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捷希科技有限公司在5G射頻前端的探索與測試介紹

2021-01-08 電子發燒友
打開APP
南京捷希科技有限公司在5G射頻前端的探索與測試介紹

發表於 2019-07-18 09:07:24

當前5G技術日趨成熟,5G規模部署及商業化之日也漸行漸近。2019年7月17日,以「5G商用 共贏未來」為主題的2019年(暨第七屆)IMT-2020(5G)峰會在北京開幕。為期兩天的峰會邀請工信部領導以及數十家國內外主流移動通信和行業應用單位專家500多人參加會議,集中探討5G技術、標準、試驗、產業等最新進展與趨勢等最新進展與發展趨勢。

據悉,捷希主要圍繞著通訊的主設備以及終端,為設備廠商的射頻前端提供一些自動化的射頻測試解決方案以及性能驗證解決方案。南京捷希研發中心研發總監王成勇在會上詳細介紹了南京捷希科技有限公司在5G射頻前端的探索與測試。

測試先行,捷希率先交付適用於5G NR的MIMO

相比過去的3G、4G來說,5G射頻前端技術將更加複雜,這主要是由於5G頻段與之前的通信技術相比更寬更廣。通常來講,設備製作、測試先行,這對於5G射頻前端也不例外。因此,5G射頻前端技術的複雜不僅為許多射頻前端方案開發商提出挑戰,也為射頻測試帶來新的難題。

「多天線技術並不是一個很創新的技術,捷希在2002年做射頻模塊和組件的時候,就已經為軍工單位一個目標仿真陣面提供開關和幅相陣列,現在已經運用到移動通訊裡面了,後面幾年我們為研究所和通信設備商提供測試用的無源組件和射頻控制單元。2008年我們成功開發了一個完全符合基站射頻一致性測試系統,這個時候捷希開始向射頻自動化測試系統進行轉型。隨後,我們也做了一些關於面對基站的傳導測試性能測試驗證的測試系統,例如2010年發布的程控衰減系統。」王成勇如是說。

捷希不僅在產品的測試方案上下功夫,也在測試環境上投入心思。王成勇介紹,在3G、4G宏站的時候,主設備的實驗室裡面很熱熱,實驗室環境搭建的時候難免出現一些輻射,會影響各個測試團隊的一些測試結果。 因此,捷希在2011年開發了一個面對主設備商實驗室的一個電磁輻射監測系統,用於實驗室的24小時監測,使測試人員和工程師可以進入這樣一個沒有輻射的測試環境。

正是因為注重細節的把控,捷希的科研人員也看到了測試方面的各種機會,並且不斷探索與研發。從2012年發布基站版本驗證系統,128×4大型的開發矩陣;到2014年,開發出適合於所有移動通信頻譜的矩陣,覆蓋了0.4GHz到6GHz;再到2016年面對主設備商的研發5G massive MIMO驗證的時候,捷希開發出sub-6G的程控衰減移相矩陣,也就是BEAM BOX;同時,為了配合客戶做一些毫米波的5G產品演進的時候,捷希也完成了一個毫米波BEAM BOX的開發。

這種不斷創新研發的姿態一直保持到5G NR的出現,王成勇表示,5G時代的最終產品形態將不再跟3G、4G一樣,而是包含了天線,所以在2017年的時候捷希就開始了5G NR的OTA立項開發,並在2018年率先交付了適用於5G NR的MIMO。

測試走向OTA是必然趨勢

據了解,在評估和確定行動電話和平板電腦等無線設備以及基站的可靠性和性能特性的過程中,空中傳輸(OTA)測試是十分重要的一個環節,其測試環境需要十分接近上述設備的實際使用環境。目前,為數眾多的監管機構、標準化組織、產業組織和運營商均要求對無線設備進行OTA測試。因此,OTA測試是捷希面向5G時代的重要發展方向。

王成勇對5G的信道模擬產品以及OTA測試作一些介紹,同時,他指出捷希跟高校和信通院共同合作開發的基於sub-6G基站射頻一致性的OTA測試系統是面向5G的重要測試方案。

信道模擬產品主要是MCS和MMCE。MCS是一個全矩陣式的幅相控制系統,可以模擬理想的空口測試環境,適用於5G NR設備的功能驗證和測試。

這個產品主要介於在基站開發過程中需要做一些功能驗證的時候,並不需要藉助於需要很龐大的測試資源、測試人員和測試時間的外場,完全可以在實驗室進行一些傳導測試,進而驗證它的本身核心的功能,而不需要形成最終產品觀察這個測試。

MMCE其實就是在MCS的基礎上集成了信道模擬器,加上fader的功能之後,就可以更加逼近真實的空口測試環境,適用於5G NR的一些KPI性能的驗證和測試。

經過MCS或者MMCE以後,形成不同的波束到不同的UE。由於我們的埠非常多,可以實現MU MIMO,如果有多個基站,可以在這個產品上實現一些切換的一些測試。入了fader的MMCE可以驗證多用戶在靜止或者高速移動形態下,驗證LOS徑和NLOS徑對BF增益和吞吐率的影響。

