來自不同國家、說著不同語言的人們,因為太極拳相聚在一起,在強身健體中領略中華文化的魅力。在他們眼裡,太極拳已成為河南的一張文化名片。

    19時,在2018中國(鄭州)國際旅遊城市市長論壇開幕式之後,「中華源」河南旅遊之夜演出拉開帷幕。少林功夫、豫劇戲歌《旅遊天下》、太極拳表演等,有動有靜,相得益彰,逐漸將現場氛圍推向高潮。而前一天才從深圳教拳歸來的陳式太極拳第十九世掌門人、「四大金剛」之一的陳小旺大師助興獻技,更成為全場矚目的焦點。

    已逾古稀之年的陳小旺一襲黃色武服,精神矍鑠,步履矯健,在中青代太極名師以及保羅等外國弟子的簇擁下,現場演示陳式太極拳,時而似風響雷動,時而又綿若遊龍,一招一式都給人以美的享受。臺下觀眾無不被這精彩表演所震撼,不時報以陣陣掌聲。

    「太極拳不僅是功夫,更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高級藝術。」走下臺來,陳小旺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說,「我這身太極拳功夫就是在陳家溝練出來的,河南是我的根,我願意為家鄉的旅遊事業『站臺』。」

    陳小旺認為,如今太極拳在世界上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普及發展,越來越多的人願意去接觸、學習太極拳,「這是因為我們處在一個最好的時代,國家提出『一帶一路』倡議,中華傳統文化需要傳承更要走向世界。」他說,太極拳就好像「一枚小小的錐尖」,具有強大的文化滲透力量,能夠帶動河南旅遊事業的發展。