與此同時,王成勇指出,「作為一種測試設備,校準是非常重要的,64個TR是64個校準,擰完之後,校準時間是非常長的。我們可以做到端到端的校準時間小於30分鐘,精度保持長達90天,從而減少連接次數。」

王成勇對最後總結稱,針對產線OTA測試,由於針對產線相對驗證來說要少很多,所以提供了多種測試方法應對不同用戶的測試向需求。在這個方面更多開放內容是如何實現產線流水線自動化,加入了很多的集成測試方法。

打開APP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聲明:本文內容及配圖由入駐作者撰寫或者入駐合作網站授權轉載。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電子發燒友網立場。文章及其配圖僅供工程師學習之用,如有內容圖片侵權或者其他問題,請聯繫本站作侵刪。 侵權投訴

相關焦點

  • 南京捷希研發中心:5G測試的新挑戰與解決方案
    各位嘉賓、各位專家,下午好!很榮幸今天能代表捷希跟大家分享一下捷希在5G測試上面的一些產品和方案。首先介紹一下捷希。捷希主要是圍繞著通訊的主設備以及終端,為他們的射頻前端提供一些自動化的射頻測試解決方案以及它的性能驗證解決方案。總部在江蘇南京,人員有150名,其中大約40%是研發和測試人員。為了支持海外業務,在2016年成立了捷希AB在瑞典的斯德哥爾摩,那邊主要做一些售後的技術支持以及售前的技術溝通。再介紹一下捷希整個的成長曆程。
  • 5g射頻連接器上市公司排名介紹
    射頻同軸連接器射頻同軸連接器的命名方法型號命名射頻同軸連接器的型號由主稱代號和結構代號兩部分組成,中間用短橫線「-」隔開。主稱代號射頻連接器的主稱代號採用國際上通用的主稱代號,具體產品的不同結構形式的命名由詳細規範作出具體規定。結構形式代號射頻連接器的結構。本文介紹了十大5g射頻連接器上市公司。
  • 南京招聘|南京捷希科技有限公司招聘(周末雙休+年底13/14薪)
    南京捷希科技有限公司於2001年成立於中國南京,總部位於百家匯園區,在國內及國外有多個辦事服務機構,是一家世界領先的專業為蜂窩終端產品,通信基站設備,可穿戴通信智能產品以及物聯網企業,基帶晶片企業,檢測計量單位提供一站式自動化測試解決方案的公司。
  • 全球5G射頻前端發展趨勢分析
    ,在近日舉行的「2020北京微電子國際研討會暨IC WORLD學術會議」上,北京昂瑞微電子技術有限公司市場總監張書遷進行了題為《5G賦能,中國射頻前端產業發展與對策 》的演講,對全球5G射頻前端發展趨勢進行了介紹,對中國射頻前端產業發展的現狀以及對策分享了觀點和看法。
  • 5g射頻連接器十大上市公司盤點
    二、中科漢天下電子科技有限公司   中科漢天下電子科技有限公司創辦於2012年7月,是中國領先的射頻前端晶片和射頻SoC晶片的供應商,每年晶片的出貨量達7億顆。公司總部位於北京,在美國、韓國設有研發中心和辦事處,在上海、深圳、香港設有技術支持、銷售、物流中心。公司專注於射頻/模擬集成電路和SoC系統集成電路的開發,以及應用解決方案的研發和推廣。
  • 5G射頻前端:喧囂塵上,落實有幾家?
    官媒、自媒體、券商研報的熱情被徹底激發,其中頻繁提及,聲響最大的廠商數量超過10家:昂瑞微、唯捷創芯、卓勝微、慧智微……然而,查遍華為或者非華為手機,你都找不到任何一個5G射頻前端出自上述廠商。那麼,這些被自媒體和券商研報推到風口浪尖的那些所謂5G龍頭又是怎麼回事呢?
  • 專注手機射頻前端產品設計研發,「銳石創芯」提供射頻集成模塊解決...
    文 | 美雲 編輯 | 戀迦(bjjh@36kr.com) 圖 | 銳石創芯 射頻技術是手機射頻前端設計中需要的核心技術,一直以來被認為電子設計中最有挑戰的領域。36氪近期了解到一家以矽谷射頻晶片設計技術為依託,專注於手機射頻前端產品的研發及銷售的射頻器件供應商——「銳石創芯(深圳)科技有限公司」。
  • 培訓課程 | 射頻前端核心技術
    本課程將主要介紹5G和射頻前端架構,並深入講解BAW濾波器設計、製造、封測、技術發展、專利布局以及應用案例。課程大綱:(1)5G給射頻前端帶來的機遇與挑戰;(2)射頻前端架構、模組及核心元器件;(3)SAW濾波器 vs. BAW濾波器;(4)BAW-SMR濾波器 vs.
  • 昂瑞微張書遷:抓住5G機遇 做大做強中國射頻前端產業