    「世界功夫看中國,中國功夫看河南。我們要把河南功夫打造成中國旅遊名片,力爭把少林功夫、太極拳等培育成國際化旅遊精品。」省旅遊局局長姜繼鼎說。③4

相關焦點

  • 太極拳申遺成功 印象·太極劇場再添世界名片
    文化旅遊的提升拉動作用從中國其他世界遺產地「申遺」前後旅遊人數的對比中,可以清楚的看到。這使得過去只在省內擁有一定名氣的文化遺產,四海皆知。桓仁五女山山城被列人世界遺產名錄之後,很快被批准為國家4A級旅遊風景區,形成世界遺產旅遊熱線。據有關部門統計, 2005年,桓仁縣接待國內外遊客首次突破100萬人大關,創旅遊收入5.4億元,比5年前增長了8.3倍。僅旅遊收入已經佔地區總產值的15%,一躍成為全省旅遊大縣。2006年,太極拳被列入中國首批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 「南海好功夫」城市形象發布,嶺南功夫文化體驗館落戶西樵
    世界功夫看中國,中國功夫看佛山。功夫是佛山的一張國際名片,黃飛鴻、葉問、李小龍等一批佛山籍武術大師享譽全球。無論走到哪裡,只要提起「佛山」,似乎總離不開「功夫」二字,而「佛山無影腳」更是刻在人們記憶深處的文化符號。
  • 卡通「太極熊貓」——中華版功夫熊貓亮相地鐵
    世界上已經有二隻品牌熊貓,一隻在四川,一隻在好萊塢(《功夫熊貓》)。而第三隻貌似就是這隻魔都拉手上部櫥窗中的「太極熊貓」了。仔細觀摩,太極熊貓有水墨、包子、蠢萌、智慧、太極、氣功、環球7種形態,都採用了中國水墨畫的技法,結合了太極與卡通文化生動呈現。向我們傳遞著一個信息,國外有七個小矮人,中國也有7個熊貓寶寶、7個葫蘆娃的文化。
  • 雷探長見證太極拳申遺成功,中國太極文化走向世界!
    2020年12月17日,一項振奮人心的消息刷爆網絡:我國申報的「太極拳」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這意味著中國的又一項非物質文化遺產得到了世界的認可,太極拳是我們中華文化的名片,也是我們中華民族的驕傲。
  • 文化十分丨傳太極之韻 展文化之美 ——陳家溝
    至此,我國共有42個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冊),居世界第一。太行之南,邙山腳下,雄渾的黃河與清秀的洛水交匯處構成了一幅天然的太極陰陽圖,在這裡有一個神奇的村落——溫縣陳家溝,它孕育了中華傳統文化「太極拳」。作為首批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如今太極拳已風靡全球,全世界習練者超三億之多。
  • "龍騰武悅"體育教育培訓與旅遊文化融合發展的事業板塊以自貢富順...
    一場疫情讓眾多的實體企業面臨著巨大的考驗,網絡銷售進入巔峰期,實體企業要想生存必然面臨著改革,因此"龍騰武悅"正式開啟體育教育培訓與旅遊文化相融合發展的事業板塊。成都市龍騰武悅體育文化傳播有限公司於2020年06月06日下午16:00在自貢富順橘園開展了"龍騰武悅親子遊園之旅"的親子活動,以此為拉開新型事業板塊序幕的第一站;希望通過本次活動能增進龍騰武悅學員與家長的親子感情,促進親子的相互理解、提高家庭默契力和溝通的關係。
  • 持續發力打造 「世界功夫之城」!第三屆佛山武林大會來了
    11月18日,「功夫佛山 武動世界」第三屆佛山武林大會新聞發布會在佛山市圖書館舉行。發布會透露,今年11月至12月將舉辦第三屆佛山武林大會。本次武林大會共有14項活動,包含開閉幕式、5大主題活動、7大拳種賽事,將有來自珠三角地區約7000人參加比賽。
  • 中國太極拳文化聖地:河南溫縣陳家溝
    說:河南溫縣的陳家溝,雖然不一定是中國太極拳的發源地,但一定是太極拳文化的聖地。我對這句話,深表認同。關於這種現象,我也簡單談談我的一些看法和理解。01一:陳家溝的太極拳文化,究竟有多濃鬱?上面,我們講到:從來沒有哪個村子有陳家溝這樣,如此熱愛太極拳運動,也沒有哪個村子,像陳家溝這樣,富有濃鬱的太極拳文化。那麼問題來了,陳家溝的太極拳文化究竟有多濃鬱呢?我舉兩個例子,或許就可以窺見一斑了。陳家溝,雖然位於河南省焦作的清風嶺中段,但是,村子裡老老少少,基本人人都會打太極拳。
  • 打造知名文旅品牌 擦亮文化旅遊強省的名片 ——全省文化旅遊大會...
    全省文化旅遊大會描繪了河南文化旅遊發展的總藍圖,強調要搶抓發展機遇,強化文化旅遊強省建設的責任擔當。各地各相關單位、企業紛紛表示,一定搶抓先機,主動作為,擔負起肩負的歷史使命。