    北京微電子國際研討會暨IC WORLD學術會議」上,北京昂瑞微電子技術有限公司市場總監張書遷進行了題為《5G賦能,中國射頻前端產業發展與對策 》的演講,對全球5G射頻前端發展趨勢進行了介紹,對中國射頻前端產業發展的現狀以及對策分享了觀點和看法。
  • 科普|全面革新的5G射頻前端
    射頻前端一方面要擔任無線接收鏈路的先鋒大將,完成天線開關調諧、濾波、低噪聲信號放大的工作,並把初步放大處理的信號交給射頻SoC做進一步變頻和數位化處理;另一方面,射頻前端也在發射鏈路端承擔信號的終極守護者角色,實現信號的濾波和功率放大,保證信號的發射質量。在5G通信誕生之前,主流射頻前端大都採用分立器件方案。
  • 科普| 全面革新的5G射頻前端
    射頻前端一方面要擔任無線接收鏈路的先鋒大將,完成天線開關調諧、濾波、低噪聲信號放大的工作,並把初步放大處理的信號交給射頻SoC做進一步變頻和數位化處理;另一方面,射頻前端也在發射鏈路端承擔信號的終極守護者角色,實現信號的濾波和功率放大
  • 從5G時代所需的射頻前端技術進行了深入剖析
    在智慧型手機射頻前端所需的各種元器件中,濾波器無疑是市場份額和市場規模增長最受關注的器件。麥姆斯諮詢邀請了美國伊利諾伊厄巴納-香檳大學終身教授龔頌斌、華中科技大學副教授羅為分別講解了5G和射頻前端架構、體聲波BAW濾波器和薄膜體聲波諧振器(FBAR)、聲表面波(SAW)濾波器的工作原理、設計、製造、封測、專利布局以及應用案例。
  • 國內射頻產業非上市公司融資總覽:超48家企業獲資本厚愛
    以下為部分射頻廠商介紹:唯捷創芯(天津)電子技術股份有限公司一直專注於射頻前端及高端模擬晶片的研發與銷售,主要產品是射頻功率放大器,主要應用於2G,3G,4G手機及數據卡產品等智慧型手機等移動終端,是手機中的核心晶片之一,2012年其獨立研發的射頻功率放大器晶片開始量產。
  • 康希通信:引領國內射頻前端「芯」升級
    2020「創客中國」上海賽區決賽結果公布,園區企業收穫頗豐:芯樸科技獲一等獎,光梓信息獲二等獎,康希通信獲三等獎,玲睿智能獲優勝獎。今天,讓我們走近康希通信,了解這家園企的相關情況。,擁有業界少有的高線性純CMOS射頻前端技術,並開創性地採用DeltaRF架構,設計出高性能WLAN/5G微基站射頻前端晶片。
  • 一文了解射頻前端現狀及國產化替代
    對美國晶片供應商來說,要重新調整業績預期及尋找新的增長點;而對華為來說,要經歷一次全面啟動「備胎」測試和磨合的嚴峻挑戰期,特別是射頻前端這顆模擬晶片「皇冠上的明珠」,找不到「備胎」意味著生產全面停擺。什麼是射頻前端?
  • 新一代WiFi 6射頻前端晶片商用 康希通信穩健邁進全球高端市場
    在這一背景下,國內知名高線性低功耗射頻前端晶片企業康希通信科技(上海)有限公司(下文簡稱「康希通信」)也在近日推出了旗下新一代WiFi 6射頻前端晶片,成為繼Qorvo、Skyworks後目前WiFi 6射頻前端高端晶片市場中的又一有力競爭者。「目前我們已經與國內外的多家主流廠商及運營商開展合作。」
  • 專注於射頻微波集成電路設計,「至晟微電子」提供5G射頻前端晶片...
    文 | 美雲 編輯 | 戀迦(bjjh@36kr.com) 圖 | 至晟微電子 5G時代到來,新架構的基站和終端設備對射頻晶片的需求增長了一個數量級以上,這對於射頻微波集成電路產品行業的研發與生產帶來了全新的機遇和挑戰。36氪近期了解到一家專注於射頻微波集成電路設計的高科技企業「南通至晟微電子技術有限公司」。
  • 5G建設:射頻前端需求爆發
    前端模塊需求爆發,產業鏈公司已開始爭搶市場。8、我國固態電池領域取得新進展,產業鏈進程有望加速。9、美國發布新出口管制措施,助推我國地理信息技術自主可控。前端市場將迎來大規模擴張,預計2023年全球射頻前端市場規模將增長至313.10億美元。行業快速增長下,產業鏈公司將受益。
  • 5G將至射頻前端即將騰飛
    RF前端(RFFE)模塊市場將受到新的5G標準的高度影響。這主要來自於5G帶來的射頻模塊複雜度的提升,用量的大大增加。尤其是MIMO和CA技術在5G中的應用將會拉動射頻前端器件的需求。據YoleDéveloppement稱,預計2023年RFFE的全球市場規模將達到352億美元。
  • 飛驤科技宣布推出完整5G射頻前端解決方案
    6月22日,國產射頻晶片廠商——飛驤科技宣布,經過兩年的全力研發,於2020年6月正式發布一套完整的5G射頻前端方案,實現了兩個第一:第一套完整支持所有5G頻段的國產射頻前端解決方案和第一套採用國產工藝實現5G性能的射頻前端模塊。