  • 太極之光,世界共享!
    從河洛交匯、黃河之北的清風嶺上冉冉升起,帶著千百年來古老的中華武術智慧,沉澱著剛柔相濟的太極精神,閃耀在世界的舞臺上。這是一束太極之光。全城歡慶太極拳申遺成功 焦作日報全媒體記者 宋崇飛 攝昨晚,太極拳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的消息從遙遠的牙買加首都金斯敦傳來。世界,從此太極!這束太極之光,已然勢不可當。
  • 頂流「太極」和「騎在大象背上」的陳家溝
    從「不傳外姓」的家族秘技到風靡全球的中國功夫,養育它的這片熱土有著怎樣的傳奇故事?溫縣陳家溝作為太極功夫的發源地,如何科學打造「太極文化聖地」和「保護傳承核心區」,加快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海外傳播,成為新的機遇和挑戰,帶著這些問題,12月17日到19日,本報記者走進陳家溝進行了探訪。
  • 華武教育集團·武一功夫決勝2020再添殊榮
    在 2020 年 1 月舉辦的《第十四屆中國傑出管理者年會》上,經過組委會多重評比,華武教育集團·武一功夫從千萬個中國優秀企業中脫穎而出,榮耀斬獲「中國經濟高質量管理創新先進單位」表彰。
  • 修心是太極功夫裡面的重要環節
    有的人連太極和太極功夫都分不清楚,又不去學習弄明白。平時愛生氣的人,殊不知,自己積蓄的怨氣,會使自己的身體長期緊張,三高疾病等,都是身體無法放鬆下來造成的。練太極拳卻又不修心,連怎麼生病都不知道,對太極沒有誠心誠意,練習太極也就失去了意義。
  • 武式太極陳勇已應戰鐵砂掌孫雷,兩人將真刀真槍實戰
    自從雷公太極掌門雷雷首次登上擂臺就被揍得滿面桃花開,陳氏太極的幾位大師,諸如王佔海、王戰軍、樊帥鑫等人面對某冬的屢次挑戰,也是拒不應戰。經歷這幾次事件之後,太極拳在拳迷心中的地位也是一落千丈,成了花架子、假把式的代名詞。
  • 馬保國:把我當笑料的人,根本不懂功夫,閆芳笑而不語打起了太極
    他叫馬保國,自封的頭銜是,混元形意太極門掌門。人們起底馬保國的身世、買空他的著作、搶註他的商標,一邊嘲笑著他的口音和功夫,一邊幫他構築著商業版圖。馬保國火了,恐怕並不是因為你喜歡他。而是因為你需要他。說到閆芳,名字如雷貫耳,太極宗師,河北省第五屆武術協會副主席,石家莊第十屆政協委員,能將身強體壯的徒弟震飛5、6米開外,被稱為"最強太極推手",掌風如電、隔空打人。2019年,她率領13名弟子,在北京舉行的武魂武道第二屆非物質文化遺產武術總決賽上,取得輝煌戰績,奪得3金6銀9枚獎牌。
  • 太極文化起源於洛陽?史學家:天下太極出河洛
    太極文化起源於洛陽?史學家:天下太極出河洛太極拳是我國寶貴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不僅僅是一種強身健體的方式,而且代表的也是一種文化。太極拳的種類極多,主要有陳式太極拳、楊式太極拳、孫式太極拳、吳式太極拳、武式太極拳等,包括太極雷雷、馬保國鼓吹的「渾元形意太極拳」,都是屬於太極拳文化。隨著太極拳的不斷發展,已經成為了一種全民健身運動。
  • ...沐春光古郡風景異 文體旅名片煥生機 ——儋州推進文化體育旅遊...
    如今,說到儋州,人們想到的除了儋州調聲、儋州山歌之外,更多人會隨口說到:儋州調聲文化節、東坡文化節、海南雪茄文化節、儋州國際馬拉松賽、西洋棋特級大師超霸戰……「三節兩賽」的舉辦,讓世人看到的不僅僅是一項項文化、體育賽事,而是「文化+旅遊」「體育+文化」「體育+旅遊」的融合。文化體育旅遊的深度融合,不僅開啟了儋州文化體育旅遊的新篇章,也成為了儋州經濟社會轉型跨越的新路徑。
  • 久違了功夫,特步X少林SNEAKER CON武出新風尚
    (原標題:久違了功夫,特步X少林SNEAKER CON武出新風尚)
  • 河南這座祠堂 有罕見的太極拳實戰秘籍 是全球太極拳習練者朝聖地
    自17世紀中葉,陳王廷創編太極拳以來,陳家溝英才輩出、大師雲集,不僅成為當之無愧的武林聖地,還是一處生態休閒遊的理想之地,每年都吸引著眾多太極拳愛好者前來拜師學藝、參觀旅遊。 這座佔地200餘畝的宏大建築群,系陳氏後人為弘揚太極文化,彰顯太極名師,在陳氏祖廟的基礎上擴建而成。山門左右兩側的磚雕分別為河洛太極圖和伏羲太極圖,寓意著太極圖說與太極拳理之間的密切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